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翡翠市場太景氣,而生產翡翠的緬甸礦區又太不景氣,畢竟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開採,好的翡翠挖得差不多了,而我國的翡翠需求又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節節攀升,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於是,假貨就這麼應運而生了。
其實大家印象裡的假翡翠,還是以B貨處理過的居多,質量不那麼好的翡翠用強酸腐蝕掉雜質,在注入有機膠,最後經過人工上色,一支假手鐲就做好了。不過可能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造假的原料早就不拘泥於B貨了,普通的石頭都能用來充當翡翠,就連啤酒瓶也能派上用場。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啤酒瓶這個綠色,越看越會覺得眼熟,好像和帝王綠有那麼點相似。造假的人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才放心大膽的用啤酒瓶來仿造。加上玻璃製品,原本看上去就是透明的,和翡翠的特性也非常像,簡直就是天生的造假材料。
而且啤酒瓶還便宜,廢品站一收就是一大把。用它來造假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也不用強酸浸泡,更犯不著注膠。一臺切割機就足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完了以後好好打磨,一隻以假亂真的帝王綠翡翠鐲子就誕生了。看看這成色,是不是和正品沒什麼兩樣。
而切碎的那些碎玻璃也還能循環利用,磨一磨還能用來充當蛋面。這麼一來,造假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再以高價賣出去,這獲利程度簡直就和在地上白撿錢一樣。
所以說大家千萬在購買的過程中要擦亮眼睛了,被假貨的光彩迷惑了而花了冤枉錢。還是得多看多觀察,把翡翠的特徵銘記在心,這樣才能淘到真正高品質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