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LV引發的對《烏合之眾》的思考

2020-09-16 七七沒有49

昨天,幾個女同事聚集在一起,談論起了奢侈品包包的話題,雖然我沒有參與其中,畢竟我覺得自己消費不起。另外一個同事,發給了我一個截圖,說的是LV這個奢侈品一大巨頭在上海恒隆的銷售業績:今年的8月銷售額竟然比以往還高出了將近一倍,預計達到了約1.5億。

同時,昨天的一個熱搜說的是LVMH收購終止了收購Tiffany。

這三個事件都在同一天發生,不免讓我產生了一些興趣,於是今天就嘮嘮這嗑。

奢侈品包包近年來越來越平民化的傾向,雖然價格還是奇高,而且今年有個別奢侈品品牌還全線漲價了,但是似乎大家購買的熱情更加高漲,也許是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此處我只是猜測,畢竟我不是那個消費奢侈品的群體,只能猜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購買奢侈品已經不再只是貴族和富豪的特權了,普通人也能消費的起。這也許得歸功於咱們國家的發展,真正使人民富足了起來。但是今天我不打算談論這麼宏大的經濟問題。

前面關於LV上海恒隆店8月銷售業績的新聞,與之同時段看到的是另一則關於國內服裝行業的情況。

這兩個消息一對比,心裡還是挺不舒適的,不知道是不是被消費主意價值觀影響了國民,買對的變成了買貴的。

另外,前面還說了公司同事在辦公室討論包包的事情。其中一個我們姑且稱為A,是強二線城市本地土著,家裡應該有些資產,當然不是富豪級別,應該算得上中產階級水準。她是有幾個奢侈品包包,就我們看到的有LV、GUCCI、BVLGARY。而和另一個同事我們姑且稱為B,崗位與我同級,工資自然也同級。但她老公在幾年前買了幾套房,如今升值了,資產也算可觀,但畢竟還是有房貸車貸的,算是奔在中產的路上吧。B是沒有奢侈品包包的,平常觀察之下,應該有幾個輕奢的。於是談話中,B宣稱她定了個LV的Speedy 25,大家如果對這個品牌比較熟悉,應該知道這款是LV的基礎大熱款,價格在一萬多。A問她買來幹嘛,B回曰用來裝飯盒。A又問,為什麼想起來要買了,B一開始不願說,後來逼問多次下說是因為A她們幾個天天談論奢侈品包包,而她卻沒有一個,所以也想買個。

這是她們真實的對話,我雖沒加入他們的聊天,但是她們就在我旁邊距離50cm的地方,我不想聽也聽到了。

這段談話內容,讓我想起了《烏合之眾》這本書,我覺得她的這種行為似乎很符合這本書的宗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著作。在書中,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這是摘自百度百科關於這本書的介紹,基本上簡潔明了的說明了這本書的主旨,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B購買LV包包可能不是出於對這款包的喜愛,更多是為了融入某個群體。這就與《三十而已》裡顧佳為了打入太太群購買了一款稀有皮的愛馬仕如出一轍,但各自目的卻是不同的。

不管是LV業績大漲與之對比的中國服裝業的下跌,還是同事AB之間有趣的對話,似乎都與《烏合之眾》莫名契合的地方。

我無意批判同事B這樣的消費觀念是否正確,畢竟我確實也不清楚人家的家底。我想表達的是身在群體中的我們,是怎樣被群體所影響的,潛移默化間,我們的價值觀都會被改變。這裡也給了我自己一個警醒,我不是希望自己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畢竟這確實不易,但希望自己能在群體中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跳出那個群體看看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

藉此文章,與君共勉之。

相關焦點

  • 烏合之眾 被瘋搶的優衣庫和貓爪杯
    最近在讀一本書《烏合之眾》。《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這是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著作。在書中,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
  • 關於《價值》與《烏合之眾》的讀書心得
    最近同時在讀張磊的《價值》和勒龐的《烏合之眾》,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共同點:《價值》的核心是經過自己的獨立的,理性的分析,發現各行業中企業的價值,進行長遠投資,源于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中的長期主義精神。寡頭壟斷還是充分競爭),關注成長空間(是否是夕陽行業),關注進入門檻(是不是有護城河);B,看公司就要關注業務模式,運營模式和流程機制,管理半徑有多大,規模效應如何,有無核心競爭力;C,看管理層就要關注創始人有沒有格局,執行力如何,有沒有創建高效組織的思維和能力,有無企業家精神《烏合之眾
  • 由一雙 LV 老爹鞋引發的一連串思考
    ▲(image:Sneakers News) 以及在上周,由 LVMH 集團舉辦的 2018 年度 LVMH 青年時裝設計師大獎賽(LVMH Prize▲名單首位就是 A-COLD-WALL*(image:LVMH) 最近這一樁樁新聞都令我感到這個 LV 熟悉而又陌生,懷著滿腔疑問的我不由得進行了一連串的思考
  • 《烏合之眾》這本書,應該怎麼讀?
    他當時在帖子裡推薦了一些書,別的基本上都忘記了,唯獨對這個《烏合之眾》卻記得清楚。為什麼呢?一個原因是書的名字當時很特別,給我模糊印象派的感覺,很莫奈。反正當時,我給寫到一張紙上,怕記不住。《烏合之眾》這本書首次出版居然是在1895年。我們把1895年橫向對比一下,那麼1895年的中國是啥樣子的呢?1895年,是清光緒二十一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甲午中日海戰失敗,李鴻章籤署了《馬關條約》。
  • 《烏合之眾》:一部探究群體心理的曠世之作 讓你看透人性真相
    這是在《烏合之眾》這本心理學著作中的一個例子,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走進這本群體心理學的不朽之作。01《烏合之眾》這本書確切的說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
  • 由斷層引發的思考 這個青少年痛感藝術展家長都該看看
    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青少年創作者帶來的「穿過能面巷」——斷層藝術展在北京藝術匯聚之地798上演。「斷層」指的是當前許多中國青少年與他者在認知上的隔閡、錯位與衝突。他們用畫作、雕塑、影片等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反映出青少年由斷層引發的痛感和思考,讓人正視斷層的存在,也向世界展示Z世代超越前輩的精神成長速度。今年20歲的參展青年創作者諾澤是美國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影視製作專業的學生,她的作品是一部名叫《兒子》的影片。
  • 帶給烏合之眾的一次無腦狂歡……
    但是我看到的是一群人抓住一個小姑娘的話不放,把人家放到男權女權、社會和諧的混戰; 我看到的是一群烏合之眾謾罵、侮辱、舉報、拋棄理智的狂歡; 我看到的一次又一次的網絡暴力!
  • 【側傾啞鈴夾胸】由一個奇葩動作引發的思考
    剖析與思考: 傳統仰臥啞鈴飛鳥,多數人都對它有相同的感覺:受力大部分集中在胸部外側,基本對胸縫沒啥刺激(你別跟我說要用意念去感受中縫收縮之類的話,我試了幾年壓根沒用)。而今天推薦的這個體位能讓胸部中縫處在最機械有力的位置,確保重量完全施加在胸縫處,胸部外側反倒感覺毫無受力了。
  • 由《閃光少女》引發的思考:我們該如何對待小眾文化
    由《閃光少女》引發的思考:我們該如何對待小眾文化在翻看第32屆金雞獎提名名單時,一部叫《閃光少女》的電影引起了我的注意,雖然名字聽起來不怎麼樣,但是它的編劇鮑鯨鯨卻憑此獲得了最佳編劇的提名。你也許不知道鮑鯨鯨,但一定聽過她的另一部作品《失戀三十三天》。
  • 由一位按摩的朋友而引發的思考
    這個孩子的腰痛是腹寒而引起的,不僅會腰痛,後背都會不舒服,督脈有寒就很容易出現椎間小關節紊亂,我在按壓脊椎的時候好多次聽到清脆的彈響,通過手法調整好以後不再有彈響,這和腎虛沒有多大的關係,我們必須要抓住主症,通過詳細問診,抽絲剝繭才能洞見真相,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可能只是表面現象,未必是真實的情況,我們千萬不要跟著患者的思維走,記住一句話,患者的話不可信,而你需要獨立思考。
  • 看透人性的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社會心理學著作。沒有人沒聽說過這本書的名字。這本書於1895年首次出版,到2013年已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2018年入選40年25部有影響力的外文翻譯作品。它的影響是許多書無法比擬的。
  • 致命《烏合之眾:正義集結》愛麗絲故事
    每名在地球上的人類,誕生機率約為500兆分之一,或許你本身就是個奇蹟而非烏合之眾!」更多衛兵向大廳湧來~『該撤退了~』【愛麗絲】扛起任務目標,消失在月色之中……《烏合之眾:正義集結》是由上海晁圖網絡發行的軍事類3D即時戰鬥手遊。很快就將會和大家見面!
  • 開年大作盤點 《烏合之眾:正義集結》驚豔登場
    經過2016一整年的洗滌,能夠在2017年與玩家們見面的大都是在畫面或玩法甚至配音類型別具一格的遊戲,畢竟品質不足已經無法吸引玩家的眼球,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就是2017年即將上線的遊戲大作,端遊、手遊、主機、獨立遊戲應有盡有,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需求,最值得一提的還有戰爭題材大作《烏合之眾:正義集結》,顏值夠高,可玩性強,搬好板凳站前排!
  • 由一例L5/S1椎間盤脫出症引發的兩點思考
    由此引發的兩點思考?一、腰椎間盤脫出,以往認為是手術的絕對應症,此例患者L 5/S1椎間盤脫出較甚,且臨床症狀、體徵都相符合,所以診斷L5/S1椎間盤脫出症成立。二、此例患者由於L5/S1椎間盤脫出,所以造成此段椎管狹窄。椎管狹窄治療目前針刀界爭議較多,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是不主張小針刀做椎管內,當然是因為椎管內太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癱瘓,另一個就是做椎管外有時候成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 LV生產洗手液引發貓咪森林咖啡的思考
    最近因為疫情的到來出現了不少跨界競爭對手,比如說不只是LV生產洗手液,還有中石化生產口罩等等,這就引來了貓咪森林咖啡的一個思考,有的時候競爭對手並不是同行,而是跨界,也許還會打敗你。
  • 心理學巨著《烏合之眾》:君子慎獨,智者慎群,群體中的睿智之選
    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這本書中有這樣的觀點:1.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2.我們始終有一種錯覺,以為我們的感情源自於我們自己的內心。3.群體只會幹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4.
  • 青島教育發展研究院舉辦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讀書分享會
    四位研究生學生代表圍繞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進行了讀書分享。張惠從勒龐所創作的時代背景對《烏合之眾》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她在匯報中主要分享的是有關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以及影響它們的決定性因素。她詳細的講解了有關群體意見成因的理論和現實依據,並由此引申到群體效應對青少年成長的關係。孫亞男聚焦的是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方法。
  • 由男藝人引發的男性化妝行為常規化背後的思考
    而藉由近年來陸續成立的無性別美妝品牌的走紅與受歡迎,也對這一趨勢的發展有著推動作用。社交流媒體在近年的快速發展,也為這一趨勢增添了強大的助推力。在國外,以 Jeffree Star、James Charles 等為首的,有著精湛化妝技術、妝容極富創新性的男性美妝博主,在視頻媒體 Youtube 平臺上輕鬆收穫千萬級別的粉絲數量。
  • 由緊缺的口罩引發的思考:動蕩之下,什麼才是服飾的本來含義?
    人們往日裡對外在裝扮花樣百出的需求,面對生死攸關的關頭急轉直下,最緊要的遮蔽物是一隻呼吸得心安的口罩,一身穿不破、抗得久的防護服,和一間由簡易板材搭就的臨時醫院。人類 —— 無論在前衛的發明創造,和層出不窮的時髦面前多麼爭先恐後的人類,面對著橫生的災禍,正在必須也必然地變得實際且客觀。 困境迫使舉國上下調動起頑強靈活的應變能力。
  • 原創 由移植版《新仙劍》引發的思考
    由獨立工作室Supergiant Games製作,以清新唯美的童話風畫面和獨特的敘事風格劇情打動無數的玩家的2D ARPG遊戲《堡壘》,曾在PC平臺大受玩家好評,2012年開發商將這款遊戲帶到了iOS平臺,由於優秀的遊戲表現和良好的移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