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2萬噸柴油洩漏,居民水源被汙染,背後汙染大戶橫行多年

2021-01-10 騰訊網

「我們要從社交媒體上了解緊急情況?您沒事吧?」6月3日,普京在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州長亞歷山大·烏斯的會面中忍不住出言譏刺。

5月29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諾裡爾斯克地區發生油罐洩漏事件,但直到6月3日普京這次「發飆」以後,事故才真正獲得公眾注意。地方行政長官和緊急情況部稱,發生事故的熱電廠有意瞞報,致使他們在事故發生後兩天,即5月31日才從「社交媒體上令人驚恐的內容」當中得知消息,而直到6月3日會議當天,地方當局仍未形成有關事故處理的具體方案。

八天以前,普京剛剛因為地方政府應對境內洪災和山火等問題不力,而在一次公開的視頻會議上憤而摔筆,沒想到只過了一個星期就再次爆發災難性事件。6月4日,普京宣布諾裡爾斯克進入地區緊急狀態,為處理事故現場調動國家力量,但按照目前環保組織以及專業機構的估算,要消除這次洩漏事故對於環境的影響,即使只是初步消除,恐怕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被汙染的河流 / 網絡

北極歷史上最大的洩漏事故

5月29日,諾裡爾斯克一個儲油罐突然倒塌,導致其中約21000噸柴油發生洩漏,蔓延到附近約350平米的地表,並迅速滲入附近水體。由於燃油蔓延,一輛路過當地的汽車在距離儲油罐原位置40米的高速公路上起火,並因此造成大面積火災。

6月8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政府聘請的一組科學家公布了初步樣本分析結果。這份報告稱,當地石油製品滲入土壤的深度至少達到2-5釐米,土壤汙染面積至少為5平方公裡,覆蓋了貝濟米尼河,達爾迪坎河和安巴納亞河的洪泛區,三條河流的水質都遭到嚴重汙染。同期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公布的信息則稱,諾裡爾斯克地區部分水體樣本中有害物質濃度已達到可允許上限的一萬倍以上。

諾裡爾斯克位於北極圈以北300公裡,歐亞大陸最北端的泰梅爾半島上,受到汙染的安巴納亞河是附近凱耶坎區居民的飲用水源。這條河流向北部皮亞西諾湖,湖水又經皮亞西納河匯入喀拉海,進入北冰洋。

這使得這次洩漏事故成為北極地區歷史上最大的汙染事件,它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目前仍無法估算。

工作人員正在處理洩漏的燃油 / 網絡

儘管在普京宣布區域緊急狀態以後,前去處理事故現場的救援隊已經實施了抽水、截流等措施,並在安巴納亞河上設置了臨時水柵以阻截汙染物的進一步擴散,但水柵不久後就被安巴納亞河上的浮冰衝垮,目前皮亞西諾湖中已經發現了洩漏的石油製品的痕跡,會不會順著水流方向進入北冰洋,目前仍存爭議。

與此同時,皮亞西諾湖和皮亞西納河均是北冰洋沿岸重要的漁業水域。

發生事故的熱電廠屬於俄羅斯上市公司諾裡爾斯克鎳業所有,該公司給出的初步事故原因分析認為,導致儲油罐坍塌的原因是事發地點永久凍土的意外融化——該廠的工業設施普遍建造於三十到四十年前,在當時,永久凍土被認為是完全可靠的地基材料。諾裡爾斯克鎳業據此提出,事故是「由於已經穩定使用三十餘年的支撐部分突然下陷」導致其上的儲油罐遭遇損壞造成的。

全球變暖自然是這種解釋版本背後的潛臺詞,這是事實,但在諾裡爾斯克,事情遠非如此簡單。

瞞報羅生門

從6月3日與地區負責人的會議開始,普京已多次提出要追究這起事件當中謊報、瞞報信息者的責任:國家層面上的事故應急響應遲至6月4日才終於開始,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周。

一場推鍋大戰隨即爆發。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政府均向普京解釋說,是事發熱電廠遲遲不報告真實消息導致了災難處理沒能及時開始,但這一說法很快被發現不實——不僅熱電廠方面堅持他們在第一時間上報了信息(廠方代表同樣參加了那次會議),州緊急情況部網站與各主流媒體均在29日發布了有關諾裡爾斯克發生燃油洩漏的消息,只是在當時,這條簡短內容並未引起太多輿論注意。

俄羅斯自然資源監督局局長拉季奧諾娃的Facebook主頁也證實了熱電廠並未隱瞞信息:5月29日當天她就已通報過相關內容,30日則更新了諾裡爾斯克水汙染的現場照片,稱清除洩漏燃料的工作即將開始。「保安不允許我們直接進入發生緊急事件的地點。」她在30日寫道,「將會進行行政調查。」

拉季奧諾娃30日在Facebook主頁上上傳的水體採樣照片 / Facebook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州長亞歷山大·烏斯不久後解釋了他的說法,他表示,熱電廠所做的並非完全隱瞞信息,而是沒有提示他們洩漏事故的嚴重性,也沒有及時求助:類似的事故消息他們經常收到,並未意識到這一次與過去有所不同,這才導致了地方政府反應遲緩。

這仍然與有據可查的公開信息相矛盾:30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調查委員會網站上公布的事故初步調查當中已出現了「約2萬噸石油製品發生洩漏」的句子,在6月3日與普京的會議之前,類似的描述也出現在各級媒體和相關政府網站上,還有報導提到,當地採取了事故處理措施。

6月3日,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勘察事故現場 / Facebook

只是所有一切都在靜悄悄地進行,從5月29日到6月3日的五天內,試圖呼籲國家關注的所有努力——其中甚至包括諾裡爾斯克檢察院——都不了了之。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場「羅生門」當中承擔責任的究竟應該是誰,截至目前,受命調查瞞報事件的俄調查委員會已經提起了四項刑事訴訟,遭到拘捕的第一人是事發熱電廠的車間主任。

在當地,已有環保組織和居民將事件形容為「北極車諾比」。這或許並非一個完全貼切的形容,但至少指出了一部分事實:無論從信息傳遞,還是行政效率方面,這次事故都揭開了某些長期存在的致命缺陷。

統治城市的企業

諾裡爾斯克鎳業是全球最大的鎳和鈀生產企業,其銅產量也居於世界前列。但作為全球利潤最高的礦產企業之一,諾裡爾斯克鎳業同時還背負著一重惡名:它是汙染排放大戶,其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佔到全球總量的1%,主要廠區所在地諾裡爾斯克甚至獲評了「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屬汙染嚴重到可以開採。

諾裡爾斯克高聳的煙囪。它是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 網絡

當地居民多年來的抗議並未收到任何效果,儘管有關其環境汙染問題的指責自蘇聯解體以來就沒有停止過,該企業也曾多次承諾將投入資金改善汙染排放問題,但另一方面,過去三十年來諾裡爾斯克鎳業並未因汙染物排放而受到過什麼實質性處罰。

在這一地區,近年來僅漏油事件就已發生不止一起,各種形式的汙染物排放隨處可見,而市政當局更像是企業的一個行政部門:市政府班底中許多成員直接來自諾裡爾斯克鎳業管理層,其中也包括目前正在領導地方事故調查小組的諾裡爾斯克市長阿赫梅欣。

有俄羅斯媒體報導稱,由於所有僱員在與諾裡爾斯克鎳業籤署的勞動合同中都附帶有保密協議,即使是當地居民,長期以來也並不知道在自己的城市當中正在發生什麼。

同樣的情形在這一次洩漏事故中仍然成立:將洩漏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上的是幾個偶然路過的本地農民,而在事故發生的最初幾天,就連自然資源監督局的工作人員也無法進入現場。

俄羅斯杜金卡,諾裡爾斯克鎳業的貨櫃 / 網絡

諾裡爾斯克自建市以來就是圍繞鎳礦開採而建立的工業城,在蘇聯體制下,國有企業「包辦」市政事務曾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時至今日,這種「包辦」暴露出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多。過去十幾年,有關諾裡爾斯克鎳業各廠區設備老化、需要檢修的警告從未停止,但企業本身甚至裁撤掉了內部設備檢修部門。而直到6月2日,自然資源監督局出具的報告中仍認為皮亞西諾湖及其下遊河流未受汙染,這將顯著影響自然資源部對於事故程度的認定,進而影響賠償款項數額。

與此同時,很難假定這起事故會是最後一次——由於全球變暖趨勢難以逆轉,北極地區永久凍土的融化帶來其上老舊工業設施的更多「意外」,或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6月5日,普京在與諾裡爾斯克鎳業的主要控股人波塔寧舉行會議時提出,局勢應由「緊急情況部本身」實現完全控制。(文/路塵)

相關焦點

  • 印度化工廠毒氣洩漏,又一次提醒化工汙染所帶來的危害
    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7日報導,該國南部安得拉邦一家化工廠當天發生有毒苯乙烯氣體洩漏事故,造成包括一名兒童在內的至少11人死亡,1000多人中毒,其中至少25人情況危急。此次洩漏事故發生在7日凌晨3時左右,事發時化工廠附近的居民大多在熟睡之中。
  • 「案例分享」淋洗-抽提技術修復柴油汙染土壤及地下水案例分析
    近年來,對石油汙染土壤治理的研究越來越多,我國的土壤汙染修復技術也取得顯著進展。本文以珠海某電鍍行業企業柴油洩漏汙染土壤及地下水的場地評估及汙染治理為例,受汙染地下水採取異位抽提處理技術進行修復,同時對石油類超過土壤背景值上百倍的土壤進行淋洗,確保受汙染地下水中石油類含量達到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石油類標準限值(0.3 mg/L)。
  • 水源被汙染9000餘人斷水超12小時
    經過層層排查發現,汙染源竟是堆積著的大量廢棄菜葉;在水源點附近還有私開的養殖場直排廢水,兩種汙染源滲濾液流入水源點造成附近9000餘居民的用水被汙染,斷水12個小時以上。近日,安寧市法院審理了這一案件,傾倒廢棄菜葉的3名被告獲刑,並賠償相應的生態損害費。養殖場13名相關負責人也被判刑,並賠償生態損害費共74萬元。
  • 俄羅斯遭遇史上最嚴重石油事故,河水都變鮮紅……
    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普京這周三在俄羅斯政府視頻會議上大發雷霆。事情的起因,是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石油洩漏事故。而政府直到事情發生兩天以後,通過當地居民在社交網站上發的視頻才知道出了大事了。在維基百科的史上最嚴重漏油事件中,2萬噸的洩漏量排不進前十。排名第十的英國Torrey Canyon號運油船洩露事件,洩露出來的原油在12萬噸左右。雖然這一次發生在Norilsk的洩露事件雖然比英美發生的洩漏量小,但它發生在陸地上而不是海洋,受影響的生物將會更多。
  • 生態環境汙染水處理,水質監測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生態環境汙染水處理,水質監測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在取得重大發展的同時,卻付出了資源過度開發浪費、環境嚴重汙染的沉重代價,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一年也難見幾回。拯救水質汙染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城市數量與規模的迅速增加與擴張,城市生活汙水問題日益嚴重。從我國汙水排放結構來看,居民汙水排放量在1999年首次超過工業汙水排放量,之後的十多年間,居民汙水在我國城市汙水排放中一直處於首要地位,且比重逐年增加。
  • 澳大利亞新州採石場項目恐汙染水源 可口可樂公司表擔憂
    可口可樂公司擔心,如果允許在距離其水源僅幾公裡遠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部高地(Southern Highlands)新建採石場,其生產的瓶裝水可能會受到汙染。「我們在土地上有幾個取水鑽孔,在我們生產各種瓶裝礦泉水項目的過程中通過這些鑽孔提取水源,」提交的材料中寫道。他說:「過去10年裡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我們認為這些行動也將會長期持續下去。」「從地下提取的水的可用性、一致性、可靠性和質量對我們的業務和客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甲苯洩漏汙染嘉陵江?川渝跨界演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
    演練模擬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街子化工園區某化工廠甲苯儲罐發生燃爆事故導致甲苯洩漏,洩漏甲苯隨消防水進入嘉陵江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對合川區嘉陵江水質造成影響,危及沿線古樓、錢塘、雲門及合川城區飲用水源地的環境安全。
  • 一季度汙染案例頂半年,俄羅斯創五年來空氣汙染最高紀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5日消息,俄羅斯審計和諮詢公司FinExpertiza基於俄聯邦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的數據發布的研究報告稱,2020年第一季度錄得44起最高空氣汙染案例。據介紹,本季度的指標成為2015年以來最近5年觀察的最高紀錄。
  • 整治燒烤餐飲業油煙汙染 向居民發放環保型引火煤 城關區多舉措...
    草場街網格員向居民發放環保煤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嚴控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整治燒烤餐飲業油煙汙染、加強流通領域成品油監管、向居民發放環保型引火煤……為全力推進藍天保衛戰嚴控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該區生態環境監測站在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前期檢查摸底、完善車輛臺帳的基礎上,按照「雙隨機」模式,對轄區有20輛以上柴油車的企事業單位開展入戶監督抽測,重點對物流貨運、工礦企業、長途客運、維修等單位機動車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監督抽測監測。目前已完成5家單位11輛柴油車、商混運輸車的抽測監測工作,及時督促超標排放車輛進行整改,達標排放。
  • 山上養殖汙染山下水源引糾紛 蒼南福鼎聯動處理跨界環境汙染問題
    山上養殖汙染山下水源引糾紛 蒼南福鼎聯動處理跨界環境汙染問題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0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4月7日消息:日前,溫州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寧德市福鼎生態環境局啟動跨界聯動執法機制,共同解決一起跨界環境汙染糾紛問題。
  • 巴南區交出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優秀...
    今(16日)天,巴南區生態環境局在區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發布會,交出了巴南區三年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優秀成績單:325天優良天氣創歷史新高、600餘公裡汙水管網護長江、清理處置553噸受重金屬汙染土壤......
  • 四川省發起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戰役」
    圍繞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我省發起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戰役」,一個戰役一個戰役打,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這是記者6月25日從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獲悉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 俄羅斯網紅景點:看似美如馬爾地夫,實際卻是永久汙染源
    隨後,俄羅斯最大的婚紗攝影機構宣布在藍湖邊設立拍攝基地,在此後的半年時間裡,共有600多對新人報名參加,哪怕排隊2個月也要等。而2014年的一次儲罐故障,導致本該用於發電的1.75萬噸柴油流入數百河流與湖泊中,預估在此後的5-10年內要15億美元清理費用。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02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每年超10萬隻海洋動物,因被塑膠袋纏住或誤食塑膠袋而死亡。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垃圾侵佔,食物被垃圾填滿。
  • 油罐車洩漏汙染水體?廣州舉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本次演練模擬增城區九龍潭增江支流附近路段發生一起油罐車被運輸車追尾交通事故,導致油罐車裝載的柴油發生洩漏,通過附近水溝流入增江支流,造成事發地下遊水體受到汙染。事件發生後,市生態環境局增城分局立即派出執法、監測隊伍趕赴現場監測,及時將監測結果向增城區政府及市生態環境局匯報。
  • 水源被汙染9000餘人斷水超12小時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A08 事件...
    經過層層排查發現,汙染源竟是堆積著的大量廢棄菜葉;在水源點附近還有私開的養殖場直排廢水,兩種汙染源滲濾液流入水源點造成附近9000餘居民的用水被汙染,斷水12個小時以上。近日,安寧市法院審理了這一案件,傾倒廢棄菜葉的3名被告獲刑,並賠償相應的生態損害費。養殖場13名相關負責人也被判刑,並賠償生態損害費共74萬元。
  • 9月1日起,南京中山陵景區全天24小時限行高汙染機動車!
    》和《南京市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省、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的相關要求,南京市政府決定對高汙染機動車分階段擴大限行對象和範圍,實施限制通行措施。據了解,高汙染機動車是指國Ⅱ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國Ⅲ以下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和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
  • 重汙染天氣應急小常識(車輛篇)
    一、在重汙染天氣應急期間車輛管控措施有哪些?答:根據《山東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在不同級別的應急期間採取對應的管控措施,包括未安裝密閉裝置易產生遺撒的煤炭、渣土、砂石料等運輸車輛禁止上路;城市主城區、縣(市)城區內可採取柴油貨車、三輪汽車、拖拉機等限制通行的措施;礦山、港口、物流(除民生保障類)等涉及大宗原料和產品運輸(日常車輛進出量超過10輛次)的單位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汽車(含燃氣)進行運輸(
  • 臭氧汙染的背後究竟有多複雜?
    那麼,我們真的清楚臭氧汙染和其背後的生成轉化機制嗎?我國的臭氧汙染應對目前處於什麼水平?「7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大暑將至,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中,臭氧毫無意外成為空氣汙染的「主角」。
  • 海安市新通揚運河三裡閘應急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准保護區內發生危險化學品洩漏等嚴重工業或交通事故,危險化學品流入水源地上遊,已可預知將造成重要水源地水源嚴重汙染,必須提前關閉主要或大部分取水口,造成取水中斷的汙染事件。准保護區內發生危險化學品洩漏等嚴重工業或交通事故,危險化學品流入水源地上遊,已可預知將造成重要水源地水源汙染,必須提前關閉重要取水口,造成取水中斷的汙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