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筷子上這一兩粒米,跟糧食安全有什麼關係?

2020-12-17 觀察者網

8月12日,央視新聞在節目中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引起廣泛討論。不少網友拍手稱快:「早該這樣了」。

吃播,即吃飯直播,它最早從韓國開始興起,漸漸席捲亞洲乃至全世界。原本是對美食和美食文化進行多元化集中展示,最後卻逐漸演變成一種同質化的獵奇行為:吃得越多,就越能吸引流量,帶來關注和收益。

央視發聲以後,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也先後對浪費糧食的吃播予以封禁,不少以「大胃王」為背書的吃播帳號漸漸消失。

在這之前,真實的吃播突破了你想像。

幾百個泡芙加起來,得有一人高了吧:

裝粉絲的是飯碗,還是澡盆?

「泡腳拉麵」,人在船中坐,面從腳上來:

生啃象拔蚌,還打擦邊球:

還有人連爛掉的龍蝦都要吃:

「天下苦吃播久矣」。各種鏡頭讓人不適,早就引發了網友不滿。在社交媒體上,網友不爽很久了:

「大胃王」吃播膈應觀眾,還隔應自己:

吃不下,除視頻造假以外,一種更為盛行的方法就是「催吐」,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有人還總結出一套鑑別主播是否催吐過的理論:手背有咬痕,是因為催吐的時候身體不適,會把手牢牢咬住;牙齒不好,是因為催吐的嘔吐物中含有胃酸,漸漸腐蝕掉了牙齒。

吃播讓觀眾看得糟心,表演者自己也吃得難受,有人甚至連命都搭進去了:

不健康的吃播危害這麼大,為什麼還有那麼人趨之若鶩?

說到底,離不開一個錢字。

以吃播界元老,韓國「奔馳哥」來說,他在視頻平臺上有著數百萬粉絲。據他自己爆料,他做吃播一年的收入有1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大概592萬元,這比韓國大部分藝人的收入還高。

在變現方式上,吃播們也算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的吃播靠粉絲打賞,「一夜暴富」;有的吃播大V接廣告、做代言,甚至出圈做綜藝;有的吃播則玩起電商+、微商+,用吃播來引流、帶貨。

在市場中,任何充滿利潤的「藍海」都終將成為充滿競爭的「紅海」。伴隨著供需關係的變化,「利潤空間」只會逐漸降低。吃播也不例外,能賺到錢的永遠是少數。大多數吃播表演者只是這個賽道裡的陪跑者,糟蹋了糧食,也搭上了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

「大胃王」吃播帶來的「薄利」,完全比不上浪費糧食帶來的危害。

央視點名不健康的吃播現象,不少人才猛然發現,原來餐飲浪費行為不僅僅有關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甚至會影響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等機構近期發布的報告稱,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

衣食無憂,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你生活在中國。

2019年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中國人口佔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的1/4。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一年生產消耗的瓜果蔬菜達到了7億噸,佔全世界的40%;中國一年的海鮮消耗量六千五百萬噸,佔到了世界的45%。

吃得好又吃得飽,有人覺得,那我筷子上這一兩粒米,跟糧食安全會有什麼關係?

碗裡有糧,不代表著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鋪張浪費。

在糧食領域,中國對一些品種調劑品仍有很大的進口需求,中國目前的糧食進口比例大約是20%。疫情、氣候、世界糧食問題現狀、國際關係……這對於中國的糧食安全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雖然今年夏糧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豐收。但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社會生產;6月入汛後,長江流域連續遭遇強降雨,大量耕地和農作物受災,這些都給糧食生產帶來壓力。

糧食存量要穩固,一個靠多生產,一個靠少浪費。而浪費本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據聯合國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科學院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餐飲業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達11.7%。2015年僅餐飲業餐桌上的食物浪費就達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杜絕餐飲浪費不像垃圾分類、公共場所禁菸,它還沒有一套規章制度。人們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感覺到浪費是一種壓力。

從數字上來講,浪費糧食就等於減少糧食存量。在詭譎多變的國際關係裡,它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不比尋常百姓,沒了米就去超市買那般簡單。

上個世紀,糧食一直是蘇聯的老大難問題。蘇聯用農業給工業輸血,最後再用工業給農業回血。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蘇聯很快失守糧食安全高地,被西方國家捏住了軟肋。

中國現在把糧食安全握在自己手上,但風險離我們並不遙遠。

在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2010年8月18日公布的《2010年糧食安全風險指數》中,中國被列為「中度風險」國家,排在第96位。彼時中國就已經感受到了糧食安全帶來的壓力。

十多年前,國外轉基因大豆對中國大豆發起「成本戰」,面對跨國企業全產業鏈的「集團軍」作戰,中國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和散兵遊勇似的油脂加工企業哪裡有抵抗之力?很多人根本就想不通,為什麼美國的大豆漂洋過海運到中國,比國產大豆還便宜。最後大家弄明白了:拿2004年來說,按照美國《2002年農業法案》,美國農民每生產1噸大豆就能拿到59.1美元。

2010年以前,在中國,小袋食用油生產67%已掌握在數家國外糧食巨頭手中;全國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業中,外資控制了64家,佔66%;外資還佔有中國進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國家有政策監管,外資就對民營企業投資、參股,繞路進入。

一時間,種植農場、化肥工廠、貿易公司、加工工廠、期貨公司,處處都有跨國糧商的影子。它們把國內中小企業按在地上摩擦,甚至還想染指基層糧庫,拿下糧食定價權。彼此,大家就體會到,糧食安全這事馬虎不得:「寄希望於國際市場,靠國際貿易保證不了中國的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這件事,得靠自己。

往近點說,不健康的吃播行為,傷害最深的還是表演者自己。

有的吃播主播,縱使很幸運地在這個賽道裡跑到了最前面,然而錢是賺到了,身體卻吃垮了。美食本應是讓人感到開心和滿足的,一場折騰之後,連吃飯這樣最簡單的小滿足都得不到,得不償失。

吃出了錢,卻永遠吃不出滿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對於吃播們而言,這便是粉絲經濟的另一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家萬喆:糧食安全問題是個什麼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Z博士的腦洞|糧食安全問題是個什麼問題萬喆(作者萬喆為經濟學家,澎湃新聞特約評論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1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其中關於農業部分是重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這也是近幾年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到種子問題
  • 確保糧食安全,習近平把這幾大問題談透了
    【編前語】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對糧食安全主動權、耕地紅線、糧食儲備調節等重要問題都作過深刻闡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為您梳理總書記關於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子,有什麼作用,只有上過戰場的老兵知道
    我們國家無數的英雄兒女在戰場上生死拼搏,保衛我們的國家,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原大地。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隻英勇的抗戰隊伍就是八路軍。而對於八路軍在當時也是有幾個稱號比如窮八路、土八路。這些稱號清楚地描寫了當時我們八路軍的現狀,就是這樣的窮,什麼都缺,槍枝彈藥甚至是一身體面的軍裝也是沒有。可以看出當時我們的作戰條件有多麼的艱苦。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子,有什麼用途?上過戰場的老兵才知道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子,有什麼用途?八路軍的帽子上縫著兩粒紐扣,一上一下,像一個「8」字,有人說就是一個裝飾,讓其看起來像「8」字,但其實這兩個紐扣並不是裝飾,八路軍軍帽軍隊的軍裝設計從來都不是隨意制定的,軍裝上之所以會有各種小細節存在,就是因為它們能夠為戰鬥發揮作用,八路軍軍帽上的兩粒扣子也不例外。
  • 天津舉辦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
    人民網天津10月16日電 今天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由天津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天津食品集團主辦,天津利達糧油公司、天津市糧食行業協會承辦的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宣傳周活動在歐亞達廣場舉行,向全社會宣傳科普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廣大群眾愛糧節糧意識,倡導全社會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 我為什麼不敢浪費糧食
    我從不敢浪費糧食,作為70後的我,出生在長江中下遊一個貧困的鄉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也不長個子,不像90後、00後那麼高。我記得很清楚,就是那時候要憑糧票、布票去購買生活物資。家裡要是來了客人,口糧可能就不夠吃,就要隔壁叔叔家借米,等下次有米了再還給他家。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什麼作用?看完才明白有多高明
    說到八路軍大家可能會有些好奇,為什麼八路軍的軍帽上會有兩粒扣子呢?這有什麼象徵意義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其實軍隊的軍裝設計從來都不是隨意制定的,軍裝上之所以會有各種小細節存在,就是因為它們能夠為戰鬥發揮作用,八路軍軍帽上的兩粒扣子也不例外。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子有什麼意義?今天就來告訴你答案
    我們經常在抗日劇裡面看到他們的身影,那你知道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什麼作用與意義嗎?今天就來告訴你答案,看完才知道這兩粒扣的設計到底有多高明。紅軍早期為了抗戰需求,於是聯合國民政府一起組織起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但雖然身上有著國軍的編制,可惜國軍並沒有按人頭髮放物資,所以整個隊伍基本都是靠自給自足,這也就是八路軍的前身。
  • 攜手努力,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新華社記者 張 宇攝  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十七連豐」。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協研究中心副主任奧拉薩表示,中國糧食再獲豐收體現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為維護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 糧食安全是保障國泰民安的基石
    5月18日,湖南省省長許達哲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生產、保障糧食食品安全、鐵路沿線安全隱患整治、防汛抗災等工作。此次會議進一步壓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意在把住基本農田關、糧食種植關、糧食收儲關、市場流通關、基礎數據關,深入落實糧食收購、檢驗、儲存、加工轉化、銷售等環節的監管責任,最終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糧。
  • 保障糧食安全是永恆話題
    保障糧食安全是永恆話題 2021年01月09日 11:43:00來源:經濟日報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1.3萬億斤,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但是,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牢固,決不能因連年豐收就忽視和放鬆糧食生產,要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  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我國糧食產需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目前,我國糧食年度需求總量逼近歷史峰值,雖然口糧消費有所下降,但飼料糧需求大幅增長,保持糧食供需平衡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 「糧心」守護糧食安全,從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開始
    小V在採訪中發現,市民和相關餐飲單位積極響應,從單位食堂到茶館酒肆,從豪華酒樓到街頭小店,餐桌上的陋習減少了,市民吃得越來越文明了,真正做到了一日三餐,文明相伴。
  • 中衛市全力確保糧食安全
    摘要:為保障中衛市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兩手抓」,中衛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2020年全力做好糧食儲備和生產工作,同時嚴把糧食質量安全關口,確保糧食安全。
  • 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是否可以「高枕無憂」嗎?
    (一)我國的糧食安全不是「高枕無憂」,而是危機「正在出現」:作為這個問題必須得說真話,說實話,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因為《民以食為天》。我認為現在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不是「高枕無憂」了,而是危機正在一天一天的出現。
  • 八路軍帽簷上的兩粒扣有啥作用?看完才知道有多高明
    在這些隊伍裡八路軍可謂是最受人矚目的一支,在一些舊照以及影視作品裡我們能看到,八路軍的帽子上都會有兩粒扣,所以這兩枚扣子又有什麼作用呢?這裡告訴你答案,可能看完本文的闡述您才知道此設計有多高明。
  • 同性戀能不能結婚,跟我有什麼關係?
    常見的恐同症狀有很多種,直接表達對同性戀的厭惡是一種,「不支持也不反對」是一種,「無所謂,只要別來騷擾我就好」是一種,「我不反感,但你們別到處宣揚」也是一種。幾乎每一種恐同論調都覺得同性戀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真的如此嗎?今天這篇文章回答了這個問題,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一起來探討同性婚姻/同性伴侶制度會為傳統婚姻制度帶來怎樣的改變。
  • 這布丁不用雞蛋,不蒸不烤,不用吉利丁片,家裡有這種糧食就能做
    大家好,我是喜愛研究美食的二胎媽媽,如果你們也喜歡美食,那就點擊關注和泰羊媽媽一起開啟美食之旅吧!大米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糧食了,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稱譽為「五穀之首」,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約佔糧食作物栽培面積的四分之一。
  • 耕地保衛戰:當利用強度接近極限時,怎麼保障糧食安全
    過去幾十年中,我國人口不斷增長,糧食的需求也在增長,每年的糧食總需求在6億噸左右。最近有專家測算,2020年全年,我國本土生產的糧食,每年有6.5億噸左右,再加上進口的部分,每年的糧食安全保障是沒有問題的。」 難關:耕地退化質量在下降 糧食安全沒有問題,並不意味著耕地沒有問題。
  • 應對世界糧食安全風險,中國面臨哪些挑戰?!
    據聯合國數據,目前全球約有7000萬難民,有1.6億人需要國際救援,僅聯合國2020年的援助預算就高達290億美元。在全球性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諸多傳統捐助國自顧不暇,這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個嚴重挑戰。
  • 王一博程瀟關係有多好?當兩人共用一雙筷子,程瀟的反應過於真實
    王一博程瀟關係有多好?當兩人共用一雙筷子,程瀟的反應過於真實 而程瀟跟王一博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要好,曾在一期《天天向上》中,就可以看出來,兩人之間的互動也是蠻有愛的,而王一博對待程瀟的態度也跟其他女明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