嘉德藝術中心即將作為首站開啟 Re-睿——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

2021-01-09 藝術中國

主視覺海報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即將於12月21日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啟幕。作為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嘉德藝術中心的展覽將以全新設計的展覽動線,同時新增參展藝術家的重要作品,讓觀眾在觀展過程中構建自己的「有趣世界」,使展覽探討的問題和傳達的智慧在中國觀眾群體中形成迴響,為大眾帶來不出國門,欣賞威尼斯雙年展,感受藝術家們的創作活力的「有趣時代」。

作為「藝術界的奧林匹克」、「雙年展之母」,擁有百年歷史的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不僅是國際藝術界兩年一度的嘉年華盛會,更一直扮演著當代藝術領域的風向標角色,成為當今全球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總策展人Ralph Rugoff將本屆主題擬定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吳洪亮回溯東方文化的傳統和東西方對話的歷史,以「Re-睿」來回應這一主題。「Re」是西方多種語言詞彙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前綴,有「回、向後」之意,給後綴的詞彙構成一個往前回溯的動勢。中文裡有一個相似讀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面對今天的新問題,回眺或許才能獲得由「Re」及「睿」的洞察。

展覽出品人王晨表示:「以「Re-睿」為主題的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在審視中國當下社會現狀、文化生態的基礎上,對總主題「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進行了正面解讀,用當代藝術的形式正面回答了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命題。展覽運用富有科技通過藝術家對生命的理解、對世界的感觀、對文明的敬仰三個層面,反映出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我們世界觀、價值觀和文化觀的深刻影響,向世界展示了這個時代中一個真正『有趣的中國』。」

策展人吳洪亮談到:「將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展覽回來巡展,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是首站。又恰逢多個節日,希望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頗具藝術氣息的節日感受。展覽空間從威尼斯水城轉移到了古都北京,從古代歐洲的軍械庫建築切換到了當代中國的嘉德藝術中心,但我們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是一樣的。一方面沿用了威尼斯中國國家館的核心理念與元素,另一方面又根據嘉德藝術中心的展廳空間、功能分區、地理位置等,重新推演,為觀眾帶來新的遊觀體驗。在作品呈現上,四位藝術家都在之前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作品,更為全面地呈現出自己的創作譜系和思想脈絡。從展覽籌備之初,嘉德藝術中心對我們的支持就不遺餘力。今年三月,我們在這裡召開了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新聞發布會,啟程奔赴威尼斯。九個月後,威尼斯的展覽圓滿結束,嘉德藝術中心作為國內巡展第一站,再次為我們開啟新的起點。在此,由衷感謝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及嘉德藝術中心對我們工作有力而具體的支持。」

嘉德藝術中心作為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戰略合作夥伴,總經理寇勤先生表示,威尼斯雙年展擁有百年歷史,位居世界三大藝術展之首,始終站在研究、推廣當代藝術潮流的最前沿。他希望通過本次戰略合作體現嘉德藝術中心在建立更加開放和國際化的平臺方向上的努力,同時希望展示出嘉德藝術中心兼容並包的發展原則,吸納更多的優秀藝術成果,「為追求優秀和卓越的藝術項目」提供支持,並為大眾帶來與藝術作品更豐富的互動體驗。

四位參展藝術家——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的作品分別從文明的共識、生活的日常、自身的感知等不同維度呈現了藝術家們「Re」的探索。

《別處》陳琦,PVC鏤空,190x1000cm

藝術家陳琦的作品《別處》以空間裝置的方式,為觀眾提供一套情景,在其中靜思冥想。一本被蛀蟲蠶食後的古書,當光透過破碎的紙張,形成迷離的情景,讓人仿佛置身於另一個時空。《別處》創造了一種靜態平衡的幻覺,解釋了時間的路徑絕非直線前進的,歷史、記憶情感和新事件都會賦予物件以新的意義,蟲洞也許會讓不同時空重合。這些光影的形態來自古書被書蟲咬噬的蟲洞,隱喻著人類文明與自然力量的衝突與和諧。「Re」在這裡是回溯文明的歷程而獲得的認知,時間在這裡獲得了永恆。

《睿·尋》費俊,2019,手機應用程式,尺寸可變

藝術家費俊為這屆威尼斯雙年展創作了基於地理位置的應用程式作品《睿·尋》,觀眾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藝術家開發的應用程式,在威尼斯水城裡搜尋並體驗藝術家「移植」在當地橋梁上的來自中國各地水域的25座橋梁。通過掃描威尼斯的橋,手機應用程式會自動為觀眾匹配一座中國的橋,觀眾通過VR全景方式來體驗這些橋梁以及水域周邊的景觀和聲場。《睿·尋》將來自兩個國度的橋梁基於其造型和結構上的相似性而關聯在一起,既展現了兩個文明之間的相通性,又呈現了兩個地域之間的差異性。在嘉德藝術中心的展覽中,這件作品的呈現方式改為將25座橋拍攝影像後通過投影方式播放,在現場會提供下載app的二維碼,用戶可在現場掃描識別橋梁。

《金色之名》耿雪,2019,泥塑電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現場裝置,尺寸可變 ©劉大鵬

藝術家耿雪的《金色之名》是一件影像裝置作品。影像開頭呈現了一個黑白的世界,故事情節用泥土塑造了人物,象徵著那些不可迴避的困境和磨難,故事的脈絡則暗示著人必須主動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和現實。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像中逐漸出現了金色,它是一種強大的召喚感和誘惑力,在黑與白的現實中指引方向。與此同時,配合幕牆影像存在的裝置散落在屏幕周圍,屏幕嵌在雕塑裡被安置在地面上,觀眾低頭觀看時如同在井又窺見生命之泉,這充滿魔幻的體驗感加強了命運的感知。

《口腔計劃 -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 12-1》 2013銅 尺寸可變 展覽現場:何翔宇,倫敦白立方, 2014 ©Ben Westoby.圖片由白立方畫廊惠允

藝術家何翔宇的裝置作品《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將身體內部的觸覺感知外化,他用舌頭碰觸上顎,再將觸覺感受到的形狀轉譯出來做成鑄銅雕塑,數年間像日課一樣持續完成這種身體知覺的可視轉化。雕塑的每個細節都來自藝術家對自身機體結構的反覆觸碰與探索,通過這種個體的體驗和轉化,經由傳統的手工翻模鑄造工藝,原本內凹的、私人的感受轉化成了外凸的、可被所有人分享和思考的結構與形象。在展覽現場,觀者可以坐下來,觸摸那些雕塑,達成與藝術家觸覺的共知。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現場 ©張佳程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現場 ©藝術家供圖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現場 ©劉大鵬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現場 ©李鵬鑫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即將於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啟首站的展覽,並以藝術的方式表述「中國智慧」,帶給觀眾一場多重感官互動、心靈舒逸的藝術之旅。嘉德藝術中心期待展覽的「回歸」,相信展覽會在藝術領域和公眾群體中引發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深入討論,並帶著這些反響回到國內,彼此應答,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碰撞出新的觀點。展覽將在嘉德藝術中心展出至2020年3月8日。

藝術家 |陳琦

1963年生於中國南京。

美術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

其作品連續獲得第七、八、九屆全國美展銅獎及優秀獎,第十三屆版畫展金獎及第五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優秀作品獎。陳琦的作品分別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浙江美術館、湖北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哈爾濱藝術宮版畫博物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英國牛津阿什莫納博物館、英國蘇富比藝術學院、紐約國立圖書館、日本福崗美術館、奧地利維也納青年美術館、歐洲木版畫基金會等機構收藏。

陳琦曾出版《版畫技法》、《陳琦畫集》、《陳琦木版畫集》、《時間簡譜·陳琦 1983- 2013》、《刀刻聖手與繪畫巨匠—20世紀前中西版畫形態比較研究》等。

藝術家 |費俊

1970年生於中國荊州。

曾就讀於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電子綜合藝術專業並獲得碩士學位。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 +科技專業方向教授,某集體首席創意總監,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策展人。

他以藝術家、設計師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致力於藝術與科技研究、教育和實踐,他的藝術實踐主要關注由虛擬和實體空間的共同構建的混合空間;他的藝術和設計作品多次展出於國內外畫廊、博物館和藝術節,並榮獲了德國 IF設計獎、紅點設計獎、德國設計獎和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榮譽。

藝術家 |耿雪

1983生於中國吉林。

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作品主要包括陶瓷、雕塑和影像等。

耿雪作品被諸多重要國內外公共機構收藏,作品受邀參加世界各地藝術展,諸如 2018年第 21屆雪梨雙年展;2016年「延伸的感官」B3移動影像雙年展,德國法蘭克福應用藝術美術館;2015年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China 8」大型中國當代藝術展,德國藍布魯克美術館;2014年韓國釜山雙年展;2009年《麻將》中國當代藝術展,美國加州伯克利美術館與太平洋電影檔案館;2007年韓國仁川國際女性藝術家雙年展等。

藝術家 |何翔宇

1986年生於中國遼寧。

他的創作實踐可以被視作各類個體、社會和政治主題的材料測試場和觀念實驗室。作為一名在中國迅速城市化時期成長起來的藝術家,何翔宇嘗試由物體間的轉化體現或引導感知。他曾入圍 2014年平丘克「未來世代藝術獎」決賽,獲得 2016年CCAA年度「最佳年輕藝術家獎」以及 2016年的「ARTNET新銳藝術家獎」。曾參與的主要展覽及展映包括:「全球都市1.5:延展智慧」國際藝術雙年展(2018);「故事新編」電影展映項目(電影作品《TheSwim》放映),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2017);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土與石,靈與歌」亞洲藝術巡迴群展(2016 - 2018);裡昂雙年展,裡昂(2015);上海雙年展(2014);橫濱三年展(2014);釜山雙年展(2014)等。

*若無特殊標註,本文圖片均由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及參展藝術家提供

【展覽信息】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

主辦單位 |嘉德藝術中心

支持單位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出品人 |王晨

策展人 |吳洪亮

展覽時間

2019.12.22-2020.3.8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展覽地點

嘉德藝術中心一層

(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號)

藝術家

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 

相關焦點

  •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在京開啟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於12月21日下午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啟。展覽展出了藝術家陳琦、費俊、何翔宇、耿雪的34組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版畫、雕塑等不同的媒介類型,在威尼斯中國館的作品之外,增加了藝術家的重要代表作品,以期更加全面地展示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2020年9月20日,由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即將登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中國國家館以「Re-睿」來回應這一主題,期望通過展覽管理系統的建構,將人工智慧、新媒體與中國的傳統藝術邏輯相融合,將平行的世界、虛擬與現實相交匯,從而創造超越時空的多維體驗。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以「Re-睿」回應「有趣的時代」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將於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舉辦,主題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3月27日,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吳洪亮攜手藝術家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發布展覽主題「Re-睿」及參展作品。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回國巡展:34組展品呈現園林式場域
    2019年5月,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舉行,本屆雙年展的中國國家館的主題為「Re-睿」,展覽的策展人為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參展藝術家為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從12月22日開始,以「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為名、第58屆威雙展中國國家館參展作品於嘉德藝術中心首展。
  • 從威尼斯到北京,威雙中國館國家館「過海記」 | 藝術客 ·2020春夏刊
    原創 顧博 scope藝術客<<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中國當代藝術界和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故事,曲折卻並不浪漫。從1993年第一次集體亮相,到2019年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閉幕,這趟長達近30年的「過海記」,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走上國際舞臺的無數個瞬間。
  • 邊看展邊聽講座,威尼斯雙年展最強觀展攻略來襲!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 藝術家: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策展人:吳洪亮展覽日期:2019年12月22日-2020年3月8日「由Re及睿」,以藝術方式表達「中國智慧」 作為對總主題的回應,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吳洪亮提出了「Re-睿」
  • 邊看展邊聽講座,威尼斯雙年展最強觀展攻略來襲!
    「威雙中國館」於12月22日正式開展,就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藝術界的「奧林匹克」中國首展,限時3個月,4位頂級藝術家,34組從水城威尼斯「搬運」來的藝術作品,帶你構建屬於你自己的「有趣世界」!What#展覽信息#看「藝術界的奧林匹克」如何詮釋「有趣的時代」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藝術家:陳琦、費俊
  •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2015年5月9日-11月22日44項由非營利性組合和國際機構共同推廣的平行展,也將同期在威尼斯城內展出。奧奎·恩威佐強調,為紀念1974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各領域藝術家們就1973年智利政變在藝術領域所做出的及時回應及努力,今年雙年展將在坐落於綠園城堡(Giadini)中心館內的展區中舉行跨領域的現場項目。
  • 藝術盛會|2019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即將在5月拉開帷幕
    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2019.5.11-2019.11.242017年藝術雙年展入口La 58.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主題為「願你生於有趣的年代」,展覽將於2019年5月8日預展,5月11日正式開展,並一直持續到2019年11月24日。「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這個英文標題,實則是引用了「中國古代的一句諺語」,讓人們回憶戰亂、危機、動蕩的生活年代;而「有趣的年代」則正如我們正在經歷的。
  • 成都藝術迷洋盤了,足不出戶就能逛「威尼斯雙年展」!
    此次藝術季其中一個亮點是: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整體搬到了成都,展覽現場也被裝飾成濃濃的水城風格,參展作品以裝置、新媒體作品為主,注重現場的互動,呈現東方藝術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中煥發的嶄新生命力,這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
  • 若想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來威尼斯雙年展
    近日,「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隨著媒體預展的開放拉開帷幕。本屆雙年展共邀請了來自全球38個國家的79組藝術家參與,同時設有90場國家館展覽。公眾開放日從2019年5月11日將持續至11月24日。以藝術之名,走進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常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這其中就包含著諸多作家、藝術家。所以,天然具備文藝基因。威尼斯雙年展已有超過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在世界三大藝術展中最為悠久。
  •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東郊戲劇展演季、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
    2020年9月19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華區人民政府指導、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登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國際藝術展覽中心,王晨、吳洪亮、徐累等大咖重磅坐鎮。
  • 龍南即將亮相世界頂級盛會!|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客家文化...
    世界圍屋之都——龍南即將亮相全球!8月18日,「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新聞發布會暨創作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江西龍南傳統客家圍屋為創作主題「圍屋之變——關於中國傳統移民建築的對話」的當代藝術展,將於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參加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團隊與深圳國風藝術館共同策劃的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於今年8月18日-9月3日在星河國風藝術館(深圳)舉行。
  • 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7個展覽推薦
    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於今年5月拉開帷幕,並將持續至11月。本屆雙年展由倫敦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總監Ralph Rugoff(拉夫•魯戈夫)總策劃。
  • 威尼斯雙年展,「有趣時代」的一場景觀盛宴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如約而至,會期長達半年,於今年的11月24日結束。「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是這一屆龐大藝術盛事的主題。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始於1895年,被喻為「雙年展之母」。在國際藝術領域,它是掌控著藝術權威和最高學術標準的國際大展,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並位列其首,可以說是藝術界的奧斯卡。
  • 第十六屆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中國·關係主題展隆重開幕
    中國傳統藝術綻放水城威尼斯 第十六屆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中國·關係主題展隆重開幕籌備半年之久的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中國·關係主題展終於在7月12日於義大利威尼斯隆重開幕。首展當天,主辦方邀請了來自威尼斯美術學院以及各大美術館的藝術家、策展人和收藏家等兩百多人參加VIP展的開幕式。主辦方還特別邀請法國著名玻璃藝術家leonardo cimolin與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們一同交流。據悉,「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中國 .關係主題展」的策展人由來自中國的袁莉女士和義大利的lucia Pedrana女士擔任。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主題發布
    本報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馬蘇薇)第五十八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將於5月11日至11月24日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主題為「Re—睿」,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實施。據中方策展人吳洪亮介紹,「Re」作為西方多種語言詞彙中的前綴,有「回、向後」之意,漢字「睿」與其讀音相似,意為智慧。此次展覽主題旨在強調「回眺」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經驗,由此獲得「Re」及「睿」的洞察。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東郊戲劇展演季、城市美好生活節……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東郊戲劇展演季、抖音嘉年華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節(成都站)、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書香中國萬裡行·成都站」2020年第十八屆全國民間讀書年會……「Re-睿」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 鳳凰藝術 | 永別了,威尼斯雙年展第一位非洲策展人奧奎·恩維佐
    他是第一個以非洲策展人的身份,策劃了第十一屆卡塞爾文獻展(2002)及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2015)的策展人。並於2010年在ArtReview的藝術權力榜中排名第42位。可以說,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下,奧奎德去世無疑是全球文化多樣性的巨大損失。對於中國藝術界而言,同樣也是個傷感的事實。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相關報導。
  •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作品在深圳展出
    參展作品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軒慧 通訊員李絲雨攝影報導)近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在深圳星河國風藝術館開幕,同期舉辦新聞發布會與藝術創作對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