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一些國家和地區,有許多非常奇葩的法規,讓人大開眼界。話不多說,跟車叔來看看!
戴耳機違法
無論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戴耳機開車都是危險的。而在西班牙,無論是聽音樂,還是使用手機免提來與人通話,都是違法的。
同樣是科技改變命運,現在許多藍牙耳機都是半開放式,允許外界的聲音傳入耳內,不會因為戴耳機而聽不到外界聲音。
車拋錨了不許自行檢查
這項不是法律,但是在南非,他們強烈建議車拋錨時不要下車檢查,要待在車內等待救援。
看起來比較奇怪,但這是出於安全考慮,因為下車後可能會被搶劫,徘徊在馬路上可能會被來往車輛撞上。
沒洗車就違法
可能有些人聽說過在俄羅斯不洗車就違法,但這不是真的。在莫斯科,確實有規定,號牌上沾滿灰塵、積雪或道路汙垢,駕駛員可能會被罰款。
規定只針對號牌,車身其他地方不管。但當地交警有個騷操作,他們利用謠言,對幾個星期都沒有洗車的司機進行罰款。因此,沒洗車違法的謠言就一直流傳,現在當地廣播已經開始科普這一法規了。
不許在家門前洗車
如果你在瑞士,想要在自家門前洗車,那沒戲,洗車必須要到專業的洗車店。
法律的規定是不得汙染地下水,所以擔心洗車時使用的化學清潔劑汙染。針對這一點,車叔竟然無話可說,因為即便到了洗車店付費洗車,也是會產生汙染的啊。
開車要穿衣
這個規定讓人想入非非,誰開車不穿衣?咳咳,車叔是不知道的。但在泰國,確實有這樣的規定,不允許赤裸駕車。
因為泰國地處溼熱環境,許多當地人喜歡在自行車、摩託車和汽車上赤裸。在2014年時,當局甚至將規定延伸至遊客,即便是國外的遊客,也不允許赤裸駕車,因為非法且有礙觀瞻。
不需要年檢
仔細一想,汽車不需要年檢,也不需要看著自己的愛車被轟油門到5000轉,這感覺是不錯的。在美國的密西根州、蒙大拿州和北達科他州,汽車完全不需要年檢,因此甚至可以看到鏽跡斑斑的車在街上遊蕩。
但車叔以為,年檢還是要的,畢竟有些老車到了年歲,由於車身鏽蝕等原因,上路會存在安全隱患。比如過一個坑窪,車直接散架,於人於己都非常危險。
貨鬥可以載人
車不能超載,這是一個常識,但判斷超載並非只看車裡的貨物重量,還要看是否人員超載。比如5座車強行坐6個人,就屬於超載。
在美國夏威夷州,就有這樣的規定,如果皮卡車座椅上坐滿人,那麼在貨鬥上也可以載人,前提是貨鬥上的人年滿12歲。這個規定引起爭議,因為貨鬥對乘客沒有保護設施,無法保證安全。也有人表示,皮卡車貨鬥載人是美國的一項傳統。
禁止「燒胎」
輪胎克服摩擦力在原地旋轉,橡膠與地面摩擦產生煙霧,這就是燒胎。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德比市,就規定禁止燒胎。
一旦發現,司機將會面臨500美元(約合3500元人民幣)或30天監禁的處罰。看到這個規定,車叔想了想,不是性能車,應該不容易燒胎。就比如車叔胯下的摩拜,絕對沒辦法燒胎。
車燈必須有黃色的
幾十年來,在法國註冊的汽車,必須要配備黃色的車燈。這項法律起源於1936年,據說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夠一眼區分我方和敵方的汽車。
黃色光源的穿透力比白色光源更強,在大霧天氣更易被發現,所以霧燈是黃色的。是為了分清敵我,還是為了更好的在霧中照明難做判斷,直到1993年,法國的這項規定都沒有廢除。
大燈和尾燈不是一個開關
這也是一個規定。在上世紀早期,日本的汽車被要求安裝兩個開關,分別用於大燈和尾燈的控制。
至於為何這樣規定,他們的想法是,這可以讓駕駛者知道尾燈是否在工作。車叔認為,這不是問題,反而剎車燈亮不亮是個問題。因為需要踩下剎車才會亮,因此剎車燈是否正常工作,一個人沒辦法檢查。如果有車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就更好了。
車叔總結
奇葩的交規卻千奇百怪,可以總結出一個結論,那便是遵守交規,可以提升出行效率,降低危險係數,這是交規制定的一個初衷。不同環境,且隨著科技發展,自然會誕生出不同的交規。例如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自動駕駛汽車和飛行汽車的交規。車友們覺得這些奇葩交規有無必要,要不要與時俱進做出更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