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發作全身腫脹,中西醫治療肌酐恢復正常

2020-12-26 瀟湘晨報

今年67歲的錢先生半年前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雙下肢水腫,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腎病症候群,但治療效果不理想。在河北以嶺醫院應用西藥規範治療的同時,他積極配合中醫中藥治療,病情好轉。

腎病發作, 他全身腫脹得厲害

發現雙下肢水腫後,錢先生曾在醫院做過腎穿刺檢查,結果顯示Ⅱ期膜性腎病。他去過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錢先生無奈地說,慢性腎病反覆出現,真是把他愁壞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來到了河北以嶺醫院腎病科。

「全身腫脹得厲害,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氣吹起來似的。」腎病科主任朱昭明對錢先生印象頗深。經過檢查診斷為「慢性腎衰竭、腎病症候群」。

治療中,患者肌酐進一步增高,考慮慢性腎功能衰竭,給予查感染四項,進行頸內靜脈插管,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經過一系列的保肝、降肌酐、降轉氨酶治療後,患者白蛋白值正常、肌酐值正常,水腫症狀也有了明顯改善。

中西醫結合從絡論治, 提高治療效果

據朱昭明介紹,腎病症候群屬於慢性腎病,其發病原因並不明確,且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腎病症候群的特點是「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水腫、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該病屬於比較難控制病情的疾病。

針對錢先生的具體病情,朱昭明建議,在規範應用西藥治療的同時,配合中醫中藥特色治療,不僅能減少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而且創新的「從絡論治」腎病理論,也可以提高腎病的治療效果。

朱昭明表示,腎臟疾病屬於典型的絡病範疇,大部分腎臟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腎絡瘀阻貫穿始終。導致腎絡瘀阻的病機有多種,包括絡氣鬱滯、絡脈瘀阻、絡脈絀急、絡脈瘀塞、絡息成積、熱毒滯絡、絡虛不榮、絡脈損傷等基本病機。據此,河北以嶺醫院建立起了常見腎病的「絡病證治」體系,並根據「絡以通為用」的治療原則,辨證論治,在各種腎臟疾病的不同階段,根據上述絡病八大病機的不同特點,制定了相應的治法,以達到「通」的目的。

朱昭明指出,像腎病症候群等慢性腎病,通常病程較長,一般需要長期用藥,一定要根據醫囑堅持規範系統用藥,並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藥量。除了規範用藥治療,生活上也要注重保養,例如:應進行低鹽、低脂、優質蛋白(建議適量食用易吸收的動物蛋白,如牛奶、瘦肉等)飲食;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感冒等;生活有規律,少熬夜,保持良好情緒等。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

【來源:燕趙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腎病患者血肌酐高了,這4種治療方法比用所謂「降肌酐藥」靠譜!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短期內出現血肌酐升高:第一種情況是剛發現自己患有腎病就存在血肌酐超標;第二種情況則是原來患有多年腎病的患者突然發現血肌酐超過正常。血肌酐高了,怎麼辦?絕大多數腎病患者理解為「使用降肌酐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
  • 體檢發現肌酐高就意味著得了腎病?北京腎病醫院那家好?
    肌酐是肝腎功能的一個體檢化驗指標,經常有人問:肌酐數值高怎麼辦?肌酐高就意味著得了腎病嗎? 肌酐是由肌肉組織中的肌酸經脫水反應代謝生成的小分子物質,釋放入血液後經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其也分外源性和內生性兩種類型。
  • 肌酐偏高的原因?如何治療肌酐偏高?
    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腎功能更有意義。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血肌酐正常值各個醫院的衡量標準不一樣,當血肌酐超過正常指標時意味著腎臟出現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那麼肌酐偏高的原因是什麼呢?肌酐偏高怎麼治療呢? 肌酐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
  • 蛋白尿越多腎病是否越嚴重?腎病...
    、難治性腎病、泌尿道感染及結石、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療對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有獨到見解,並對高脂血症、乳腺小葉增生症有深入的研究,治療男科、婦科相關疾病等。 當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大量的蛋白質從血液中濾出,超出了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或者腎小球濾過膜正常,但腎小管受損,無法將正常濾出的蛋白質回吸收時,蛋白質就隨尿排出,形成蛋白尿。
  • 腎病檢查究竟要做哪些?腎穿刺有必要做嗎?
    所以部分醫生會直接放棄潛血的治療,以潛血為首發症狀的腎病用中醫治療效果更好。 紅細胞(高倍視野) 正常人的尿紅細胞在3個以內,如果紅細胞含量過多,50個以上,導致尿液顏色發紅,則被稱為肉眼血尿。
  • 這3位血肌酐都降了下來,但並非治好了慢腎衰,那又是怎麼回事?
    當血肌酐高到707μmol/L及以上時,說明已經到了「尿毒症」水平(但不一定就是尿毒症),或需要通過透析治療(血流透析或腹膜透析)才能度過危險期或繼續維持生存。各種腎臟疾病都可以出現血肌酐升高,無論是首次發病的膜性腎病及其它腎病症候群,還是患病多年的IgA腎病、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及糖尿病腎病等等,都可以出現血肌酐升高與腎衰竭。
  • 糖尿病腎病進展迅速,如何阻攔尿毒症?穩住這2點,還有機會
    為什麼我們說糖尿病腎病進展速度非常快,堪稱尿毒症的「禍首」? 多數原發性腎病,早期就已經出現了輕微的尿蛋白和尿潛血,當肌酐升高後基本到了3期,也就是腎功能不全階段。而糖尿病腎病剛剛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3期了,肌酐升高後基本為腎衰竭階段了。
  • 血肌酐降下來就高枕無憂了嗎?錯,之後腎友還需注意5點關鍵!
    周遜 腎內科主任我們發現,首次到腎內科就診的腎病患者中,大約有50%左右比例的患者出現血肌酐(SCr)升高,而在這些已超過正常範圍的腎病患者中,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即ARF)或慢性腎臟病合併急性腎損傷(即CKD+AKI)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 血肌酐超標的慢性腎病也可保十數年或數十年不「毒」,如何做到?
    周遜 腎內科主任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有人會說,慢性腎炎最終都會發展成尿毒症;也有人會說,慢性腎臟病一旦出現血肌酐超標就一定會發展成尿毒症;等等。在某些人看來,所有腎病都差不多,都會有一樣的結局,即認為尿毒症是腎病最終結局。
  • 腎病只知道尿蛋白、血肌酐?3個更有用的指標你卻錯過了
    說到腎病,不得不提的是它的一大特性「隱匿性」,部分人發生腎病早期往往症狀不是很明顯。判斷腎病,大多需經過系統的檢查,其中最基礎的是「兩規+一超」,即尿常規、血生化檢查和腎臟B超。基本上可以把腎臟的問題查得透透的。
  • 腎病症候群、大量蛋白尿怎麼治療?
    一般來講,自身免疫參與了腎損害的發生,大多需要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所以,除了糖尿病腎病以外,大多數腎病症候群需要使用激素或者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不抑制自身免疫反應,不控制腎病症候群的病因,腎臟持續進展至腎衰竭,後果將更嚴重。③糖尿病腎病的降糖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病因是糖尿病,所有,控制糖尿病是最有效的治療。
  • 有蛋白尿水腫,腎功能卻完全正常?治療這類腎病,有2點很關鍵
    多數類型腎病都存在這兩項症狀,及時糾正治療,是預防病情惡化的關鍵。 上面我們說過水腫、蛋白尿反應的是腎臟單位中腎小球發生了損害,但如果腎病早期腎臟內免疫炎症反應不是很劇烈、及時得到了抑制,阻止了更多腎小球受損,雖有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的症狀,但尚處於腎臟代償期或失代償期早期階段,檢測腎功能無異常也屬正常情況。
  • 關於腎病的24條傳言,沒有一條是真的!
    當小口 喝、慢飲時又會恢復正常。還要一種情況,氣溫較低時,如冬季,出汗較少,多喝水後更多的水分通過腎臟過濾形成了尿液,也會出現喝完就想 尿的現象。 還有些藥物也能改變尿液的顏色,如維生素B2,可以使尿液變為深黃色或黃綠色,停藥後就會恢復正常。如果沒有其他影響因素,尿液一直是深黃 色且有不易消散的泡沫,那麼說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結合膽紅素,這種情況下有問題的往往不是腎臟,而是肝臟。
  • 關鍵在2點,別再被血肌酐牽著鼻子走
    肌酐治療一段時間有所好轉,有些患者提出異議:肌酐漲上去很難降下來,是不是真的?血肌酐的高低主要受腎小球濾過功能影響,如果腎小球硬化較多,整體腎功能受損嚴重,肌酐也會明顯升高。但並不是所有肌酐升高的情況,都不能降下來。
  • 肌酐偏低吃什麼 肌酐偏低需注意這些
    肌酐偏低的原因1、肌酐是腎功能檢查過程中最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無論肌酐偏低或是偏高,患者都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那麼肌酐低是怎麼回事呢?醫院專家介紹,在腎功能檢查中尿素氮與肌酐結果偏低於正常值時,一般沒有臨床意義。但是出現,肌酐低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就由醫院的腎病專家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肌酐低是怎麼回事?
  • 腎臟受損、腎病不用怕,每天喝一杯,成功「遠離」腎病
    家住河北張家口的鄭先生,今年40歲,由於最近出現 噁心,食欲不振,胸悶憋氣,雙下肢腫脹,腹脹,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肌酐336.58umol/L,血紅蛋白6g/L,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為5.9g,被診斷為腎病症候群。鄭先生拿了一段時間的西藥先吃著,吃了一段時間效果不是很好,反而出現了很大的副作用。
  • 腎病症候群哪個階段治療效果好?
    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多發生於青少年,特點為:臨床腎病症候群時,鏡下多見血尿,本病對糖皮質激素和細胞毒藥物治療反應較慢, 約半數以上患者療效不佳,逐漸發展至腎衰竭。得了腎病症候群該怎麼治療?常規治療大多採用的是糖皮質激素治療,免疫抑制劑及細胞毒類藥物,比如潑尼松、環孢素、他克莫司、環磷醯胺、雷公藤總甙;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抗炎作用。
  • 糖尿病腎病新藥來襲!NEJM揭示Finerenone治療2型糖尿病慢性腎病...
    儘管如此,CKD進展的風險仍然存在,需要探索新的治療方法。 Finerenone,一種選擇性非甾體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在相關慢性腎病(CKD)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試驗中已經證實可以減少蛋白尿。 然而,其對腎臟和心血管結果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
  • 肌酐偏高的原因
    肌酐是通過常規的血液檢測來測量的,它反映了一般代謝健康。男性正常的肌酐水平大約是0.6-1.2毫克/分升(mg/dl),女性為0.5-1.1毫克/分升。肌酐是血液中發現的一種化學廢物,是正常的日常肌肉收縮的代謝產物。在正常情況下,它會被腎臟過濾,並通過尿液從身體中排出。
  • 本來是腎病,為什麼出現偏癱|腎病症候群|血漿白蛋白|高脂血症|蛋白...
    住院後檢查,發現尿蛋白更嚴重,尿蛋白定量11g/d,血漿白蛋白低至14g/L(正常35g/L以上)。腎病症候群,當血漿白蛋白<20g/L就被視為病危狀態,考慮病情嚴重,於是轉入腎內科治療。大量蛋白尿是腎病症候群的核心。腎臟的濾過膜如同人體的「篩子」,全身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經腎臟的濾過膜。正常情況下,小分子的物質比如水、電解質及代謝廢物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能夠自由濾過,而細胞及大分子物質比如蛋白尿、脂肪、糖等不會濾過到尿液中。如果各種原因導致濾過膜受損後,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就會通過受損的濾過膜漏到尿中形成蛋白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