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我多年觀察,上網衝浪,與槓精敲鍵盤,總結出以下鄙視鏈。
音樂圈的鄙視鏈分為好幾大類別,流派鄙視,地域鄙視,樂器鄙視,音樂App鄙視。
第一種:流派鄙視鏈
這類可能是最常見的,古典 > 爵士 > 搖滾 > 民謠 > 電子音樂 > 流行 > 說唱 > 網絡土嗨
第二種:地域鄙視鏈
歐美 > 日本 > 韓國 > 港臺 > 內地 > 東南亞,所有開地圖炮的人都是腦子有問題的,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
第三種:樂器鄙視鏈
鋼琴 > 小提琴 > 中、大提琴 > 管樂(小號、長笛等) > 打擊樂(鼓)>吉他,這也是一條經常掐架的鄙視鏈,最後形成了相互鄙視。
第四種:音樂App鄙視鏈
網X雲 >蝦米 >Q音樂 >酷X ,你沒看錯,連你用哪個App聽歌都會受到鄙視。
小編認為,正確的鄙視鏈應該是,製作精良的音樂鄙視粗製濫造的音樂。
而這些所謂的鄙視鏈,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逼格很高,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