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手抖、夾菜手抖,拿杯子喝水都要擔心溢出來。明明很年輕,為什麼還會手抖?難道真是帕金森?其實手抖的醫學名詞又叫做「震顫」,震顫本身可能是一種疾病,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帕金森也是大家在這裡面常聽見的疾病之一,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手抖是由疾病造成的呢?
這些手抖,要小心暗藏疾病
1.特發性震顫,指的就是找不到其他器質性病變的原因,也稱為原發性震顫。該病患者通常存有家族史,這種類型的震顫常常可持續數十年但也沒有特別明顯的加重情況,特發性震顫最常出現在頭部、手或上肢,一般雙側對稱性,有時也可影響聲音,甚至下肢和軀幹。例如可在雙上肢伸平時出現,也會在書寫、拿水杯喝水、用手指鼻尖時出現。
2.帕金森病震顫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見於60歲之後。該病的震顫為靜止性震顫,是肢體在完全放鬆休息或有所支撐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震顫,例如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躺在床上的時候出現,一旦肢體開始運動,這種震顫感就消失了。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症狀是運動遲緩,這也是最主要的現象之一,多表現為手部精細動作困難、異常。診斷帕金森病是要十分謹慎的,有三分之一的帕金森患者疾病初期是沒有震顫症狀的,所以沒有震顫,同樣有可能是帕金森病。
3.其他引起震顫的疾病 ,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疾病、肝豆狀核變性和焦慮症等,都會引起震顫的表現。因此,如果持續性出現手抖,並且手抖逐漸發展到其他肢體,或者手抖伴隨走路出現不穩、活動僵硬,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突發手抖等表現時,建議大家前往醫院及時就診。
如何有效預防手抖
1.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
2.對於一些老年人應該儘量讓他們做一些體能鍛鍊,比如太極拳、體操。
3.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等。
4.注意飲食習慣,多吃蔬菜瓜果,同時記得保持自己心情舒暢,因為焦慮不安、精神緊張都是引起手抖的誘因。
除了一部分人是特發性震顫屬於家族遺傳外,其他人群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根據生活中的個人習慣來規範自己行為,起到預防手抖的作用。如若發現手抖現象嚴重影響生活時要及時就醫,以免是一些疾病的初發症狀體現,耽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