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又名小白菜、小青菜、油菜、普通白菜、不結球白菜等。原產於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長江以南為主產區。現在北方地區青菜的栽培也很普遍。在蔬菜周年供應中,青菜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夏季,更受消費者歡迎。青菜整個植株可供鮮食,也可醃漬或製成乾菜(脫水菜)我國青菜品種資源非常豐富。根據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特點,可分為秋冬青菜、春青菜和夏青菜三大類,各類又包括不同的類型和品種。在進行周年生產時,不同栽培季節和栽培方式應選用相應的品種。
(一)秋冬青菜
秋季播種,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採收。株型直立或束腰(植株中部細,莖部粗)。耐寒力較弱。依葉柄顏色,分為白梗與青梗兩種類型。白梗類型的葉柄為白色,代表品種有南京矮腳黃、南京高樁、南京二白、常州短白梗、常州長白梗、無錫矮箕大葉黃、無錫長箕白菜、廣東矮腳鳥葉、廣東中腳黑葉、淮安瓢兒菜、合肥小葉菜、湘潭束腰白等。青梗類型的葉柄為綠白色至淺綠色,代表品種有上海矮箕、無錫小圓葉、杭州早油冬、蘇州青、常州青梗菜、上海矮抗青、上海冬常菜(J78-09)等。
(二)春青菜
秋播種,翌年春季供應。株型多開張,少數直立或束腰。耐寒力強,產量高。按春季抽墓的早晚和上市期,分為早春菜和晚春菜兩類。早春菜為中熟種,抽摹較早。代表品種有白梗類型的南京亮白、無錫三月白、揚州梨花白等;青梗類型有杭州晚油冬、上海二月青、上海三月青等。晚春菜為晚熟種,抽墓較晚。代表品種有白梗類型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蠶白菜、無錫四月白等和青梗類型的上海四月青、上海五月青、合肥四月青等。
(三)夏青菜
可在夏秋高溫季節栽培,抗高溫、抗病蟲害能力較強。代表品種有:上海大白菜、杭州荷葉白、廣州馬耳白菜、成都水白菜、南京矮雜一號、夏冬青J、17號白菜、華王青菜、正大抗熱音、綠星青菜、上海小葉青、江蘇熱抗白、江蘇熱抗寺等。現將其中7個品種的特性特徵簡單加以介紹。
1,南京矮雜一號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選育的抗病、耐熱青菜品種,20世紀80年代初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株型直立,微束腰。葉片廣卵圓形,淡綠色,葉肉較厚。葉柄白色,扁圓形,厚1.0-1.2釐米,長10.0~14.5釐米,上部寬3.5~5.5釐米。單株重250克左右,每畝產2000-3000克,高產者可達4000千克。生長迅速,耐高溫、暴雨,抗病力較強,為南京及長江流域一些省份的青菜主栽品種。
2,夏冬青J,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所選育的青菜雜一代品種,1990年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技術鑑定。株型矮,直立,株高23-24釐米,株幅35釐米。葉片綠色,橢圓形,全緣,葉面光滑。葉柄淺綠色,厚0.8-1.2釐米,下部寬6-8釐米。耐高溫及低溫,抗病毒病和霜黴病。粗纖維少,品質優良。夏秋季或秋冬季均可栽培。
3.17號白菜廣東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和植物保護研究所育成的青菜品種,1991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植株直立,株高23.6釐米,株幅35釐米。葉片橢圓形,全緣,深綠色,有光澤,葉柄白色,匙形。單株重400克左右。耐熱,抗病毒病和霜黴病。品質優。適宜夏秋季栽培。生長期35-45天。夏播每畝產1410~ 1500克;秋播每畝產2000 ~ 2500克。
4·綠星青茶 南京市蔬菜種子站育成的雜一代青梗小白菜品種。株型直立,頭大束腰,株高30釐米,株幅32釐米。葉片廣卵網形,葉面光滑,綠色。葉柄綠白色,寬而厚。成株葉片數22-25片,單株重600 ~700克。適應性強,耐熱,耐寒,抗病力強。適宜周年栽培。
5.熱抗青、熱抗白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耐熱小白菜一代雜種。株高37釐米,株幅46釐米,株型直立,生長勢旺。葉片大而厚,葉色深綠,葉面平滑,全緣。葉柄短而扁。熱抗寺的葉柄為綠色;熱抗白的葉柄為白色。耐熱性強,在夏季高溫下可正常生長。生長速度快,從播種到收穫需35-40天,單株重200-300克。移栽成活率高。抗病毒病、霜黴病力強。纖維少,口感略甜,品質佳。
6·華王青菜 從日本引進的雜一代矮箕青菜品種。株高14-19釐米,株幅23-26釐米,單株葉數8-10片。葉片鴨舌形。葉柄青綠色,葉片上端稍下垂。束腰。單株重38-82克。抗熱性強,在35-38℃溫度下可正常生長。適宜在夏季栽培。
7,正大抗熱青 江蘇省正大種子有限公司生產的雜一代青菜品種。株型直立。葉片橢圓形,全緣,草綠色。葉柄扁平,嫩綠色。抗熱性強,在35-38℃高溫下可正常生長。適宜在夏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