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也有「金光穿洞」奇景,一座500年歷史的九孔古石橋

2020-12-13 行者佬張

徽州古城的「金光穿洞」奇觀,你覺得怎麼樣呢?也許沒有著名的北京頤和園那座古石橋的「金光穿洞」那麼美,不過徽州古城這座古橋的歷史要更久。

這是歙縣縣城的一座石橋,歙縣是古徽州的州府,境內歷史古蹟眾多,像這樣的古石橋隨處可見,但是能看到金光穿洞的橋就不多了,也要看運氣吧。

徽州古城這座古石橋建於明代萬曆元年,即公元1573年,距今四百多年歷史,比北京頤和園的橋早了一百多年。徽州古城還有很多古石橋,離此橋不遠的太平橋最為著名,建於明弘治年間。

這座橋叫萬年橋,建在歙縣縣城北門外的揚之河上。萬年橋以前是通往太平,抵達安慶的要道,現在成為連接歙縣新老城區,通往北郊的重要交通線。

萬年橋是一座九孔石橋,長150多米,高10米,寬6.7米。石橋最初建成時,時任明代兵部侍郎的歙縣松明山人汪道坤,還曾賦詩一首《萬年橋》來讚美它。

以前橋東端有一座石碑坊,上面刻有「北鑰雲龍」、「道岸津梁」等字,於清乾隆年間損毀。整座石橋都是用巨型石塊建造,歷經幾百年,古味悠長。

萬年橋建築精美,結構科學,橋身堅固,獨特的防洪及水利科學技術彰顯了古人的智慧,朝向水流方向這一側的橋墩建成了弧形,起到分流作用,橋不會被洪水衝毀。

我拍攝萬年橋金光穿洞也是在冬季,不過是早晨,太陽初升的時候,陽光照射到數百年歷史的古石橋上,金光燦燦,和橋下的綠水,橋上的藍天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古徽州的美。

相關焦點

  •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驚豔無數網友 金光穿洞產生原因了解一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驚豔無數網友 金光穿洞產生原因了解一下時間:2020-11-26 18:39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驚豔無數網友 金光穿洞產生原因了解一下 世界上的美景有很多,數之不盡,有一些自然的奇景,也有一些是人類美學的經典之作
  •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看的太投入,手套掉湖裡……
    臨近冬至,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的奇景。與往年一樣,雖然已是天寒地凍,又恰逢北京連日低溫,但依然擋不住大家拍下美景的心氣兒!「金光穿洞」是頤和園的一道獨特景觀。每年冬至前後,日落時的陽光照射點接近南回歸線,夕陽的金光正好灑進十七孔橋的17個橋洞,借著光滑的石壁與冰面的反射,17個橋洞逐漸呈現出耀眼金光的壯觀景象。記者12月11日下午來到了十七孔橋西北側,這是觀看「金光穿洞」的最佳位置,與往年一樣,這裡聚集著大量的遊客、攝影愛好者。「來了來了,快拍!」當橋洞逐漸被夕陽染上顏色的瞬間,人群中此起彼伏地發出驚嘆聲。
  • 頤和園「金光穿洞」
    冬至前後,陽光恰好照射在頤和園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呈現出「金光穿洞」的美景。戳圖去頤和園十七孔橋赴一場金光穿洞的盛會。(來源:人民日報微博)(來源:人民日報微博)冬至前後,陽光恰好照射在頤和園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呈現出「金光穿洞」的美景。
  • 贛州南康區譚邦古城,500多年的古城歷史古韻很濃鬱,古建築很多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古村古鎮在時代的流轉中變得越來越少的歷史存在,有幸的是曾經那些地處偏遠鮮為人知的地方也在時代的變化中漸漸綻放出光芒讓人不斷地走近了解。
  • 大同被遺忘的古城,投資1.5億保護性開發,還有一座神奇古橋
    大同的美不同於尋常,它擁有著北方古城浩氣磅礴之雄風,也蘊含塞上名都之古韻,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懷,讓每一位遊客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這歷經千年的風霜印記,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高山村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部,因其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歷史上的高山村是晉蒙通道要塞關隘,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高山城。現如今大同雲岡區對高山古城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
  •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以杭州西湖為藍本,至今270年歷史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這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城市,其悠久的歷史使得北京城內遍布歷史古蹟;北京也是一座世界聞名且迷人的旅遊城市,有北京故宮、萬裡長城、頤和園、鳥巢等知名的有景點,既有古色古香的風韻,又富含現代時尚氣息。
  • 中梁遠見徽州新時代|以江灣為序,與城市共鳴
    千百年前,古徽州從歷史滌蕩中蘊生,這座鑲嵌於秀麗東方的城市,見證著一個又一個時代的交織。
  • 行走徽州,一杯紅茶,留住這座古城裡的慢時光
    「徽」字美好的意思,拆開便是「山、水、人、文」,難怪整個徽州都是這般風光無限,令人沉醉。祁門,就是這樣一個讓人鍾情的地方,一杯紅茶,留住了古城裡的慢時光。 祁門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景德鎮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詩人楊萬裡的《閶門石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兩山對峙如門
  • 古徽州一座1600年古村落,全村都姓胡,徽派三雕是全國之最
    古徽州一座1600年古村落,全村都姓胡,徽派三雕是全國之最,皖南、惠州地區的古村很多,而且大部分保存著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徽派建築具有獨特的特徵,這裡加入了詩一般美麗的自然環境, 今天是千年歷史的古村,宣城績溪龍川,龍川村距今一千六百多年,村子裡住著胡氏家族的子孫,整個村子是親戚,
  • 河南一座縣城,古廟會、鐘鼓樓、古城牆、古風街市,夜景如小西安
    南城門夜景豫北平原有一座縣城,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長期生活在小城,無法那麼深刻的體驗她的魅力和深厚的歷史積澱。離開故土,反而能感受到她那厚重的中華農耕文化。有次和同事到西安,看著壯觀的鼓樓,長長的城牆,回民街的小吃,反而更思念故鄉,懷念縣城的古廟會、鐘鼓樓、古城牆、古風街市。
  • 徽州唐代模範村火了,被譽為水口園林第一村,屬於徽派的詩與遠方
    徽州唐代模範村火了,被譽為水口園林第一村,屬於徽派的詩與遠方!徽州的大街小巷,走著走著,深深被吸引到該土地,這裡是千數百年的徽商的不僅是文化的傳承,又有特別的徽派建築,人不是觀外,更是一種從內心感便可以體會。
  • 消失了上千年的古城,曾為古絲綢之路途經之地,號稱玫瑰紅城市
    古城相比較於古鎮以及古村總是可以給到人們不一樣的感受,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自然也保留下來了不少的古城。就比如像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徽州古城、閬中古城等,這四座古城也是我國的四大古城,而不過有些古城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可以較好地保存下來。在現在約旦的南部就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叫做佩特拉古城。
  • 從古至今,風水大師都認可的一座絕佳風水寶地,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一座按風水布局城市,古今風水大師公認的風水寶地。四川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東北方,古城建立有2300年歷史,因閬中地勢地貌獨特,古城依山傍水,三面環水,從古至今被風水大師公認為閬中是一個絕佳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 遊客圍著頤和園垃圾桶拍金光穿洞 時光冉冉為美景不可辜負
    遊客圍著頤和園垃圾桶拍金光穿洞 時光冉冉為美景不可辜負時間:2020-12-22 11: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遊客圍著頤和園垃圾桶拍金光穿洞 時光冉冉為美景不可辜負 12月21日,冬至日,北京天氣晴好,頤和園景區十七孔橋上演金光穿孔自然景觀,吸引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景拍攝
  • 徽州最美的是人
    牌坊立於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許氏衣錦還鄉時在家鄉歙縣所立。古牌坊是徽州「古建三絕」之一。許國牌坊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全國僅此一例,又被稱為「徽州第一坊」。明清時期徽商發達,徽州富裕,並十分重視教育,「遠山深谷,居民之處,莫不有師有學」。
  •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走進歙縣才看到徽派建築的精髓
    徽州古城,也稱歙縣古城,古為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裡,始建於秦朝,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徽州古城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文物遺存眾多。
  • 我國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布局猶如棋盤,比平遙古城還早100年
    閬中古城、麗江古城、平遙古城以及徽州古城被稱為「中國四大古城」,而平遙古城是其中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城。其實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遺留下的古城數量眾多,而今天介紹的這座古城,比平遙古城的歷史還要早100年,且被人們譽為「地下博物館」,這座古城就是壽縣古城。
  • 我推薦徽州這16個古村落,正適合國慶出發!
    這裡,我們更推薦的一個地方,是被秋色所包圍的徽州那一座又一座的古村落!徽州主要包括黃山市、績溪縣與婺源縣。這裡既充滿了恬淡安寧的生活氣息,又有著渾然天成的山水古韻。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那些白牆黛瓦的古村落,尤其是一年中的春秋兩季,景色最美。
  • 大同古城,一座有爭議的古城,古色古香再現古都繁華
    山西大同的美不同於尋常,它擁有著北方古城浩氣磅礴之雄風,也蘊含塞上名都之古韻,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懷,讓每一位遊客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這歷經千年的風霜印記,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國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作為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在大同古城的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古建築、古墓葬、古遺址等。
  • 福建也有一座鳳凰古城,八閩客家首府西大門長汀古城
    長汀古城免費的,一圈下來要幾個小時才能走好,有護河城牆,有幾條步行街也挺有特色的感覺,夜景也很美麗。總的來說還是值得走走逛逛的吧。古城牆有特色而且就在城邊上很方便。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因為地處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是連接贛州、梅州的中心樞紐和商貿重鎮,史稱「闤闠繁阜,不減江浙中州" ,被稱為"福建西大門",譽為八閩客家首府。長汀是歷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繞城而過的汀江被譽為客家人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