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老師在申報課題時,有一個環節繞不過去,就是查閱相關文獻。筆者看過一些老師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想和一線老師交流交流,僅是個人觀點,供批判。
一、什麼是文獻綜述
課題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與文獻綜述論文的撰寫,是有區別的。文獻綜述論文本身一種應用文體,有其基本的規範。而一線老師在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其目的性很明確,就是服務於本課題研究。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文獻綜述就可以了,不必大而全。本文論述的便是這樣的文獻綜述。
那麼,什麼是文獻綜述呢?
所謂文獻綜述,就是課題負責人在課題研究中,以研究主題或是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收集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對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敘述、評論。「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
二、課題研究為什麼要查閱文獻
查閱文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價值。
(一)從他人研究中尋找思路
一線教師搞研究難免要遇到困難,比如,研究前找不到思路,研究中迷失方向。但是有了文獻學習,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同樣或是相近的課題別人研究了什麼?是怎樣研究的?研究出什麼?還可以了解到:他們是如何選題的?如何撰寫文章的?如何表述成果的?總之,文獻學習是一個聚焦且高效的學習方式,對課題研究的指導價值是非常大的。
(二)借鑑他人成果為我所用
一線教師進行科研,可以不可以借鑑他人成果?當然可以。採取拿來主義,將他人的成果拿在自己的土壤裡試驗,進行驗證性研究。所謂自己的土壤,即根據自己的學識與視野,在自己的學科,自己的教室,自己的學生身上進行驗證性的研究。這樣,就可以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這是也一線教師常見的科研方式。
(三)在他人研究基礎上再創新
在文獻學習時,我們也會發現,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有不適合自己的,或是有些研究成果有待深入,這就需要改造或發展他人的研究成果。還有,在文獻綜述時,如果你研究的是新事物,可能會找不到相關研究的成果。在這種情況下,檢索鄰近主題的文獻,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造,於是,你可能會獲得創新性的科研成果。
三、怎樣檢索文獻呢
一般情況下,使用中國知網或百度進行檢索文獻。最常使用的檢索方式是利用「主題」和「關鍵詞」檢索。
其關鍵在於找準課題的「主題」或是「關鍵詞」。
比如這個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規則養成與法治意識培育研究」,怎樣檢索呢?
(一)按主題檢索
1.學生規則養成教育研究
2.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研究
3.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
以這樣的主題檢索基本就可以獲得你要的文獻。
(二)按關鍵詞檢索
1.規則意識
2.法治意識
3.道德與法治
4.教學方法
5.教學策略
……
如果用關鍵詞檢索的文獻比較多,可以在第一個關鍵詞檢索的基礎上,輸入第二個關鍵詞,利用中國知網「結果中檢索」的功能進行二次檢索,這樣就會較快找到你所需要的文獻。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困難,所以不再贅述了。
四、檢索什麼樣的文獻最有用
有三類文獻最重要。
(一)檢索概念界定
概念研究是一項課題的基礎性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在課題研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獻綜述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了解別人是怎樣界定這個概念的。
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規則養成與法治意識培育研究」這個課題為例。
「規則」是其中的一個概念。如何界定這個概念呢。筆者通過百度百科,查到了相關文獻。
規則: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包括儀範、規範,規章、法則,合乎一定的方式,行為模式、準則等。現代社會充滿規則,如交通規則、競爭規則、遊戲規則、家庭規則、就餐規則、購物規則等。
通過文獻,我們了解了「規則」這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那麼這個文獻對我們的研究會啟到什麼作用呢?
我們可以借鑑這個文獻,確定自己課題的研究內容,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關於規則內容體系的研究」,如「現代社會充滿規則,如交通規則、競爭規則、遊戲規則、家庭規則、就餐規則、購物規則等」這就是規則內容體系。然後,還可以跟進一項研究內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根據規則的內容體系,開展規則養成方式及路徑的研究」。
可見,針對概念檢索文獻,對課題研究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檢索理論支撐
課題研究需要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的理論支撐,也需要相關政策及教育文件的支持。對此,一線教師往往把握不準。怎麼辦?這就需要藉助文獻來解決。
還是以上一課題為例,探索規則和法治意識培養,如知行合一教育理論,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論,斯金納的強化教育理念,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等。有理論指導的研究,可以提升課題研究科學性和成果質量。
(三)檢索相關研究成果
檢索與本課題研究高度相似的一些文獻,可以直接或間接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成果。如果這些文獻的成果恰恰可以解決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就可以拿來移植到本課題,進行驗證性研究。有的成果雖然不能直接移植,那就加以加工改造,轉化為自己成果。所以,文獻可以讓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開展研究。
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規則養成與法治意識培育研究」這個課題為例。
筆者查到這樣一個文獻:
吳林佩老師「運用場景學習,培養法治意識」的文獻。這個文獻給我的啟示就是,作者提出了培養法治意識的一個策略——運用場景學習。我在自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是不是可以借鑑過來,加工改造成為自己課題的成果呢?當然可以。
五、文獻檢索的一些小技巧
最後提示一下,文獻檢索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兩先兩後兩關注」,即「先期刊後網絡,先近期後遠期,關注碩博論文、關注專題綜述。」供大家參考。
總之,課題申報書中,撰寫國內外文獻綜述,需要一線教師不斷探索實踐。以上所寫如有不妥,請批判。(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