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甄嬛傳》每年都要看幾遍。
這一遍昨天晚上看完了。
蘇培勝說:華妃娘娘已經變得賢惠了!
只是華妃演賢惠演得太尬了。
我覺得這句話是整部劇最大也是唯一的笑點,太諷刺了,太深奧了,信息量太大了,這一段看了幾遍了,笑死了,暗喻了華妃在蘇培勝的心中,在宮中,還有她這個人物的品行是有多差。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看《甄嬛傳》了,每一次看,理解與感受都會不同,我覺得一個人成長跟年齡沒有關係,只跟經歷有關,隨著經歷增長,閱歷的豐富,看人看事的深度都會不同,經歷就是閱歷,閱歷就是見識,見識就是資本,前一次看,好不喜歡華妃,覺得她太壞了。
這一次看有點惋惜華妃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說起來,終究是個可憐人。
她是那種有點小聰明,卻不是個大智慧的人,而且還有一點蠢。
她所做的一切就是怕失寵,怕失去皇上的愛,為愛而生的人,卻不知如何才能留住所愛之人的心,用錯了方式。
無奈,三觀不正,落得個悲催的下場。
02
皇上對她的寵不僅僅是礙於她哥哥,還有真心,畢竟華妃對皇上的心他是知道的,盡心盡力的照顧他是感動的。
如果華妃三觀正,是大智大慧的女人,德行於人,善於心底,她的寵愛不會少於甄嬛,也許比甄嬛還要多,皇上在處決她哥哥後,不僅不會波及到她,對她還會有一份歉意之情,畢竟是她的親哥哥。
她哥哥的所作所為,皇上從來沒有遷怒於她,這是關鍵,華妃卻不懂得珍惜這關鍵,一味的恃寵而驕,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小動作不斷。
皇上的一份真心加一份歉意,還有一份心疼加愧疚,剝奪她做母親的資格,也是皇上心中的痛,這些足夠讓華妃受寵一輩子,而華妃的所作所為,偏偏是背道而馳,最終被傷害最深的是她自己。
所以說,女人吶,只要你的三觀正,自然就有著大智慧,所有的大智慧,都是擁有健康的三觀,在為人處事上累積的。
03
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任何身份,都不要丟掉純良,一定要自保,但,自保不是建立在傷害別人的基礎上,用以善良為基礎,用攻心式,去為人處事,捍衛自己在乎的人與事,你才是最後的贏家。
有時候,最好的自保,恰恰就是護那些傷害你的人周全。
他們感到安全了,自然也不會加害你,有時候,別人加害你,是為了自保,先下手為強。
把敵人變成自己的人,你不僅有了隊友,還能壯大自己的隊伍,增加力量,從而更好的鞏固自己的地位。
讓那些對你虎視眈眈的人,望而卻步,不敢輕易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來;你還可以利用這段安全的時間段,謀劃更大的發展。
人品大於天,人品好的人,上天都會寵著你,慣著你;天都青睞的人,還有什麼大事做不了的呢。
做事先做人,德才兼備,厚德載物;德行永遠要在才華的前面,擁有寬廣的胸懷,才能納入你想要的豐功偉績。
總之,無論在任何時代,你的品行都決定著你受益的深淺。
同理,男人也一樣。
我是卡布,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