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改編弗朗西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父女在戰亂時期分離,最終能夠團圓的故事。除了電影本身根據暢銷小說改編,被翻拍。更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小公主》的主角利塞爾·馬修斯是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她的家族擁有凱悅連鎖酒店,據說由150億美元的財富,而利塞爾名下的財產至少有10億。
這部童話是不是利塞爾自己打造的,並不知情。但是豆瓣8.5的高分,還是說明了,有很多人被童話一樣的故事安慰了,在殘酷冷漠的戰爭面前,《小公主》送給了人們一個美好的童話。
因為戰爭 ,薩拉不得不與父親從印度回到英國。「印度是唯一能夠激起幻想的地方」,因為父親的一句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薩拉的烏託邦,她的故事背景永遠在印度。這裡的一切都是安靜平和的。
米切恩女子學校的所有人都聽命於米切恩,雖然這是一部童話,但是卻可以在每個人的身上找到現實生活的影子。米切恩就像是一個大獨裁者,統治女子學校的所有人。她虛偽,在克魯上尉還活著的時候,儘管薩拉多次忤逆她,還是多加包容,而在薩拉一無所有的時候,等待她的卻是閣樓。
貝琪是女傭沒錯,但更讓人心寒的是女孩子們說她是一個黑人,最後看見貝琪與薩拉一起離開,大概也是象徵了黑人的解放。若是沒有朋友,儘管薩拉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公主,也不可能走出父親離開後漫長的黑暗。
講故事是一種「手段」,身在刻板教育下的孩子,不知道印度的幻想是怎樣的。那個故事讓薩拉與她們產生了聯繫。有人說「有時候沒聽到你的故事,我感覺會死」「我知道你沒有我可以,可我沒有你不行」。
父親離開後,她從公主變成了傭人。她不會講故事了,也沒有幻想。女孩問:「你還是公主嗎?」薩拉不知道如何回答,實際上她也不敢回答,因為現在的她總是髒兮兮的。但是我知道當她將買來的麵包送給別人時,收到別人反饋的花的那一刻,她還是公主,因為花時送給公主的。
於是她慫恿艾米利亞,米切恩的妹妹,與自己心愛的男子私奔,一起去尋找幸福的伊甸園。她大聲反駁米切恩告訴她:所有的女孩都是公主。沒飯吃的時候,她教會貝琪想像桌上滿是吃的。
印度是她的快樂,在街上看見印度人的時候,我想大概那個就是來解救她的人吧。電影情節多多少少有點誇張,但是卻並不妨礙看到父女相認的時候,是感動的,歡喜的,還夾雜一點興奮。還好,他們沒有失去彼此。
薩拉離開了,但留下了自己的洋娃娃,她與學校雖然沒有很多的情感,但是在這裡她曾經受到過好姐妹的幫助。薩拉是勇敢的,就像是她自己講述的故事,公主最後被解救,沒有任何遺憾。薩拉必須要離開,這是自然的,有自由的地方在等待她。
不要似是而非的童話,因為每個人都是《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