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今天22時6分,我們將迎來「寒露」節氣。
到了寒露,一重秋風一重冷,一場秋雨一場寒,有一種真真切切的冷,叫「忘穿秋褲」。諺語說:「不怕霜降霜,只怕寒露寒」,寒露已然是秋天中的秋天,而且是從立秋到霜降整個秋季中氣溫下降最快的節氣。天氣的變化進入了快車道。秋意熟透,你那裡冷嗎?
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解秋乏。因為夜長晝短,應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
夜涼勿憋尿,否則易誘發膀胱炎,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穿顏色豔麗的衣服,防止秋悲。紅色能夠讓人產生溫暖感;橙色能讓人產生活力,誘發食慾;黃色能讓人充滿希望和活力。
寒露不露腳,足部保暖,防止寒從足生。建議每天睡前熱水泡腳30分鐘,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防秋燥,多飲水,皮膚多補水。
深秋感冒多發,出門前用手掌搓熱大椎穴。大椎屬督脈、總領一身陽氣,搓熱大椎可以提昇陽氣,使陽氣固衛體表,防止感冒。
中午彈中指,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方法是: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反覆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
山藥胡蘿蔔燉羊肉,此湯補體健腎,提升元氣。
用小米配紅、黃、黑、綠、蠶豆熬成五豆粥,能調和五臟,濡養腸胃,提升內在能量。
菊花多在秋季開放,秋季肺氣當令,常飲菊花茶可以潤肺、補腎氣,菊花茶還可以中和羊肉湯的火氣。
倘若皮膚乾澀,建議多吃一些補脾益腎、潤燥健腦、補氣養血的食物,如堅果類、紅棗、山楂,或是調點蜂蜜水喝也是不錯的選擇。若要改善皮膚粗糙無光澤可多吃一些滋陰養血、清熱去火的食物,如當季的竹筍,或是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如芥藍、甘藍、白菜等都是相當有幫助。
雜糧:米、綠豆、山藥、芋頭、玉米。
蔬菜:青蔥、香菇、杏鮑菇、金針菇、芥藍、甘藍、大白菜、小白菜、青江菜、花椰菜、蘿蔔、白筍、竹筍、苦瓜、絲瓜、冬瓜、南瓜、小黃瓜、茄子、豇豆、辣椒、牛蒡、番茄、金針、韭菜、韭菜花、蒜頭、姜、黃豆芽、綠豆芽、芥菜、油菜、芫荽、木耳、蓮子、蓮藕、蘆筍、菱角。
水果:哈密瓜、荔枝、楊桃、番石榴、柚子、檸檬、香蕉、木瓜、葡萄、梨、柿子、鳳梨、椰子、甘蔗、芒果、蘋果、香瓜、水蜜桃、葡萄柚、柳丁、火龍果。
海鮮:鮪魚、白帶魚、秋刀魚、鰻魚、鱸魚、石斑魚、蝨目魚、蝦子、文蛤、牡蠣、螃蟹。
原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其中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紅棗補氣養血,蓮子養心神、補脾腎,銀杏滋陰養顏,這四種食材,都是秋天裡的滋補佳品,煮成一碗粥,營養豐富,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