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視頻之戰,誰能徹底跑通盈利模式?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摩根頻道

在視頻領域,YouTube是行業的標杆,引得無數後繼者模仿。但在中國,YouTube式的盈利之路似乎天生走不通。

無論是心之所向,還是為了給資本畫一張餅,愛優騰都曾對標過YouTube。尤其是愛奇藝,在對標Netflix(奈飛)、迪士尼後,甚至上線了隨刻app,喊出了中國YouTube的口號。

口號雖好,但事與願違。曾經YouTube堅定的信徒愛優騰,如今卻在奈飛的路上越走越遠。至於與YouTube最像的B站,雖然積極向各個領域破圈,但個性化依然是B站暫時撕不掉的標籤。至於比B站受眾群更廣泛的西瓜視頻,體量跟不上了,一切皆為空談。

框架模板都沒學到,YouTube式的盈利模式自然無法效仿。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國內視頻平臺也一直在調整盈利方向,但目前也就芒果TV勉強盈利,愛優騰和B站依舊在虧損中。

為什麼發展了這麼久,中國的長視頻平臺依舊在虧損?國內視頻平臺在探索盈利的道路上做了什麼?長視頻平臺的未來又在哪裡呢?

入不敷出,內容採購燒乾了盈利空間

中國長視頻平臺至今已經發展了17年左右。

2004年樂視網創辦,2005年我樂網、優酷網、土豆網成立。最初國內幾乎沒有版權意識,視頻網站的成本相對較低,行業內亂象叢生,這些「先驅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用戶的你爭我搶上,競爭激烈。

直到2010年開始打擊盜版,內容版權費用拖垮了大部分視頻網站,在資本的介入下,逐漸形成了愛優騰三足鼎立的局面。

從五代十國過渡到三足鼎立,不變的依舊是你爭我搶,當時的愛優騰並沒有意識到下遊用戶跟著內容走,自製內容才是長視頻平臺的護城河,亦或意識到卻不敢求變,直到近幾年各平臺才開始在自製內容上下功夫,而奈飛早在2007年就起步了。

不過就算是不談自製,只是普通的內容採購就讓愛優騰三家耗得入不敷出了。深刻闡釋了「一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

長視頻平臺成本主要分為伺服器帶寬等硬體成本和內容採購成本,其中高昂的內容成本採購燒乾了長視頻平臺的盈利空間。

如今長視頻領域流量增長天花板幾乎觸頂,如何保證自己有的東西別家沒有,才是吸引用戶的關鍵。而優質且獨家的內容是需要用錢砸出來的,拼的就是誰更有錢。但尷尬的是,愛優騰三家背後靠的是BAT,想靠資本拖垮對手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三家從最開始的溫水煮青蛙,直到水溫上升到了三家都吃不消的地步,不得不聯合起來發表《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抑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以此來減小內容成本的支出。

隨著內容的同質化,觀眾審美隨著時代的提高,長視頻平臺也終於意識到,只靠採買成本昂貴不說,還不能提高用戶的留存率,優質的自製內容才是護城河。

優酷的《長安十二時辰》和《少年之名》,愛奇藝的《破冰行動》與《青春有你》,騰訊的《鬥羅大陸》和《創造營101》,用戶跟著內容走,這些優質的自製內容都為平臺增加了大量付費用戶和廣告收入。

但表現最亮眼的還是背靠湖南衛視的芒果TV,《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播後,芒果TV超媒的市值破千億, 如今1203億元的市值更是遠超愛奇藝的943億。芒果TV也成為了國內長視頻唯一一家「盈利」的長視頻平臺,內容成本低,轉手還能分銷,這是芒果TV「盈利」的關鍵。

至於B站,一開始就沒打算跟這些大佬們玩砸錢搶內容的遊戲。B站的社交屬性彌補了視頻平臺粘性不足的缺陷,給用戶一個社交圈,內容方面用戶可以自己生產,極大的減少了內容成本。雖然近幾年B站也採買和自製了很多影視動漫,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反哺自己的社交屬性。

B站COO李旎表示:做專業內容對生態的作用是什麼?首先OGV內容可以反哺PUGV,讓我們的PUGV創作生態的來源越來越豐富;同時,它也確實能讓會員收入能有一個健康的成長。

雖然芒果TV的「盈利」需要打一個雙引號,但達成這樣的效果也是愛優騰目前不敢奢求的。這三家巨頭襁褓下的嬰兒,養育了這麼多年依舊在虧損,甚至虧損越來越大,收入遠不能覆蓋愈加昂貴的內容採購成本。

培養自己的內容團隊,減低內容成本的同時,加深平臺的護城河,是愛優騰擺脫入不敷出困境的關鍵,開源節流勢在必行。

開源節流,長視頻各平臺爭芳鬥豔

「賢者時刻」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愛優騰爭了這麼久,反而被芒果TV搶先摘了桃子,冷靜下來才發現,自己光顧著摔跤了,優勢一點也沒用上。芒果TV背靠湖南衛視確實有優勢,但BAT也不差呀。

除了已經頗具良效的自製綜藝和影視,愛優騰還開始加大對動漫的投資。2021年愛優騰B將共同推出188部動漫,並且風格各異,利用背後資源,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護城河。

騰訊視頻背靠閱文集團、企鵝影視、騰訊影業、通訊動漫等等,並且騰訊還投資了大量動畫製作公司,擁有大量可開發的IP,在已公布的動漫進度中,騰訊有64部,是這四家作品數量最高的視頻公司,主打古風玄幻、仙俠。

背靠阿里文學的優酷也不差IP,主走新國風路線。愛奇藝背後的百度雖然沒有相應的產業鏈,但早早布局的愛奇藝文學、動漫頻道、漫畫APP也為其提供了大量IP,雖然數量上沒有太大優勢,但主攻女性向和輕鬆向的垂直內容,使其用戶粘性更有優勢。

而更懂年輕人的B站,則是繼續利用自己的優勢,大力扶持原創內容,近幾年在科幻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利用背後的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自製內容,將平臺的差異化拉大。即大大減少了內容採購成本,又大幅度提高了用戶留存。

除了在「節流」上爭芳鬥豔,各家平臺在「開源」上也各出奇招。

2019年,騰訊在熱播《陳情令》時,玩起了超前點播,會員支付30元可以提前觀看大結局。這一舉措將引導用戶衝動消費做到了極致,既能讓會員數增加,又能進一步的壓榨會員的價值。

雖然有很多用戶牴觸,但還是有250萬會員買單,騰訊喜提7500萬元。這麼香的操作,其他平臺自然踴躍跟風,雖然愛奇藝因此被告上法庭,但超前點播還是被長視頻平臺保留了下來。

除此之外,中插廣告也是長視頻平臺開源的一大收入。中插廣告的形式最早來源於《武林外傳》,劇中演員以小劇場的形式打廣告,但當時武林外傳中的中插廣告以搞笑為主,而現在的中插廣告以賣錢為生。

據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某熱門劇,30秒的中插廣告投放刊例價為1200萬,而如今的長視頻平臺慣例是每部劇不止一條中插廣告。

中插廣告的特點是除了拖動進度條,用戶無法通過開VIP跳轉,同時廣告產品又能跟劇中演員產生聯動。中插廣告對於廣告商來說極具性價比,但對於用戶來說,體驗感極差。

中國長視頻平臺起步階段為了吸引用戶,灌輸給用戶的觀念是,我有免費資源可以隨便看。如今各平臺入不敷出,又不敢轉變成奈飛會員費的收費模式,只好通過各種VIP和中插廣告的方式回血。

雖然這種方式對於平臺來說是一種飲鴆止渴,但面對日益增長的內容成本與負債,各平臺只能只看當下。而且平臺也從一次次試探中得到了一個「真理」:用戶是可以調教的,不滿歸不滿,最後照樣掏錢,甚至會因此產生鄙視鏈,刺激「白嫖黨」衝動消費。

雖然靠著中插廣告和超前點播的收入讓各平臺解了燃眉之急,但並不能覆蓋其內容支出成本,離盈利還遙遙無期。

兵分三路,是否都能通向羅馬?

如何盈利一直是各長視頻平臺的痛點,都曾想走YouTube的道路,但事與願違,經過多年發展,國內的長視頻平臺如今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走小而優路線的芒果TV

芒果TV雖然「盈利」了,但其盈利模式並不適合如今的愛優騰,並且芒果TV過於依重娛樂將導致其未來的發展愈加單一,在體量上,會與愛優騰乃至B站的差距越來越大。

《乘風破浪的姐姐》推著芒果TV市值破了千億,也將帶著芒果TV在娛樂綜藝這條垂直領域愈行愈遠。同時女性、年輕用戶的用戶畫像,也預示了芒果TV會把網紅經濟和粉絲經濟將成為芒果TV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芒果TV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專精娛樂或許是其在愛優騰夾縫中最好的生存方式。粉絲經濟和網紅經濟的市場很大,足以推動芒果TV走向真正的盈利。

穩步壯大自身的B站

B站破圈後一直在穩健發展,雖然有用戶吐槽B站的氛圍變差,但這是破圈後的必然。相比知乎,B站的破圈堪稱完美。B站未來的布局很大,「你感興趣的都在B站」,這是B站的最終目標,它不拘泥與中長短視頻,只要符合其社區氛圍,它都能包容。

B站在之前很大的槽點來源於營收主要靠遊戲收入。

但據B站2020年Q3財報顯示,B站第三季度總淨收入達到32.257億。其中手機遊戲收入為12.75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37%,增值服務收入9.796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16%。儘管B站目前主要盈利渠道還是遊戲收入,但這個比重在逐漸減小。

B站COO李旎接受採訪時表示:健康增長是很重要的。在B站我們進行的各種戰略討論,都會回到這個問題上:我們能不能讓B站健康增長三十年?

從二次元破圈的B站,雖然體量一時之間上不去,但單從B站目前的表現來看,未來可期。

轉換信念追奈飛的愛優騰

愛優騰相對B站和芒果TV來說體量更大,野心也更大。YouTube路線走不通後,轉換信念走奈飛這條路。但奈飛這條路真的好走嗎?

奈飛財報的淨利潤雖然是正的,但其並非真正盈利。奈飛將內容成本當成內容資產,通過多年的攤銷,以此達到當年財報盈利的假象。只有當奈飛的市值足夠大時,這種表面盈利才不會成為負擔,增發股票後就沒有所謂的負債。但三家分市場的愛優騰能做到奈飛無視負債的體量嗎?一步走錯了就可能是下一個樂視。

況且愛優騰想走奈飛的路也是困難重重。奈飛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是會員付費,但愛優騰的主要收入分為在線廣告收入與會員服務收入。

在視頻領域,廣告收入與用戶付費收入是成反比的,付費用戶增加,觀看廣告的人數減少,廣告價值減少,廣告收入相應降低。隨著各家付費用戶數量的上升,廣告價值會越來越小。用戶付費是日後長視頻平臺收入的主要增長點。

愛優騰近幾年財報中付費用戶逐步上升,一方面是自製內容初見成效,但還有一決定因素是VIP捆綁與打折銷售。

打折銷售的初衷在於培養用戶付費習慣,但用戶付費習慣養成後,愛優騰如何解決會員價格低、無法持續上漲的難題?愛奇藝雖然率先漲價,但是在第三方渠道,愛奇藝會員價格依舊偏低。

同時各種VIP、VVIP等會員體系亂象叢生,就算是開最好的會員,還要看中插劇情廣告,大大降低了用戶付費意願。奈飛這個盈利模式,愛優騰將會越走越難。要想盈利,愛優騰還需要探索出屬於自己的路。

結語:

條條大路通羅馬,走小而優路線的芒果TV、穩步壯大自身的B站和日漸奈飛化的愛優騰,誰能撕掉虧損的標籤,穩步盈利呢?我們拭目以待!(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長視頻的無限戰爭:3種模式,2種眼光,1種結局
    西瓜視頻以《囧媽》冒天下之大不韙,可以看作流量派對長視頻的積極進攻;歡喜傳媒結盟字節強推歡喜首映APP,則是來自內容上遊的「降維打擊」;B站四面出擊,「騰訊欲購愛奇藝」的傳聞甚囂塵上,優酷在阿里體系裡的定位問題被反覆探討,搜狐視頻進場直播帶貨……這一切都預示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長視頻的玩法還有很多變量。
  • 兩個60%之爭:決勝流量之戰,大批在線機構正淘汰
    分散投入的在線資產整合為統一的精銳在線,一方面讓精銳短時間內成功平移12萬學校線上授課,另一方面也預示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OMO模式正式跑通:一個精銳,仍舊聚焦在高端一對一的細分市場,卻可以通過線下、線上兩個板塊分別滿足不同的需求。疫情結束之後,習慣線下面授的在讀生,回到線下;願意接受線上授課的在讀生,留在線上。
  • K12教育江湖的班課模式之爭
    而在黑天鵝頻發的情況下,主流的教育模式之間,為爭奪生源而相互攻擊的事情也愈演愈烈。比如,大班課機構會說小班課、1對1沒名師,小班課則會吐槽大班課缺服務,1對1則強調其用戶體驗大小班課無人能及。仔細說來,各種說法均有道理,各種模式之間也確有短長。而近年來在激烈的市場衝擊下,各家機構開始在商業利益和用戶體驗之間尋求平衡點。這種情況下,各種模式之間的相互借鑑也變得越發頻繁。
  • 芒果借「姐姐」吸引阿里成第二股東,巨頭激戰背後長視頻或迎排位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美股研究社長視頻之戰,從未止歇。長視頻戰場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呢?風起於青萍之末,美股研究社試圖通過從重新洗牌的長視頻牌桌玩家以及行業角度復盤這筆戰投背後的深意。三國殺或變戰國殺,誰能一統長視頻天下?新玩家強勢入局,但老牌勢力愛奇藝與騰訊並非省油的燈,今年10月,騰訊影業攜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召開首次聯席年度發布會,發布了涵蓋電影、劇集、動漫、音樂劇、紀錄片等多種形式的片單。
  • 共享陪護床盈利模式是什麼?
    全國的創業者都瞄準了共享醫用陪護床租金賺錢的商業盈利模式。一時間,陪護床颳起了共享風。共享陪護床真的能靠租金盈利運行嗎? 租金收入:租金來源是正常運營收入。陪護人員租用費用2元/時左右,金額運營商通過後臺可以調節。價格便宜才能促使顧客的消費,但其實如果鋪設到一家醫院裡面,短時間內就會積累大量的訂單。且如果您投放在醫院,基本都是大面積鋪設。
  • 官渡之戰誰贏了呢?官渡之戰的勝利者是誰?
    官渡之戰對於了解中國軍史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它是一場經典的戰役。官渡之戰的特點是以少勝多,被列入在了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中。官渡之戰的參戰雙方是曹操和袁紹,那麼在這場戰役中誰的兵力較少又取得了勝利呢?
  • 芒果超媒要探索電商變現模式?|阿里巴巴|阿里創投|芒果超媒|長視頻...
    據了解,有別於其他圖文種草平臺,芒果TV希望憑藉內容優勢,通過強大的IP引爆產品能力,最終形成以「視頻+內容+電商」的全新視頻內容電商模式。記者觀察發現,國內長視頻平臺普遍以廣告變現為主,最近幾年,會員訂閱模式才逐漸成為主要收入來源。長視頻平臺發展電商打造新盈利點可行嗎?目前,業內還無先例。不過,可以看到的是,「短視頻+電商」是目前網際網路最熱的風口,其創造的收益也驚人。
  • 中國的視頻網站為什麼不能盈利?愛奇藝財報告訴我們的真相
    二、愛奇藝的定位:中國奈飛上市之時,愛奇藝的定位曾經是中國的youtube。但後來則轉而定位為中國的奈飛(Netfix)。奈飛和youtube的區別是,奈飛是做電影、電視劇這種長視頻的,而youtube上視頻播放時長平均在七八分鐘到十幾分鐘,是中小視頻。
  • 基金靠什麼盈利模式?基金盈利怎麼算
    基金是一種投資門檻低,風險相對適中的理財方式,很多投資者都能理解存款、債券、股票等理財產品的盈利方式,但對於基金靠什麼盈利則不太了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基金的盈利模式。
  • 纏論實戰精髓之最強盈利模式案例匯總圖解
    纏論盈利模式基礎圖形纏論初學者學了一段時間纏論後,繞來繞去,仍然還有筆、中樞等基礎概念中糾結,甚至學了大半年的纏論,仍然沒有摸到入門捷徑,久而久之,甚至會導致失去學習信心,從根本上會失去學習欲望很多學習纏論的朋友也會問我,用纏論體系究竟是如何盈利的?今天我總結了一些基礎圖形,很多牛股的基礎圖形變化都跑不出這些基礎圖形。
  • 中視頻要戰便戰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個看上去流量不比短視頻,粘性不比長視頻的賽道,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要戰便戰有很長一段時間,與佔據信息流賽道的今日頭條和佔據短視頻賽道的抖音相比,西瓜視頻的戰略重點令人難以捉摸。直到今年6月,戰爭打響了——西瓜視頻高調挖角B站UP主。圖/視覺中國此後便時有B站UP主爆料自己被挖。
  • 我發現了跟誰學盈利的秘密
    跟誰學2018年TOP 1老師貢獻收入佔比12.21%,這個老師屬於第三方合作老師。第一條信息的解讀:名師不是跟誰學的員工,跟誰學其實充當的是名師經紀人的角色,這是財務上能盈利的直接原因。但是,跟誰學和拼多多的電商模式在售後服務上又有很大的差異。電商交易是即刻完成的,售後服務由電商公司承擔而非平臺,平臺在售後服務中更多是監督的作用;而跟誰學的培訓是長周期交付,售後服務的重要性顯著高於電商,在名師之外,需要一個輔導老師的角色,這個角色由跟誰學提供,授課的名師和輔導老師結成了不可分割的商業模式。
  • 自由之戰:曾是中國第一MOBA手遊,力壓王者榮耀,卻因運營而滅亡
    王者榮耀的火爆讓自由之戰的團隊感受到了危機,但他們發現了王者榮耀的操作模式—雙輪盤涉嫌抄襲,此操作模式就是自由之戰團隊自己研發的,他們經過無數次測試,拋棄了幾十種操作模式下終於研發出了適合手遊的雙輪盤模式!並且申請了專利,為了抵制王者榮耀,2016年自由之戰到上海會展上抵制騰訊抄襲雙人滑模式,甚至不惜讓玩家們聯名籤字,更在現場拉起橫幅。這事件導致了當時一下子把這兩款遊戲都炒了起來!
  • Costco 首店模式跑通?開啟「複製粘貼」模式
    而這家美國超市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整體上延續了在美國的經營模式。「上海的Costco總體經營模式與美國的並無太大差異,比如同樣實行會員制,延續了店倉合一,大包裝陳列,精選商品、SKU少等特點。只是在選品上,上海Costco更加本土化一些,比如貴州茅臺、五糧液、獐子島海參等本土品牌商品進入上海Costco的賣場裡。
  • Gofun廣積糧、欲稱王背後:陷入投訴泥潭 譚奕亟需盈利時間表
    但歷經共享汽車清退大潮、商業模式尚未跑通的情況下,GoFun科技的發展還存在著較多變數,探索輕量化的道路同樣任重道遠。此外,用戶口碑下滑、深陷投訴等原因也成為了GoFun科技成長道路上亟需跨越的一座大山。  共享汽車「終極決戰」將至 GoFun仍需持續「輸血」  2015年,可以說是共享汽車的井噴之年。
  • BookOff上市十多年才盈利,二手商店在中國行得通嗎?|億歐解案例
    閱鄰循環商店模式如何跑通?從目前二手循環經濟的盈利模式上來看,諸如孔夫子、愛回收、多抓魚等基本上都是基於C2B2C的模式,基本上是通過賺取差價獲得盈利。目前閱鄰的循環回收模式,是基於C2B2C模式和C2B2B模式的結合。
  • 資本加碼二手車市場 淘車獲陽明基金5億元戰投
    直營店超過20家,覆蓋17個省份,且單店模式已跑通,超半數門店已實現盈利,未來將進入快速複製階段。國際金融報) (原標題:資本加碼二手車市場 淘車獲陽明基金5億元戰投
  • 倪雲華:商業模式畫布-如何設計盈利模式
    往往我們在做整個商業模式的設計和創新的時候,收入和我們盈利的方式都是整個地圖當中非常核心的一塊。我們在最初講到整個商業模式的過程,我們講了如何去創造價值、交付價值以及如何去獲取我們應該有的價值。所以在現實過程當中,我們看到很多的企業也許能夠去創造一個好的價值,並且把價值交付出去。
  • 長視頻的「殘酷物語」:愛奇藝還能找什麼樣的新爸爸?
    在爆款內容主導用戶付費的情況下,視頻平臺對內容特別是自製內容的投入不會停。而在長視頻領域競爭處於關鍵時刻的當下,愛奇藝們的燒錢之戰也不能停。但尷尬的是,愛奇藝的帳上錢不多了。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末,愛奇藝現金等價物和限制現金為38億元,對比上個季度的53億元,減少了近30%。而這38億元甚至還無法覆蓋愛奇藝一個季度的內容成本(Q3為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