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11月23日,市政協召開凝聚共識工作推進會。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指出,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凝聚共識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做好凝聚共識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為上海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展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廣泛匯聚人心和力量。會上,本市民主黨派,市政協專門委員會、界別,區政協代表及政協頭條負責人就推動政協凝聚共識重要職能落實落細、履職工作走深走實作交流發言。現刊發交流發言摘要,以饗讀者。
▲圖為市政協凝聚共識工作推進會現場 金 松 攝
強化學習增進認同 履職盡責凝聚共識
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 楊德妹
當前,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鋒交融前所未有。這就要求我們把凝聚人心和共識作為最大政治任務,通過黨派獨特優勢作用的發揮,切實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轉化為民盟盟員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一是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學出政治站位和思想認同。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貫穿一切工作的主題主線,總結運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功經驗,健全完善主委會、常委會集體學習制度,持續推動理論學習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堅定不移與中國共產黨同舟共濟、風雨同心。要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與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準確把握中共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準確把握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著力重點,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履職盡責的過硬本領,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奮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上來。要深入貫徹中共上海市委對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發揮民盟「四史」加「盟史」學習教育宣講團的重要作用,邀請民盟上海市委領導班子、盟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民盟先賢后代以及基層盟員,根據專業特長做輔導報告,交流「四史」學習心得體會,不斷豐富思想建設的途徑和內涵。
二是提高履職盡責質量,為落實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凝聚廣泛共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獨特作用和優勢。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凝聚共識融入履職盡責全過程,在建言成果、思想收穫上一體設計、一體落實,切實履行「通達民意、聯繫委員、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四大職責,集全盟之力、匯盟員之智,圍繞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圍繞上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中的重大問題,深入開展政黨協商、調研協商、民主監督,深入參政議政、調查研究,建言資政,同心同向、凝心聚力,更好彰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我們要用好政協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重要機構這一平臺,通過會前組織動員,會上提交個人提案、聯名提案、書面發言、口頭髮言,會後做好推動成果轉化、跟蹤問效等形式,為上海市委決策部署的落實落地凝聚盟員共識,調動履職熱情,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動局面。「臨港新片區對外開放」是今年市政協協商重點選題,民盟聚焦洋山特殊綜保區的制度、產業體系建設主題,統一思想、充分凝聚共識,組織專家學者開展深入調研,為上海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決策參考。課題成果轉化為專報經市政協上報後,獲得了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探索新形勢下凝聚共識的平臺載體。全國政協和市政協這兩項文件的出臺,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突出強調的三方面的重點工作的具體舉措,本身就是凝聚共識工作的重要創新,關鍵是增強制度的執行力,推動文件精神的落實落地。民盟作為政協的參加單位,堅持守正創新,在理論建設、宣傳形式等方面加強創新,努力使凝聚共識的作用直抵人心。要強化視察調研、協商議政、發揮界別作用的教育引領功能,寓凝聚共識於各項工作之中,支持盟員在履職工作中和關鍵時刻亮明身份,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和影響力,及時做好政策宣講、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增進共識的工作。
進入新階段、開啟新徵程,民盟成員和盟員委員將堅定地扛起凝聚共識的政治責任,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民主黨派的「四新」「三好」要求,努力在凝聚共識工作中創新思路、創新方式、創新內容,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實現 2035 遠景目標匯聚磅礴力量。
聚共識 匯合力 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
市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 沈 敏
港澳臺僑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和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把凝聚共識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委員會自身實際和港澳委員特點出發,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著力創新載體平臺,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築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一是在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中增進思想認同。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一國兩制」的重要論述等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的宣傳、闡釋工作,不斷增進港澳臺僑界別委員並通過他們進一步增進其所聯繫群眾的「五個認同」。二是在加強日常溝通聯繫中增進思想認同。優化分黨組成員聯繫委員工作機制、落實分黨組成員與港澳委員談心談話制度,緊緊抓住委員中的召集人、常委、港澳臺僑界重點代表人士等關鍵少數,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他們溝通思想、聯絡感情,及時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鼓勵他們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在關鍵時刻堅定立場、發揮作用。三是在接受實踐教育中增進思想認同。緊緊抓住組織港澳委員及其他港澳臺僑人士來滬參會、交流、赴內地學習考察暨捐資助學等活動,精心設計參觀考察點,引導委員實地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境界。通過有效的思想引領,使委員成為帶頭維護「一國兩制」的表率。
二、創新方式方法,在支持委員有序政治參與中凝聚共識
一是支持引導港澳委員發揮正面引導作用,在切實維護港澳政治穩定大局中凝聚共識。針對香港繁榮穩定面臨的嚴峻挑戰,深入港澳了解各個群體的思想動態,及時傳達重要會議精神,發揮港澳委員的骨幹作用,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堅決維護「一國兩制」方針。鼓勵港區委員挺身而出支持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在聯合國機構等國際場合積極發聲揭露暴亂真相;引導港區委員深刻領會香港國安法的重大意義,鼓勵來訪的愛國愛港社團為維護香港穩定擔當作為;引導澳區委員團結社會各界人士,為澳門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貢獻力量。二是支持引導港澳委員發揮自身優勢,在深度參與政協履職工作中凝聚共識。邀請港澳委員共同參與調查研究、撰寫報告;結合疫情防控的實際,鼓勵港澳委員以遠程協商、視頻會議的形式,在「雲端」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在協商民主中凝聚更大範圍共識。三是持續做優做強傳統品牌,在助推滬港澳協同融合發展中凝聚共識。精心承辦「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活動,幫助澳門青年了解祖國內地實情,堅定對國家發展和「一國兩制」的信心;繼續發揮「滬港合作和發展研討會」平臺作用,推動滬港兩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實現更高層次的攜手合作。四是發揮主流媒體作用,擴大凝心聚力的廣度和深度。針對疫情防控、香港國安法、立法會選舉等港澳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問題,積極藉助「政協頭條」、微信等平臺,組織港澳委員主動發聲、傳播共識、引導輿論,及時通報情況、宣傳政策、凝聚人心。
三、強化長效聯繫服務,在團結聯誼中凝聚共識
一是推動委員會和界別工作融合發展,為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創造良好條件。主動把聯繫的民革、致公黨、臺盟、臺聯、僑聯五個界別工作納入年度工作安排,組織開展港澳委員與內地委員的跨界別交流、界別聯組學習、走進區政協等系列活動,在推動委員會和界別工作有機聯動、共同提升的同時,為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創造良好條件。二是用心用情做好與在滬臺胞臺商的溝通聯繫,增強臺胞臺商看好上海、紮根上海的信心。三是積極開展聯誼活動,為僑界委員和華僑華人發揮更大作用搭建平臺,依託華僑華人經理人座談會平臺,推動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落地落實;支持僑胞牽線搭橋宣傳推介進博會,鼓勵僑胞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海外僑領互動交流,用僑界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在交流中尋求認同和共識的最大公約數。
以文化凝人心 以藝術聚共識
市政協文化藝術界界別召集人 滕俊傑
凝聚共識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集成、協同創新的過程,需要在學習、調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等政協日常工作的基礎上,有更精準、更系統的機制設計。
一是把凝聚共識與界別學習相融合。文化藝術界充分利用政協學習大平臺,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初心論壇、委員講壇、「海聊」懇談會、「學苑」等各類學習活動。同時,積極組織開展界別活動,雖受疫情影響,以文藝活動為主的界別交流學習大受限制,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我們堅持以重大事項為關注、以凝聚共識為己任,將線下界別學習和線上交流相結合。比如,結合「四史」學習,參觀「趙樸初書法藝術展」「上海工匠館」等;基於藝術跨界交流,參加「花式海派評彈」「《王羲之》暨葉國輝交響作品音樂會」「存象——上海青年雕塑家邀請展」等文藝活動。另外,我們還與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聯合開展跨界別活動,組織參觀由市文聯尤存委員策劃的「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
二是把凝聚共識與履職建言相融合。年初以來,文化藝術界與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共同籌備「推進文旅融合,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常委會議,並開展議政調研,文化藝術界委員們積極參加實地考察、專題座談及建言獻策,在凝聚界別智慧的基礎上,滕俊傑、王慧敏、厲震林3位常委在常委會上發表建言。提案方面,號召委員們群策群力,全力獻計獻策。如,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金煒委員發起「關於如何改善醫務人員職業現狀,提升幸福感的建議」的提案,數十位委員聯名,以高度的共識成為上海最早提出此提案的界別之一。為擦亮「上海文化」金字招牌,文化藝術界連續多年以界別名義提交「建設吳昌碩美術館」提案,並在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文化藝術界委員多次發起聯名提案,為挽救老字號文化品牌「曹素功」、保護「一江一河」海派遺存等獻計出力。在方惠萍副主席的帶領下,文化藝術界配合開展「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城市軟實力」提案協商辦理,與政府有關部門達成共識。文化藝術界還鼓勵委員自發開展提案協商辦理,比如陳海波、張國恩、李磊、江梅等委員再次自發走訪調研「曹素功」,跟進了解挽救「非遺」品牌相關工作的進展情況。在這些過程中,文化藝術界作為紐帶,緊緊地將委員、政府部門和社會的共識凝聚在一起,匯成一股繩。
三是把凝聚共識與傳播共識相融合。長期以來,文化藝術界圍繞「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持續奮鬥,發揮自身優勢,力推精品力作,引領思想潮流。繼陳飛華、俞亦綱委員的《永不消逝的電波》《戰上海》等舞臺巨作繼續在抗疫期間多輪上演、鼓舞人心之後,為獻禮建黨百年的重大項目推進,由市政協委員領銜打造的8K電影《賀綠汀》和致敬莫高窟保護者的滬劇電影《敦煌女兒》在今年8月和10月先後殺青。此外,今年抗疫初期,文化藝術屆委員以「藝」戰「疫」,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快速及時地創作了一系列作品,致敬夜以繼日奮戰在疫區一線的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如5月份方惠萍副主席帶隊調研為抗疫一線全力以赴、甘於奉獻的錦江集團之後,文化藝術界別十多位委員主動請戰,高速度、高質量地製作了一部紀錄片《一切為了白衣戰士》,感人至深,廣受好評。又如許忠委員攜手上海廣播電臺和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奏響鋼琴協奏曲《黃河》,拉開了全球12小時音樂接力項目的序幕;陳海波委員舉辦《獻給非凡的英勇——線上藝術作品展》;李磊、張國恩委員特別創作的《眾志成城 天佑中華》《春秋鼎盛圖》等畫作;上海芭蕾舞團辛麗麗、吳虎生委員推出芭蕾舞新作《天使的微笑》、上海交響樂團周平委員推出以「愛的致意」為主題的線上音樂會、上海民族樂團羅小慈委員推出《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音樂會等,這些記錄著愛心、熱心、關心、暖心的文藝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善用政協思維 廣泛凝聚共識
楊浦區政協主席 邰 荀
廣泛凝聚共識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重要職能。楊浦區政協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政協《關於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意見》和市政協《關於加強和促進凝聚共識工作辦法》,努力使人民政協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
一、政協因團結一心而興,政協為團結一心而在
本屆政協工作伊始,我們就特別強調,人民政協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凝心聚力。這是由政協的性質和定位決定的。凝心聚力的核心,就是團結。人民政協從成立之初,就是為了團結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來建設新中國。政協的性質定位決定了人民政協的功能和作用就在於發揚民主、協調各方、理順情緒、團結各界,在於把各方各界的力量聚合起來,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歸根結底,就是凝聚共識。所以說,人民政協的「產品」,不是某種有形的物質產品和物質工程,而是支撐物質產品製造和物質工程建設的思想與精神,這個「產品」就是凝聚共識。
二、善用政協思維,促進凝聚共識
加強凝聚共識,首先要善用政協思維來開展政協工作。從本質上講,政協思維是黨的統一戰線思想在政協工作中的集中具體體現。政協思維的內涵元素包括了包容、協商、體諒、求同存異等,其形態上是民主的大發揚,目標上追求的是大團結。善用政協思維開展政協工作首要在於樹立起全局思維。必須將國家利益、民族大局、長遠發展放在顯著位置,牢牢站穩政治立場,準確把握住政協不是權力機關、也不是決策機關,而是發揚民主的平臺、政治協商的平臺、統一戰線的平臺定位。一方面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最大限度地將黨委的決策、政府的部署,全面、及時、深入地讓政協委員知曉、掌握、理解,形成發展共識;另一方面要拓寬視野,延伸觸角,學會「冷思考」,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委員作用,認真踏實地做一些拾遺補闕的工作,努力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推動者、促進派。比如,我們在委員履職考核的方法上,也曾經有過爭議。有些同志認為,要對委員出勤、履職進行嚴格的考核計分,並予以公示。但從實際來看,很多委員日常工作任務很重,難免會影響各種會議活動的出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地追求履職出勤率,反而可能並不合適。但是最後的考核和數據還是要有,所以我們經過討論,最後決定,把履職統計表單獨發給各個委員,不公開公示;另外,對履職率比較低的委員進行一對一的走訪交流,在改善履職情況的同時,凝聚更多人心,團結更多力量。
三、注重細節工作,促進凝聚共識
作為基層政協組織和工作者,做好凝聚共識工作,還必須從細節顯真功、於微處見真心。我們去年開展了兩項調研,一個是關於政協履行職能的調研,另一個就是關於政協履職保障的調研。我們從細節入手,對於履職保障中的會務、用車、用餐等,都在現有基礎上進行了比較和研究,採用了更適合政協工作氛圍的方式。比如,各類會議是政協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也是委員履職的重要平臺。與一般黨政會議不同,政協機關需要將政協思維始終滲透和貫穿於政協會議的各項會務工作當中,把服務做得細緻周到,會前擬寫通知,除了寫明時間、地點、會議主題、出席對象外,還應說明會議預計持續時長,方便參會委員合理規劃日程;會務保障事項,要充分考慮委員車輛停放、會場導引標識、會議用餐安排等,盡最大可能為委員提供便利。
四、搭建平臺載體,促進凝聚共識
聯繫廣泛是人民政協的工作特點和優勢。我們在工作中以專委會、界別為依託,通過搭建各種平臺載體,精心策劃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委員聯情聯誼活動,不斷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努力畫好畫大團結的同心圓。比如,持續開展「同心·同悅」委員沙龍活動,為每個月過生日的委員慶生;定期舉辦書法沙龍和作品交流筆會,讓大家在參加活動的同時通過交流促進融合,增強了政協組織的凝聚力。又比如,近兩年來,我們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系列專題培訓班,把學習培訓機會更多地向非中共黨員傾斜,從而增進更為廣泛的團結,更好地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打造面向社會凝聚和傳播共識的新平臺
政協頭條總編輯 鄧的榮
2019年1月25日政協頭條上線時,董雲虎主席就明確指出:作為人民政協學習宣傳平臺,政協頭條要堅持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立足政協、面向社會,統籌學習引導和輿論宣傳,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和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任務,著力打造委員學習的新園地、思想引領的新載體、新聞宣傳的新窗口、聯繫各界的新橋梁。一年多來,在市政協領導關心關懷下,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打造面向社會凝聚和傳播共識的新平臺。截至目前,政協頭條下載量超過1.6萬,日點擊量穩定在65萬至70萬次,已成為全國政協系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在構築網上網下同心圓上發揮了應有作用。
一、豐富學習資源,努力成為委員加強學習凝聚共識的新平臺
政協頭條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承載著「媒體+」的功能,努力實現思想引領和凝聚共識常態化、在線化、移動化。一是在選題策略上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突出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彰顯政協制度優勢,發出政協履職聲音,展現政協委員風採。截至目前,政協頭條總發稿量超過4萬篇,每天發稿70篇左右,大約七成流量來自上述選題。二是在報導方式上注重學習交流互鑑,著重關注各地政協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著力呈現全系統、全方位的創新場景,為學習交流互鑑開闢「一站式」渠道。三是在內容結構上注重政協知識的傳播,專門介紹政協知識的政協頭條學習板塊,每逢政協慶典、政協全會等重大活動時,都會出現一個流量峰值。其中「鉤沉」欄目刊發的文史文章,給政協頭條帶來了相對穩定的「基礎流量」。
二、服務委員履職,努力成為委員面向社會廣泛傳播共識的新平臺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也是政協頭條的「當然網紅」。一是及時報導政協委員在履職時間和關鍵時刻亮明身份,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和影響力,面向社會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二是以專欄、專訪等方式,針對社會各界的重點關切和界別群眾的利益訴求,組織委員主動發聲;三是吸引委員入駐「政協號」,這是一個為政協系統和各參加單位、政協委員量身定做的信息發布平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們第一時間受權發布市政協「戰疫動員令」,點擊量迅速達到15萬次;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及時開設「戰疫問答」專欄,邀請專家委員向社會解疑釋惑;3月中旬,又率先開設「直面重大變量·把握髮展先機」專欄,引導委員和各界人士對疫後發展作深入思考。有統計顯示,越來越多的委員樂於利用政協媒體向社會主動發聲,去年接受我們採訪和主動撰稿的委員為1100人次,今年到11月16日已有1929人次。
三、拓展服務邊界,努力成為政協面向社會凝心聚力的新平臺
承載「媒體+」功能的政協頭條,已經深深嵌入政協工作之中,成為政協履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是高度重視「共識思維」和「共識價值」,充分報導政協組織運用協商民主機制廣泛凝聚共識的創新舉措,從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等各項履職活動中感受新成就、領悟新思想。二是高度重視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功能,充分報導政協組織在廣泛團結聯誼中凝聚人心力量的擔當作為,全面展示「政協公眾日活動」「澳門青年人才學習實踐計劃」、外籍人士走進政協等一系列品牌活動的豐富內涵,不斷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認同。三是發揮媒體優勢,豐富政協履職服務生態。在全系統開展新聞傳播業務培訓、協助組織論壇座談,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事務;政協頭條開設的「學習強國」「今日頭條」「澎湃」「抖音」等14個第三方帳號,粉絲總數將近4萬,成為政協系統拓展宣傳面、壯大影響力的新通道。今年11月,政協頭條在安徽蕪湖正式設立聯絡站,未來將設置更多線下聯絡點,以促進線上、線下互動。
目前,政協頭條進入了發展平臺期,傳播能級有待提升,總體流量亟待突破,技術架構亟須迭代。「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將堅守初心使命,認真總結經驗,明確努力方向。面向政協委員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重在突出交流交鋒交融,夯實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面向社會傳播共識,重在擴大界別群眾的覆蓋面,團結引導界別群眾跟黨走;面向海內外廣泛匯聚正能量,重在聚焦公共外交工作品牌,講好中國故事、上海故事、政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