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腎功能更有意義。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血肌酐正常值各個醫院的衡量標準不一樣,當血肌酐超過正常指標時意味著腎臟出現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那麼肌酐偏高的原因是什麼呢?肌酐偏高怎麼治療呢?
肌酐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在人體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過不可逆的非酶脫水反應緩緩地形成肌酐,再釋放到血液中,隨尿排洩。因此血肌酐之所以會偏高與體內肌肉總量關係密切,不易受飲食影響。
肌酐是小分子物質,可通過腎小球濾過,在腎小管內很少會被再次吸收,每日體內產生的肌酐,幾乎全部隨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響。
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每20g肌肉代謝可產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血中肌酐來自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在肉類食物攝入量穩定時.
身體的肌肉代謝又沒有大的變化,肌酐的生成就會比較恆定。
在臨床上有很多肌酐偏高的患者。肌酐偏高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反映腎臟的受損情況,肌酐是衡量腎功能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的指標,那麼,肌酐偏高的原因有什麼呢?
在生活中引起肌酐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體內的水份情況
若是人體的體內失水,如出現發熱,多汗,飲水量減少等情況,進而多尿期導致血液濃縮,腎血流量減少等,就是可以出現血肌酐升高的。
2、對於曾有腎臟病的患者
由於病情復發,出現少尿,甚至無尿的現象,就是會合併急性腎功能不全病症,引發血肌酐升高。
3、對於曾有腎病綜合症的患者
使用了損害腎臟的藥物,可以出現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轉的。
4、若是原有腎功能不全的人
如合併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內出現血肌酐升高的情況。
肌酐值高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水腫常以眼瞼開始(有部分患者水腫先從下肢開始),嚴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現胸水及腹水。
2.高血壓是肌酐值高表現之一。
3.尿頻(次數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時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大多數為鈍痛,外科疾患可出現劇烈絞痛。
5.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細胞,或化驗示潛血陽性(有加號)。
6.多尿每晝夜超過2500毫升叫多尿。
7.少尿或無尿每晝夜少於400毫升叫少尿,少於100毫升叫無尿。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現,化驗尿蛋白陽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證據。
飲食
食鹽量限制
一般來說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氮質血症期患者雖然血肌酐高,並開始出現各種輕微的臨床症狀,但由於病理中度損傷,可視有無高血壓以及浮腫情況,控制鹽的攝入量,分別給予低鹽或者無鹽飲食。
蛋白質供應
因為改期病人出現氮質血症,腎功能不全,為了控制腎功能繼續惡化,應控制蛋白攝入量,選用富含高質量的優質蛋白飲食。
維生素的攝入
腎衰竭血肌酐高病人宜選用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食物.如果腎功能不全僅有腎衰竭血肌酐高,但無少尿,無浮腫病人不禁鹽和水,維持低鹽飲食,如果有嚴重水腫,以及高血壓甚至是心衰的情況應嚴格限制禁鹽。
檢查
當患者出現肌酐升高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不亂使用誘發腎功能損壞的藥物,如:止痛藥。其次,定期到醫院檢查,觀察肌酐值和尿素氮的變化。再次,生活中不勞累,不熬夜,適當的運動,做好預防感染的準備。科學合理的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不吃。
油膩的食物,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也不能吃,可以吃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但是量不要多,有水腫和高血壓的限制鹽的食入量。
當肌酐升高的時候患者會有症狀表現,只不過被人們忽略了而已。當人們的肌酐值升高以後會出現夜尿增多、乏力、口渴、身上出現浮腫、血壓升高、心力衰竭、肺水腫等症狀,這是水代謝失衡的表現。當出現代謝酸中毒患者就會出現不想吃飯、虛弱無力、躁動不安、腹痛、嘔吐甚至昏迷。
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症狀,除此之外肌酐升高的患者通過檢查還會發現有高低鈉血症、高低鉀血症、生長緩慢、出現性功能障礙等,這些也是肌酐高的一個表現。當人們出現了以上的症狀時都應該到醫院做個詳細的身體檢查,千萬不能忽略認為是勞累導致的。
肌酐增高臨床意義
與肌酐清除率並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較血肌酐更為敏感。在腎功能減退早期(代償期)肌酐偏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卻正常。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 50%以上時,血肌酐才開始迅速增高,因此當血肌酐明顯高於正常時,常表示腎功能已嚴重損害。
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鈉代謝失調
肌酐高還會出現低鈉血症或高鈉血症。
二、鉀代謝失調
肌酐高常伴隨出現高鉀血症或低鉀血症。
三、水代謝失調
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乾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腫、血壓升高、肺水腫及心力衰竭等。
四、鋁、鎂、銅、鋅、硒代謝異常等
五、腎性骨病
骨痛和近端肌無力;骨痛常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症狀。
六、代謝性酸中毒
肌酐高的患者可有呼吸深大而長、食慾缺乏、腹痛和噁心、嘔吐、虛弱無力、頭痛、躁動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狀。
七、血液系統病變,如腎性貧血等等
血肌酐高代表腎小球過濾率和腎臟排毒功能下降,此時,腎病患者的腎功能開始損傷,進入腎功能不全的階段。而隨著血肌酐指標持續不斷的升高,病人的腎功能損傷程度將越來越嚴重,正常人的肌酐在40~120之間。如果肌酐高於這個範圍,那麼患者就進入了腎臟的病變過程,肌酐高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巨大的損害,而且還會發展成尿毒症。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