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當特首的日子基本不好過,風波期間曾多夜難眠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核心提示:

鳳凰《問答神州》吳小莉和林鄭月娥上一次相約問答,是在2019年的3月,當時正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剛剛出臺不久,林鄭月娥來北京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以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開幕式。在那次的問答中,林鄭月娥講到香港將迎來難得的戰略發展機遇。然而,三個月後,香港跌進暗夜時刻:從初期的「反修例」遊行,逐步演變為,持續的社會暴力衝突,讓香港這座國際化的城市的命運,陷入了長達一年的混亂與未知。在這場政治風暴中,特首林鄭月娥首當其衝地,成為了反對派火攻的目標。外界很難想像,這一年,於她而言何等漫長。

吳小莉:作為一個香港市民,我們在過去7月1日之前一年的時間,常常看到您帶著一眾高官,他們都站在您後頭,但是您要獨立地去面對,很多媒體的質疑,或者反對的意見的質疑,甚至有一些建制派的人也有這種評論,覺得您缺乏了,在複雜環境下的政治智慧,在這個時候提供了反對派一個「子彈」,造成了這樣大的風波,您在那個時候,會不會有一點點的不被理解,四下無人這種孤獨感?

林鄭月娥:肯定有,但是這個,我相信對於每一個政府的首長,或者是每一個機關的這個領導,都是這個樣子,因為最終無論你聽了多少的意見,無論你做了多少的評估,做決定的還是您一個人,是嗎? 所以這種的孤單,這一種有的時候有疑問,這個決定做得對還是不對,這個是肯定有的。

林鄭月娥:其實我是比較樂觀,我說每一件事,我們都是能把這個危機轉為一個契機,經過了這麼大的一個動亂,很多人都是要反思,反思,這個「一國兩制」的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每一件事,你比較平常心看,它肯定會,為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國家,帶來一個好的啟發,我個人就這個經過了這個啟發。

吳小莉:我前不久採訪了您的同事,律政司長鄭若驊,她說想過政治很複雜,但沒想過香港的政治會這麼複雜。

吳小莉:您自己一直是在政府的體系裡面,你也沒有料到香港的政治會這麼複雜?

林鄭月娥:真的沒料過,真的沒料過。我個人,我不算是很懂得政治的人,我是一個管治的人,但是香港我現在看來,要有良好的管治,是跟政治分不開的,無論特區政府做了多少好的政策,要是我們這個政治方面不能走出這個困局,老實說,有不少的人對於「一國兩制」,他是掌握得不好,他以為這個香港有高度的自治,等於香港可以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也不認為在「一國兩制」下,「一國」是個根,是個本,說必須要對「一國」把握得好,也不能讓「兩制」去對「一國」有所衝擊,要是這些完全政治的問題把握得不好,那麼政策的推動,看來還是非常困難。

問答中,林鄭月娥坦言:自己在香港出生長大,雖然過去也經歷過一些社會的動蕩,但如此長時間、無限制地使用暴力,是自己從未見過的,這讓她感到極為震驚和痛心。如今每每想到,那段難熬的日子,林鄭月娥依舊心有餘悸。

林鄭月娥: 都要擔心,(反對派)今天晚上又去打什麼地方?哪一個地鐵又會被這個暴徒破壞?哪一些商店又要由於它是支持政府,或者是跟內地有關,就受到一些這個暴徒的攻擊?我又擔心在執法的過程裡邊,我的警隊的同事會不會受傷?所以這個心情現在看來好像,當時真的不知道是怎麼過,每天晚上午夜,我們還在看街頭的情況是怎麼樣。周末的時候更痛苦,因為你知道,周末的時候,往往有一些大型的遊行,或者是集會,最後肯定又變成一個這個暴亂了。所以從7月1日到現在,就沒看到這個情景,當然有人說是由於這個「限聚令」的原因,我覺得不是,還是《香港國安法》它產生了一些,一般人形容是震懾的作用。

吳小莉:其實在過去一年多,找到了很多爆破品。在這麼多的街頭運動上面,沒有大的傷亡,對於香港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您那時候有沒有擔心到睡不好覺的情況?

林鄭月娥:肯定有,肯定有。因為當時的衝突還是蠻激烈的, 尤其是在兩個大學,一個是香港中文大學,一個是香港理工大學,我是當事人,我是在這兩件事都有跟,警隊的高層是聯繫的。

林鄭月娥: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現在不願意做什麼,他們不願意去傷害年輕人,或者是學生,但是我希望社會看得清楚,其實這兩件事,不是有人說什麼警隊要攻進,一個高等的學院,是有人,有的肯定不是香港中文大學,跟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有些暴徒走進這兩個大學,用這個兩個大學做一個基地,來攻擊警隊或者是破壞比鄰的地方,因為香港理工大學,是很臨近我們的海底隧道,香港中文大學也是靠近一條大的公路,所以當時警隊是以最克制,最容忍的態度,希望以一個最和平的方法來解決。

香港教育「被政治化」 校園成暴力溫床 林鄭月娥談將正本清源

有數據顯示:自2019年的6月「修例風波」,引起的暴力違法事件中,共有3000多名大、中、小學生因為違法暴力被捕,佔所有被捕人士的40%,大學校園尤其成了「暴力的溫床」。有評論認為:多年來,香港教育一直存在「被政治化」的問題。例如,作為高中必修科目的通識教育,就多次被詬病,沒有統一的教材和大綱,導致「香港有多少所高中,對於國情,就有多少種表述」。而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一道歷史題目更是引發了爭議,題目為「1900-1945 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2020年8月,林鄭月娥邀請,香港首任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在禮賓府談話時,向對方透露:未來兩年,她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向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而問答中,林鄭月娥告訴我說:事實上需要撥亂反正的工作,並不只有教育領域。

吳小莉:你還跟範徐麗泰提到未來的兩年,你希望能在教育方面,做撥亂反正的工作,可以告訴我們,您打算怎麼做?是會在比如說國民教育,或者是近現代史的教育上面做一些什麼?

林鄭月娥:當我說這個未來一兩年,我儘量做一些撥亂反正的事情做,這不單是教育,是很多方面。

吳小莉:比如說?

林鄭月娥:這個有很多的,積累了很多的問題,好像最近有人說,我們在公務員的管理方面,比以前要嚴格,這個也是撥亂反正嘛,因為做的公務員。

林鄭月娥:特區的公務員,當然是我們對他有要求,那麼以前看到有些公務員,也參與反政府的這個行為,那麼現在當然是不能,也不應該容忍,所以我不希望,別人以為我是只針對教育,我是所有的事情,我覺得應該回到這個「正本」的方面。那麼教育的事情,很多人都認為是出了一些問題,尤其是怎麼幫助學生,認識國家,建立一個正確的國家的觀念,怎麼去理解香港跟中央的關係,你不了解這麼根本的問題,肯定要出錯,所以我希望未來,我們在教育方面能再加強

吳小莉:是做宣傳呢?還是在教科書方面呢?

林鄭月娥:兩方面都要做。其實這些教育的工作是,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投入,一個貢獻。對家長要做教育,我們剛才說,去年見到其實,不單是年輕人學生,有的是父母跟他們一起出來示威,這個暴力的行為,這個我覺得是很不對的,這個家長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很重要,學校的教育,這個正規的教育很重要。那麼社會的教育也很重要

吳小莉:您說有撥亂反正的地方很多,那麼除了您提到教育、公務員,還有什麼地方?

林鄭月娥:有一些是不容易做的,好像傳媒,我們覺得傳媒都應該是,可以客觀持平,但是香港畢竟是,一個很自由開放的地方,而《基本法》也是,尊重保護新聞的自由,採訪的自由,所以我希望還是由傳媒自己來處理,怎麼可以做到比較客觀持平。從社交媒體在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是怎麼去動員,怎麼去傳播一些假的消息,去讓一般市民根本分不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消息。我們看是一些肯定是不會相信的事,結果有很多香港人會相信,從而就影響了他們對於政府,對於中央的看法,也影響對於我們警隊的看法。另外就很多是政府的行為,好像現在我們要這經濟儘快恢復起來,那麼每一個政府的部門,這個也是我最近對他們的要求,我說每一個政府部門,你每天的工作,你都要先考慮,你的工作對這個經濟的恢復,有沒有一個正面的效果?你要處理每一個申請,你要問,你處理得快一點,是不是讓這個經濟,能恢復得快一點

吳小莉:可能成為他們的KPI(業務績效考核指標)的一部分嗎?

林鄭月娥:這個是好意見。

《香港國安法》令香港市面恢復平靜 港府騰更多精力防疫抗疫及重啟經濟

2020年的5月22日,在全國兩會開幕當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出了《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此時列席會議的林鄭月娥形容自己感到一種久違的踏實。6月初,林鄭月娥帶隊再度赴北京,因為中央政府要就,《港區國安法》立法聽取她的意見。這場會議持續了大約3個小時,對於港府提出的意見,大部分被中央政府採納。有評論說:7月1日之後的香港市面,漸漸恢復了平靜,而《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某種程度上終止了香港這段政治風暴,港府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聚焦於防疫抗疫和重啟經濟。

吳小莉:在5月份,全國人大決定要訂立《香港國安法》的時候,當時有人評論說,這是大家沒有想到的一個釜底抽薪的高招。

林鄭月娥:對。

吳小莉:您當時是怎麼看的?因為您是最終的那個執行者。

吳小莉:您會覺得,會不會擔心香港有不同的意見,或者是反對的意見?

林鄭月娥:反對的意見是肯定有的,但是我以前接受訪問我都說過,我當時形容我的心情,就是非常踏實,因為已經經過了差不多一年,看到香港好像沒什麼出路,還是有很多人要反對中央,

吳小莉:但是您沒有想到過,中央會做這樣子的一個方式?

林鄭月娥:我當然是比一般人要早知道,國家要做這件事情,我是完全支持贊成,也表示了我們特區政府是有能力去執行的,你剛才說,反對意見可能有,香港無論你做什麼,都有反對意見,那麼最重要就是這個工作,是對還是不對,我覺得這個工作肯定是對,而且要是早一點做可能更好。

吳小莉:6月您從北京溝通完以後,您是否是覺得會更有底氣了?

林鄭月娥:這個我必須要再次表明,我對於中央這次在設立《國安法》的過程裡邊,它是非常開放地聽意見,聽了一些除了是特區政府的意見,也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但是特區政府提的意見,大部分也接納了。我知道有些意見,不是在這個中央層面沒有爭議的,但是結果有很大部分還是採納了

吳小莉:這不方便告訴我們是哪一些?

林鄭月娥:這個就不太方便了。但總的來說這個《國安法》是這個現在執行起來對我們保護國家安全是非常有用。

林鄭月娥談主動退劍橋名譽博士事件始末

2020年的8月15日,林鄭月娥表示自己已主動退回,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名銜,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也按林鄭月娥的通知,刪除了她個人利益登記冊上的這個身份。

吳小莉:有人說「您是化被動為主動」,但是當學術的事情和政治掛在一起的時候,您心裡的感受是什麼?

林鄭月娥:其實它也不是一個什麼學術的事情,我是80年代政府把我,送到這個學院裡邊念了一年書,但是當我選上了行政長官,當時學院的院長就說,我們很榮幸,有一個舊生成為香港的特首,要給我一個名譽的院士,而且前任院長說(如果)我能接受,那麼對香港跟劍橋大學,劍橋大學跟國家的合作是有利的。前任院長特別提到是國家,就不單是香港。所以我當時就答應了。其實我對這些名譽是沒有興趣的,老實說,要是我要,我覺得很多大學,當然現在是比較複雜了,我是一個被制裁的人,但是以前我是推了很多,大學給我名譽的博士等等。所以它本身不是一個,它認為我是有什麼學術的成就。但是我覺得它還是一個,別人是非常尊敬的劍橋大學的沃爾森學院,應該是有這種客觀持平,去調查、去看事實,才採取一個行動。因為要拿走一個他們自己三年前,同意發出邀請的時候,我相信他們也是經過一個過程,是吧?所以要把自己的決定推翻,肯定應該也是,有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但是從現任院長給我的信,我沒有這個感覺。

吳小莉:她怎麼寫的?

林鄭月娥:我覺得她跟一些反對派寫香港的事情,是基本上沒分別的,她聽到、看到一些報導,說香港現在沒有學術自由,看到我作為特首是不容許香港的大學裡邊的教授,講一些「反政府」的言論。這個肯定不是事實,是吧?每一天,要是有人每一天看香港的報導,看一些雜誌、報章,反對政府、批評特首的文章多得不得了。我的感覺是,既然這個學院都沒有用,我認為一個高等學院應該有的態度。那麼我跟它有關係,是很沒有意思的。

吳小莉:您沒有想過回封信,說清楚香港的情況?

林鄭月娥:有,我先後回了兩次信,我相信學院是受到壓力的,這個壓力,來自什麼地方我都知道,因為都是同一批人,都是在英國的政治圈裡邊同一批人,也有一些香港的反對派,組成的所謂一個「國際陣線」,去給它壓力。當然是劍橋大學裡邊有些學生,可能也是比較激進的,包括香港的學生,是吧?所以學院是受到一些壓力,去年9月份已經跟我說,它受到一些壓力,它現在不打算馬上採取行動,但是問我有什麼意見。我就寫了一個非常長的信,給他們解釋,「修例」是什麼事情,香港經歷了一個什麼的情況。當這次它又再給我寫一個信,就是有關學術的自由什麼的,我又再給它寫一個信,也是很長的。但是我這個信的最後我就說,由於我感覺到學院在看這件事,沒有採取一些客觀的態度,我很難找到一個理由,去告訴我自己,為什麼還要跟這個學院,保持一個關係,所以我就把這個名譽院士退回了。

2020年的7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籤署《香港自治法》,並且隨即宣布會採取一連串的措施。對此林鄭月娥表示,美國對香港實施的,所謂制裁完全不合理,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受到另一個成員不公平的對待,將向世貿組織申訴。

吳小莉:也有立法會的議員說到,制裁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於香港成為科創中心會受到影響。比如說一些高端的科研,在大學裡面要購買晶片,這會不會影響到香港在半導體方面貿易的中心地位?

林鄭月娥:影響是無可避免有的,但是我必須要嚴正地指出,這些香港跟美國的關係,不是一個美國給我們的特殊,一些優待的待遇,不是。這是兩個地方、兩個經濟體的一些合作。好像我們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其實我們是一個founding member,我們是一開始世界貿易組織,我們已經是成員,比咱們國家還要早。所以作為一個WTO,一個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我們對其他的成員,當然是有一個平等的對待,是嗎?所以它最近公布說往後香港出口、香港製造的貨品,不能再標誌為「香港製造」,肯定是無理的。所以我們就要提出抗議,到世界貿易組織裡邊,去找一個仲裁。所以是別人是無理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據理力爭。那麼另外有一些它說暫停、取消的措施,這個也不是一些優待的待遇,是雙邊的協議,好像是有關治安的,移交逃犯或者,是一些已經在囚的人員,把他送到別人的地方去繼續坐牢,這些都是雙邊的。那麼在一些雙邊的合作協議裡邊,要是有人單方面要暫停、要取消,那麼問題還是它,不是我們。但是這些對香港影響也是不大。因為過往一段日子,往往是美國要求,在合作協議以下,要求我們幫忙的,是比我們要求美國要多的。但是最近有關航運的,這個無可否認是有一些影響,因為有關航運的就是說,本來是兩地要交稅,就可以避免雙重地交稅,那麼要是沒了(合作協議),等於香港的公司,在美國還要交美國的稅,這是航運。但是美國的航運公司,在香港也要交香港的稅,反而是香港的公司在香港,航運我們是有豁免的。但是對於香港作為一個航運的中心,要是別人擔心,美國對香港的航運事業,有一些負面的看法,有一些不同的對待,那肯定是對信心是有影響的,所以我們都跟航運界,現在在研究,究竟實體的影響在哪方面,我們有沒有香港,可以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讓航運界對香港,作為航運中心保持信心。現在還沒看到在科創方面有什麼影響,但是我們已經評估了,我們現在的創科的事業,要靠美國的,進口的產品不算很多,所以我們也現在在全世界去找,有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進口,當然包括內地,所以目前來看就影響不算很大,但是我看未來這一兩個月,是比較關鍵,因為美國要大選了,往往大選前,都有更多的行動要採取了,那麼要看看他們,還要採取什麼不合理的措施。

風波期間,林鄭月娥常用歌曲《順流逆流》陪伴勉勵自己

2020年的8月18日,林鄭月娥恰滿40年公務生涯,在這個於她而言極為特別的日子,林鄭在社交網站上發文坦言:2019年,是自己公務生涯中,最嚴峻的一次考驗。在那段難熬的日子裡,她常常用一段歌詞陪伴勉勵自己。「幾多辛酸也未放手,只跟心中意願走,從來得失我看透。」這段歌詞正來自香港歌手徐小鳳,在2018年紅館演唱會上,送給林鄭月娥的歌曲《順流逆流》。

吳小莉:徐小鳳給您唱的那首歌,《順流逆流》,這個是在你最艱難的那段時間,你很大的心聲。那麼現在您會不會覺得「順流、逆流」,已經到了「順流」的時候,對您和對香港來說?

林鄭月娥:我不敢這麼想。真的不敢這麼想,因為香港是一個很複雜的地方,我每天都是嚴陣以待,看看又出現一些什麼挑戰,所以當特首,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所以我真的以「迎難而上」為我的宗旨,不要期望日子會好過,當特首的日子基本上不好過。但是每天就是希望,為香港解決問題,而且我當然希望香港是走出疫情,進入順境,但是現在客觀看來,也不應該有這個想法。香港將會面對,走過一段比較困難的時間,所以我真的希望香港的人,在中央支持下能夠團結一致,讓我們好像以前一樣,走過這一次逆境。我們外圍的經濟受到打擊了,無可否認,我們的國際的聲譽受到損害,因為有這麼多的人在講香港的負面情況,所以其實是方方面面的。所以這次不很容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能夠看到一個很理想的改變,但是我覺得好像我剛才說,還是有信心。

吳小莉:謝謝特首接受我們採訪,謝謝。

林鄭月娥:謝謝。

相關焦點

  • 林鄭月娥接受鳳凰專訪:風波期間多夜難眠,未料過香港政治如此複雜
    「掛帆濟滄海,莫聞西風烈」《問答神州》本周繼續專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當時真的不知道日子要怎麼過撥亂反正,不單是教育有數據顯示:自2019年6月「修例風波」引起的暴力違法事件中共有3000多名大、中、小學生因違法暴力被捕,佔所有被捕人士40%,尤其大學校園成了「暴力的溫床」。有評論認為:多年來,香港教育一直存在被政治化的問題。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考察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並體驗GOOVIS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考察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並體驗GOOVIS 時間:2020-08-29 21:42:08 來源:鳳凰網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體驗了GOOVIS頭戴影院後如是說。   8月2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行上午出席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儀式之後,在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香港中聯辦副主任仇鴻,廣東省副省長張新、深圳市市長陳如桂的陪同下,來到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並參觀了香港科技大學藍海灣孵化港
  • 鳳凰吳小莉專訪林鄭月娥,特首坦言因疫情寫信求援中央
    《掛帆濟滄海,莫聞西風烈》——鳳凰衛視吳小莉專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核心提示:有人說:2020年7月之前的,一年多的時間裡,香港經歷著回歸以來最為動蕩、極不太平的日子。從反修例風波,到之後發生的一系列社會暴力、騷亂事件,再到中美關係摩擦下,來自於美國對香港的制裁、香港的新冠疫情等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劫難」,一度讓部分的香港市民對這座城市的未來深感迷茫。2020年7月1日《香港國家安全法》生效之後,有香港市民說:經歷了多個暗夜的香港,終於迎來了破曉時的晨光。而在750萬港民的眼中,那個常常穿著旗袍現身公眾場合的特首林鄭月娥,如今再度回歸。
  • 特寫:佩戴體現「一國兩制」徽章 林鄭月娥與第四份《施政報告》
    所有在場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站立等待特首入場。  這是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的日子。這份《施政報告》以「砥礪前行重新出發」為題,長達3萬多字。林鄭月娥在安靜的會議廳環境中,用時接近2個半小時順利宣讀《施政報告》。
  • 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林鄭月娥首度承認使用信用卡受限,有不便但感...
    香港國安法生效後,美國財政部8月7日揚言對林鄭月娥等11名中國內地及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對此,林鄭月娥曾表示,自己已經被「點名」,但並不害怕,自己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去美國。林鄭月娥主動退還名譽院士名銜,劍橋大學回應【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去年「修例風波」後,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反覆以名譽院士名銜,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就「人權」、「自由」問題回應。但8月15日,林鄭月娥在臉書上發文稱,她已主動退還沃爾森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
  • 香港特首核准再度委任史美倫為港交所主席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5月19日消息,特首林鄭月娥已核准史美倫再度出任港交所(00388)主席。任期即時生效。史美倫的主席任期與她擔任港交所董事會成員的任期相同,均會在港交所2022年股東周年大會完結後屆滿。
  • 香港特首Facebook上有AV女優朋友?
    為了和人民群眾更好地心連心手拉手,今年十月香港特首梁振英才在某不存在的網站Facebook上開設了個人帳戶。不久前梁振英還公布了他Facebook的好友名單。不過粗心的梁叔叔並沒有注意到,他的500多位好友中除了政界同仁、學者之外,還有很多長得和王思聰女友一樣的女生,甚至還有一位名叫「篠原ゆきの」的喜歡吃馬賽克的日本妹子。梁振英Facebook截圖不過,鎮定的特首辦表示,和這些姐姐做朋友,特首其實是拒絕的,是因為他的帳號遭到了黑客入侵。
  • 稱過去一年是40年公務生涯最嚴峻考驗,林鄭月娥引用徐小鳳歌詞自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早(18 日)在臉書發文,她提到,1980年8月18日走進政府合署報到,加入政務主任行列,從此開始了長達40年的公務員生涯。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年,是她40年公務生涯中最嚴峻的考驗,承受著前所未有的人身攻擊和面對深感擔憂的艱難日子。
  • 林鄭月娥上京述職押後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文匯報12月15日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原定本月10日至14日前往北京述職,但據悉行程須延遲,目前仍未知確實日期。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述職安排是由中央決定,再通知行政長官上京,現在未有詳細資料,如有進一步消息會發稿公布。
  • 林鄭月娥和數學家丈夫林兆波: 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
    過往,香港的領導人都是男性,其妻子作為「第一夫人」要履行公職或出席社交場合。現在特首是女性,該怎樣稱呼特首的丈夫呢?林鄭月娥當選後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透露,她的丈夫很抗拒「第一先生」的稱呼,可能得稱「行政長官配偶」。林鄭月娥說,她的丈夫林兆波不會以「行政長官配偶」的身份擔任任何團體的名譽職位,因為丈夫是一個很低調的讀書人。
  • 香港103歲老太去世,三任特首為其扶靈,名望不輸賭王何鴻燊
    2020年7月8日,「一代賭王」何鴻燊的喪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眾多政商名流,知名人士弔唁。八位扶靈人士中,有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和首任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三位港澳特首為其扶靈,如此豪華陣容,可見賭王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 香港前特首曾蔭權再上法庭 一身西裝未帶領結
    海外網3月13日電香港特區前特首曾蔭權2月被裁定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判囚20個月,現於赤柱監獄服刑。曾蔭權早前已透過律師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呈交上訴通知書,就其行為失當罪的定罪及判刑提出上訴。
  • 香港特首:香港不可以停滯不前
    中新社香港1月16日電 (記者 李焯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6日表示,香港不可以停滯不前,特區政府的工作不能鬆懈。就近月社會事件的成因和深層次矛盾進行獨立研究和檢討,是社會邁向復元的重要一步,而有關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的籌備工作已接近完成,預計下月公布詳情。
  • 港特首梁振英開Facebook帳戶 分享生活日常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特首梁振英25日在Facebook開設帳戶,並張貼八張蓮花照。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稱,梁振英想用這個方法同大家分享日常生活。(真是我們的特首?)徐則表示「真」,梁振英fb得以核實。報導稱,該帳戶於數小時後曾一度消失,傍晚又再次出現,名稱改為「梁振英」,並張貼八張蓮花照,又留言指:「很多朋友經常同我交換種花照片和心得,今日開個fb會同大家分享花果樹木和生活照片。希望大家欣賞。」報導說,帳戶不能讓網民留言,只可以追蹤、點讚及分享帖文。
  • 林鄭月娥記者會回應何時進京述職,駁斥將疫苗汙名化及政治化言論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葉藍】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特區政府日前宣布採購疫苗,最快明年1月可以抵港。針對一些人散播關於國產疫苗的不實傳言,特首林鄭月娥15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進行了反駁。同時,她也對何時進京述職一事進行了回應。
  • 林鄭月娥:首批100萬劑疫苗最快明年1月到達香港
    11日下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政府總部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香港疫苗採購方案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區政府已與兩家疫苗生產商達成協議。林鄭月娥透露,第一家生產商的首批100萬劑疫苗,有望最快明年1月到達香港。
  • 林鄭撥亂反正,黎智英大放厥詞丨香港一日
    林鄭月娥:憲制秩序下特首為議員監誓無可厚非 今天(26日)上午,特首林鄭月娥到立法會出席施政報告問答會,會後她出席了聯合電臺節目,進一步闡釋施政報告並解答市民疑問。
  • 香港特首:無法開立銀行帳戶,購物只能用現金
    最近有一條消息,讓大家看到之後既震驚,又生氣,那就是我們的香港特首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坦承,由於美國的制裁,現在她沒有辦法開立銀行帳戶,買東西只能使用現金。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美國非常霸道無理地對幾位中國官員實施了所謂的個人制裁,其中就包括金融制裁。之前我們很多人都對這種所謂的制裁嗤之以鼻,大家認為只要我不去美國,美國的制裁對我根本沒有意義。
  • 香港舉行首屆旗袍愛心音樂會 特首夫人梁唐青儀出席
    特首夫人梁唐青儀女士左三, 廣西婦女聯會蒙美玲主席左四、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女聯合會伍豔娟副主席左一、及金枝玉葉旗袍會創會會長胡玉貞右二合影  據甘肅紅日網報導,由香港廣西婦女聯會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女聯合會聯辦, 金枝玉葉旗袍會協辦 的《首屆香港旗袍愛心音樂會》,希望啟動香港社會力量籌款,在母親節期間為廣西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出一分力, 共建「兒童家園」, 讓母愛可以傳揚,給留守兒童希望。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 特首梁振英批香港立法會壞風氣:比臺灣還差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多次炮轟泛民「拉布」(故意冗長演說阻撓政策審議),7月11日,他出席電臺節目時直指香港最大的挑戰非沒錢、沒能力,而是內部有很多阻力,批評目前立法會的秩序比臺灣議會更差。他表示,目前無計劃連任,會先做好經濟、民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