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有什麼區別?不要進補不成反傷身

2020-12-22 騰訊網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注意養生。而參類(如人參、丹參、黨參和西洋參)是備受很多人青睞的補益佳品。有人問,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這裡分別介紹這四類參的性能特點、功效、主治病症和注意事項,同時還是要提醒您,參類補品還是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才安全有效。

人參

(1)性能特點:性甘而微苦,微溫而不甚燥熱,為補氣強身之要藥。既善大補元氣,治氣虛欲脫;又善補脾肺之氣,治脾肺氣虛諸證;還能補氣而生津、安神、益智,治津傷口渴、消渴、心神不安、驚悸健忘等。

(2)功效:大補元氣,寧身益智,益氣生津,補虛扶正,延年益壽。

(3)主治病證:勞傷虛損,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大便滑洩,內熱消渴,自汗暴脫,驚悸失眠,健忘,陽痿,尿頻等症。

(4)注意事項:野山參功效最佳,多用於挽救虛脫;生曬人參性較平和,適用於氣陰不足者;紅參藥性偏溫,多用於氣陽兩虛者。為保證人參的補氣功效,服用時不要飲茶水和吃白蘿蔔。因人參屬於補虛之品,邪實而正不虛者不要服用。反黎蘆,畏五靈脂,惡萊菔子、皂英,都不要同時服用。

丹參

(1)性能特點:苦能洩散,微寒能清。既活血祛瘀而通經止痛,又清心涼血而除煩、消癰,主治血瘀、血熱、熱擾心神諸證,兼治熱毒瘡癰腫痛。丹參為祛瘀生新、涼血清心之品。

(2)功效: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

(3)主治病證:月經不調,血滯經閉,產後瘀滯腹痛;胸痺心痛,脘腹疼痛,癥疲積聚,肝脾腫大,熱痺腫痛;熱病高熱煩躁,內熱心煩,斑疹,心悸怔忡,失眠;瘡癰腫痛。

(4)注意事項:月經過多及孕婦應謹慎服用。

黨參

(1)性能特點:甘補而平,不燥不膩。補氣之力遜於人參,多用於脾肺氣虛之輕症。又兼生津、養血,可治津虧、血虛等證。

(2)功效:補中益氣,生津養血。

(3)主治病證:脾氣虧虛的食欲不振、嘔吐洩瀉;肺氣虧虛的氣短喘促、脈虛自汗;氣津兩傷的氣短口渴;血虛萎黃,頭暈心慌。

(4)注意事項:黨參雖性平,但甘補,故實熱證不宜服。

西洋參

(1)性能特點:苦涼清洩,微甘能補,為涼補之品。既善補氣養陰,又善清火生津,主治氣陰兩虛或陰虛津傷諸證,兼熱者尤宜。(2)功效:滋陰補氣、生津止渴、除煩躁、清虛火、扶正氣、抗疲勞。(3)主治病證:久咳肺虛,口燥咽幹,大便微結,舌紅苔少,手心發熱,失眠多夢,四肢倦怠等。

(4)注意事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女子痛經、閉經、帶多者,不宜食西洋參。服用期間最好不要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警惕不良反應,如:出現畏寒、體溫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應停止服用。

結語

總之,丹參為活血祛瘀藥,而人參、黨參和西洋參都是補虛藥。人參為大補元氣之中藥;黨參為人參之替代品;而西洋參為國外的人參,與我們傳統的野山參不同。我們要正確認識這些參類,尤其不要濫用,以免有害無益。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有什麼區別?
    中藥裡一堆的「參」很多分不清,以為都是補氣的,或者感覺都差不多,實際上這些「參」的作用、特點相差還是很明顯的。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這些參,包括人參、野山參、園參、玄參、西洋參、花旗參、紅參、黨參、太子參、白參、丹參。
  • 人參、黨參、西洋參和丹參,有啥區別?醫生:功效不同需對症進補
    參類中又分為人參、黨參、丹參以及西洋參,這些都是參類的物質,但是醫生表示,在我們進行食用時,也要注意這些參類的各個不同之處,不能盲目的進補,不然不僅不會對身體產生有利的因素,而且還會導致出現很多的健康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逐個地對這些參類進行了解,有效的對人體進行補充。人參、黨參、丹參以及西洋參有何區別?
  • 都是「參」,西洋參、人參、黨參、丹參到底有什麼不同?
    但實際上,會吃參的人很少,尤其是參家族成員眾多,補氣的人參、通心血管的丹參、生津的生曬參…西洋參感覺分都分不清。參這麼多,我們如何吃好參?         但是我國現在的西洋參不一定是漂洋過海而來的,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我國開始引種,目前我國為第三大西洋參生產國,凡需參補而又不宜溫補者可用之,最適宜於肺虛咳嗽、內火虛升者及肺結核痊癒後和腫瘤病人。         人參補氣,偏於助陽;西洋參補氣,偏於養陰。人參補氣之力勝於西洋參,而西洋參清熱生津之力又勝於人參。
  • 人參紅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丹參沙參苦參都是「參」!有何不同
    大多數人對人參的了解都是來自影視作品,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古代人快不行了,馬上熬點參湯,就活過來了。可是人參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和人參名字很接近的還有西洋參、黨參、丹參、紅參、太子參、沙參、苦參等等所謂的「參」。雖然今年僅僅一字之差,可是區別可大了。
  • 人參、黨參、西洋參……到底啥區別?中醫講清楚了
    冬季進補參當道,但「參」的成員眾多,人參、黨參、西洋參、太子參……面對各式各樣的參,它們有什麼區別?怎麼吃最好?聽聽中醫專家怎麼說。人參:補氣最突出北京同仁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陸泉介紹,補氣藥很多,但人參是最突出的。
  • 人參、黨參、西洋參的正確使用方法,請收藏!丨健康之路
    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如何合理運用人參、黨參、西洋參,在冬季正確調補身體,請聽專家怎麼說~用「參」補身體是很多人的「共識」,但是參類進補需要對應體質,如果選用不當,不僅不能增益,還會損害身體健康。今天就跟專家一起來認識「參」類,科學進補吧~人參不能亂用,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如果陽氣不虛的人在秋冬季節選用人參進補,就會造成上火!
  • 人參、黨參、太子參、西洋參……參類滋補有區別!
    人參是五加科人參植物的乾燥根,性溫,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大補元氣,對於那些大病初癒、久病體虛而偏於氣虛者,不失為一味良藥。但實熱、正氣不虛者不適宜服用。✪黨參性平,價格較人參廉價,能補中益肺,用於氣虛及氣血兩虧,氣津兩傷的輕證。  黨參雖不同於人參,屬於桔梗科植物,但功效與人參最為相近,皆有補氣、生津、益氣等功效,常作為人參的替代品。✪做法:豬心1個,黨參30克, 當歸15克,將豬心剖開洗淨,與黨參、當歸一起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的水,隔水燉熟,加鹽調味即成。✪功效:益氣養血,活血化瘀。
  • 黨參、紅參、西洋參、太子參,原來作用都不一樣!
    人參,上品補藥,來源於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具有補氣固脫,健脾益肺,寧心益智,養血生津的功效。被稱為補虛第一品!然而價格昂貴,那麼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一個堪比人參的平價補藥,快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什麼吧!注意:凡有面色蒼白暗淡、手腳冰涼等陽虛症狀者,都可選用紅參進補。但陰虛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紅參。 西洋參: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 秋冬養生話「三參」——人參、紅參、西洋參
    「一陣秋雨一陣寒」、"秋冬進補,來年打虎"。進入秋冬季節後,中藥養生保健尤其受到老百姓的關注。在調補過程中,人們自然會想到服用各種"參",其中最受人喜愛的莫過於人參、紅參以及西洋參,但面對這三種名貴滋補藥材,大家該作如何選擇?它們之間有何區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西洋參和人參的區別有哪些?
    人參作為「百草之王」、「百藥之長」,一直以來都深受注重保健養生人士的喜愛,尤其是氣虛人群,更是把人參作為必備的滋補品,然而,對人參了解的朋友都明白,人參分很多種,常見的有野山參、林下參、園參、西洋參、生曬參、高麗參等等,那麼,西洋參和人參的區別有哪些?西洋參和人參區別明顯嗎?
  • 人參、黨參、沙參……一字之差,功效千差萬別!選對了,才能真正獲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養生意識也越發強烈,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會用一些滋補藥材調養身體,而這其中各種「參」,如人參、西洋參、黨參等,應該最為常見。但是你真的清楚這些「參」的功效、作用嗎?它們的區別可不止一點點,一旦錯誤使用很可能對自身的健康不利。
  • 人參和西洋參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吃什麼樣的參呢?
    人參和西洋參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吃什麼樣的參呢? 汪勁武《百科知識》 古人認為,人參具有救人之急、起死回生的神奇療效。據成書於宋仁宗時期的《圖經本草》一書記載,有二人同時趕路,其中一人口含一片人參,另一人則不含。
  • 淺聊長白山人參和西洋參滋補區別
    西洋參目前和長白山野參淪為同樣的命運,數量稀少,價格昂貴,市場上常見的也是人工種植。我國也有西洋參種植品,山東、河北部分山區有種植區分布,最大的種植區在長白山一帶。作為滋補品中上等食材,人參和西洋參區別在什麼地方?
  • 中醫解說:西洋參、人參、黃芪都能補氣,但哪個更適合你?
    藜蘆是中藥中的催吐劑,如果病人吃錯東西吐不出來,成年人每日可服0.3-0.9g藜蘆催吐,但因該藥毒性太大,一般不內服。藜蘆呈黑色,茯神呈白色或血紅色,兩種藥的區別十分明顯,只要懂中藥的人都能區分。把茯神錯抓成藜蘆,可能是兩種藥放錯位置而抓藥的人又不懂中醫。
  • 除了人參,這幾種中參,對身體也很滋補
    中藥中常見的參類有人參太子參、丹參西洋參和高麗參等,都是名貴藥材而且有很高的滋補功效,但選擇正確的使用方法,亂用的話非但達不到調理治病功效,反而適得其反。中藥中參類有哪些功效?1、西洋參西洋參能滋陰清火,可達到補氣生津和清火除煩功效,特別適合腸熱便血、虛熱所引起的牙齒疼痛和咳痰,但西洋參性寒,不適合大便稀溏和脾胃虛弱的人。西洋參能抗疲勞和抗衰老,提高思維能力,改善記憶力而且可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能力,改善心血管功能,能調理整個機體。
  • 夏日進補西洋參,補而不燥,這4類人最適合吃!
    夏季如果出現氣虛等不適症狀,一定要及時調養,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補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關鍵。 夏日進補?試試西洋參!西洋參又稱「清涼參」,雖是參類,但卻不同於其他參類容易燥熱上火,補而不燥是它的特點。西洋參能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是夏季提神抗暑的佳品。 不僅如此,夏季服用西洋參好處多,對安神益智、滋陰降火、增強免疫,保護心血管、輔助調節血糖具有良好作用。
  • 牛蒡為什麼被稱為「東洋參」?與西洋參又有什麼區別呢?
    前些天旺達小編收到網友提問,牛蒡到底是什麼?
  • 夏季「清補」——西洋參
    ——很多人聽到「參」就會感覺滋補中帶著燥熱,因此很多人誤認為夏季不宜吃西洋參,這是對西洋參的最大誤解。《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西洋參「能補助氣分,兼能補益血分,為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由此可見西洋參本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夏季的高溫會耗氣,還會給人煩燥的感覺。西洋參它性涼味甘,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的功效,它是特別適合夏季服用的。
  • 三七粉搭配西洋參的效果最佳!
    有很多人質疑;三七粉能不能和西洋參粉搭配食用,或者說三七粉能不能和西洋參一起服用;兩者混合在一起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呢
  • 人參片與西洋參片的鑑別與使用
    我們首先來對比一下人參和西洋參橫切面簡圖。上圖可知,人參和西洋參橫切面韌皮部外側均有裂隙和樹脂道,但人參的裂隙更大、更密集,西洋參的裂隙較少。從橫切面顯微描述來看,人參木部的澱粉粒更多,西洋參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