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文化正在俘獲億萬青年

2021-02-28 半月談

「打call」「腐女」「宅男」「呆萌」……在不知不覺中使用這些網絡流行詞彙時,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它們來源於二次元文化。二次元文化昭示著年輕人正選擇擁抱全新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如今,二次元文化不再是年輕人的「小眾式自嗨」,它已被其他年齡段部分人群接納,形成隱秘而龐大的二次元群體,並影響著主流文化。

當你問現在的年輕人二次元文化是什麼時,對此了解一般的會告訴你,二次元文化存在於ACGN(動畫、漫畫、遊戲、輕小說)中,具有架空、幻想、虛構之義;而那些長期熱愛這個領域的人,往往會思考一下,然後告訴你,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二次元最早是一群喜歡日式動畫、漫畫、遊戲和相關題材的興趣愛好者,給自己所喜歡的內容起的名字,其內容大多脫離三維現實世界,天馬行空,充滿玄想。二次元文化一般指二維作畫形式表現的作品,多為動畫、漫畫及遊戲、輕小說等。

與動畫片、卡通片不同,二次元作品的題材和劇情並不低幼,更多是面對青少年、成人,甚至很多時候其深刻程度與現實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不相上下。久而久之,人們開始把受此類作品影響而又有相似個性特點、價值觀的人群,也稱作二次元。

十幾年前,二次元文化在我國流行,並伴隨了一代人成長。如今他們都已成年,有一定經濟條件來購買二次元衍生品,並將二次元文化連接到現實生活中。

「比如近年來漫畫系列真人影視作品的成功。」資深二次元劉巖以此前火爆的日本電影《寄生獸》舉例說,這部上世紀90年代的小眾科幻漫畫,因為動畫和真人電影的推出重新成為大眾話題。

 

二次元為什麼備受關注和喜愛?有人認為,二次元是理想的載體,是虛構的視覺體驗。

「90後」「00後」作為中國第一代網絡原住民,對於他們而言,網絡世界不再是虛擬之物,而是他們表達觀點、結交朋友的真實存在空間。「在遊戲中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覺得這和現實世界中交朋友沒有什麼區別。」遊戲玩家「思思」說。

1月26日,「第四屆哏兒都國風動漫盛典」在天津開幕

在二次元的社交文化中,大家接受了一種虛擬人設。雖然這種人設與現實截然不同,但是得到了他們內心的巨大認同。基於虛擬人設的社交娛樂,可以將用戶內心的真實興趣愛好釋放並得到「同類人」的回應。在現實世界,年輕人無處安放的靈魂和表達欲,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得到滿足。二次元群體對人設的追求,本質上是對身份認同的追求,年輕人都在尋找「理想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朋友、戀人」。「這是一個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文化,能夠反映這個時代和年輕人的想法。」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高永安說。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對二次元印象欠佳:宅、社交恐懼、沉溺於幻想、中二、幼稚……

 

如今,原本只存在於「架空世界」中的二次元角色已經穿破「次元壁」來到三次元,與粉絲共同狂歡。越來越多的大品牌選擇與二次元合作,二次元營銷開始霸屏:網易漫畫與麥當勞跨界合作,將線下漫畫主題派對與線上直播相結合,使更多用戶感受到了二次元的樂趣;一些「架空歷史」小說成為爆款IP,被改編成連續劇且收穫超高收視率。

二次元所代表的亞文化也開始影響到主流文化話語。現在大家都說瘋狂打call,這就來自二次元應援文化,引申為給某某瘋狂加油。像「出圈」(知名度高了,被更多圈外人知悉)「呆萌」這些二次元流行詞彙,都已經進入了日常生活的語言體系。

動漫文化研究人士宋磊表示,隨著曾經是二次元主要受眾群體的「80後」「90後」「00後」的成長並逐漸躋身社會主流,二次元文化也將加速與主流文化相交相融。雖然它或許仍不會被主流文化提倡和欣賞,但至少會獲得包容與接納。在這種相交相融的過程中,主流文化不應是被動的一方,而要積極引導二次元文化發展,為其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文化要素。

來源:《半月談》2019年第7期

半月談記者:王爍 ;編輯:原碧霞

編輯:楊建楠

相關焦點

  • 二次元文化如何表達年輕一代對文化的理解
    二次元二次元文化追求異質表達,青年群體藉此發揮想像,也是在創造新的文化與精神表達方式。但在二次元空間裡,他們卻可以擺脫現實束縛、放飛自我。現實世界是等級森嚴、律令嚴苛的現代性的國度,二次元的理想世界中人們卻大可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呈現為一種精神的狂歡,這表現在二次元文化利用解構、拼貼、重塑、轉譯等手法創造新的文化符號,並擁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其塑造的文化空間不僅在二次元世界中,也成了當代青年日常生活的存在,甚至也會成為社會關心的熱點。
  • 謝天謝地,二次元出圈到快手了
    時至今日,依然會有人會覺得這個領域是小眾的,但其實二次元文化早已走向主流。有洞察報告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0年,我國動漫行業的總產值每年保持較高速增長,到2020年已經達到2212億元,國內的二次元用戶也已經達到4.9億人[1]。2019年11月17日,第八屆「動漫北京」在北京農展館舉辦。
  • 愛瑪什麼是二次元文化?難怪大人們總說:「你們的世界我們不懂啊」...
    小編先和大家科普一下~二次元文化愛好者以「90後」「00後」居多他們童年時大都受到歐美、日本的動漫以及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電子遊戲的影響隨著這代人步入成年、進入社會話語權不斷增強二次元文化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
  • 二次元青年為啥愛手辦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打開各大娛樂網站,二次元的氣息撲面而來。即使是小眾文化,碰到中國的大市場也難以低調行事。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泛二次元用戶已經有3.9億人,年增速11.4%。也許你覺得二次元離你很遠,那請想一想「前方高能」、「傲嬌」,這些詞有沒有很熟悉?
  • 二次元文化和飯圈文化矛盾嗎?
    二次元文化,是指對動畫、遊戲等作品中虛構世界的一種稱呼用語。首先我的理解是現在的這兩種情況比不是和很衝突,了解一下也很簡單,一個說的是對於一些喜好的虛擬人物的崇拜和追捧,形成的關於某一特定範圍,特定事物的一個群體現象。而 二次元文化是一個對動漫等的一個統稱。
  • 為什麼二次元文化在日本如此流行?
    因此,動漫作為日本的重要產業鏈,二次元文化必然也形成了流行趨勢。從日本動漫的發展史可以看的出來,二次元文化在日本的流行也給日本的經濟、文化以及生活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比如我們那些耳熟能詳的流行詞彙「打call」「腐女」「宅男」「呆萌」等,在人們的生活用語中時常聽見。我們所說的二次元主要是指「日系二次元」。
  • 佛系青年、文藝青年、古風青年……你是屬於哪種寶藏青年?
    :10~24歲國際青年節1國際青年節的由來國際青年節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設立的節日。第一個國際青年節是在2000年8月12日。聯合國在1999年通過了第54/120號決議,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節。國際青年節的設立為各國政府重視青年問題提供了契機。各地在國際青年日這一天,會舉辦演唱會、研討會、文化活動和會議等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通常會有當地的政府官員參加這些活動。
  • 為何二次元這麼討厭「飯圈文化」?其實跟二次元宅的年齡有關
    」的洗禮了,尤其是二次元圈子對飯圈文化的厭惡,已經在各個平臺的二次元圈子中三發出來了。但我想說的是,其實咱們並不是一味地排斥所謂的「飯圈文化」,而是有比較深的理由的。畢竟二次元圈子中本身就有「飯圈文化」的存在,錯的並不是「飯圈」,而是「飯圈文化」中的部分人的言行。或許,咱們可以從觀眾們喜歡某個角色的出發點入手,去解釋「飯圈文化」被二次元圈子所討厭的原因。
  • B站拜年祭改名引熱議,日本文化轉中國文化,二次元標籤卻難擺脫
    而且B站從一開始本身就是模仿和借鑑的日本文化,突然改名字真的覺得很離譜。還有人非常生氣:「這就是要把一開始的日本文化轉變成中國文化嗎?難不成以後就要把拜年祭改成春晚?」還有小夥伴說如果一定要改,用其他的字不是更好嗎?二次元標籤難以擺脫現在對於B站來說,平臺越做越大,領域也越做越多,所推的內容不可能僅僅只局限於二次元了。
  • 二次元文化 X 時尚界
    漫畫文化在日本風行已久,如今也進入歐洲。
  • 二次元青年的世界了解一下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打開各大娛樂網站,二次元的氣息撲面而來。即使是小眾文化,碰到中國的大市場也難以低調行事。也許你覺得二次元離你很遠,那請想一想「前方高能」、「傲嬌」,這些詞有沒有很熟悉?其實它們都出自二次元,已經在無形之中走入了你的生活。在二次元的世界中,「手辦」無疑是核心文化之一,受到資深愛好者的強烈追捧。天貓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類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同比2018年上升189.7%。
  • 青年潮流文化嘉年華 拼出多元活力的青春版圖
    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敦煌研究院與QQ聯合推出「散花飛天」虛擬形象裝扮;漢服愛好者黃蓉(右一)、王潤潔(中)和語C愛好者郭倩廷;QQJOY上聚集不同愛好的年輕人當天,不少和他們一樣的傳統文化、二次元文化、潮流文化愛好者,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參加一場青年潮流文化盛會——2020QQJOY嘉年華,以多元、新鮮又富有個性的面貌
  • 從B站破圈,看青年文化
    B站,被稱為「Z世代」(90後、00後統稱)的文化聚集地。年輕人特有的文化活力、創造能力,一旦「破圈」,總會引來好奇和打量,也越發得到社會關注。  中國青年文化究竟在「玩」些什麼?我們從B站幾個頗受歡迎的文化標籤入手,觀察它的特徵,也是對面向未來的新生代文化展開想像。
  • 一場青年潮流文化嘉年華拼出多元活力的青春版圖
    原標題:一場青年潮流文化嘉年華拼出多元活力的青春版圖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敦煌研究院與QQ聯合推出「散花飛天」虛擬形象裝扮她是一名語C(在文學演繹的基礎之上發展成形,以語言描寫為基礎進行角色扮演的一種網絡文化)愛好者。當天,不少和他們一樣的傳統文化、二次元文化、潮流文化愛好者,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參加一場青年潮流文化盛會——2020QQJOY嘉年華,以多元、新鮮又富有個性的面貌,彰顯出充滿活力的當代青年文化。聚集同好 促進交流黃蓉是16歲的時候喜歡上漢服的。
  • 中年人所不知道的二次元真相
    青年思想文化研究中的這種爭鳴,恰恰更加說明當代青年思想文化結構的深層複雜性,也啟示主流價值系統面對青年文化需要採取更為有效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姿態。這種線上即時品評臧否、互動吐槽的視頻傳播方式深受用戶喜愛,成為今日二次元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當下的二次元文化正在從虛擬世界向現實世界拓展延伸。二次元愛好者模仿自己喜愛的虛擬角色,裝扮成他們的樣子,即所謂「cosplay」(角色扮演);將喜歡的劇情或創作的同人臺本搬上舞臺,搞真人舞臺秀;動漫同好聚集一堂,在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上互動交流。
  • 二次元JK制服文化不是情色暴露狂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廣州在辦廣州漫展,我也打算去看看,畢竟在廣州,很近,畢竟還是我挺喜歡的二次元文化。作為一個常年在B站潛水的青年慢慢慢慢慢慢靠近中年的小哥哥,對二次元有一定了解,有空時刷B站,也常常去看。很多時候,它們陪我度過漫長而難捱的少年時光,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審美,至今我覺得日系、萌、偏向出清純的某種攝影風格,並不是某些人所說的裝,而是一種挺讓人舒心的審美。
  • 二次元全面「入侵」 ChinaJoy高唱「年輕主義」
    跳開往屆展會上最為鮮明的遊戲、showgirl以及周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屆ChinaJoy一個最鮮明的印記是,二次元文化正在襲來。遊戲公司的轉型正被提上日程,帶有強烈文化符號的二次元、IP已被貼上「泛娛樂產業」的標籤,開始列入一些遊戲公司的戰略規劃,而移動電競也被越來越多的遊戲公司所重視。ChinaJoy今年已經辦到了第14屆,已經成了中國遊戲產業和遊戲愛好者的盛會。
  • 二次元文化中的性別萌元素 精選推薦
    雜事來源:青年志ChinaYouthology編輯:木木你還不知道「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嗎?!後來,ACGN文化中的性彆氣質多元元素,漸漸發展為「性別模糊」——這裡包括了外形和性格上的中性,以及後來進階的「超越中性」的設定。生理性別和性格特質都偏向傳統男性、但外形含有陰柔美感的中性角色一直大受歡迎,比如《高達00》中的提耶利亞·厄德。
  • 歐拉全球青年共創計劃:養成一隻屬於自己的「好貓」
    諸如此類的還有奢侈品品牌與二次元的出圈合作,看似小眾的漫畫走進看似高冷的奢侈品品牌秀場,有趣更有活力。B面是現實生活中大量的「空巢青年」以及網絡上瀰漫的「喪情緒」。、二次元不同,貓文化因為準入低、普適性高,所以能快速擁有龐大且年輕的高質量「粉絲」群體,而貓文化自帶的時尚基因,也被許多行業所關注,作為大宗商品界的時尚代表,汽車行業一直都在嘗試加入亞文化元素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 動漫那些事:番劇類別知多少,ACG的萌屬性,二次元文化知識科普
    動漫《埃羅芒阿老師》的和泉紗霧什麼是二次元文化?二次元文化一般指ACG,是動畫、漫畫和御宅向遊戲的總稱,Anime動畫,Comics漫畫和Games遊戲每個單詞取其首字母組成了ACG,有需要的時候會被譯為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