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消息,法國經典奢侈品牌Chanel日前宣布收購英國時尚電商平臺Farfetch少數股權,旨在和後者密切合作,加強和品牌客戶的線上溝通,促進實體門店的銷售。但交易價格並未公開。
換句話說,Chanel暫時還沒打算在Farfetch上全面銷售自家的產品,而是「希望藉助這個電商平臺,進行更多數位化的創新,更好地服務它的客戶」,Chanel 時尚總裁 Bruno Pavlovsky稱。
這其中包括一款手機APP,它可以讓Chanel的客戶不再需要致電預約諮詢某特定商品,只需下載 APP就可以在線瀏覽,隨時與品牌顧問聯繫,並在進店前用手機標註自己喜歡的款式和尺碼,方便門店銷售人員找到,以節約時間。
全球範圍內,奢侈品品牌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數位化改革,以更好地迎合年輕一代。貝恩諮詢此前發布的《2017年全球奢侈行業報告》中稱,千禧一代(指20-34歲年齡段,出生在1983-1997年的人)正在成為奢侈品消費的支柱力量,而他們正是網絡和數字世界的原住民,更習慣通過線上渠道獲取信息,甚至下單購買。在中國,雖然佔比還不高,但線上渠道的銷售增速已經超過了線下門店。
比起競爭對手LVMH,Gucci,愛馬仕,Prada,甚至此前宣稱「永不觸網」,卻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的Celine,Chanel算得上奢侈品牌中的「異數」。Bruno Pavlovsky此前曾明確宣稱其成衣、包袋產品暫時不會在線上銷售。
他曾在巴黎的一場時裝發布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奢侈品消費的最佳體驗是發生在精品店中,而冷冰冰電子屏幕無法很好地將品牌文化與精神傳達給消費者。因此對Chanel而言,比起通過電商渠道來賣貨,Chanel更希望的是藉助相關技術讓消費者可以在網上預訂產品,併到品牌門店中進行試穿選購。
他還特別透露,Chanel在中國的忠實消費者每次見到他的時候都會強烈表示不願品牌開放電商平臺賣手袋和成衣,因為這會影響產品的獨特性。
除此之外,對於在中國備受奢侈品青睞,帶貨能力一流的時尚博主KOL,Chanel的態度也相當克制。它認為粉絲希望看到的是KOL真實的觀點,而不是受僱於某品牌後發布的廣告,因此Chanel並沒有與任何中國KOL籤約。
2018年,實體門店、尤其是旗艦店的建設依然是Chanel的戰略重點。它在全球範圍內將重新開設或全新開張6家新店,包括紐約 57街的新店、首爾首家旗艦店、倫敦東區Brompton Cross的新店,還有哥本哈根和阿布達比兩個新市場。
這個品牌的逆勢而行究竟是對是錯,現在還很難說。但據海外媒體披露,由德勤諮詢公司編制的香奈兒2016年度財報顯示,香奈兒的銷售額較上一財年下跌9%至56.7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大跌35%至8.74億美元。2016財年淨利潤大跌近35%,至8.74億美元,銷售額同比下降9%。
無論是渠道建設、營銷推廣,還是在產品研發上,Chanel都在面臨選擇——是保持高冷、固守「經典」,還是勇於探索,大膽創新?
(題圖來自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