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俗文化介紹(三十五) 便當

2021-02-16 重慶歐美同學會留日分會


日本快餐盒飯

日本快餐盒飯主要特點:便利:快餐盒飯中全部是加工成品,食用方便。日本的快餐盒飯在近一、二十年中發展較快,主要原因是飲食製作社會化,出現一種新的產業——外食業,節省了大量家庭勞動。快餐盒飯已不只是個人的攜帶便餐,還是工作、學習者的主食,由專門的食品加工廠加工後作為商品提供給消費者,按對象的不同分為職工盒飯、學生盒飯、幼兒盒飯、娛樂盒飯等。


中文名

日本快餐盒飯

外文名

Japanese box lunch

 

日本

主要原因

飲食製作社會化

 

職工盒飯、學生盒飯


主要特點

便利:快餐盒飯中全部是加工成品,食用方便。

可冷食:日本人很受吃生魚片等生冷食品。但是在我國搞快餐盒飯,就要考慮各地消費者的習慣,選擇合適的菜餚與主食。

衛生:日本有關部門對快餐盒飯的製作有嚴格的衛生要求。加工好的盒飯都有一定的食用期限(一般為1天),由於計劃性強,所以扔棄的過期盒飯很少。

價值低:由於快餐盒飯的加工使用了機械化流水作業,因此價格較低。

營養素平衡:快餐盒飯工廠中都要配備營養師,專門從事食品配料中各種營養成分的計算與平衡。

製作方法:快餐盒飯的製作工藝比較簡單,即是將烹調、加工好的各種食品依次分裝於飯盒中,其關鍵是各種食品的合理配合。


職工盒飯

一般是供職工作午餐的,由於食用場所不同,盒飯配製物亦有所不同。例如在食堂裡食用時,可以另外配以咖啡、牛奶及醬湯等。如果有困難的話,可另添小塑瓶裝的飲料。職工盒飯一般按一天所必需的營養素量的1/3配合,但專門供青年與老年人用的盒飯可有所區別。盒飯中有時還配以水果或裝入小袋的果醬。


配方舉例:

星期一:胡蘿蔔、牛蒡、糖醋藕、加蛋的飯糰子(再添加紫菜等)、炸肉圓;另配醬湯。

星期二:小飯糰子(加芝麻鹽)、鹹牛肉片(另附小瓶醬油)、甘藍絲、胡蘿蔔、煮藕塊、醬煮小魚。

星期三:鰺炸魚(或炸肉塊)、胡蘿蔔絲、奶油炒菠菜、蛋黃醬拌蘋果、葡萄乾乾酪、麵包卷(或炸麵包片)、小塊奶油。

星期四:炸肉圓、糖醋藕、煮魚(外撒白芝麻)、煮雞蛋、米飯(加紫蘇葉末)。

星期五:鱈魚鬆蓋澆飯、荷蘭芹、醬煮小魚、甜味醋漬小塊大頭菜、檸檬片、蜜漬香蕉或蘋果。

星期六:麵包三明治(夾入鹹肉燒蛋、蛋黃醬拌黃瓜)、乾酪絲、核桃蘋果色拉、速溶紅茶與檸檬片。


學生盒飯

由於學生(中學、大學生)處於發育期,因此作為午餐的盒飯的營養素量可佔一天必需量的1/3強,對於從事體育運動的學生,盒飯配成可分兩次食用。在學生參加考試時,按學校方面的要求添加牛乳。學生盒飯的主食不只有米飯,還有三明治、中式饅頭、餃子、肉餡炸點心、通心粉等。

配方舉例:

星期一:醬煮牛肉(撒白芝麻)、甘藍絲、西紅柿片、奶油燒煮蛋、海帶、小饅頭。

星期二:炸面拖鱈魚塊、煮藕片、米飯(撒芝麻)。

星期三:三明治(夾火腿與洋蔥末)、水果色拉、牛乳。

星期四:蓋澆飯(洋蔥炒蛋、火腿)、洋薑片、中式饅頭、糖醋荷蘭芹。

星期五:飯糰子(加芝麻、紫菜、幹鱈魚子)、魚乾煮蛋、菠菜紫菜卷。

星期六:炒通心粉、肉圓(加乾酪泥)、生菜沙拉、速溶紅茶。


幼兒盒飯

主要供幼兒園兒童食用,對幼兒盒飯一般以一天四餐,因此每份盒飯的營養素量應為幼兒一天必須量的1/4左右。合理的餐量還可以防止幼兒造成剩飯的壞習慣。此外,幼兒盒飯中,以菜餚為主,並輔以主食,選用易食的形態(如塊形小、無刺骨),易散落的食物,以湯的形式供食。


配方舉例:

星期一:熱狗(夾維也納香腸與乾酪)、甘藍絲、芹頭、果汁牛乳(小瓶)。

星期二:油炸雞脯塊、奶油炒菠菜、雕花煮蛋、紫菜飯糰。

星期三:紫菜卷(餡用燒雞蛋、菠菜與魚圓)、淡味魚糕、醬煮小魚、水果塊。

星期四:小漢堡包、西紅柿、通心粉、雜串鵪鶉蛋與黃瓜塊。

星期五:咖喱蓋澆飯(加香腸、洋蔥、葡萄乾)、芝麻菠菜、淡味魚糕、果汁(小瓶)。

星期六:鹹菜、菠菜、雕花煮蛋、甜煮豆、水果塊。


娛樂盒飯

主要供旅遊等用,因此選用比較方便的食用形態,如飯糰、紫菜飯糰、三明治、熱狗,避免採用易碎、過軟爛食物。溶器通常都是一次性的,如重量輕的氧化鋁塗膜盒、薄塑料盒、木片盒等。有時為了包裝美觀,還包上花花綠綠的包裝紙,甚至盛放在小竹籃中。


配方舉例:

飯糰子、小塊火腿、蛋卷、花椰菜、醬鰆魚塊(用鋁箔另包)、荷蘭芹、水果(如白蘭瓜塊與香蕉塊雜串)、糯米糰子(紅豆餡)。


特殊的快餐盒飯

最常見的快餐盒飯有宴會盒飯。其容器十分講究,式樣也較多,除了長方形的以外,還有方形、圓形、半圓形,乃至葫蘆形的。還有做成上下兩層或上中下加層的,分別盛放不同的食物。食物的品種也比普通快餐盒飯多,常被用於家宴或企業設宴,由專門的工廠加工,可以節約大量的籌備時間。


配方舉例:

(1)飯糰子;

(2)烘烤類:紫蘇漬鰆魚塊、烤蛋卷、烤魚糕、熟慄子;

(3)炸蝦;

(4)煮物類:煮凍豆腐、煮松菇、白煮獨活、煮蒟蒻、煮嫩豆腐;

(5)醃蘿蔔、醬煮牛蒡、梅子幹。


使用容器

日本快餐盒飯的容器高度在4~6釐米,形狀較多,最常用的是長方形。一般都有隔繼,以便在一隻飯盒中盛放不同的食物。按其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以下幾種:

塑料盒:用於職工、學生、幼兒盒飯等普通盒飯,有盒身與盒蓋兩部分。為降低盒飯的成本,塑料飯盒一般都要收回,洗滌後再用。

輕質塑料盒:採用基丙烯類發泡塑料加工成型,或用硬聚乙烯片加工成型,有一定的強度,重量較輕,不重複使用。


木片盒:只是在一次性盒飯中使用薄木片製成的飯盒。

木漆盒:只用在一些特殊盒飯中,其加工精細,表面漆以優美的圖案,色調上以黑紅色為主,加強其華貴感。

氧化鋁塗膜盒:採用較薄的硬塑料作基質,外塗氧化鋁,外形美觀,重量輕,常用於一次性包裝。

保溫盒:使用保溫材料加工製成,因此有一定的保溫能力。

鋁箔:僅在快餐盒飯中用於包裝個別食物(如烤魚片、醬煮雞塊等),其特點是可以防止醬汁流出,沾汙其它食品,不與包裝食品粘結,包裝方便,成型自然,美觀。

往期連結: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一)櫻花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二)相撲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三)浮世繪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四)日式溫泉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五)和服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六)壽司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七)歌舞伎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八)日式園林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九)神社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忍者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一)柔道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二)空手道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三)劍道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四)合氣道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五)茶道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六)花道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七)鐵壺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八)南部鐵器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十九)柴犬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二十)秋田犬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二十一)抹茶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二十二)盂蘭盆節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二十三)和尚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 (二十四)  摺紙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二十五)日本的烏鴉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二十六)日本的姓氏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二十七) 清酒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二十八) 日本漫畫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二十九) 日本式婚姻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居酒屋文化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一) 警察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二)日本拉麵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三) 和牛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四)書道

相關焦點

  •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四十六)日式按摩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二十九) 日本式婚姻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一) 警察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五) 便當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三十六) 監獄日本民俗文化介紹 (四十一)天婦羅
  • 【揭秘】日本的便當文化
    在日本這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島國上,有著許多獨特的文化,其中有一種,從古墳時代(大約四世紀至六世紀之間
  • 日本的便當為何精緻又有美感?從便當文化中看日本人的性格
    從日本的便當文化中,我們毫無疑問可以洞見日本人的性格。一、便當與日本人的性格在日本人的性格標籤中,總有一個是追求精緻。在日本的整個飲食環境裡,他們也同樣注重菜餚的造型,把烹飪出來的菜餚作為自然風物中的一種藝術,用以點綴人們的生活。
  • 日本人每天的便當中, 最喜歡放的配菜會是什麼?走近日本的便當文化
    日本可以說是世界上便當文化最深厚的一個民族,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日本媽媽和櫻花妹們曬出各種好看又個性的便當,那麼日本人最喜歡的便當配菜是什麼呢~炸雞塊走近日本的便當文化關於日本食品文化,除了我們大家熟悉的酒文化、煙文化和茶文化,便當文化也是日本食品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這是一篇讓你食慾大增的文章 | 日本的便當文化
    這是一篇讓你食慾大增的文章 | 日本的便當文化 2020-07-20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便當文化—如何把普通的盒飯吃出高級的感覺
    日本,這個集工匠精神和中二病於一體的國度,是怎樣和「盒飯」擦出火花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日本的便當文化。便當文化是什麼?日本人把出門在外吃的可攜帶食物稱為便當。而在便當裡,通常會有米飯、主菜、副菜以及餐後的小甜點,其花樣之豐富,有點類似於西式全餐。
  • 你不知道的,日本人精緻的便當文化
    日本的便當已經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了~便當文化從古墳時代(大約四世紀至六世紀之間)就開始醞釀,至今已自成體系。 「便當」一詞從中國傳入日本又反傳日本,含義已有所改變,最初意為「便利的東西、方便、順利」,現在類比,大概就類似於「盒飯」即盒裝餐食的東西吧~ 日本的便當大多缺乏熱度,但日本人民對此並沒感到不妥,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美感的營造上。
  • 了解了日本的便當文化,是不是食慾大增?
    了解了日本的便當文化,是不是食慾大增? 時至今日,美觀精緻、食材考究的便當,已經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廣受關注。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日本的便當,看看它究竟都包含了什麼樣的內容。
  • 日本便當文化,一眼讓人食慾大開!
    日本在16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專門裝便當的容器。在江戶時代,隨著一日三餐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便當變得非常普遍。無論是工作旅行還是節日活動,他們都會隨身攜帶午餐,並且從食材上開始講究。在江戶時代末期,歌舞伎開始流行。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在休息時間會吃便當。
  • 中國的端午民俗與菖蒲文化傳入日本後,被日本人賦予了獨特的意義
    菖蒲與端午的結合在唐宋時期的民俗中固定成型,菖蒲常與艾草並提共用。唐時有五月五飲菖蒲酒、懸掛艾草的傳統。宋代市民生活和文化的極大豐富,不僅宮廷在端午這一日用彩色蒲線裝點節慶,民間還有在門前懸掛菖蒲艾草,並在上面系上糖果粽子的民俗。值得注意的是,菖蒲除了具有藥效和咒力,此時作為端午節裝飾還被賦予了審美功用。
  • 為啥日本的便當要在米飯中放梅幹?看到梅幹,就知道這是日本便當
    便當日本人有多愛吃便當,他們吃便當其實也有「迫不得已」的時候,但是他們努力讓這成為了一種享受。在日本,每一個家庭主婦,都要在每天清晨早早醒來,為家人準備今天外出時帶的便當。無論是上班還是上學,很多人都會自己帶便噹噹作午飯。手巧的主婦還會給便當變著花樣,味道要好,造型也不能遜色。
  • 餐盒裡的藝術品-日本便當
    「此篇為「日本美食」板塊系列,此文介紹的是 日本便當。往期系列的其他文章可點擊下面的連結進行查看。」
  • 日本的「便當」盒(午餐飯盒)
    「便當」, 或者說盒裝午餐,是日本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因為裡面擺滿了各種美食,色彩誘人,出門在外時,吃 「便當」便是一天中最期待的幸福時刻。要準備「便當」,您需要一個「便當」盒,即用來盛餐的容器。日本的午餐飯盒種類繁多,並且這些容器一直在與時俱進,以便能夠變得更便於使用以及滿足各種需求。「便當」 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 黃油怪談:《美少女萬華鏡5》中的日本民俗文化
    你,要死一遍嗎 許多人都知道《美少女萬華鏡》系列(以下《萬華鏡》)是 18X 的,不過到了《萬華鏡5》這代,除了上述「死一遍」這樣的陳年老梗之外,還多了不少的日本的民俗文化
  • 當G-SHOCK三十五周年遇上東京迪士尼三十五周年!
    G-SHOCK三十五周年鬧得沸沸揚揚有人埋頭用手機搶表有人實體店排隊抽籤還有人通宵排隊買餘文樂限量版
  • 日本人的便當裡面為何有一顆梅幹?
    「便當文化」是日本飲食中的典型文化。在日本,學生族和上班族每天包包裡都會放入便當作為午餐享用。
  • 日本便當……不說了,流口水了
    日本便當最早出現的時間,已無法考證,有人說是在公元4-6世紀之間,有人說是在公元16世紀下半葉,而它真正進入上流社會並廣受歡迎,是在江戶川時代(1603-1868年)。那段時期,日本人熱衷到劇場看歌舞表演,經常一看就是一整天。
  • 日本人帶便當去上學,早上做的便當,到了中午才吃,不會涼嗎?
    便當這個詞,在日本,不僅代表著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日本人無論是上學上班,或者外出郊遊,都要帶上一份便當。甚至是在旅遊雜誌上,都有專門介紹日本列車便當文化的。日本的列車便當種類很多,每個地方的列車,都有自己獨特的便當。這些便當已經成為旅遊中的一環,是單單為了吃列車便當,都值得去一趟旅行。
  • 日本的手帕文化
    日本人習慣帶手帕在身上,天氣熱時用來擦汗、上完廁所洗完手時用來擦手、女性吃飯時會把手帕鋪在自己的膝蓋上用來防止食物掉落弄髒衣物;情侶約會坐在公園涼椅上時會拿來當鋪巾使用,若遇到異性哭泣時還可以借給對方擦眼淚等等。
  • 日本文化丨日本人只吃冷便當?無法理解背後竟有這樣的內幕
    日本人一般吃的都是冷便當! 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日本的便當不等於中國的盒飯!因為日本的便當多出自家人之手,飽含愛意,做工精細。而中國的盒飯雖然味道很好,一般來說只是飽腹的食物。(由於中日的學校、公司制度不同,所以中國沒有發展出便當文化。)在一般人的想法中,便當一定是熱的,即使不是拿著會燙手的程度,也一定不會是冷的,當然白飯一定要是冒著白煙端出來的。加之現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引入了日本羅森、7-11等便利店,完全引入了國外模式,在便利店內銷售熟食。因此,買便當時,店員一定會問是否需要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