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情人節那點事

2020-12-13 澎湃新聞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the San Valentine's Day),日期在每年公曆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情人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情人節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靚女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據媒體曝出,日本女性正在抵制本國情人節的一項獨特傳統。

關於情人節的段子

有個調侃情人節的經典橋段:

怎麼看待情人節的呢?

這個情人節吧,和清明節都是一樣一樣的,都是送花,送吃的,然後說一堆哄鬼的話。唯一不同的是,清明節是說人話給鬼聽,情人節是說鬼話給人聽。

就是你別太當真,當真你就輸了。

日式情人節

各國都有各國獨特的過情人節的方式,那麼日本是怎樣過情人節的呢?為何日本女性開始抵制過情人節了呢。

有人說,洋節日洋文化到了中國之後,肯定會變味,比如,麥當勞早點就賣豆漿油條。其實各國都是這樣,比如,情人節到了日本就變了樣子了。

日本的所謂情人節,主要活動是送巧克力。是女性給男性送巧克力的節日。但是,這其中的男女關係,完全與情人沒有任何關係(偷偷傳情者例外)。

首先,年齡跨度,從咿呀學語的小孩,到耄耋之年的老者,都是送和收的參與者。唯一區分收和送的參數就是,你是男性還是女性。

其次,送巧克力之人和收巧克力之人,完全不限於情人關係,可以是公司同事、學校同學、客戶、男性親屬、未曾謀面的男明星,甚至僅僅是一面之緣的男性,亦或送禮時,正好不合時宜地在現場的男性。

對於男性來說,因為是被動接收,壓力其實更大。情人節收到的巧克力的數量,成了男人互相攀比人氣的硬指標。

比如:電視臺為了湊趣,會拍攝某個電影明星或者體育明星(男星)收到的堆成像山一樣高的巧克力,然後順便採訪一下這位明星。一般這個明星,會極力掩飾自己的得意,十分裝逼的回答,我正在減肥,這麼多巧克力可怎麼吃啊?

再比如,當年還是小學生的小兒子,會得意洋洋的請老爸吃他收到的巧克力,問他,」收了幾盒啊?」

」三盒!!!」

然後老爸裝作異常羨慕地問,」哇,收到這麼多啊。都有誰送的呀?」

」一盒是媽媽送的,一盒是隔壁阿姨送的,還有一盒,是香子送的。」說到最後一盒,已經有抑制不住的得意。

」香子是誰啊」,故意八卦地追問。

」 切!」,不置可否但是歡快地留給老爸一個後背,跑了。哈。

所以,不是你愛吃不愛吃巧克力的問題,任何一個在日本的男性,在這一天,收到巧克力都是一個蠻爽的事情,就和過年收到紅包一樣。

那麼,男性只進不出嗎?當然不是。

一個月後,3月14日,是White Valentine Day ,就是男性向女性回禮的日子。首先,你收到哪位女士的巧克力,按禮節,一定要返還高一個檔次的巧克力。(明星還不過來,可以例外),當然送巧克力的對象,不限於送你巧克力的女性,理論上也可以是任何一位你認識的女性。

這一來一回,市場上的巧克力生意可太好做了,誰最高興,哈哈,當然是巧克力的經銷商!!!

經銷商滿意了,深陷其中的日本男男女女就未必滿意了,莫名其妙的的開支多了,收到的巧克力,除了精神滿足以外,對於很多節食減肥中的人們,還是禍害呢。

所以,近年來,已有一些人,特別是女性,開始抵制情人節送巧克力的活動了。

不過本人倒覺得無所謂,開心就好吧。

結語

日式情人節,已經完全背離了原有情人節的宗旨,可以理解為一個非常成功地商業營銷案例,類似於結婚鑽戒的營銷案例,完全變成了巧克力節,與是不是情人幾乎沒有關係了。

閱讀原文

原標題:《日本情人節那點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關日本,巧克力,情人節和愛的事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多元文化濃厚的國家。飲食上,日式和西式結合的餐廳眾多,並且深受各年齡層人群的喜愛。節日上也不例外。日本新年過的是元旦,時間點上比較西式,內容和形式是日式。聖誕節雖然是西方節日,但在日本聖誕節過的也是很隆重的,吃草莓蛋糕,舉辦聖誕特色活動等。
  • 走近,日本的情人節
    據《朝日新聞》報導,情人節將至,日本山口縣柳井市推出了心形草莓,廣受歡迎。但是,遇到情人節,還真是得表揚她們幾句——真的是「蠻拼的」。  情人節這一天,中國的玫瑰一定是價高几倍,銷售一空。而在日本,花店生意絕對是冷落門庭,人稀少,因為你看不到男人往花店跑,而是女人們捧著一盒盒巧克力往男人懷裡塞。在日本,2月14日情人節,男人個個是天皇。
  • 日本情人節與巧克力、排行榜的那些事兒 | 日本文化
    一年一度的(在朋友圈裡看別人過的)情人節又來了,今天就和老師一起來看看日本的情人節是怎麼過的吧!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情人節逐漸進入了日本。但是,直到1970年代,一些點心店主為了挽救過完正月就下降的營業額開始大力宣傳,情人節才真正開始流行。
  • 日本人的情人節,為啥要扳成兩半過
    今年的情人節與春節湊在一起,北京自然熱鬧,但是東京異常的冷清,因為日本不過春節。半夜,這對小朋友吵到了我的微信上,因為是我牽的線。女的說,人家情人節都是男朋友送女朋友鮮花,結果一整天就是沒有見到花瓣,你啥意思?男的說,我也沒有見到巧克力啊。
  • 【日本文化】你不了解的日本情人節送巧克力習俗
    日本的情人節一般是女性向男性贈送巧克力,每年一到情人節,街上到處都有賣各種巧克力的。在日本,巧克力一年的消費量約20%會在2月14日消費的。那麼,為什麼在日本的情人節上,「巧克力」的禮物就成了慣例呢? 首先宇青的老師給大家講一下日本的情人節歷史吧。
  • 日本男女共浴那點事
    從前也沒有人經營管理,溫泉都是隨便用,那時候大家對性別沒有什麼太大的概念,自然也沒有什麼「男湯」、「女湯」的分別,男女混浴就這麼順其自然形成了。當然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混浴的,通常都是認識的人和鄰裡之間,一起泡個溫泉,跟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一樣稀鬆平常。
  • 日本人是如何過情人節的?
    バレンタインデー平假讀音:ばれんたいんでー羅馬讀音:barenntainndee情人節。在日本情人節的時候,有女性送男性巧克力的風俗習慣。3月14日,作為情人節所得禮品的回報,男性向女性贈送禮品,是日本開始興起的,後來中國大陸、臺灣地區、韓國等也開始過這個節日,歐美地區並沒有這樣的習慣。在日本,2月14日的情人節是女性向男性贈送禮品,一般以巧克力為主,巧克力分為「本命巧克力」和「義理巧克力」。「本命巧克力」是用來表達愛意,送給自己愛慕或者心愛之人,而「義理巧克力」專用來言謝,適合送給職場的同事或者一般異性朋友等。
  • 日本情人節「白巧克力」大公開!
    距情人節只有①天了,你送給他的巧克力準備好了嗎?情人節在日本,不只是專屬於情人的節日,也是一般大眾「社交」的節日。日本女性下至小學生,上至熟齡婦女,在情人節這一天,幾乎都會送巧克力給喜歡的男性或是男性親朋好友,送巧克力的行為幾乎可以說是「全民運動」了。
  • 情人節南寧人不做點刺激的事,簡直對不起自己!
    俗話說的好有情人在每天都是情人節不過對於這個特殊的日子還是應該找個浪漫特俗的約會地讓熱戀中的情侶們放肆的度過如果她哪裡都不想去那你就在家裡做一頓燭光晚餐慢慢享受二人的世界在這樣一個夜黑風高不,月色撩人的晚上一起相擁看夜景是件多麼浪漫的事!
  • 為何日本女性要在情人節贈送巧克力
    無論是買原料自製還是購入成品,送出大量情人節巧克力都需要日本女性打開錢包大花鈔票。看似是受惠一方的男性實際上也苦不堪言:收到「義理巧克力」不過是被發了一張好人卡,錯將「義理巧克力」當成「本命巧克力」,到了「白色情人節」(三月十四日,男性回贈巧克力給心儀的女性)容易遭遇尷尬。唯一能夠笑口常開的,只有日本巧克力生產商。
  • 日本的情人節,為什麼是女生送男生巧克力呢?
    所以每年情人節不僅僅是戀人的節日,更是巧克力廠商的節日,憑藉他們的賣力宣傳,不知道有多少巧克力要被消耗掉——尤其在日本。因為日本的情人節,不只送給戀人一份巧克力,還要送出很多份友情巧克力。前一種叫做「本命巧克力(ほんめいチョコ)」,後一種叫做「義理巧克力(ぎりチョコ)」。
  • 不愧是情人節巧克力的鼻祖,日本國民品牌Mary's出情人節限定了!
    不過,聖誕、元旦都過去了,情人節還會遠嗎?今年的情人節剛好在大年初三,很多小夥伴可能沒辦法和喜歡的人見面吧!那麼,代表心意的情人節定番——巧克力,必須安排上~情人節送巧克力這個傳統是在日本興起的,而最早擁有並實現這個想法的就是日本傳統巧克力——Mary's(瑪麗)。Mary's瑪麗巧克力成立於1850年,誕生於東京青山。現在已經是日本的國民巧克力。
  • 日本男士因被甩組團抗議情人節!你見過哪些情人節裡的神操作?
    有不少動漫、遊戲官方就推出了情人節賀圖,比如遊戲《生化危機》的官推,它就給裡面的人物組了CP專門來慶祝一下情人節。比如有人在情人節這天送出了錦旗——有人覺得錦旗太單調,要帶點鮮花才有氛圍,於是送上這個——還有人覺得這些不太實用,要送點有實用價值的——妹子一開始覺得很受用,打開一看,發現是——最絕的是這位
  • 日本人竟然這樣子過情人節!
    在日本,過情人節的時候,女孩都會送周圍朋友們巧克力,在送的巧克力當中有兩種,一種叫做愛情巧克力,另外一種叫做友情巧克力。 2月14日這天在日本被稱為情人節或者是巧克力日。在日本除了2月14日這個傳統的情人節的習慣,與此同時3月14日也成為了白色情人節。白色情人節這天,在情人節那天收到巧克力的男性,要返還送巧克力給女孩。 這基於日本人禮尚往來的傳統。
  • 日本:情人節收到巧克力先別想太多
    【情人節送出「義理巧克力」是向普通朋友表示感謝的方式】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對日本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後,在《菊與刀》中將日本人承受的義務,分為四類,大致對應著忠、孝、名譽和對社會的「義理」。對社會的義理表示從別人那得到的幫助、好處、金錢等。這裡的「別人」更多指的是遠房親戚、普通朋友或者是陌生人。如果受了他們的幫助,那麼在一定時間內是要如數償還的,不然便是欠了別人的「恩」。
  • 「情人節特別專題分享」-日本人怎麼過情人節
    情人節!「バレンタインデーにチョコレートを贈ろう!情人節送巧克力吧!」小常識1:本命チョコVS 義理チョコ「本命チョコ」。 チョコ是チョコレート的縮略語。本命,是指自己最喜歡、最中意人,「本命チョコ」就是說準備送給自己喜歡的人的巧克力。除了給「本命」以外的,送給其他男生的巧克力叫做「義理チョコ」義理巧克力。
  • 漲姿勢丨關於日本的白色情人節,你知道多少?
    很多朋友可能已經知道,日本情人節的特色是2月14日這一天,女性會將巧克力贈送給男性。
  • 日本情人節新動向:對義理巧克力SAY NO?!
    女性在情人節當天向心儀的男性送巧克力,男性則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天回送糖果。這是連外國人都知道的日本獨特的節日文化。日本社會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情往來,小小一顆巧克力,既是含蓄的日本男女表達愛慕的工具,更承擔了社交的功能。那些送給男同事、男上司、男同學、父親、哥哥等非心儀男性的巧克力則被稱為「義理巧克力」(義理チョコ)。對日本女性來說,每年的情人節不一定會送情侶巧克力,但職場、學校、家庭裡的義理巧克力卻是必不可少的。
  • ...絕技」失靈:情人節到了,日本女性卻不再願意給男同事送巧克力
    情人節送巧克力,在日本是一個超級大生意。情人節前後幾天裡賣出的巧克力,可以佔到商家一年的銷售量的大頭:名古屋國際中心表示,西洋情人節的巧克力銷售佔全年銷售25%。市調機構Mordor則說,日本的巧克力消費量相當驚人,2017年消費額高達53.9億美元,遠高於人口眾多的中國或印度。
  • 日本情人節為何是女性給男性送巧克力|近觀日本
    表面看,日本情人節似乎更有儀式感,也更加克制——沒有必要買花,也不一定要去高級餐廳饕餮,但其背後依然是商業炒作的痕跡。「日本情人節」大概開始流行於1958年,但還沒有形成過兩次情人節的方式。此前,雖然西方世界將情人節的概念引入到了日本,但並沒有形成一種習慣行為,而日本這個國家特別善於嫁接文化,他們將西方的情人節與本土文化結合在了一起,而不是單純的照搬、粗劣的模仿。當時,在日本,已經有女性給心儀的男子送巧克力的現象了,而職場女性也會買些巧克力送給同事和領導。彼時,日本經濟開始迅速復甦,消費時代裹挾著日本人洶湧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