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光碟行動|聚餐時容易出現剩菜,但有打包習慣的顧客也越來越多!

2020-12-16 上遊新聞

外出旅遊,朋友聚餐,家人聚會都很喜歡選擇中餐,但由於人數較多,加上對菜品份量不了解,有時會因為估算失誤而點多了……不過,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訪時發現,目前因為點多了導致吃不完去打包的市民越來越多,並且許多商家也對服務員進行培訓,在點餐時就會善意的提醒顧客,適當點餐,避免浪費。

8月12日傍晚6點多,記者來到位於沙坪垻區磁器口沙磁巷的楊記隆府,這是一家江湖菜。大堂裡,已有一半以上的客座率,大多數都是三五人一桌,稍微大一點的圓桌則是七八人一桌。記者看到,在餐館裡的每一張桌子醒目的位置,都放著「提倡文明用餐行動」的告示牌,提醒顧客「吃多少,點多少」。

李女士是磁器口本地人,當天晚上與全家人在這裡進行晚宴,一共有7個人,點了7個菜1個湯,晚宴已進行到一半,記者看到桌上已有兩個菜見底了。「點得不算多,但因為這裡菜份量比較足,所以可能有一兩個菜吃不完……」李女士說,一直以來自己都有吃不完打包的習慣,因此如果最後沒吃完,肯定是會打包回家的。

「我的孫孫剛4歲,已經會背《憫農》這首詩了,我們也希望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讓他從小就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節約是美德。」李女士笑著說。

這時,另外一桌的劉先生和兩位朋友吃完飯,第一時間找到服務員,將沒有吃完的三個菜都打了包。「今天菜點多了,沒吃完,所以都打回去,準備明天接著吃。」劉先生說道,都市人難免在外聚餐,而聚餐和宴席都是剩菜的「重災區」,更是應當杜絕浪費,因此在外吃飯打包是非常好的習慣,他也希望把這樣的好習慣傳遞給更多的朋友。

楊記隆府磁器口店地處景區,到這裡來吃飯的大部分是遊客。「有的外地遊客是第一次吃江湖菜,不知道菜品的份量,可能會出現點多的情況。」楊記隆府磁器口店店長馮平說,門店對服務員培訓時,都會要求服務員根據顧客數量進行善意的提醒,讓顧客適當點餐,避免造成浪費。

「一般來說,我們對顧客的建議是一個人點一個菜,按照人數進行點餐。」馮平表示,這樣善意的勸導,在避免浪費的同時也是提升服務品質的方式,大多數顧客都可以欣然接受。同時,當看到顧客剩菜時,服務員也會提醒顧客進行打包。因為店裡辣子雞是最深受顧客歡迎的一道菜,被點的機率非常高,為了不浪費,店裡推出了辣子雞免費打包的活動。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付迪西 實習生 劉寧

相關焦點

  • 中山區推動「光碟行動」讓節儉成為習慣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湘竹)日前,記者來到中山區的某餐廳,只見餐廳走廊、吧檯等處都張貼著「光碟行動,從我做起」「珍惜糧食,適量點餐」等標識。「自從倡導『光碟行動』後,顧客基本上很少剩菜,有剩菜的也都會打包,廚餘垃圾少了很多。」餐廳服務員張女士說。
  • 濰坊:踐行「光碟行動」打包已成新風尚
    自2013年年初濰坊市開始實施「光碟行動」以來,餐飲行業大力提倡節儉之風,杜絕餐飲浪費,廣大市民逐漸養成了「吃不完打包」的習慣。8月12日、13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餐飲店了解到,顧客用餐過後,餐桌上的碗盤基本上都是空的。市民表示,打包已經成為習慣,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 服務員須主動提醒顧客打包剩菜
    《通知》要求餐飲企業加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提示,在餐飲服務場所醒目位置做到「三個有」:大堂入口有「光碟行動」等宣傳牌,用餐區域有「光碟行動」等宣傳海報,餐桌吧檯有「光碟行動」等溫馨提示牌。餐飲企業要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列入職工培訓的重要內容,圍繞用餐的重點環節,加強對三類從業人員的規範培訓,落實消費引導職責:點菜員要根據顧客的人數、對象等,積極引導適量點菜;顧客用餐時,服務員要主動提供公筷公勺並提醒顧客使用。
  • 媒體暗訪餐廳光碟行動踐行情況:火鍋店兩顧客共調配6碗小料
    記者暗訪中發現了一些沒實現「光碟」也未打包的情況光碟行動北京進行時8月18日,首都文明辦等三部門發出「制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碟行動」的倡議。來看我們的調查吧——發現點餐適量成為時尚8月17日晚6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四川駐京辦招待所餐廳,因已經到了「飯點」,店裡逐漸熱鬧起來,上座率達到了80%左右。借著就餐,記者在店內觀察了近一個小時,其間有多批顧客用餐完畢,基本沒有剩菜剩飯的情況。
  • 記者探訪贛州多家餐廳:市民積極踐行「光碟行動」
    8月18日至19日,記者前往贛州市多家餐廳及章貢區職工食堂發現,各餐廳採取桌面標牌告知、員工點餐提醒、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等措施,引導顧客文明就餐不浪費。不少顧客主動將餐後剩餘飯菜進行打包,一同杜絕浪費,積極踐行「光碟」行動。
  • 光碟行動 拒絕「剩」宴——無錫:對「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光碟行動 拒絕「剩」宴——無錫:對「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在湖濱商業街的多家餐飲店裡,記者看到,牆上、餐桌上貼有「文明餐桌」「光碟行動」「不剩飯不剩菜」等提示語,在一家火鍋店的自助吧檯,兩側均張貼了「適量取料,杜絕浪費」的字樣。在湖濱印象,招牌菜被設計成大份和小份供顧客選擇。
  • 聚餐時添飯、打包剩菜竟然被嘲笑了?!這麼累人就不要聚了......
    >魚友@感謝有你存在 發帖:聚餐時打包被恥笑,聚餐時加飯也被恥笑。這時候聚餐裡有位男士就開始嘲笑我,說:「幹嘛打包,要不要這麼搞笑啊?"他對我打包的行為有點不高興,而且一臉不屑,我不太懂,又不是他請客。我說,「都沒人吃,一大盆丟了可惜,幹嘛不打包」。我說完這句話,現場氣氛頓時凝固了。我是不是我做錯了?到底別人請客時能不能打包?
  • 深圳「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原標題:深圳「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餐飲浪費現象令人痛心,如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連日來,記者走訪調查深圳部分餐飲企業、市民家庭、個人發現,理性消費、按量點菜、剩菜打包等觀念越來越成為市民的共識,「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文明餐飲行為蔚然成風。
  • 剩菜,究竟如何打包?
    拒絕浪費,文明用餐,越來越多的餐廳在推廣「光碟行動」。那我們在外就餐時,吃不完的剩菜如何科學打包呢?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強調,首先,「剩菜打包」是不得已之策,外出用餐時精準點菜更為重要。涼菜、刺身等不宜打包,因為這類菜品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有部分未經過加熱,自己保存不當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蔬菜中硝酸鹽較多,在存放過程中因為細菌的活動,可能產生亞硝酸鹽。因此,不建議蔬菜存放24小時以上。
  • 致市民倡議書:適量點餐 剩菜打包
    近日,市餐飲行業協會、市烹飪協會發出倡議書,提倡餐飲企業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推出半份菜、小份菜,並提出對「光碟」的消費者予以適當獎勵等內容,記者採訪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加入到減少浪費、節約用餐的行列中。
  • 光碟行動,杜絕餐飲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近日,蘇州相城區率先發起了「光碟行動」倡議書,分別在湖沁社區、黃埭、渭塘、望亭等區域開展「杜絕餐飲浪費、引導餐飲文明」的宣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1、在牆上貼宣傳海報,提醒顧客在點餐時,根據用餐的人數點相對合適的份量。
  • 打包剩菜有學問!這樣打包既安全又保持口感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推廣「光碟行動」,倡導食客們吃多少點多少,不過外出就餐,難免會不小心菜點多,這時候補救的辦法就是打包了。怎麼合理打包並食用剩菜才能既健康又厲行節約呢?記者來到南京的一家連鎖餐飲企業,看到餐廳在推廣「光碟行動」,引導消費者文明就餐,不少前來就餐的市民也是按需點餐,對於個別剩下來的飯菜,餐廳也會鼓勵大家打包帶走:針對打包的客人,額外獎勵10元代金券。這裡的打包分為幾種打包盒,一個是大的錫紙打包盒,可以壓膜,是帶湯的。
  • 剩食打包行為正成無錫市民習慣
    拒絕浪費 文明就餐  13日,記者走訪了錫城部分餐飲企業,發現很多餐廳都在推廣「光碟行動」,引導顧客文明就餐、理性消費,而按需點餐、剩食打包等良好的用餐行為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習慣。  在無錫湖濱商業街的多家餐飲店裡,記者看到,牆上、餐桌上貼有「文明餐桌」「光碟行動」「不剩飯不剩菜」等提示語,在一家火鍋店的自助吧檯,兩側均張貼了「適量取料,杜絕浪費」的字樣。
  • 創城| 大盤換小盤 「光碟」淨餐桌
    「文明餐桌、節儉養德」「不剩菜、不剩飯」「節儉惜福」……連日來,記者在我市多家飯店看到,門口LED顯示屏、牆壁、餐桌上面都有這樣的宣傳標語
  • 暗訪京城餐廳光碟情況:仍有個別人「缺乏自律」
    借著就餐,記者在店內觀察了近一個小時,其間有多批顧客用餐完畢,基本沒有剩菜剩飯的情況。坐在記者鄰座的一對夫妻點了4個菜,吃到最後,水煮魚還剩下不少,兩人主動叫了服務員「打包」。  店內服務員告訴記者,現在客人點餐大都很適量,「基本不會剩餘」。對於個別剩下菜品的,服務員也會在結帳時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打包」,儘量做到不浪費食物。
  • 【西寧市】「雙節」餐飲火爆「光碟」處處可見
    隨著「光碟行動」不斷深入開展,「剩餐打包」「適量點餐」等文明餐桌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慶,成為家家戶戶歡聚一堂的團圓時刻。近幾日記者走訪發現,市民在節日歡樂相聚之時,積極踐行「光碟行動」,不少商家鼓勵顧客適量點菜,倡導零浪費。
  • 餐廳「光碟行動」廚餘垃圾減少四分之一
    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部分餐廳「光碟行動」執行情況,服務員多會提醒適量點餐,不少餐廳還推出新舉措  「以前請客吃飯,覺得多點些菜有面子。現在去餐廳吃飯,我們都以『光碟』為榮。」正在北京一家餐廳就餐的顧客嚴先生說。
  • 暗訪京城餐廳 今天大家光碟了嗎?
    光碟行動北京進行時8月18日,首都文明辦等三部門發出「制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碟行動」的倡議。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暗訪了北京的20餘家餐飲店,光碟行動踐行得如何?來看我們的調查吧——發現點餐適量成為時尚8月17日晚6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四川駐京辦招待所餐廳,因已經到了「飯點」,店裡逐漸熱鬧起來,上座率達到了80%左右。借著就餐,記者在店內觀察了近一個小時,其間有多批顧客用餐完畢,基本沒有剩菜剩飯的情況。坐在記者鄰座的一對夫妻點了4個菜,吃到最後,水煮魚還剩下不少,兩人主動叫了服務員「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