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課|情緒系列課④:合理表達情緒

2020-12-22 IN攝影

(給這首歌留點時間)

如果你是對的

就要試著溫和地、有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

這要比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這是「B027號星球」第47篇推送

/

最近有一顆蠢蠢欲動去旅行的心吶。

理智告訴我,自由也要自律,靜下來充實自己

普魯斯特寫,我們每天度過的時間都像是一個鬆緊帶,激情在拉伸它,靈感在約束它,而我們的習慣則填滿了剩餘的部分。

如果我們可以將喜愛的事物慢慢變成習慣,或許就可以不被時間所限制。不管怎麼樣,總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也總要為喜歡的人做一些事。

忙完就可以開開心心的浪啦,幸福的冒泡泡,有點小期待呢嘻嘻

(文末有福利)

/

【本期導航】

1. 認知目標:理解合理表達有利於化解矛盾,以及表達清楚需求、期待是合理表達的關鍵步驟。

2. 情緒目標:體驗使用合理表達四步法表達情緒帶來的積極感受。

3. 行為目標:運用合理表達四步法表達需求和期待,化解人際矛盾。

/

關於情緒相關課程,公眾號已有7篇推送,如下:

1.情緒曼陀羅手帳(點擊查看詳情)

2.疫過天晴,向陽而生(點擊查看詳情)

3.因為你是溫暖我整個冬天的人啊(點擊查看詳情)

4.情緒系列課①:多彩的情緒世界(點擊查看詳情)

5.情緒系列課②:「鹽」情(點擊查看詳情)

6.情緒系列課③:情緒ABC(點擊查看詳情)

7.情緒系列課④:合理表達情緒(就是此篇啦)

今天推送情緒系列課的第四課

設計理念

非暴力溝通由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這也是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具體來說,首先,要區分觀察和評論,能夠不帶預設地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具體指出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物;其次,區分感受和想法,能夠識別和表達內在的身體感覺和情感狀態,而不包含評判、指責等;再者,體會與正發生的事情和感覺相關的需要,即所有人共通的需要(如食物、信任、理解等)是否得到滿足;最後,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而且確實是請求而非要求(希望對方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關心,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慚愧、責任等)。熟練掌握並在溝通的聽與說雙向互動中熟練運用,就可以創造出和諧智慧的溝通方式。這種溝通方式得以成立的基礎是從愛出發,愛自己,助他人。

正念

▲正念

一、引入

引入方式:視頻

我們之前的課上講了消極情緒夥伴具有積極意義,但長期與消極情緒夥伴相處可能會帶來很多危害,因此我們要學會駕馭情緒。我們講到要學會識別並及時糾正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減少消極情緒夥伴與我們長期相處的時間。但是有時候,消極情緒夥伴就是產生了,而且賴在那兒不走,我們無法調節,怎麼辦呢?

提問:

大猩猩維克託在超市購物時遇到了什麼事情?

他當時的情緒是什麼?

他是用什麼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的?

他的表達情緒的方式怎麼樣?為什麼?

你還知道哪些表達憤怒和煩躁的方式?

小結:

消極情緒產生了,我們有很多表達情緒的方式,但是不合理的表達方式很多時候並不能夠化解矛盾,有的時候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麻煩。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如何更好地、更合理地表達情緒。

二、情緒產生原因

心理學家薩提亞認為,每個人就像是一個冰山,行為只是顯露在外面的很小的冰山一角,海平面以下還藏匿著這個行為發生的原因。想要控制自己表達情緒的行為,首先要去找找行為發生的原因。

▲結合視頻,利用冰川理論分析

三、你字句我字句

當你想要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你要首先弄清楚自己的觀點和期待。

活動1:畫瓶子

要求:請大家自行在白紙上畫出一個電燈。

(學生先自行繪畫,之後教師給出更加明確的具體指令,引導學生畫出老師心目中的電燈,學生對比兩次圖畫的不同)

提問:前後兩次繪畫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不一樣?

小結:生活中的很多矛盾的發生就像是讓對方畫瓶子,我想讓對方畫的瓶子與對方理解的我心中的瓶子不一樣。思考並表達清楚你的觀點和期待很重要。當你想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時,請你首先思考清楚情緒產生背後的觀點和期待是什麼,然後表達清楚你的觀點和期待。

活動2:你字句我字句

那我們要怎樣說出需求和感受,對方更容易接受?

▲情景練習

提問:

當你用「你字句」表達需求時,你的感受是什麼?

當你用「你字句」表達需求時,對方在這種表達下的反饋是什麼?有利於問題解決嗎?

當對方用「我字句」表達需求時,你的感受和剛才有什麼不同?

小結:當我們遇到問題,我們需要學會轉變自己的表達方式,儘量停止抱怨,不使用暴力的語言攻擊他人。而是用更合理的方式和更換和的語氣去表達你的想法,你會發現對方的語言也跟著換和了,問題就在輕鬆的談話中解決了。

四、合理表達四段式

戴爾·卡耐基說: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有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這要比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合理表達四步法

過渡以小組為單位,練習使用合理表達四步法。

情境練習1

回家之後,你想自己安靜一會兒,於是關上了臥室門,但媽媽執意要求你把門打開,說家裡沒有秘密。在媽媽第三次打開你的臥室門之後,你有點煩躁,對媽媽說……

情境練習2

作為紀律委員,你非常負責地組織課堂紀律。但有一個同學上課特別愛說話,你提醒了好幾次,他仍然毫無改進。你有些氣憤,下課時,你對他說……

小結:

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請試著找到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是否因為某些需求或期待沒有得到滿足,之後,請使用合理表達四步法將自己的需求表達清楚。

當他人情緒激動時,請你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嘗試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待,併合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

【下期預告】

2020快要結束了,年末的時候,總是想著給學生帶來一些「溫情」的課程體驗。敬請期待!

/

【文末福利】

情緒系列課程④:合理表達情緒課件PPT及視頻

獲取方式2選1:

① 關注公眾號,分享文章到300人以上心理老師群,並配上走心推薦語,2分鐘後截圖發至後臺(同一群以第一發為準,不要發相同群,增加了彼此工作量);

② 關注公眾號,文末點擊喜歡作者,打賞12元,截圖(帶有題目)發至後臺。

時間:截至12.4中午12點(過期只能讚賞獲取資料)。我會在12.6前統一發送百度雲連結,不符合上訴方式的我就不一一回復了。

ps一點題外話

做課件和寫公眾號是件很耗心力的事,也請大家尊重,不要二次傳播資料,有時看到有人直接讓別人發資料/有人直接把資料發群裡,真的很不舒服,確實會打擊到創作熱情。

你說生活哪裡可愛?

不就是在那一橫一豎的空隙裡。

生活愉快的關鍵,在於先去選擇必要的東西

然後去熱愛所選擇的東西。

保持溫熱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也在努力做這件了不起的事。

但願能永遠保持熱忱,

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

-

歡迎光臨,下期再見

最後,分享一下我的吉祥物,願它帶給你快樂

如果你喜歡,歡迎分享給更多的心理老師

-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一條五毛哈哈哈)

相關焦點

  • 【心理教案】學會表達情緒
    學會表達情緒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人的情緒是豐富多彩的,認識每個人都有情緒,並善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 情緒管理第一課:正確認識負向情緒
    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用"水庫"來比喻說明人類情緒的處理過程,他認為每個人的身體裡面仿佛都有一座情緒水庫,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就會存放在情緒水庫之中,如果情緒水位累積到所謂的警戒線,個體就會開始出現脾氣暴躁,無法適當控制情緒的情形,而導致容易發脾氣。如果再一直惡化下去,情緒水庫崩潰的結果就是出現心理方面的毛病。
  • 小小臉譜作用大 幫助情緒來表達——開展三四年級線上心理疏導活動
    為了引導同學們更好地了解情緒、恰當地表達情緒,學校邀請了鏈科教育的劉婷婷老師,在2020年3月6日和7日為三四年級的同學們開展了主題為《正確表達情緒——創作情緒臉譜》的網絡心理疏導課。人的情緒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恰當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卻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善於管理情緒可以推動人的各種活動,使我們有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
  • 繪畫心理藝術,表達壓力和情緒的另一個窗口
    畫骨不成畫心卻可以,繪畫心理藝術是一套很有溫度的治療方式,讓人呈現更多層面的心理故事。9月9日晚,一場雲上的繪畫心理表達分享講座《轉化的藝術——壓力與情緒的管理與升華之道》如期舉行,講座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辦,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承辦。講座的主講老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專職心理諮詢師李衛華。
  • 疫情心理課|情緒曼陀羅手帳
    投射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分析心理學中,被認為是一種無意識的主動表現自身的活動。個體通過投射來保持內在人格結構的平衡和減輕壓力焦慮水平。繪畫的過程是一個天然的投射過程,使我們接觸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並使其具體化。學生通過繪畫曼陀羅,內心世界以曼陀羅為載體,找到情感釋放與表達的出口。
  • 繪畫心理諮詢的10種情緒表達技術
    在心理諮詢或諮詢中,除了通過語言介質進行心理諮詢以外,還有通過繪畫、音樂、舞動、沙盤等形式的心理諮詢。 和言語介質的心理諮詢訴諸理性的、思考的大腦左半球相比,繪畫療法則直接通達處理人感性的、情感的大腦右半球。言語為介質的認知諮詢和繪畫為介質的畫療互相配合,能更有效地處理個案的心理問題。
  • 打敗情緒小怪獸!青山區推出心理健康課引導學生
    5日,武漢鋼城十七小的李晶老師,用講故事的方式,為該區小學生們帶來了妙趣橫生的心理健康課。李晶老師的課程以《我的情緒小怪獸》繪本故事貫穿,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小學生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借用故事人物告訴學生,在生活中可以運用模擬「碎紙機」的方法來舒緩情緒。她讓學生寫下害怕的事情,通過撕紙這個手部運動來釋放壓力。
  • 「色彩」的心理分析 :色彩是一種可見的情緒
    而色彩的描繪正是這一繪畫過程的主要內容,色彩包含著一種潛在的「態度」,是一種可見的情緒,是心靈對內在狀態的一種詮釋。將這種內在的感受形象化為一種色彩,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心靈「物化」的轉化經歷。心理學家根據臨床的分析與實驗證明,發現了許多繪畫色彩使用的規律,揭示了繪畫色彩與心理和行為間的許多關係。下面介紹部分成果。
  • 周末學心理||從辯證行為療法談情緒管理系列之認識情緒
    DBT是從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心理治療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有自身的獨特性,它始終以哲學辯證法為原則,強調理性與感性、接納和改變之間的辯證協調,堅信每個人都能找到兩個極性之間的平衡點。這一心理治療方法通過一系列的技能訓練培養智慧心念、接納自己和生活本來的樣子,同時學會做出調整或改變,通過管理情緒和行為,以改變生活,過值得過的人生。
  • 如何表達情緒更有用?
    關注「開森心理」,回復「1」,免費收聽心理大咖好課01
  • 情緒式表達讓愛很受傷
    所以,自己的情緒需要自己去承擔、承認,不要把情緒扔給別人,讓對方來替我們承擔,這是一個不合理的期待。第二就是要把自己從次生情緒中抽離出來。如果兩個人都陷入了某種不理性的狀態,彼此相互能看到的只有對方的次生情緒。
  • 情緒表達
    一、有關壞情緒原因大概是我將壞情緒關在了自我成長之外。只關注自己好的部分,壞的則不要來找我。但情緒有積極的,有中立的,也有負面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有好的情緒,而沒有壞的情緒。我其實一直在親密關係的「受害者」情緒裡無法自拔。這也是我學習有關情緒種種的原因。
  • 孩子的情緒改變,也許是在表達「負面情緒」,正向引導很重要
    當小孩出現負面情緒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舉動,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情緒。所以家長會認為自家孩子,可能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並不會往這方面想。那麼孩子會有哪些表現呢? 孩子的作息發生了改變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的生活作息,突然出現了改變。
  • 心理課 | 考前減壓系列課④:曼陀羅繪畫
    糟糕,是心動的感覺哈哈😘這是我超級超級喜歡的一節課學生呈現的結果以及分享的故事讓人驚豔藝術表達性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曼陀羅繪畫,之前推送過一點思路,疫情心理課  |  情緒曼陀羅手帳(點擊查看詳情),文中介紹了曼陀羅常見主題、曼陀羅繪畫的理論、心理學效應、曼陀羅形式等。趁著年末,對曼陀羅課件做一次復盤。
  • ...表達情緒,溫暖心靈」系列之「阻隔疫情隔不斷的溫情」心情故事
    「表達情緒,溫暖心靈」系列之「阻隔疫情隔不斷的溫情」心情故事 2020-02-03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緒溫度計:讓孩子的情緒不發燒!
    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首先應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這也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會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其實,這種教育方式非但不會使孩子真的沒有負面情緒,而且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而這種壓抑常常在孩子青春期時變成一定的神經質傾向,有些孩子還會發展出一些心理問題。
  • 兒童情緒變化,可能是在表達「消極情緒」,積極引導非常重要
    即使是在很多時候,孩子明明已經有了消極的情緒,但是父母卻不知道,甚至會把孩子的怪異行為,當作其它的原因。所以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時,通常會表現出怎樣的情緒呢?以下就帶著各位家長一起來了解。在孩子們遇到負面情緒之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情緒。
  • 用色彩表達情緒 兩江新區開展心理疏導活動
    2020年12月04日 20:42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讓我們閉上眼睛,回憶3件能喚起悲傷、愉快或中性情緒的事件。慢慢睜開雙眼,寫下代表本周心情的顏色和描述本周經歷的一句話,用感嘆號結束……」11月27日,「員工EAP—情緒色彩表達」體驗式沙龍主題活動在兩江新區自貿區勞動關係服務驛站開展,為員工進行心理疏導。本次活動聯手兩江新區社會保障局、兩江新區慈善會、兩江新區逸航青少年工作發展中心等共同舉辦,旨在幫助員工環節壓力、改善情緒,提高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優化企業氛圍。
  • 情緒及情緒表達的好處(附七種基本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表達會讓自己覺得更加輕鬆和自由。但是人們往往會抑制自己的情緒、掩飾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也會阻止自己以藝術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情緒表達對於心身健康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臨床心理學家發現,適當的情緒表達會讓人擺脫束縛重獲自由。
  • 高情商的人是怎樣表達情緒的
    02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情緒並不是不說就不會表達出來。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情緒表達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言語的表達,另一種是非言語的表達。前者是用語言,把自己的情緒進行直接的表達,就是自己說出來。03所以,不說,不去做言語上的表達,很多時候並不能真正地達到掩飾和控制情緒的作用。而且,一個人如果經常用沉默,用迴避的方式來壓抑自己情緒的話,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