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社圖:民間傳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宰羊年味濃」。這一日,鄉民都會聚在一起殺雞、鵝、豬等牲畜,場面熱氣騰騰,有趣熱鬧;這些食物是為除夕祭祀之用的供品。
2、祭灶神圖: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夜,家家戶戶都會「祭灶神」,供品中有祭灶果、老酒等。祭灶果是糖果食品灶神爺吃後把嘴巴粘住了,老酒喝得醉醺醺,在玉帝面前盡說好話,以保一家平安祥和。
3、買春聯圖:年前民間都會去街上買老先生寫的春聯,貼在門牆上以示喜氣洋洋迎新春。
4、貼門神圖:門神一般是關公、鍾馗等神,以示大門有神守候,家中歲歲平安。
5、除夕祭祖圖:民間在臘月三十有祭祖的習俗,一拜神、佛、菩薩;二拜祖先。期待來年「太平無事、闔家身體健康!」
6、燃爆竹圖:古代時期除夕夜,每家都要燃爆竹,形式與如今放鞭炮大同小異。
7、壓水錢圖:除夕全家人吃過年夜飯,把廚房收拾乾淨。長輩要給晚輩分發壓歲錢,小孩領了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意為:「壓歲錢」。
8、拜歲送明片圖:舊時,有身份的人走親訪友,先提上名片,以示客人尊重主人的一種行為。
9、猜燈迷圖:是春節期間一件有趣的事,你若能猜出迷語,說明你有知識、學文,長輩一般會獎勵你銅錢或好吃的食物。
10、大年初五「送窮」:這一天是「接財神」的日子,按照程序有「送窮」的功目,意思是送去窮氣後,來年會「豐衣足食,招財進寶」。
11、元宵放燈圖:按照習俗,自正月初一上燈至正月十五元宵節落燈,在此期間可以進行掛燈、或向天上放「孔明燈」,也可到河邊放蓮花燈。以示人們對春天的渴望,期盼「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春天即將到來!
12、請紫姑神圖:紫姑神原指專管神間廁所的神。後人供奉的紫姑神而是能吟詩作畫,代卜人事吉兇和與人一起遊樂的姑神。春節期間有些地方,有請紫姑神像遊行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