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雜世界尋一絲靜謐
你會去哪裡?
小布首選咖啡館!
在西安東西南北
各處街角
都有這樣一些咖啡館
是喧囂都市的安靜之處
當你推開門的那一刻,便如同走進了另一個世界,身體的疲累也好,心裡的焦躁也罷,在身後的門合上的那一刻,全部都卸下了。
今天
小布就帶大家
去看看幾家特色的街角咖啡店
聽聽那些
衝咖啡、喝咖啡和咖啡創業的故事~
她們熱愛生活、懂得感恩且不斷精進,選擇從朝九晚五的格子間生活中跳脫出來,安靜地守護在自家的一畝三分田中。為了一杯萃取優秀、風味獨特的咖啡,每天都在這場味蕾的學術研究上不斷制衡變量,不斷刷新著我們對於完美口感的最高認知。
NO1:
走過千山萬水只愛西安
城牆腳下「且停停」
在西安城牆腳報恩寺街上,有一家小小的咖啡館,店面不大,但進入店內會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舒服、輕鬆,想窩在這裡和老闆談天說地。
這家咖啡館名叫「且停」,店老闆王晶是一個90後的甘肅姑娘,因為店內面積只有39平方米,所以她是這個店裡唯一的員工。2016年,王晶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在設計院的工作,開始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全國旅行。旅行中偶然的機會,王晶在雲南學習了手衝咖啡,這讓她對咖啡有更深的認識,並萌生了開一家咖啡館的想法。咖啡館則果斷地選址在西安,這個讓她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王晶說:
「大學四年,沒有好好的了解西安,通過半年的旅遊,發現走過的城市雖各有特色,但沒有西安文化底蘊深厚,還是最惦念西安,尤其是西安的城牆。」
回到西安後,王晶就立馬開始為店鋪選址。她到現在都清楚的記得,自己從早上7點沿著順城巷,從永寧門走到了含光門,又從含光門折回走到了現在店鋪的位置。「我走走停停,走到報恩寺街被一顆葡萄樹和牌坊吸引,停下腳步駐足觀看。看到樹下的店鋪在出租,我就撥打了電話。」王晶說道。
說到為何會給店鋪起名「且停」,王晶笑著說某天夜裡夢見了自己走走停停在尋找店鋪的場景,並夢見了且停這兩個字,早上醒來搜索二字,詞條中彈出清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腸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的名聯。「覺得這句詩符合我當時辭職時的心態,也希望自己的這家咖啡館成為大家且停停的一個清淨之地。」王晶說道。
店鋪的牆面上貼著她走過的每一個城市的印記,火車票、飛機票、景點門票、演唱會門票等等。
談起最近這幾年來,星巴克、瑞幸等大型連鎖咖啡品牌逐漸落戶西安,是否會給她的小店帶來衝擊?
王晶搖搖頭,表示這只會讓更多的人認識咖啡品牌,並對咖啡有更多的了解,顧客在品嘗之後會對咖啡有了更多的需求,更高的要求。而大型連鎖咖啡品牌進入西安市場,也對咖啡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不停的加強學習,研製出有本店特色的咖啡產品,不斷的滿足顧客提出的新要求。
王晶很有信心的說道
「每一個獨立的咖啡館都有其特色,從店內裝修風格、咖啡產品都彰顯了店主的態度,這與連鎖咖啡館統一的風格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店主聽顧客傾訴、吐槽,與其天南海北的暢談,這些人性化的服務,是連鎖咖啡館不能給與顧客的服務。」
NO2:
在咖啡館裡「雕刻時光」
曲江這間雕刻時光今年二月份開張,從年齡上來說還是一家新店,而經理慧敏已經在雕刻時光工作了八年有餘,大了這家店好幾歲。
還在外國語學院念大學時,慧敏就選擇了在咖啡館做兼職,畢業後進入咖啡行業,成長為負責經理,對於職業的選擇她沒有一點猶豫。
因為熱衷於學習語言,她在咖啡店裡籌備了英語角,最早只是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學習聊天,隨著新老朋友的加入活動便越做越大,從師大店到曲江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和西安人定期在這裡交流、聚會,其樂融融。慧敏換了工作的地點,許多人居然也就追了過來,因為她在咖啡館營造的溫暖舒適的氛圍讓人丟不下、舍不掉,大家稱這裡是「充滿魔力的英語角。」
慧敏是河南人,但在畢業時卻選擇留在了西安,對於呆了將近十年的西安,她也有了一種家鄉的情感。「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旅遊,但是在外面待幾天,就會越來越待不住,想回西安,回到西安才有安心的感覺。」
NO3:
創業不易
且行且珍惜的上上咖啡店
劉華是上上咖啡店的店主,年近不惑,他放棄了上海工程師的舒適生活,選擇在德福巷老街裡經營著佔地僅6平方米的門面小店,4年來他眼看著周邊的咖啡店關了開,開了又關的,而他的小店也僅靠薄利和一些老顧客的光顧在堅持著。
「咖啡創業是一個門檻很低,但是淘汰率很高的行業,越來越多的人想入門,但是真正在這個行業裡賺錢的都是一些所謂的咖啡培訓和二手機器倒賣商,只有沉下心來,才能真正了解這個行業。」劉華告訴小布。
談及創業初衷,劉華並不像其他的創業者那樣,夢想開一家咖啡店,他進入這個行業是經過理性的分析後認為:未來,在西安,咖啡大有可為。
劉華每天除了開店外,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鑽研咖啡行業的現狀,他每天凌晨一點到凌晨四點堅持了解行業趨勢,分析星巴克等大型連鎖咖啡店的運營模式,不斷去推敲、琢磨咖啡的後臺裝置,從咖啡制度的設定要最終物流的終端,每一步他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高品質是上上咖啡取勝的秘訣之一。劉華將自己的顧客看作是「數據反饋」,他認為只要主要「數據」在增加,就證明了優質咖啡是大家的一致追求。
NO4:
創業初心:
遵從自己的內心引力
用心對待每一杯咖啡
長安,從來不缺故事,哪怕僅僅在一條342米長、5米寬的小巷。小布講的最後一個創業故事,就來自於這個叫蘆蕩巷的小巷子。巷內有一家名叫金小蠻咖啡工作室,店的主人名叫金小蠻。
小蠻從業很久,在咖啡圈已小有名氣。說起對咖啡的喜愛,小蠻說從大學時代,速溶咖啡的香氣混合著電臺廣播的《大話王中王》,構成了一個個午後,從夏到冬。也因為喜愛,小蠻便從事了咖啡行業的工作,一幹就是3年。
想把咖啡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事業發展下去,也因此產生了創業的想法。她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引力,做不擰巴的事,過不糾結的人生。」
一個月內,從腦中萌芽到迅速落實——找房子、裝修、買設備、調試機器,然後就開始營業了。雖然每個計劃與構想的逐個落地,統統都比想像中的要更加複雜,但因為喜愛,家人、朋友、顧客的支持,雖然一路艱辛,但小蠻還是堅持了下來。
現在,一路走下來,對小蠻來說,咖啡就像是她的一位老友,給予她肯定、鼓勵,令她變得更加積極、更加自信。同時也讓她懂得個中辛酸,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近年來,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巨頭逐漸落戶西安,在連鎖店工作過的小蠻深諳小店與咖啡巨頭的競爭之道:大的店確有它們無法超越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但相應的他們無法做到杯杯精製,品質僅能達到行業基準線;小的店面要想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嚴抓品質,做到遠超基準線的水平。正因此,從豆子到萃取方式、時間、手法,任何一個環節,小蠻都極為用心。
也正因咖啡巨頭的出現,西安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優質咖啡館,讓消費者們能夠喝到越來越不一樣的咖啡,在小蠻看來這是一件好事。 「但目前還有很多顧客對咖啡一知半解,還需要咖啡從業者們的大力宣傳、去推廣真正的精品咖啡。」小蠻笑著說道。
在西安
有很多人和以上故事的主人公一樣
即使創業艱辛
但因為一份喜愛與執著
他們一直堅持著
將來自大洋彼岸的香氣溢滿西安各個小巷
用咖啡文化提升西安國際範
打磨「咖啡之城」這張靚麗的名片
文:陳晨、唐芸、白素素
部分圖片由被採訪人提供
編輯:寬寬丨審核:何礫、陳穎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