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這是一部適合0到100歲女孩觀看的電影。該部影片由1995年上映,改編自美國女作家伯內特夫人的兒童小說《小公主》,是一部奇幻的劇情片。
影片主要講述了影片主要講述了之前的薩拉受盡了父親的萬千寵愛,因為父親要去打仗不得已把她自己送到別的地方的一個寄宿學校,在得知父親離去的消息時,不哭不鬧,最後依舊懷著熱愛生活。
我是在騰訊視頻裡搜索了一下知乎評分高的電影,也就順著去看了。看完之後,我是久久平復不了我內心的感受,影片中無數次衝破淚點的橋段,讓我這種本就淚點低的人實在是招架不住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影片到底有什麼地方吸引人?
我原以為20多年之前的電影,不管是從電影的畫風還是別的方面來講會很舊讓人沒有看下去的衝動,電影拍攝手法更加夢幻,故事也更加飽滿,貼近原著,女主的顏值,電影整體畫風都比較美麗。
從電影的人物來講,女主是一個叫薩拉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善良、勇敢、堅強懂事的一個小姑娘。她給觀眾的第一感覺美麗大方。電影的剛開始兒時的小女孩生活在印度,那個熱帶雨林的地方,讓人充滿了瑰麗的幻想。當父親於戰爭的無奈必須要把女兒送到紐約讀寄宿學校時,她也沒有哭鬧,只是默默的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沒有說話。回想起自己七歲時候,每日上學還要哭鬧,真的是無法比較。
米切爾夫人,自私貪婪,剛開始對待薩拉非常的友好,給她獨立的房間,一切的房間布置都給她最好的。後來當薩拉父親陣亡的消息傳來時,米切思夫人知道她不再是小公主了並且付不起昂貴的學費,就讓她做傭人。
從故事情節來講,每一個橋段都體現了女主薩拉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故事前後轉折很大,當得知父親陣亡的消息,米切爾夫人立刻讓她搬到閣樓去住,並且讓她做傭人的工作,甚至把母親留給她唯一的念想都給沒收了。那天晚上雖然她從別人的口中聽到了父親永遠不在的消息,只是對著洋娃娃流淚。第二天起床的她仍是遵照米切爾夫人的指示去幹粗活。
甚至在一個男孩以為她是一個乞丐的時候給了薩拉一個銅板,她沒來得及解釋,餓壞了的她拿著這個銅板去買了一個麵包,正當要吃的時候,有三個賣花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著她,她沒有吃,而是把這個麵包分給了她們。
當米切爾夫人把薩拉當小偷要報警抓她的時候,天下著極大的雨,雷電很大,但是她依舊能保持理智,去和貝棋想辦法逃走。中途差點就摔下去的時候,她仍然用自己的臂力,翻爬上來了。這該是多麼懂事的小女孩啊,她怎麼這麼聰明和可愛。
影片不僅僅向我們傳達了親情的不可割捨,還有莎拉和另一個小女傭的真摯友情,還有敢於衝破禁錮的愛情,最終還有愛與希望。真善美應該是電影需要表達的主題,當然寫實電影不必完全如此。
劇中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幕
因為一句話愛上一部電影
因為這部電影更加理解這句話
我不知道怎麼評價這部電影的不足之處,說不上來。就說一下影片中女主的演技吧,年僅10歲的秀蘭鄧波兒用她不凡的演技說明了一切。她娃娃臉,可愛的微笑,金黃的頭髮,懂事的樣子,無疑不觸動著觀眾的心。不像她一個公主該有的嬌貴,而是像平民一樣,溫柔 的和大家相處,堅強、勇敢都在她在身上表現得很強烈。
該部劇的導演阿方索·卡隆於1961年11月28日出生在墨西哥城,小時候特別想當一名太空人,同時也特別想在做一名導演,但是因為害怕殘酷的軍事訓練就放棄了當太空人的夢想。小時候的他並不喜歡玩,拍電影的種子一直在他心中埋著,之後上初中的時候,就更加想去學習了,但是當時他的年紀並不夠。而且她母親並不喜歡一個大男孩子學這個影視,但是在卡隆的堅持下,他每天上午去學習哲學,下午再學習電影類的。在CUEC,這部《小公主》是在1995年執導並拍的。
在薩拉的世界裡,沒有貧富,沒有等級,每個女孩子都是應該被善待的公主,正是因為這種信念在她的心裡是這麼的堅定,所以無論她是穿著美麗的公主裙還是髒兮兮的傭人裙,他依舊能夠自信的告訴別人:「I am a princess."因此我們要相信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候,一定會有微弱的美好支撐我們生活下去。
電影傳播的真善美的正能量,小女孩身上堅強不放棄,善良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失去的,不只是容顏,還有一顆公主的心。總體來說,豆瓣評分高達8.6,我還是很推薦觀眾們去看的。我的建議是女生都應該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