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請欣賞經典古代春節「風俗圖」

2020-12-21 陽光萬森

1、春社圖:民間傳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宰羊年味濃」。這一日,鄉民都會聚在一起殺雞、鵝、豬等牲畜,場面熱氣騰騰,有趣熱鬧;這些食物是為除夕祭祀之用的供品。

2、祭灶神圖: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夜,家家戶戶都會「祭灶神」,供品中有祭灶果、老酒等。祭灶果是糖果食品灶神爺吃後把嘴巴粘住了,老酒喝得醉醺醺,在玉帝面前盡說好話,以保一家平安祥和。

3、買春聯圖:年前民間都會去街上買老先生寫的春聯,貼在門牆上以示喜氣洋洋迎新春。

4、貼門神圖:門神一般是關公、鍾馗等神,以示大門有神守候,家中歲歲平安。

5、除夕祭祖圖:民間在臘月三十有祭祖的習俗,一拜神、佛、菩薩;二拜祖先。期待來年「太平無事、闔家身體健康!」

6、燃爆竹圖:古代時期除夕夜,每家都要燃爆竹,形式與如今放鞭炮大同小異。

7、壓水錢圖:除夕全家人吃過年夜飯,把廚房收拾乾淨。長輩要給晚輩分發壓歲錢,小孩領了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意為:「壓歲錢」。

8、拜歲送明片圖:舊時,有身份的人走親訪友,先提上名片,以示客人尊重主人的一種行為。

9、猜燈迷圖:是春節期間一件有趣的事,你若能猜出迷語,說明你有知識、學文,長輩一般會獎勵你銅錢或好吃的食物。

10、大年初五「送窮」:這一天是「接財神」的日子,按照程序有「送窮」的功目,意思是送去窮氣後,來年會「豐衣足食,招財進寶」。

11、元宵放燈圖:按照習俗,自正月初一上燈至正月十五元宵節落燈,在此期間可以進行掛燈、或向天上放「孔明燈」,也可到河邊放蓮花燈。以示人們對春天的渴望,期盼「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春天即將到來!

12、請紫姑神圖:紫姑神原指專管神間廁所的神。後人供奉的紫姑神而是能吟詩作畫,代卜人事吉兇和與人一起遊樂的姑神。春節期間有些地方,有請紫姑神像遊行的習俗。

相關焦點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時間:2020-06-25 0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在我國湖北、湖南、貴州、四川、江蘇、浙江等地,在端午節時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 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
    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是一首傳承了幾千年的春節歌謠,也是民間過年習俗的深刻體現。當大年三十兒的鐘聲敲過之後,大年初一就踏著吉祥與祝福遠道而來。大年初一作為新年的第一天,總會給人們帶來曙光與希望。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春節傳統拾趣:真有年獸嗎?過年的風俗知多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兇惡的怪獸,名字叫「年」。在繪本《中國傳統節日》之《春節的故事》裡,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打敗「年」的故事:「年到處亂跑,糟蹋了牲畜、還傷了很多人。人們聚在一起想對付年的辦法,發現它最怕鮮紅的顏色、怕火光還怕響聲。
  •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生活有哪些風俗習慣?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生活有哪些風俗習慣?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華人眾多的發達國家,但是很多風俗習慣跟國內不一樣。許多人會選擇做訪問學者去新加坡訪學,那你們對於新加坡風俗習慣了解多少呢?小編為大家帶來新加坡文化風俗須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春節初七有哪些習俗與禁忌,2020鼠年正月初七吃什麼好?
    多年傳承的生活習俗中,人們對一些特定的日子規定下來特殊的含義,在古代流傳的神話傳說中,將正月的第七天稱為「人」節,也稱是「人日子」。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是因為傳說女媧造世界的過程中,從初一開始,依次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第七天造出了人。
  • 春節 | 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 名師在你身邊:家鄉的風俗,六年級第一單元同步作文詳盡講解
    家鄉的風俗,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同步作文詳盡講解。詳盡的講解堪比教案,共1226個字,全是乾貨,耐心讀完,寫作如魚得水。一、我要來審題你的家鄉有哪些風俗習慣?請你介紹一種風俗,或寫一寫你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①介紹家長的風俗習慣(說明文)②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記敘文)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講自己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
  • 記憶中的年味,過年風俗都有哪些
    在我們的記憶中,過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一、什麼是小年 「小年」是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過年前忙年的開始與伏筆,並非指節日。
  • 淺談家鄉春節風俗,那些你不知道的風俗
    轉眼間,春節已經過去了,我所在的家鄉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又是鄉村,所以還是適當地保留了一些獨特的風俗,不過這些習俗啊,要從過年前說起,因為家裡,是從年前就開始準備的了。那麼就先來說說過年的準備吧。做好這些之後,春節的準備也就差不多了,到三十夜也就是除夕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團圓之意,但在吃飯之前我們要去家裡的小宗祠那裡接祖先們回家,(小宗祠是各家族有一個,就是五輩之內的算同一家族,共有一個小宗祠),父親用一個篩子裝著一塊煮好的肉,一杯酒,幾炷香和燒紙,以及我們用白紙剪的白馬去接祖先,到了小宗祠那裡燒上燒紙點上香,把白馬燒了,把酒和肉供了,跟祖先們說道一番,大致意思是過年了,請他們回家過年
  • 喬遷新居有哪些風俗講究?該注意些什麼呢?
    而辦其它喜事的酒席所收到的份子錢和禮品都不會有開銷多,也就是需要貼錢,至於為什麼是這樣?我們也沒有認真研究過。因為咱老百姓擺酒只是圖個熱鬧、圖個喜慶,並不是為了掙份子錢和禮品,這也是一個地方的風俗文化!那麼,新房入住前需要注意哪些風俗文化和注意事項呢?
  • 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回娘家送年禮(圖)
    建隆/漫畫  東南網2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帥) 昨天,本報以《小年忙祭灶福州年味到》為題,報導了福州市高橋支路的一戶老福州人家如何用傳統方式祭灶,原汁原味的福州春節習俗讓許多讀者感到特別親切
  • 春節 | 初一到十五的風俗.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 古代有春節嗎?春節還有這些國家也在過,它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春節大家每年過,在這個獨特節日裡不管你是在海外華僑還是生活在世界任意一個角落,只要你身上還流躺著炎黃血脈。在這個獨特的日子裡你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家,父母和祖國,它好像再也不僅僅只是一個節日,好像成為了我們情感能得以釋放、心靈能得到慰籍的地方。
  • 家鄉的風俗作文7篇
    我的家鄉有一些習俗,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那你會怎麼寫你家鄉的風俗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7篇,歡迎參考借鑑。我想為了挽回往日的中國過年氣氛,可以放鞭炮煙花的日子不長啦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很多,不信你看--一到春節,男女老少就都穿著漂亮的新衣,臉上掛著淳樸的笑容,迎接著新年的到來。每家每戶都張貼著紅紅的對聯和年畫。到處都敲鑼打鼓。小朋友們都去拜年、送賀卡。到了夜晚,處處張燈結彩。有名的店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什麼走馬燈、官燈、冰燈、紗燈……各式各樣。
  • 春節風俗禁忌:過年這10件事千萬別做!
    ,喜氣洋洋,洋洋得意,意氣風發,發揚光大,大吉大利,鬼叔祝寶寶們春節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闔家歡樂!中國人把春節看作是一年運程的兆示期,為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民間從初一至十五有很多風俗禁忌。比如不能洗頭,不能穿破的衣服,不能把口袋翻出來等等。
  • 2020年春節送禮都有哪些習俗?這三樣是禁忌
    小年過去了,離春節只剩下4天了,今天小編休假就和父母在超市轉轉,看看有需要準備的年貨,剛走進超市,眼前出現擁堵的一面,各種禮品琳琅滿目,看得人眼睛都花了,好多人的推車都塞得滿滿的,有的人一手推著兩個車,推車上各種各樣的禮盒,小編心想,過年送禮每家都是一樣的嗎?
  • 2021元旦放假幾天 元旦哪些風俗
    元旦哪些風俗?距離2021年還剩下一周時間,不少人為即將到來的元旦節假日做著準備,日前,國務院發布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快來跟著甘肅中公教育了解一下吧!11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明確: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 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 唯一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重要,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學習中國文化,有些國家還學習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是最典型的代表。作為世界華人的大聚會,許多國家也開始把春節作為自己國家的法定節日。其中包括新加坡、越南,甚至美國的一些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