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認為智商是考驗孩子聰明與否的關鍵,但是想要知道一個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卻很難。以至於有的家長為了提升小朋友的智商,不惜花重金送小朋友去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智力提升班。但是錢花完之後卻發現小朋友的智商並不會因此而提升。
鄰居從小朋友出生之後便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好好學習長大之後報效祖國。為了不讓小朋友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剛剛1歲半,鄰居便帶著他去上早教課。別的孩子在家中享受父母疼愛的時候,鄰居家的孩子卻在各個輔導班中"徘徊"。
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家長給他報的興趣班也越來越多。鋼琴、跆拳道、外語、思維開發一樣不落。從表面來看,小朋友確實比其他孩子要優秀得多,但是這些只能算是"加分項",真正的智商卻沒有得到提升。想要孩子智商變高,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哪些表現證明他們的智商不低。
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在一項實驗中發現,想要知道小朋友的智商是高是低,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孩子小時候有這6個表現,長大後智商會越來越高,你家的有幾個?
語言能力
很多家長會發現小朋友總是跟在自己身後問"為什麼?"而且他問出來的問題經常讓家長覺得不知道如何回答。這恰恰說明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聰明的家長不會直接拒絕或者直接回答孩子。而是引導小朋友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才會記得更深刻。
除了愛問為什麼之外,還有的小朋友喜歡講故事,並且能夠講得深情並茂,這也是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表現能力。
邏輯能力
有的家長會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而且小朋友也能夠按照顏色、種類、形狀等元素分類整理好玩具。這就說明小朋友的邏輯能力非常強,他們在分類的時候腦子也在運動,並且能夠準確地分辨物品的屬性。
動手能力
小朋友喜歡玩橡皮泥,積木等玩具,即使是家裡的玩具壞了他們也想要自己動手修理。這說明小朋友的動手能力比較強,我們常說只要孩子的手在動,他們的大腦也就在思考。所以家長不要再覺得小朋友動手是一件"煩人"的事情了。
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訓練他們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和責任心。
觀察能力
"媽媽,你看這有螞蟻在搬家。"家長會發現,小朋友的觀察能力非常強,經常能夠發現別人觀察不到的事情。這恰恰說明小朋友的專注力比較高,家長可以經常帶著小朋友去大自然,讓小朋友觀察大自然的神奇。還可以準備一些尋寶的遊戲讓小朋友玩耍,能夠有效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探索能力。
繪本是可以提高專注力很好的一個方法,並且繪本中的小遊戲被無數家長和孩子認可過最終挑選出來的,《兒童訓練專注力遊戲書》就是如此,一套共12冊,通過捉迷藏、迷宮、找不同、連線、連線5個大方向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將遊戲和學習聯繫在一起,推薦給各位家長。
點擊下方即可!
情感方面
媽媽,你辛苦啦!"、"媽媽,我來幫你。""媽媽,對不起。"當小朋友能夠說出這些句子的時候,家長就偷著笑吧,說明小朋友懂得體諒父母,從而說明他們的情商很高。在如今社會上,情商高的孩子因為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尊重別人,所以更容易受到歡迎哦。
樂感方面
孩子很喜歡唱歌,有的時候聽一遍就能哼出歌曲的旋律。不僅如此,還有的孩子對樂器非常敏感,只要他們聽過某一種樂器的聲音,等到下一次再聽到的時候依舊能夠準確地說出樂器的名稱。家長便可以考慮去帶小朋友去學習一些音樂方面的興趣班,比如唱歌、鋼琴、吉他等等。
寄語:孩子的能力是無窮的,只不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方式不一定是家長所能夠理解的。家長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用心感受小朋友的優點,並且用正確的方式幫助他們把優點發揚光大。要記住,我們不僅是家長,更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和幫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