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評估之肩胛骨

2022-01-17 疼痛指南

A 準備

我們來看肩胛骨以及它們和脊椎之間的關係。

觀察個體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椎的相對位置,判斷肩胛骨是否有內收(後縮)或外展(前突)的情況。

許多人都會有輕微肩膀前突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多數人習慣於脊椎後凸的坐姿所導致。

注意

若無法辨認出肩胛骨內緣,可以輕輕地觸診。在觸診時,請測試者把手放在背後方便定位。當你找到肩胛骨位置之後,請測試者慢慢把手復位到身體側邊,再觀察肩胛骨內緣的位置。

B 評估

a  被評估者的四指寬度將為參照物,可用評估者的四指寬度與之對

比記下差值

b  讓被評估者閉眼踏步 30s,放鬆自然站立

c  背面觀被評估者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柱間間距,是否大於被評估者

四指寬度

d  大於四指寬度則為肩胛骨前引(可以對批兩側肩胛骨分別與脊柱棘突間的距離,距離較寬的一側為異常,也可能兩側均異常)

C 涉及肌肉

胸小肌

起點:第 3~5 拉肋骨

止點:肩胛骨喙突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神經支配:胸內側神經


前鋸肌

起點:上 8 或 9 個肋骨外面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和下角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並緊貼胸廓

神經支配:胸長神經

斜方肌

起點: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點:鎖骨外側 1/3、肩峰、肩胛岡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上部纖維提肩胛骨,下部纖維降肩胛骨

神經支配:副神經

菱形肌

起點:下位二個頸椎和上位四個胸椎棘突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

功能:牽引肩胛骨向內上並向脊柱靠攏

神經支配:肩胛背神經

3.力學分析

胸小肌、前鋸肌緊張痙攣拉動肩胛骨前引,支持肩胛骨縮回的菱形肌、中下斜方肌無力,故導致肩胛骨長期處於前引狀態

肩胛下角

繼續觀察肩胛骨,找出雙側肩胛下角並比較它們的位置。它們等高或是某一側較高:肩胛骨可能像下圖所顯示的抬高又降低。

(右側肩胛骨上抬)

涉及肌肉

斜方肌

起點: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點:鎖骨外側 1/3、肩峰、肩胛岡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上部纖維提肩胛骨,下部纖維降肩胛骨

神經支配:副神經

肩胛提肌

起點:上位頸椎橫突

止點:肩胛骨上角和內側緣上部

功能:上提肩胛骨

神經支配:肩胛背神經

力學分析

左側的肩胛下角較右側高,可能代表左側斜方肌上部纖維和左側提肩胛肌較短。

右側肩胛骨上抬,則右側的鎖骨可能也有抬高的情況,因為兩者是由肩鎖關節連結在一起的。

肩胛骨旋轉是某些軟組織緊繃以及其他組織較弱或較鬆弛造成的結果。

向上旋轉:內緣和下角外展遠離脊椎;前鋸肌和斜方肌下、上部纖維緊繃,以及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纖維較弱向下旋轉:內緣和下角朝著脊椎內收;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緊繃,前鋸肌和斜方肌下、上部纖維較弱。

小編註:肩胛骨上角做垂線,與肩胛骨下角的距離,來判斷肩胛骨的向下或向下旋轉,肩胛骨下角位置在肩胛骨上角位置內側約1釐米的距離。肩胛骨上角靠外較多,下角靠內較多,說明肩胛骨處於下迴旋狀態,會引起肩關節的活動障礙。平時肩胛骨處於上迴旋狀態的時候較多,便於盂窩承接肱骨頭。

注意

評估肩部區域的時候,請不要急著推論與肩部疼痛有關。舉例來說,一個人以肩胛骨前突,肱骨頭內轉的姿勢站立,並不代表肩胛骨疼痛是這些骨頭結構的解剖位置引起。還有其他可能的原因:肩胛骨和上肢疼痛,可能是頸椎的椎間盤引起的

肩胛骨還可以背離肋骨緣翹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肩胛下角會突起。簡稱為翼狀。

1 其實翼狀這個術語主要是用來描述前鋸肌無力將肩胛骨固定於肋骨緣時會發生的情況,這並不常見。真正的翼狀肩胛骨是因為胸長神經或肌肉本身受損所導致。顯然,這不是常見的情況。

註:推牆試驗可以驗證是否為前鋸肌肌力下降:患者面向牆壁站立,距離牆壁大約兩步遠,患者兩手用力推牆。

2 若附著於肩胛骨前方的肌肉縮短,使肩胛骨向前方傾斜,將會導致下角突出。從後方觀察的評估結果,可以為身體前方組織的情況提供線索。


3 當穩定肩胛骨的肌減弱時,肩胛抬高或下降時肩胛骨向上或向下旋轉,這種運動的肩胛骨(肩肱節律異常)可能造成肩峰下撞擊,然後會出現為了避免肩峰撞擊損傷,肩胛骨內側緣在在手臂下降期間可能是突出的。

註:肩胛骨前方的肌肉縮短,使肩胛骨向前方傾斜,應該是指胸小肌的縮短。可觸診肩胛下角與胸壁的縫隙,兩側對比,可判斷出肩胛骨下角是否突出,即肩胛骨理否向前傾斜

相關焦點

  • 姿勢評估之肩胛骨評估(筆記)
    10月19日~21日全國第5期膝關節精準評估與針刀治療高級培訓班開課【點擊查看】B 評估a  被評估者的四指寬度將為參照物,可用評估者的四指寬度與之對比記下差值b  讓被評估者閉眼踏步 30s,放鬆自然站立c  背面觀被評估者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柱間間距,是否大於被評估者四指寬度d  大於四指寬度則為肩胛骨前引
  • 姿勢評估系列之《後方姿勢評估》~「背後」的故事
    學習解剖,學習姿勢評估,有時候是一種態度,和生活一樣,沒有太多無意義的困惑,有的是對生命一直向上的追求。
  • 糾正肩胛骨位置,真那麼重要嗎?
    對於肩胛骨後拉測試,治療師先行普通empty can test評估疼痛,然後用上臂壓住患者肩胛骨,同時行類似empty can測試的動作,之後評估疼痛。此時比較疼痛是否有改變。圖2 肩胛骨後拉測試但有趣的是:以肩胛骨為主的治療或練習方法並不一定優於常規的方法(Bury等,2016)。
  • 肩胛骨疼痛:緩解疼痛的指南
    如果睡新床、新姿勢,甚至最近開始了新的鍛鍊計劃,肌肉也可能會變得緊張。不良姿勢也可能起作用。當向前傾身時,給背部的肌肉帶來壓力。因此,我們可能會感到肩胛骨下疼痛。頸部關節炎可能導致局部頸部疼痛,以及由於肌肉緊張引起的肩胛骨疼痛。椎管狹窄、脊髓變窄、因椎間盤滑脫或關節炎導致的頸椎神經受壓,以及脊柱骨之間的椎間盤問題也可能導致肩胛骨放射痛。肩袖撕裂或肩周炎可能導致肩胛骨周圍疼痛。
  • 良好身體姿勢的一個關鍵是伸展和加強肩胛骨周圍的肌肉!
    比如那些軍人的姿態,將胸部向前和向上推,並將肩胛骨收向脊柱。當肩胛骨排列正確時、而周圍的肌肉剛好不短、不緊張、不過度拉伸或虛弱時,就會感覺非常棒。當然,困難的是在於找到並保持這種姿勢,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當站直的時候,不僅看起來更好,而且脖子和背部的疼痛也會更少,還可以更容易地練習瑜伽。
  • 肩胛骨酸痛的鍛鍊辦法 肩胛骨酸痛怎樣按摩
    肩胛骨酸痛的鍛鍊辦法 肩胛骨酸痛怎樣按摩  1、肩胛骨酸痛的鍛鍊辦法  1.1、保持良好的坐姿  肩胛骨酸痛很多時候都是由於不良的坐姿導致的,因此想要緩解和治療就需要保持良好的坐姿。首先上半身要保持直立,頸部要挺起來,雙肩自然下垂,操作滑鼠或者是鍵盤的時候要保證上臂是緊貼身體的,而且手肘是呈90度的。
  • 肩胛骨之間總是疼,試試瑜珈輪帶來的有效訓練方案吧!
    這些肌肉在保持肩胛骨向下和向後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如果經常向錯誤的方向拉伸,舉重物或姿勢不當,肌肉就會開始感到酸痛和緊繃。緊繃感不會輕易消失,經常會感到肩胛骨之間的疼痛。以下是 瑜伽輪 Wheel 有助於緩解肩胛骨之間疼痛的 5 個原因。糾正姿勢可以幫助緩解肩胛骨之間的上背部疼痛。將肩膀向後放下有助於姿勢,但也可以打開胸部。瑜伽輪的寬度旨在幫助肩膀自然地越過輪子並打開胸部。
  • 肩胛骨的問題
    肩胛骨的正確位置是,肩胛骨上角對到胸椎第二節(T2),肩胛骨下角對到胸椎第七節(T7),而肩胛骨內緣中間的部份應與脊椎保持6~7cm左右的距離。還有很重要的兩點:第一:肩胛骨上角應該要比下角更靠近脊椎,呈現『╯』的樣子(如紅線),右肩胛骨就會是『╰』。
  • 肩胛骨鍛鍊快速燃燒手臂脂肪,改善肩頸酸痛
    當談到改善你的姿勢時,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強壯的背部。然而,並不是每個想要調整姿勢的人都處於最佳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從肩胛骨開始是有利的。人們嘗試過它知道它會有效果,一旦您親自嘗試一下,也會覺得如此。不良姿勢導致背部發胖!?– 良好姿勢對身材的重要性有很多因素可以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管你喜不喜歡,你所散發出來的形象是由姿勢為你說話的。
  • 為什麼要做全身姿勢體態評估以及自我如何評估?
    假如能在身體有異常感知的時候就能進行全身姿勢體態評估,那麼可能可以更早地明確問題所在,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去解決。所謂上醫治未病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即便在症狀已經很嚴重的時候,進行全身姿勢體態評估能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給治療提供更豐富的信息。
  • 功課cogit肩胛骨矯正帶、肩胛骨矯正無袖小背心、睡眠瘦臉神器
    >Cogit最新上市矯正肩胛骨挺拔直背型調整內衣,矯正姿勢打開肩胛骨,改善駝背貓腰。除了矯正姿勢外更能打開肩胛骨,放鬆肩頸部順暢新陳代謝的同時,也能實現瘦身功能。最難瘦下來的手臂部位也有福音!材質超級輕薄透氣,腋下吸汗設計清爽舒適,背後立體支撐。水玉圖案經典可愛,打底穿也不難看。 健康運動指導專家推薦,健康身體和優美姿態從現在開始!
  • 肩胛骨響該怎麼康復?
    針對今天的這個問題給一些簡單的評估以及解決方案。首先我們要知道肩胛骨會出現響聲,極有可能是因為肩胛骨與我們的軀幹、胸廓的後部分異常接觸,所以才引發了「咯噔咯噔」的響聲。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響聲,我們要知道肩胛骨的排列位置,在解剖體位下看肩胛骨位置是在哪裡。一般情況下肩胛骨上角及下角會平對我們的第二肋或者第七肋,當然你站著的時候和俯臥的時候會有一點點區別。
  • 深度解析適合自己的騎乘姿勢
    有兩個方法有益背部,Shang博士:「正確的座墊位置和每天的舒展運動會產生驚人的效果。」  背痛與鏈條脫落一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能找出適合體型和騎乘風格的正確座墊姿勢、車架高度、上管長度等,就能阻止背痛的產生。至於已經有腰痛問題的騎士,則可藉下文介紹的舒展運動治療。  座墊姿勢正確與否在買車時就要注意。
  • 如何通過姿勢評估前表線和筋膜問題?(附手法治療)
    圖中出現的姿勢比較誇張,只是為了大家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哪些肌筋膜是「短」的,更多的人表現的並不是很明顯,這還需要我們更加仔細的觀察和評估。上圖中,身體表現為骨盆後傾、胸廓前傾、頭前伸。在前表線上胸鎖乳突肌→腹直肌為縮短狀態。上圖中,身體表現為骨盆前傾。在前表線上股直肌/股四頭肌→髕下韌帶及周圍筋膜為縮短狀態。
  • 來自背部的畸形:肩胛骨位置的異常
    她的異常來自肩胛骨,兩肩胛下角明顯突出,導致整個後背外觀異常(圖1,2)。而她的影像學檢查顯示,胸骨、肋骨、肋軟骨均正常,胸廓整體外觀也沒有任何問題,肩胛骨的形狀也基本正常,只是肩胛骨與胸廓骨性結構間的距離稍有增寬(圖3,4,5,6)。
  • 肩胛骨的運動方式
    肩胛骨上附著的肌肉有:斜方肌(上、中、下束)、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大圓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三角肌(後束)、胸小肌、肱二頭肌(短頭)、肱三頭肌(長頭)、喙肱肌、鎖骨下肌(註:鎖骨下肌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四足動物用來支配前腿完成四足行走時使用)。雖然背闊肌和胸大肌不直接連接在肩胛骨上,但它們通過肱骨的運動而間接支配肩胛骨運動。
  • 認識身體的結構性偏差(一):靜態姿勢整體評估
    我們經常照鏡子,看自己身體的正面,卻很少關注側面和背面,這些靜態姿勢下的身體結構呈現的狀態對我們的瑜伽練習會起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建立在姿勢評估基礎上的瑜伽練習是我們改善脊柱的不平衡的依據,瑜伽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體式而去練習體式,其目的在於找到身心原有的平衡狀態。
  • 控制肩胛骨的肌肉
  • 揚大療法--肌肉失衡的評估與治療
    (CNS)與周圍神經系統(PNS)連接到運動反應系統27、人體有三個部位所送出的本體感覺輸出對於維持姿勢非常重要,這三個關鍵區域包括:足底、骶髂關節與頸椎28、高弓足的人其姿勢擺動幅度較大,原因:(1)旋後足的活動度不足(剛性結構),或因其足底面積變小,造成傳入性感覺輸入降低所致
  • 什麼姿勢容易引起脊柱側彎?
    什麼姿勢容易引起脊柱側彎?姿勢1:低頭的手機黨在公交車上、地鐵上,隨處可見「低頭的手機黨」。長時間低頭,頸肩部肌肉一直處在緊張拉伸狀態,得不到放鬆。頸椎的生理姿勢遭到破壞,因而容易出現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姿勢2:上班族久坐對於上班族來說,長時間久坐、喜歡蹺二郎腿,坐姿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脊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