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是臺灣省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僅次於新北市的臺灣第二大城市。也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臺北是亞洲的流行音樂重鎮,也是華語流行音樂、文化創意、娛樂產業的樞紐中心。藝術、娛樂等文化創意活動密集頻繁、藝文表演場與展覽場地亦居全國之冠。
臺北市也擁有為數可觀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廟宇、古蹟等。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是島內外首屈一指的藝術寶庫,對街而立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展現原住民文化樣貌;臺北市治轄幅員雖與臺灣其他縣市比起來不算寬廣,卻擁有許多人文景觀,也存在著有別於其他國際城市的特殊風情。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寶物。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來宋至清歷朝皇帝推崇藝術、廣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萬件,這是一般博物館(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
國父紀念館
臺北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館外有中山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館內四大展覽室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及現代名家藝術品。此外,館內的表演廳、燈光、音響設備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國父紀念館落成於1972年,採中國宮殿式建築,巍峨宏偉,不見雕琢之氣。中山公園內花木扶疏,翠湖四周楊柳低垂、水波不興,頗具庭園之美;國父紀念館及其公園腹地提供臺北市民一處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101大樓
臺北101大樓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座101層高的辦公塔樓及6層的商業裙樓和5層地下樓面,每8層樓為1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臺北101大樓89樓設有室內觀景臺、紀念證書的攝影服務、語音導覽櫃檯、冰淇淋商店、紀念品商店、阻尼器參觀區等。第101層,面積只有3.3平方米,轉乘2次電梯才能抵達。
外觀為多節式結構,達到防災防風效果,每8層形成一組自主構成的空間,化解高層建築引起之氣流對地面造成的風場效應,並用綠化植栽區區隔,牆體為透明隔熱帷幕玻璃。外牆燈光會在特殊的節日,會以節慶為主題在外牆以燈光表現特殊的文字或圖形;臺北101大樓煙火表演裝置,配合不同節日,進行燃放摩天大樓式煙火秀。
觀音山
臺北觀音山是臺北近郊名山,山形猶如橫臥的觀音像,莊嚴地矗立在淡水河南岸八裡地區。觀音山的海拔不高,卻相連著18座小山峰,山區步道密布穿梭,為臺北市西郊最熱門的登山去處之一。山上坐落著不少名剎古寺,並可溯溪觀瀑、觀鷹賞鳥、眺望半個臺北和壯麗的大屯山列,是一處豐富的自然觀賞去處。
觀音山上的山徑溪谷四通八達,登山路線林林總總、難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揀挑適合自己體力的山徑上山。在硬漢嶺登高眺覽,視野遼闊,整個臺北市自新光大樓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對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壯觀。
白天上觀音山,可隔著門牆老樹感受楞嚴閣、開山院的古樸莊嚴,遠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領吐霧」;傍晚時分坐觀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動;或於夜幕低垂時看淡水河畔夜景,萬家燈火閃爍明滅,另有一番擾攘人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