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進展迅速,如何阻攔尿毒症?穩住這2點,還有機會

2020-12-13 騰訊網

為什麼我們說糖尿病腎病進展速度非常快,堪稱尿毒症的「禍首」?

多數原發性腎病,早期就已經出現了輕微的尿蛋白和尿潛血,當肌酐升高後基本到了3期,也就是腎功能不全階段。而糖尿病腎病剛剛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3期了,肌酐升高後基本為腎衰竭階段了。單從尿蛋白和血肌酐這兩項指標來看,腎功能的惡化的速度確實較快。且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也較快,更易發展到尿毒症階段。

糖尿病腎病為什麼進展如此迅速?

一方面糖尿病對身體的影響尤其是血管的損害是不可逆轉的。血糖高會影響到全身微血管的循環,導致血液流通情況變化,引起腎臟內腎小球細胞供血不足,造成纖維化發展,不及時糾正,進展速度相對較快。

另一方面糖尿病也會破壞機體的免疫力情況,免疫力越來越差,也會加重機體感染等情況的發生,導致腎臟整體的恢復緩解較差,腎功能惡化速度加快。

得了糖尿病腎病是不是不可避免尿毒症?

雖然說糖尿病腎病尿毒症發生率較高,佔到大約30%。但不代表說,凡是糖尿病都可能出現腎功能損傷,糖尿病腎病進展速度快但也是有發展時間的。因此要在早期就積極做好防護措施,完全可以降低甚至阻攔尿毒症的發生。

一、控制好血壓、血糖、尿蛋白「三巨頭」

糖尿病腎病Ⅰ、Ⅱ期屬於腎病的潛伏期階段,Ⅰ期檢查腎臟B超通常正常,沒有體積增大,且沒有尿蛋白的情況,Ⅱ期的患者開受血糖、血壓的影響,腎小球開始出現高濾過、高灌注的情況,且可檢查到間歇性的微量白蛋白尿,病理可見腎小球基底膜(GBM)輕度增厚及繫膜基質輕度增寬。腎臟體積增大。

前兩個階段整體來說腎功能沒有實質性的損傷,此時只要控制好血糖、血壓這兩項指標,腎小球的損傷就能降到最低。血糖控制不用多說,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單純的服用降糖藥就可以,仍需要系統的治療,重視駕馭好「老五駕馬車」,即重視飲食的管理、堅持運動控制體重穩定,定期的複查、同時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對維持血糖穩定,降低尿毒症還有其他併發症也有益處。

血壓升高常與血糖同時存在,一些降壓藥同時具有降糖作用,如沙坦類或普利類的藥物,是糖尿病腎病的首選,同時還對降低尿蛋白、延緩腎功能衰竭有一定益處。

控制好血壓血糖,同時不能忽視腎功能的變化,還需要針對腎臟本身針對性治療,保證腎臟血液的供應,保護腎小球等重要腎單位,定期監測血肌酐、腎小球濾過率等指標。

如果及時、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腎病到尿毒症不會太快,腎功能可以保持三四十年沒有問題,如果不加以管理也可能不到10年甚至會更快。

二、盡力保證腎臟血流的供給

腎臟是全身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之一,僅次於心臟。充足的血流可以保證腎臟細胞的正常「工作」,且提供足夠的氧氣。腎臟受損後,毛細血管受損腎小球纖維化,血流會變差。且血壓、血糖的升高會加重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糾正,則會快速走向腎衰竭。

因此糖腎患者在控壓、降糖的同時,同時要注意腎臟血流的情況。注意進行抗凝治療,同時輔助中醫藥的控制,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持腎功能長期的穩定有很大益處。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肌酐升高後,防範尿毒症也不晚!穩住腎功能照著2步走
    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尿毒症、透析等等這些詞可能會出現在你的大腦裡。確實沒錯,檢查一旦發現肌酐值升高,且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60以下超過3個月,基本可以診斷為腎功能不全了,調查顯示有67%的腎病人群第一次就診時肌酐就出現了升高。
  • 越來越多年輕人得腎病與尿毒症,多與這5條有關,也是可避免的!
    可是,相對於中老年患者,年輕人得腎病與尿毒症,對家庭的打擊會最大,對社會的負擔也會更重。對於將要或已經組成小家庭的年輕人來說,經濟上與心理上等都會產生巨大壓力。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腎病與尿毒症?這主要與如下五點有關,了解了之後,還是可以避免的。
  • 注意,這8個腎病再不重視治療與保養,當心發展成尿毒症
    哪些腎臟疾病最後會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2、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人血糖得不到控制在5年內會導致腎臟病變而患上糖尿病腎病,隨著疾病持續發展,尿蛋白越來越多,血肌酐越來越高會進展成尿毒症,在目前糖尿病腎病已經逐漸追趕上來上慢性腎炎,逐漸成為引發尿毒症的常見疾病。
  • 這種腎病進展快,預後差,未來必將是導致尿毒症透析的第一大病因
    腎臟損傷,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腎病已經成為中國患者尿毒症和透析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中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根據數據顯示,美國有將近1/4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是由糖尿病導致的,38%的尿毒症患者是由糖尿病腎病發展而來的,糖尿病腎病是透析患者的第一大病因。在西班牙的尿毒症患者中,超過一半(54%)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日本和臺灣地區,這一比例也高達28%和26%。
  • 從糖尿病到尿毒症或只需5個階段!要控制好血糖,避免腎臟受損
    若是平時沒有注意控制好血糖,引起腎臟受到損害之後就會出現糖尿病腎病;這樣也會加近患者與尿毒症之間的距離,為了避免病情發展為尿毒症,患者出現糖尿病腎病之後更要提高警惕。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若是平時定期到醫院檢查,在腎臟病的最早期發現腎小球的過濾功能出現異常和腎臟的體積變大後就要及時的進行幹預治療,平時除了積極地控制好血糖、血脂和血壓,還要嚴禁抽菸、喝酒,這個時候還有機會避免糖尿病腎病的發生。
  • 得了糖尿病,不想被糖尿病腎病「纏上」,身體這4個症狀留心觀察
    當糖尿病者長時間處於高血糖狀態時,就會造成微血管病變,使得腎臟處的血管壓力增高,導致腎臟形態跟結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然後引起糖尿病腎病。 2、浮腫 患該病者會有負重症狀,這是早期該病最為明顯的一個症狀。
  • 如何避免尿毒症?小便後記得回頭看一眼!
    20年的中年女性 我國有290萬尿毒症患者 其實從慢性腎病走到尿毒症有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自救 到底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的腎還健康呢?
  • 尿毒症是什麼病?如何才能治好尿毒症?醫生說的明明白白!
    二、什麼原因導致了尿毒症簡單說各種腎病,都可能發展到腎病末期,發展到尿毒症。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小動脈硬化症、慢性腎盂腎炎等;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過敏性紫癜腎病,狼瘡等等;再比多囊腎等等。這些腎病如果沒有及時正規治療,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西藥、貧血、高血脂、年齡增大、營養不良等等就會加重加速尿毒症進程。
  • 糖尿病腎病與腸道菌群密切相關,慢性炎症與內毒素是關鍵
    我們根據復旦大學內分泌糖尿病糖尿病研究所所長胡仁明教授的代謝性炎症症候群理論,一直強調2型糖尿病與炎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改善腸道菌群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減低糖尿病併發症風險。最近,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清華大學醫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共同參與研究發表的《腸道菌群失調在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進展》論文也證實,腸道菌群通過「微生物-腸-腎軸」參與糖尿病腎病的進程,內毒素與慢性炎症是影響糖尿病腎病發展的關鍵,補充益生元等等改善腸道菌群,可以對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有積極作用。
  • 糖尿病腎病早期信號有哪些?如何預防?
    我們常說,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糖尿病腎病就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約有20%~40%的糖友會出現糖尿病腎病,嚴重時會影響糖友的生活質量甚至是壽命,是威脅糖友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糖尿病腎病,要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成為了尿毒症高發人群?
    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尿毒症患者達到了290萬。以往年10-20萬/年的上升速度來看,今年我國的尿毒症患者數量應該已達330萬左右。在過去,尿毒症幾乎是老年人的「專利」。因為尿毒症是腎功能喪失所致,而腎病患者喪失腎功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往往需要幾十年的進展時間。
  • 糖尿病腎病新藥來襲!NEJM揭示Finerenone治療2型糖尿病慢性腎病...
    2型糖尿病是全球慢性腎病(CKD)的主要病因,相關指南中推薦伴有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對高血壓和高血糖的控制主要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以及最近新添加的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 (SGLT2)抑制劑。
  • 糖友們,出現這6種情況時,糖尿病正「走向」尿毒症,需留心觀察
    當患者患上糖尿病之後,如果血糖長期得不到控制,那麼很容易就會引發一些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腎病。因此,患者在剛開始出現糖尿病的時候就要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一旦出現下面6個跡象,就要特別警惕,這說明糖尿病正在逐漸朝著尿毒症發展。
  • 腎內醫生:女性尿毒症先兆,有這些趕緊查!70%是尿毒症
    究竟應該如何判斷腎臟疾病的嚴重程度?腎臟疾病是否會發展到尿毒症,看以下5點: 1、發病初期肌酐 假如您在發病初期沒有出現肌酐異常,那麼恭喜您,這種腎病的預後都很好。
  • 男性出現了尿毒症,這六個症狀會找上自己,發現一個也別忽視
    有數據研究表明,中國有超過1億以上的慢性腎病患者,這其中有一部分在未來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內,就可進展為腎衰竭,特別是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球疾病、高血壓腎病等,都是造成尿毒症出現的元兇。這就導致了毒素在體內的積蓄,它們反覆刺激胃腸道黏膜,進而造成胃腸道黏膜淤血、水腫,患者可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腹瀉等症狀表現;2、貧血:通常情況下,貧血都和體內缺少鐵元素有關。
  • 35歲小夥確診尿毒症,或終身透析!得腎病前,其實「有跡可循」
    殊不知專家告訴他,已經是終末期腎衰竭,即尿毒症,這必須得進行透析治療。 之後小陳都得靠做透析續命,一做就做了十幾期。35歲的小陳十分不甘心就這樣一直做透析,於是他決定等待腎移植,現在還在排隊中...... 35歲的小陳,可能會在病床度過餘生。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何年紀輕輕就會患上尿毒症?
  • 治療這類腎病,有2點很關鍵
    多數類型腎病都存在這兩項症狀,及時糾正治療,是預防病情惡化的關鍵。 處於「黃金階段」,腎病治療仍要注意2點! 我們常說腎病2期前即腎功能代償期階段是腎病治療的「黃金時間」,這個階段是腎病轉折點。
  • 看好這些指標,多數患者不會到尿毒症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慢性腎病比率是10.8%,也就是每10個人有1個人患病,而慢性腎病轉化為尿毒症的比例並不高,大約在2%左右,只要能控制腎功能損傷,避免腎病持續快速加重,很多腎病患者都能跟正常人無異。
  • 魏茂國主任-得了腎病6大早期症狀很明顯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高發導致慢性腎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在每10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腎病患者。腎病如果沒有及早發現、治療,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可以發展為尿毒症。許多早期腎病患者症狀都不明顯,魏茂國主任提醒,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要儘快到醫院的腎臟專科就診。
  • 糖尿病腎病患者能活多久?4個危害早發現,及時治療
    糖尿病目前已經十分普遍,許多人可能都患有糖尿病,隨著糖尿病進一步發展加重,有可能會導致一些併發症出現,如糖尿病腎病。一旦有糖尿病腎病發生,說明已經對腎部造成損傷,許多人因此較為擔憂,想知道糖尿病腎病可以活多久,以及會給健康造成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