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海書展聚焦實體書店疫後發展之道

2020-12-18 上海發布

8月13日,2020上海書展舉辦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暨長三角民營書店座談會。在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指導下,17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實體書店、出版社、發行機構的代表共同探討疫情對實體書店經營的影響,探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實體書店如何化危為機、疫後重生。來看光明日報的報導↓

碼洋品種雙下滑是事實

會議並沒有規避當下實體書店遭遇的巨大衝擊。受疫情影響,中金易雲監控到的全國6500餘家實體門店和3400餘家網絡書店的銷售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它們的銷售碼洋為40.39億元,同比下降31.47%。

疫情也深刻改變了圖書市場的熱點。與新冠病毒科普、疫情防控相關的書籍成為熱銷品類;與科普書籍銷量明顯上升形成對比的是文藝類書籍銷量顯著下滑,碼洋同比下降35.83%;居家隔離時間延長,少兒讀物、家教書籍需求上升;由於缺乏需求,以「禮儀」為關鍵詞的圖書和經管類圖書銷量大幅下滑。「好在我們看到的碼洋月度數據是一個深V字形。復工復產後,每個月的同比降幅都在收窄,從2月的-75.13%收縮到了6月的-18.9%。」這一趨勢,給書店業和出版人帶來信心。

堅守就是力量

疫情期間,湖北尤其是武漢是防疫重地。會上,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如何逆勢經營成為關注重點。「我們加強了網絡發行能力。疫情期間,湖北新華書店所有分公司都建立了線上銷售平臺,依託微信群、小程序共建立社群600餘個,覆蓋人數近20萬,開展營銷活動近3000場,開闢了店店上線、人人營銷的全店員經營模式。同時,全員搶抓地攤經濟,走出店外擺攤設展,減少疫情對門店的衝擊。」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時軍介紹。在加強網絡發行能力的同時,湖北新華書店集團仍然堅守實體書店的固本之道——強化「內容」賦能與強化「空間」賦能,打造共讀、共聽、共享的內容平臺,重啟一批集新空間、新業態、新體驗為一體的實體門店。在「對」的空間遇見一本「美」的書,是線上銷售永遠比擬不了的閱讀體驗。5月30日,在四川成都開業的文軒BOOKS招商店,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的實體書店。全開式的空間布局、更為通透的視覺感受,讓讀者容易想起博爾赫斯「天堂應該是圖書館模樣」的美好比喻。

實體書店,始終是一個需要與市民生活融為一體的文化空間。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航介紹,上海將調整全城新華書店布局,形成市中心東、西、南、北、中所在區域各設一家大型書城,郊區各設一家「一區一店一特色」的主力門店,建設若干「小而美」的童書書店、古鎮書店、大學書店以及濱江濱河特色書店的格局。「由日本知名設計師隈研吾設計的新華書店將在奉賢南橋開業。同時,集團將攜手鍊家集團,共同創辦『新華書店·城市書房』,書展期間首批入駐20家鏈家門店,年底前計劃入駐50家,未來三年入駐全市200家門店,真正讓社區居民對閱讀空間觸手可及,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和文化的質感。」劉航說。

「破圈」方能重生

「這麼多年來,我們眾多實體書店始終處於產業鏈末端,只做出版社的代銷。雖然我們對用戶的需求最了解,對市場感知最直接,卻始終無法轉換為生產力。」陝西嘉匯漢唐圖書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代偉的這句話,戳中了在場所有實體書店負責人的痛點。不破不立。唐代偉認為,實體書店需要徹底變革,「重做」才能「重生」:一是產品重做,社店合作必須打通信息流、物流等方面的限制,讓實體書店深度參與到書的產品設計中。實際上在教務出版領域,發行商早已參與到圖書的編印環節。二是服務重做,熱情擁抱新技術成果,通過數據理念實現精準服務。三是模式重做,從自身封閉的體系中走出來,與文化教育、知識服務、科技應用等多個行業進行跨界融合,共生共榮。在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四川、重慶等地擁有近60家門店的大眾書局,近年來嘗試了多種「破圈」經營。「我們收購文學網站,參與傳媒公司改制,參加部分網劇電視劇製作,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我們還依託自身擁有的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及相關技術,先後與第三方開展合作,發行第三方支付消費卡,可在區域內十幾個行業幾千家商戶使用,給自身帶來良好的現金流。我們認為,微信閱讀將會是大眾閱讀的新興領域,正在投資相關項目。」大眾書局創始人繆炳文談道。在「破圈」的同時,大眾書局沒有忘記自身的職責與定位,仍然堅持做有內涵、有顏值的書店,精選入店選品,提升空間美感。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實體書店經受了嚴峻考驗、作出了重大貢獻。新華書店在做好重點主題出版物、中小學教科書發行工作同時,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更好適應疫情時期新消費新需求。民營書店紛紛通過網上發行、直播帶貨等方式增加營收,為『宅經濟』消費的興起和網際網路貿易的放大,提供了文化平臺。」中共中央宣傳部印刷發行局局長劉曉凱總結道。劉曉凱認為,當前出版物發行業仍然面臨著發展空間和政策機遇:一是良好的發展基礎不可摧,數據顯示實體書店經營呈回暖態勢。二是中央和地方優惠政策助推作用明顯。三是直播帶貨、智能服務、線上教育、社群文化營銷等新服務方式為行業轉危為機帶來活力。四是以雲、網、端為代表的新技術為行業轉型升級增添動力。劉曉凱希望出版發行行業繼續努力,為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實體書店繁榮發展多做一些工作。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韓寒、顏維琦)

編輯:張曉彤

相關焦點

  • 「聚焦」異彩紛呈!上海書展上,出版行業的圖書、活動看這裡→
    本次上海書展期間,中國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以及主賓省浙江展團均各傾全力,展示新聞出版行業的風採,呈現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面貌,來看看它們在書展期間將帶給大家的海量好書和多彩活動吧!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展團簡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立於1999年2月,是經中宣部、原新聞出版署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家出版集團和首批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目前已成為集書刊出版、印刷印務、新型實體書店、藝術品經營四大業務板塊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出版傳媒集團,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出版文化生產和內容提供企業之一
  • 「聚焦」上海書展落幕,為出版業轉型升級探索上海樣本
    「感謝熱愛閱讀的上海」,是2020上海書展最溫情的致謝,也是給行業最富信念感的寄語。昨晚,在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落幕之際,相關負責人說——「往年展架密密麻麻、恨不得見縫插針的主會場有了留白,也讓我們驚喜地看到了上海展覽中心這座經典建築的細節之美。」始終在乎品質閱讀的上海書展,頭一回為舒朗的觀展體驗打call。
  • 「聚焦」上海又有實體書店復業!大隱書局5家門店今天歸來
    儘管疫情期間,實體書店客流與物流受到很大影響,但是——「那些書還在,倔強而孤獨」。連日來,上海多家實體書店陸續復工開業。暫休一月有餘的上海大隱書局也正式宣布,3月1日起,大隱書局各門店——武康大樓店、創智天地店、大隱湖畔書局、大隱精舍、白玉蘭廣場店將恢復營業。
  • 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打造新華書店落地上海,疫後實體書店這樣出彩
    2020上海書展上,一組關於上半年實體書店銷售的數據引人關注。據中金易雲監控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實體書店銷售碼洋40.39億元,同比下降31.47%;動銷品種113.72萬種,同比下降5.25%;新書動銷品種35021種,同比下降32.57%。 不可否認,疫情對實體書店造成衝擊,如何化危為機、破圈出彩?「實體書店這個行業不能被全部當成生意,因為它是推廣全民閱讀的陣地。但我們必須把它看作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 兩岸聚焦:複合式經營,誠品書店的制勝之道
    兩岸聚焦:複合式經營,誠品書店的制勝之道   2012年,對臺灣的誠品書店來說,用逆勢上揚來形容再妥帖不過。這一年誠品在臺灣新開了3家店,使得它在臺灣擁有的書店數達到了41家。
  •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關注實體書店!第21日活動清單來啦→
    此外,滬上實體書店已陸續恢復營業,相關介紹信息詳見↓「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21日活動介紹悅讀時刻:走進上海教育出版社,為孩子找到更好的教育圖書資源內容:走進上海教育出版社,為孩子找到更好的教育圖書資源播放平臺:澎湃、B站、喜馬拉雅、東方網、看看新聞Knews、趣頭條、一條、騰訊視頻、樊登讀書
  • 從出版雜誌到策劃書展,不熟終於開了一家實體書店
    原創 更酷潮流生活社區 mars探索新鮮城事今天 mars 想先從「獨立雜誌」說起,查找了關於它的定義後發現大家說法不一,沒有固定的概念,但總結起來又可以用這三個字來概括:靠自己。
  • 「聚焦」小布書展擺攤啦,你來不來看看?附滬上熱門書店活動列表
    上海書展今天正式開幕啦~本屆書展以「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為主題,作為每年暑假的滬上文化盛世,其中的1000多項活動你會參加哪一個呢?如果你來到書展現場,可以到西一館的二樓——兔小布的攤位逛逛噢,這裡布置了超多和阿拉上海有關的書籍,實景圖見下文~另外,大隱書局、鍾書閣、建投書局等上海諸多大家都非常喜歡的實體書店也參與了書展,一起來看看他在書展期間會給大家帶來哪些驚喜吧↓兔小布展臺
  •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七日活動,關注實體書店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活動進入第七天。今晚8點,專欄作家王海與鍾書閣芮歐店店長原楊將與大家一起「樂遊書業」,在線分享魔都品牌特色書店。 此外,疫情期間,不少實體書店推出了教材教輔雲端發行、在線銷售等線上業務,並啟動快速發貨通道,讓讀者第一時間收到圖書。目前,部分實體書店也已重新對外營業。
  • 書展地標|西西弗書店:藏在歐式風格裡的上海味道
    原標題:書展地標|西西弗書店:藏在歐式風格裡的上海味道書店創立者喜歡它的中性,取其堅忍不拔的含義,帶點犧牲精神,希望可以成為圖書行業或者文化行業的西西弗斯。  西西弗書店規模不大,布局緊密有致,給人小而美之感。柔和的平光源,營造著溫潤平和的暖意;聚焦的點光源,引領視覺跳線,突出閱讀的時代感。錯落的光線鋪灑在層次豐富的圖書上,製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  逛西西弗斯書店,很容易忽略腳下和頭頂,錯過設計者的匠心。
  • 滬上58家實體書店 將聯合推出「上海書展 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
    中新網上海3月20日電 隨著全國疫情形勢向好,包括實體書店在內的文化場所有序開放,市民日常文化生活正回歸正軌。3月21日起,上海新華書店、上海書城、古籍書店、上海外文書店、思南書局等58家實體書店,將聯合推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特別活動。
  • 上海書展浦東線下實體票半天售罄
    上海書展 202010點鐘聲敲響,周浦萬達廣場大門應聲而啟,老少市民直奔向那熟悉的紅白色店標……作為疫情之下的「書香盛宴」,將於下周三開幕的上海書展,首度採取實名預約製售票。今天上午10點起,本市12家新華書店門票開售線下實體票。位於周浦萬達廣場的新華書店周浦店,成為浦東的唯一指定門店,僅半天時間,配給該店的幾百張門票即全部售罄。「鐵桿粉絲」現場實名綁定小布在新華書店周浦店看到,進門處早早立起了書展購票信息易拉寶海報,並在店內角落擺出了一個辦理購票業務的小桌子。
  • 光明日報聚焦上海「深夜書店節」:為夜生活增添文化底蘊
    6月6日,上海「深夜書店節」拉開帷幕。到6月底,30多家書店將推出眾多「愛書」活動,包括營業時間延長至深夜,舉辦新書發布會、精品書展、圖書促銷、讀書分享會等。「深夜書店節」是同期啟幕的「上海夜生活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 ...晴熱,上海未來九天身處「36-37℃」檔!真香,書展「最美書店...
    三伏天安睡一整晚>>>方所預計年底開業、三聯入駐民宿空間、朵雲官宣戲劇店……「最美書店」匯聚成書店街上海書展的品牌實體書店館最早出現在 2013 年,今年是第一次進行「沉浸式體驗」的嘗試。
  • 【聚焦】誠品書店開超市了!
    製作食材地圖,讓讀者能跟著24節氣「呷對時」在市集裡,書店還開闢了「臺灣食材地圖」專區,讓讀者可以跟著24節氣吃對食物(臺語每季推出20道料理食譜,讀者可自制食譜書免費帶走此外,書店還推出「食譜計劃」,根據四季推薦當令食材製作食譜,每個季度推出20道料理食譜,讓人輕鬆學習從10到15分鐘、30分鐘及專業的料理方式
  • 國慶8天黃金周,上海129家實體書店銷售1327萬元
    與去年國慶同期相比,今年上海出版物市場銷售基本面恢復約80%左右,40%書店出現上漲。其中,思南書局、朵雲書院廣富林店銷售大幅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為44%、96%;大眾書局7家門店銷售與去年同比增加30%;鍾書閣徐匯店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增長26.9%;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所屬上海書城、新華書店等74家實體書店銷售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
  • 熟悉的書店還在!後天上海50餘家實體書店聯展100種好書打折
    從後天起到4月3日,全市包括新華書店、上海書城、朵雲書院、鍾書閣、思南書局、言幾右等等讀者們耳熟能詳的書店在內的50餘家實體書店將聯手推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特別活動,參加聯展的100種圖書以社科文藝少兒為主,最近半年在各類別裡面銷售排名行榜前列的、去年年底至今的新書都能在聯展當中尋覓到它們的影子。參加聯展的書店可以有20%的書目調整,按照自身特色,擬定不同的主題。
  • 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實體書店落戶成都
    文軒BOOKS第二家店,不僅是成都城東最大的書店,更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的實體書店。實體書店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0時代,圖書標準店,以賣書為業務主軸,關注的是「貨」;2.0時代,打造高顏值,多業態、多元化的複合型空間,關注的是「場」;3.0時代,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營造讀書氛圍,創建文化景觀,拉動文化消費,是圖書為媒介的智能化聚場,關注的是「人」。
  • 書店觀察|從藝術書展看二線城市的獨立書店
    2020年上海abC藝術書展。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  從2018年至今,abC藝術書展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來自非文化中心城市的獨立書店,讓前沿的文藝消費場景不再是「北上廣」專屬。當初,曉南決定做藝術類獨立書店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自己很喜歡看這個類型的書籍。另外一個原因是,在瀋陽很少有書店專營這類型的書籍,但當地卻有這樣的需求。2019年5月,在曉南逛上海UNFOLD藝術書展回瀋陽後,就下定決心在東北做一家專注於藝術、生活的獨立書店。
  • 「文化」關注書業!「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14日活動發布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活動進入第14天。今晚8點,讓我們一同去「樂遊書業」,走進上海譯文出版社,聽編輯部的故事,雲閱覽「譯文經典」,找到那本你所喜愛的好書。此外,部分實體書店已開始營業,具體信息詳見↓「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14日活動介紹主題:樂遊書業——在上海譯文社找到最好的那本書簡介:走進上海譯文出版社,講述編輯部的故事,推薦「譯文經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