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印度尼西亞GDP增長2.97%,那美國、韓國、義大利等國呢?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前不久,印度尼西亞國家央行預計:2020年一季度,印尼的GDP同比實際增速在4.5%到4.9%之間。但印尼國家統計局正式公布的增速卻是2.97%,大幅低於印尼央行的預期。這充分說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比他們之前想像的更嚴重。

一季度,印度尼西亞的GDP簡介

近些年,印尼的經濟增速長期保持在4%以上,但由於疫情的原因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約3%的增長,為2001年以來最低水平。其中,印度尼西亞的一季度居民消費同比增長2.84%,政府支出增長3.7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商品出口受阻較大,僅增長0.24%。

據報導,2020年一季度,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印度尼西亞完成的名義GDP為3922.61萬億印尼盾,折合2755.88億美元,略微超過1.92萬億元人民幣——低於中國的江蘇省,但高於山東省。

印尼官方指出,由於一季度的確診病例較低(3月底都還只有幾百例),整體經濟增速下滑並不是很大。但從4月份開始,確診病例上漲較快——目前已經超過1.2萬例。加上其他國家的封鎖措施,預計二季度印尼經濟有可能出現負數。

一季度,中國、美國、韓國、義大利……

除了印尼外,當前已經有了中國、義大利、西班牙、韓國、法國、美國、越南等國公布的一季度經濟增速初值。其中,越南經濟同比實際增長3.82%,完成的名義GDP約為1188.21萬億越南盾,折合511.14億美元。

與印尼類似,一季度越南的感染病例較低,經濟整體受疫情的直接影響較少。但二季度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疫情擴展較快,很多國家都實現了限制進出口的封鎖政策,這給依賴國際貿易的越南造成的巨大的壓力,其二季度經濟增速也可能出現更低值。

一季度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經濟均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其中,法國一季度經濟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5.8%;西班牙一季度GDP同比實際下降4.1%,環比下降5.2%;義大利的一季度GDP同比實際下降4.8%,環比下降4.7%。

南生注意到,一季度義大利的疫情明顯要比西班牙、法國更嚴重,義大利也是歐盟大國中最先實行「隔離、封鎖」的國家,但其經濟增速下降程度卻低於法國、西班牙,這裡面是不是有咱們中國派去的「抗疫專家」的貢獻呢?

美國的一季度情況稍好一些,其經濟只是「環比年化下降了4.8%」,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美國GDP還實際增長0.5%——今年一季度美國GDP達到了5.26萬億美元,去年同期是5.148萬億美元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0.5%(若不剔除物價因素,名義增長2.2%)。

此外,韓國在一季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3%,也屬於經濟發展情況稍好的國家;新加坡因為疫情、國際貿易下滑的雙重影響,經濟同比下降2.20%——4月份新加坡疫情出現了反彈,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速將會更低;奧地利一季度的GDP也出現了2.40%的同比下降。

咱們中國在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下降6.8%,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96萬億美元,繼續是全球第二名。由於從3約開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相信二季度中國經濟會有更加精彩的表現。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一季度中美俄GDP對比!美國5.26萬億,俄羅斯3800億,那中國呢?
    而俄羅斯的話,相比於其實是差點距離,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強國,可是俄羅斯的GDP僅相當於我國的一個廣東省,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都是當今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國家。特別是中美兩國經濟規模巨大,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的經濟表現如何呢?年經濟增長差距有多大呢?說實話,從經濟上來看,俄羅斯算不上什麼大國。
  • 上半年非洲最大經濟體GDP下降2.1%,那中美、日德、英法等國呢?
    到2019年,奈及利亞的經濟總量提升至4481.2億美元,而南非只有3514.32億美元。顯然,奈及利亞已經進一步鞏固了「非洲最大經濟體」的地位。而且奈及利亞人口超過2億,又是非洲最大採油國,綜合實力已非南非可比。
  • 中美俄GDP誰最高?一季度俄羅斯GDP為3800億,中國呢、美國呢?
    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在國際上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國,各方各面都擁有著較強的影響力,在經濟領域,中國和美國的地位更加顯著,是全球範圍內兩大重要經濟體。要談經濟,那就不得不說到GDP,它作為重要的經濟衡量指標,能直觀體現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那麼,中、美、俄在今年一季度的經濟表現怎麼樣呢?
  • IMF預測2020年日本GDP或下降5.2、韓國下降1.2%,那中美呢?
    2020年,日本經濟或下降5.2%雖然日本當局已經採取了各自激勵經濟的方案,但由於疫情、奧運會延遲舉辦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2020年日本經濟預計仍將產生較大的下滑——IMF預測是同比下降5.2%。這意味著,2020年日本的GDP將再度降至5萬億美元以下。
  • 2019年韓國人均GDP為3.175萬美元,那GDP總量、經濟增速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2019年韓國再度不敵俄羅斯,以1.64萬億美元的成績排在全球第12名,亞洲第四名(亞洲前三是中國、日本和印度)。全年完成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其中一季度最低,僅增長1.7%。
  • 這是咋算的呢?一季度美國GDP環比年化下降5%,同比實際增長0.6%
    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為52649億美元,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6%,環比年化下降5%。南生查詢到去年一季度,美國的GDP被修正為51484億美元,簡單計算發現增速是2.3%。
  • 如果二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下降40%,那環比降幅會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首先要說明一下,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並未衰退——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一季度美國完成的GDP約為5.265萬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0.6%,並非是負增長。
  • 中美穩居前二,印度排名第五,一季度GDP前15強國家都有誰?
    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一季度經濟數據都已經相繼公布,那麼今年一季度GDP排名前15的國家都有誰?中美穩居前二,日德緊隨其後2020年一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長0.3%,折年率萎縮5%。從經濟總量來看,一季度美國GDP總量達到5.2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 2019年中國GDP是日本、韓國之和的2倍多,那人均GDP的差距呢?
    但近些年那些高速增長的新興行業,日本卻無所建樹。比如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方面日本缺乏優質企業,相反美國、中國卻走在了世界前言。此外,在大數據、雲計算、量子通信和技術、現代通訊、智慧型手機等方面,日本也不如中國和美國。這使得日本經濟中的亮點在不斷縮減。
  • 當前各國中,塞爾維亞GDP增速最高,那經濟增速最低的是哪國呢?
    5%,並且是去年同期(增長2.6%)增速的近2倍。面對新冠疫情,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為什麼塞爾維亞卻逆勢增長呢? 按照塞爾維亞官方的說法,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在疫情期間,塞爾維亞各界積極應對疫情,並確保了多項基礎設施項目「正常建設」,使得建築業同比增長了24.4%,大大促進了整體經濟發展。 另一個原因就是咱們中國的幫助。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近日,臺灣省主計處公布了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預估值,同比2019年增長了1.54%,環比則下跌了1.51%。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
  • 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實際下降6.8%,那環比增速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實際下降了6.8%;日本經濟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0.6%;法國經濟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5.3%;德國GDP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2.2%……
  • 世行預測:今年美國GDP增長3.5%,日本增長2.5%,那中國呢?
    2021年到來,疫情還在歐美等國家持續爆發,那這今年的經濟狀況又會如何呢?世界銀行做出了新的預測,它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三季度止跌,主要原因是美國的數萬億美元的刺激措施,以及家具、汽車、電腦等耐用消費品的反彈。所以,全年GDP總量預計在21萬億美元左右。 美國現在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且沒有緩解之勢。如果疫苗很快推廣開來,美國經濟會迎來復甦,如果2021年增長3.5%,那就是21.735萬億美元。
  • 上半年韓國GDP約5.42萬億元人民幣,與廣東省的差距擴大了
    2020年一季度,韓國還保持了「同比實際增長1.4%」的良好成績。但到了二季度由於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疫情加速蔓延,跨國資本、國際貿易以及國際旅遊業大幅萎縮,給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韓國帶來的巨大壓力。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2019年前三季度GDP總量最高的依然還是美國,GDP總量達到了15.91萬億美元,穩穩暫居第一。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他們的人均GDP哪年突破1萬美元的呢? 先看韓國:前不久,韓國央行大幅調降了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計同比實際下降1.3%——與5月份預測的萎縮0.2%相比,本次下調幅度不小啊
  • 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其中,韓國的二季度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9%,建設投資環比減少1.3%,服務業產值環比減少1.1%,對外商品出口大幅下降16.6%,成為拉低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基於現狀,韓國央行也早就下調了對全年的經濟預期。但好的一面是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正增長,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復甦。
  • 2019年中國、日本、韓國的GDP合計是多少呢?能超過美國嗎?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韓國經濟增速和GDP2018年,韓國經濟實際增長了2.7%,在發達國家中屬於較高的水平。但到了2019年,由於全球經濟下滑,國際貿易疲軟尤其是日本給韓國的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韓國的出口主力大受影響。此外,2019年韓國的投資負增長,居民消費也有上年的2.8%下降至1.9%……,多種因素使得2019年韓國經濟增速創下新低,僅實際增長2%。
  • 中國二季度gdp公布時間 2020年中國第二季度gdp預測
    雖然政府沒有為今年經濟設定具體的增長目標,但第二季度GDP增長率仍是很多分析師與觀察家關注的焦點,因為該數字將會影響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前景和政府未來的政策方向。  多數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的GDP增速將在第二季度轉為正增長,一些人預計增速將高達3%,相比上一季度6.8%的下滑發生大幅反彈。
  • 中國的GDP和GNP差距很小,那美國、日本、印度、英法德等國呢?
    所以就認為中國的GDP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資創造的,如果是看GNP,那就會變得很低。事實真的如此嗎?接下來,南生將引用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給大家解讀下,但在分享數據之前先說明GDP和GNP的區別:GDP(國內生產總值),即在咱們國土內,中國人與外國人的經濟活動都納入統計。GNP(國民生產總值),只要是中國人創造的經濟活動,不管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納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