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栽培沒有汙染的健康蔬菜,可以吃得安心、放心,更能享受到收穫時的喜悅及成就感。
近年來,世界各地掀起種菜的熱潮。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早將白宮的一塊草坪變成菜地;俄羅斯有1360多萬城市家庭(佔42%)自己種菜;古巴首都100%的有機蔬菜均來自家庭種植;上海等都市消費的蔬菜很多來自家庭種植;南京一個普通女孩種植盆栽蔬菜年賺100多萬……
顯然,種菜已不是鄉間農人的專利,旅居海外的華人,有庭院的大多自己開闢菜園,栽培特稀品種的蔬菜或自己喜歡的蔬菜。其實,中國古代對蔬菜栽培相當重視,自北魏起就採用浸種催芽育苗的技術,用扦插方法即水扦插法和基質扦插法繁殖蔬菜。中國的古人能將西紅柿、茄子、辣椒先用水扦插法再栽培在大田中,而多數蔬菜則採用將基質直接扦插在土壤中的繁殖方法。
中國人喜歡蔬菜,如今很多人將蔬菜栽培的方式從傳統的土壤栽培轉移到用清水加營養液栽培,因不少蔬菜經過「馴化」之後,可在水中長期生長、開花、結果。這一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可使沒有庭院、陽臺,但有廚房、窗臺,即凡能照射到陽光之處,哪都可以盆栽或水培蔬菜。
最簡單最方便的實例是,在超市用1美元買2、3把蔥(選擇蔥根較長的),將帶跟的蔥白剪成兩段,上部分的綠蔥剪下炒蛋,下部分約5寸帶根的蔥白插在裝有清水的杯子中或將5寸的蔥白插在有土的任何容器中,經常換清水或澆水,蔥會長高,你長期不用買蔥。每剪下1次綠蔥後,如能將盆栽的容器或水養的杯子移陰涼處,過2天後再放在陽光下,傷口癒合後的蔥白一天就能長高數寸。
最近有的超市花0.19元就能買到1磅捲心菜,大家不妨在廚房中試試水培捲心菜。水芹、空心菜屬水生蔬菜,根系不發達,根毛退化,但氣孔發達,適宜栽培在池沼或水田中,也非常適合在家中用各種容器水培。而莧菜、木耳菜、番薯葉即地瓜葉既可以在花盆中扦插繁殖也可以水培繁殖。
紐約很多園藝中心或農場進行扦插育苗的主要蔬菜不光是地瓜,還有西紅柿、茄子、黃瓜、無籽西瓜、辣椒、白菜、豆瓣菜、人參菜、紅鳳菜、莧菜、薄荷、空心菜、西洋菜、葉用枸杞等。
農場中最常見扦插西紅柿、無籽西瓜、黃瓜、茄子、地瓜葉,扦插時一般取它們側枝上的生長部位。西紅柿扦插繁殖的技術並不難,容易掌握,而無籽西瓜扦插育苗可解決無籽西瓜制種困難、產種量低,不易大面積栽培的有效措施。
適合居家種植的蔬菜中,有幾種蔬菜能方便取得苗株並適合扦插的,如地瓜葉、紅鳳菜、白鳳菜、莧菜、薄荷、空心菜、馬齒莧、皇宮菜、葉用枸杞、角菜等。
地瓜又叫番薯,以肥大的肉質根即薯塊供食,嫩時味甜、汁多,可當水果,也可當作糧食或做菜用。地瓜葉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及鐵、鈣等。
以往中國農村將地瓜和地瓜葉餵豬,但近年成了大眾深愛的保健食品及綠葉蔬菜。地瓜屬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瓜的莖蔓生,莖節著土後易生不定根,葉色有綠色、紫紅色、黃色等。它的花朵形如牽牛花,有紫紅色、白色或白中帶紫紅色條紋,花謝後結蒴果,內有種子4粒。種子含有魚藤酮,有毒,可做殺蟲劑。
地瓜可在無霜期用種子繁殖,在氣溫15℃以下其生長緩慢,氣溫25-35℃時生長最好。地瓜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適合土層深厚、疏鬆、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長時間和充足的日照,有利莖葉和塊根成長。
地瓜用種子播種,自出苗後先長莖葉,當莖葉生長緩慢時,主根才迅速膨大,形成肥大的肉質根。肉質根即地瓜,形狀為扁紡錘形、長圓形、或紡錘形。若主根損傷,同化養分會向側根積累,則形成若干個小的肉質根。要收穫地瓜,需整地做畦。施一定量的有機肥,出苗後需培土1-2次,抽蔓時可立支架,或讓它的莖蔓著地攀爬,見有花序和側枝發生,需隨時摘除,以免消耗養分,當主蔓有20片左右葉片時摘心,可加速塊根飛發育。在抽蔓即摘心時,分別追肥2次。遇乾旱時,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莖葉生長和塊根膨大。
家中種植地瓜,最好用扦插或水培法,過程是:
1、買帶芽眼或鬚根的薯塊直接水培。
將薯塊放在準備好的容器中,在容器中注入清水,高度以沒過薯塊1/3—1/2為宜,2-3天換1次水,當薯塊的芽眼在長出新的苗枝後,說明薯塊已適應了水培環境,此時可在水中加入營養液,延長換水時間。當薯葉開始蔓生,應該樹棍棒或立柱,供地瓜葉隨棍棒或柱子攀爬。地瓜葉的莖具有匍匐特性,任其生長會蔓延很快,通常在採收嫩葉時,可順便摘心或修剪,控制它的生長勢、促進側芽發展,以收穫愈來愈多的地瓜葉。水培能不斷收穫地瓜葉,1到1個半月就能採收。隨著地瓜葉沿著柱子或棍棒攀爬,約可收成5-10次,栽培過程會使你很有成就感。

2、在花盆中或菜園中扦插。
過程是,在超市中買1把地瓜枝葉後,剪取生長良好的15-20釐米長,帶有芽點的枝條為抽穗。先將枝條泡在水裡,2-3天就能髮根,之後就能移植到土裡栽種。如直接將剪下的枝條插入土中,應該控制7-10釐米的深度,儘量斜插較易生根,當然直插也行。然後再稍加覆土,並充分澆水,經10-15天就能髮根。將地瓜葉的株條先插在水瓶中促其髮根,然後再移植到土裡扦插,成功率非常高。
由於地瓜會從芽點處生根,愈多芽點表示產量愈高。扦插前,需選擇莖杆粗細適中的苗株,太粗可能已髮根、太老、後續髮根慢、生長也慢。太細的太幼嫩、養分不足,髮根能力弱,即體質不佳。扦插完成後,由於剛種植還未髮根,無吸收水分的能力,卻會由葉子散失水分,如經太陽曬易死,因此扦插3天內需遮光,扦插4-6天,中午前後需遮陰,7天後開始日常養護。在幼苗開始生長起更需要見光,如盆栽可放在陰涼處1周,再移到全日照環境 下生長,2周後,再行追肥,如施含氮成分多的液態肥,葉片會更茂盛。

用來扦插的地瓜葉要選擇新鮮的有莖有葉的枝條,不要買超市冰凍過的,不然難以成功。買回來後,要儘快扦插,千萬別隔日再操作。如氣溫較高,葉片蒸散水分快,很容易失水而萎軟。扦插時,要選擇粗細適中的莖,埋入土中1~3節,以不會倒伏為原則。扦插後要充分澆水,如盆栽,需讓水從盆底流出,才算把土整個澆透。日後若發現插穗的基部變褐色,即表示已經腐爛,需儘快把它丟棄。
利用扦插法成長的地瓜苗,當產量與品質變差時,就該廢棄再重新扦插。無論是發了根扦插還是直接將枝條扦插,初期都要適當澆水,幼苗才能成活,中期仍應保持土壤溼潤,但避免溼度過高,才有利塊根生長。到栽培的後期,塊根成熟後應該保持土壤的乾燥,可提高塊根的產量。需避免乾濕度變化太大,使塊根龜裂。如用盆器栽培地瓜,為保證塊根有充裕的生長空間,盆器的寬和高度至少需40釐米。
用枝條扦插法種植地瓜是利用它的一定部位容易產生不定根的特點,取這些部位,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扦插培養,促使其髮根生芽,形成新幼苗的育苗方法。扦插法可增加地瓜的繁殖係數,加速育種的進程,並能保持品種的純度,節省種子。

扦插育種的時間短,管理方便,成本低,能節省空間。地瓜的根系發達,耐旱耐瘠,土壤太肥,容易徒長,不利於肉質根形成。其對鉀肥需要量大,如鉀肥不足,產量銳減,一般扦插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中為好,光照充足是薯塊高產的重要條件。夏天宜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莖葉生長和塊根膨大。其莖葉生長需較高溫度,經過較長的生長期,其塊根即地瓜將地瓜的莖段扦插在露地,不僅能採摘地瓜葉,還能收穫地瓜,如不求收穫地瓜,只在乎採摘地瓜葉,可在家中用地瓜葉的莖段扦插就能不斷收穫地瓜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