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課題申報:如何做文獻綜述

2020-12-21 永慶談教育

一線老師在申報課題時,有一個環節繞不過去,就是查閱相關文獻。筆者看過一些老師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想和一線老師交流交流,僅是個人觀點,供批判。

一、什麼是文獻綜述

課題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與文獻綜述論文的撰寫,是有區別的。文獻綜述論文本身一種應用文體,有其基本的規範。而一線老師在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其目的性很明確,就是服務於本課題研究。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文獻綜述就可以了,不必大而全。本文論述的便是這樣的文獻綜述。

那麼,什麼是文獻綜述呢?

所謂文獻綜述,就是課題負責人在課題研究中,以研究主題或是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收集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對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敘述、評論。「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

二、課題研究為什麼要查閱文獻

查閱文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價值。

(一)從他人研究中尋找思路

一線教師搞研究難免要遇到困難,比如,研究前找不到思路,研究中迷失方向。但是有了文獻學習,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同樣或是相近的課題別人研究了什麼?是怎樣研究的?研究出什麼?還可以了解到:他們是如何選題的?如何撰寫文章的?如何表述成果的?總之,文獻學習是一個聚焦且高效的學習方式,對課題研究的指導價值是非常大的。

(二)借鑑他人成果為我所用

一線教師進行科研,可以不可以借鑑他人成果?當然可以。採取拿來主義,將他人的成果拿在自己的土壤裡試驗,進行驗證性研究。所謂自己的土壤,即根據自己的學識與視野,在自己的學科,自己的教室,自己的學生身上進行驗證性的研究。這樣,就可以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這是也一線教師常見的科研方式。

(三)在他人研究基礎上再創新

在文獻學習時,我們也會發現,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有不適合自己的,或是有些研究成果有待深入,這就需要改造或發展他人的研究成果。還有,在文獻綜述時,如果你研究的是新事物,可能會找不到相關研究的成果。在這種情況下,檢索鄰近主題的文獻,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造,於是,你可能會獲得創新性的科研成果。

三、怎樣檢索文獻呢

一般情況下,使用中國知網或百度進行檢索文獻。最常使用的檢索方式是利用「主題」和「關鍵詞」檢索。

其關鍵在於找準課題的「主題」或是「關鍵詞」。

比如這個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規則養成與法治意識培育研究」,怎樣檢索呢?

(一)按主題檢索

1.學生規則養成教育研究

2.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研究

3.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

以這樣的主題檢索基本就可以獲得你要的文獻。

(二)按關鍵詞檢索

1.規則意識

2.法治意識

3.道德與法治

4.教學方法

5.教學策略

……

如果用關鍵詞檢索的文獻比較多,可以在第一個關鍵詞檢索的基礎上,輸入第二個關鍵詞,利用中國知網「結果中檢索」的功能進行二次檢索,這樣就會較快找到你所需要的文獻。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困難,所以不再贅述了。

四、檢索什麼樣的文獻最有用

有三類文獻最重要。

(一)檢索概念界定

概念研究是一項課題的基礎性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在課題研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獻綜述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了解別人是怎樣界定這個概念的。

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規則養成與法治意識培育研究」這個課題為例。

「規則」是其中的一個概念。如何界定這個概念呢。筆者通過百度百科,查到了相關文獻。

規則: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包括儀範、規範,規章、法則,合乎一定的方式,行為模式、準則等。現代社會充滿規則,如交通規則、競爭規則、遊戲規則、家庭規則、就餐規則、購物規則等。

通過文獻,我們了解了「規則」這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那麼這個文獻對我們的研究會啟到什麼作用呢?

我們可以借鑑這個文獻,確定自己課題的研究內容,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關於規則內容體系的研究」,如「現代社會充滿規則,如交通規則、競爭規則、遊戲規則、家庭規則、就餐規則、購物規則等」這就是規則內容體系。然後,還可以跟進一項研究內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根據規則的內容體系,開展規則養成方式及路徑的研究」。

可見,針對概念檢索文獻,對課題研究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檢索理論支撐

課題研究需要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的理論支撐,也需要相關政策及教育文件的支持。對此,一線教師往往把握不準。怎麼辦?這就需要藉助文獻來解決。

還是以上一課題為例,探索規則和法治意識培養,如知行合一教育理論,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論,斯金納的強化教育理念,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等。有理論指導的研究,可以提升課題研究科學性和成果質量。

(三)檢索相關研究成果

檢索與本課題研究高度相似的一些文獻,可以直接或間接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成果。如果這些文獻的成果恰恰可以解決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就可以拿來移植到本課題,進行驗證性研究。有的成果雖然不能直接移植,那就加以加工改造,轉化為自己成果。所以,文獻可以讓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開展研究。

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規則養成與法治意識培育研究」這個課題為例。

筆者查到這樣一個文獻:

吳林佩老師「運用場景學習,培養法治意識」的文獻。這個文獻給我的啟示就是,作者提出了培養法治意識的一個策略——運用場景學習。我在自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是不是可以借鑑過來,加工改造成為自己課題的成果呢?當然可以。

五、文獻檢索的一些小技巧

最後提示一下,文獻檢索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兩先兩後兩關注」,即「先期刊後網絡,先近期後遠期,關注碩博論文、關注專題綜述。」供大家參考。

總之,課題申報書中,撰寫國內外文獻綜述,需要一線教師不斷探索實踐。以上所寫如有不妥,請批判。(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研究步驟怎樣寫
    在撰寫課題申報書時,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課題研究步驟。筆者瀏覽一線教師撰寫的研究步驟(亦稱「實施步驟」),發現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在這裡和教師交流一下,供批判。一、撰寫研究步驟中常見的問題在課題申報書中,研究步驟這一板塊是處於選題論證的結尾部分,從教師心態考慮,馬上就寫完了,於是一些教師套用一些模板,如「準備階段、研究階段、總結階段」,寫上「查閱文獻、組織教師培訓、開展聽評課活動、經驗交流、梳理成果」等,把時間安排一下,就草草收兵。
  • 【教師培訓】教育科研專家告訴你如何寫好課題申報書
    在課題申報書上,選題依據的撰寫要求是「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本課題相對於已有研究的獨到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等」。選題依據主要圍繞兩方面內容撰寫:一是文獻綜述,二是選題價值分析。 在進行文獻綜述時,選題依據主要圍繞課題的核心概念和本質問題展開。申報者需從選題中解析出核心概念、本質問題和目標要求。
  • 畢業論文怎麼寫——文獻綜述,畢業論文怎麼寫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的結論: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文獻綜述的附錄: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以上國內外的研究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從文獻綜述範文2看,該課題綜述列舉了國內外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關於自學方法方面的論述和做法,並對部分內容的優點進行了概述。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內容
    在課題申報書中,研究內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板塊。一些教師反映關於研究內容的撰寫還存在一些困惑,於此老師們交流一下心得體會。供批判。一、研究內容撰寫常見問題從外在形式看:有的寫得過於簡單,三言兩語;有的寫得過於冗長,抓不到重點。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針對這兩個需要,教師應先閱讀有關論著,掌握材料,寫好文獻綜述,綜合國內外的有關研究,成為研究的基礎,有助於進一步提出問題研究,為提出假設提供經驗和依據。再根據自己的思路匯綜而成。<3>、三種力量課題的成功,要依靠「有權之士」、「有識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的有機結合和共同努力。
  • 老師評職稱的課題申報書怎麼寫
    申報課題,必須撰寫課題申報書,這是申報課題立項的書面資料,由課題主辦方提供模板。所以,想要申報課題的個人,必須要學會課題申報書。那麼,課題申報書怎麼寫?
  • 課題研究既想又做,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教師想要提高科研能力,在未來競爭中站住腳,需要參加課題研究,但課題研究做起來沒那麼簡單,需要教師們多了解做課題的方法和技巧。那麼,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 課題立項後,開題報告寫什麼?怎麼寫?
    一線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對一些基本問題總會有一些困惑。比如,課題立項了。下一步做什麼?什麼是開題?為什麼要開題?開題報告怎麼寫?怎麼準備開題活動?有的老師說:這麼複雜,頭都大了。但是經常做課題的老師,就會有另外的說法:今年我要聚焦某一問題,好好研究一下子。還有的老師說:今年沒有課題做了,心裡空落落的。
  • 讀《教師如何做課題》有感
    《教師如何做課題》.李衝鋒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6,歷時12天完成本書的閱讀。本書全方位講述了做課題研究的價值、選題、設計、申報、論證、實施、檢查、報告、結題、推廣等內容和流程,通過閱讀本書,我對課題研究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感悟頗豐,特寫此心得體會以加深記憶,為後續學校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思考。
  • 一線教師申報科研課題:多在選題上下功夫
    課題是教育科研的載體,科研工作需要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課題來實施,所以選題是科研工作最為關鍵的一步,也是研究的起點。那麼,如何選題呢?在此,和一線教師聊一聊這個話題。就教師而言,所謂的問題,就是困繞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式各樣的事件,或是一些較為具體的現象。筆者經常採取這樣一種說法,問題就是你教育教學中的「痛」,如果你感覺到了教育教學工作的「痛」,那要恭喜你了。因為「痛」可以激發你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就是經常地「痛定思痛」。「思痛」都思什麼?思這個「痛」是如何產生的?思它是如何侵害工作?思如何避免這個「痛」的二次來襲。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在課題申報書的申報論證環節,需要申報者撰寫研究假設。什麼是研究假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為什麼要撰寫研究假設?假設的內容是怎麼形成的?研究假設表達方式是怎樣的?在此,筆者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學習與實踐體會。供批判。筆者最初想寫得簡單一些,但在行文中,發現有些問題要交待。於是寫得有些冗長了。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標題一、二、五。
  • 正確理解申報要素之間的邏輯關係:課題申報不再苦惱
    凡是申報過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除了填寫一些基礎信息外,在課題設計論證裡,總共需要論證的內容共有「十三項」之多。這對於一線教師來講真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為什麼要論證這麼多內容?這些內容都要解決什麼問題?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邏輯關係?
  • 教師晉升職稱課題申報流程是什麼?
    教師晉升職稱課題,不是憑空而來,不經歷一番磨難怎麼體現課題的重要性。我們要知道難度越大的,往往地位也重要。如果課題人人戳手可得,就沒有了爭搶的意義。那麼,教師晉升職稱課題申報流程是什麼?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申報職稱課題,就更要了解該問題,有助於提高自己申報課題的效率。
  • @一線普通教師,寧波出版社這本新書教你如何做課題研究
    5月25日晚,碩士、教育學高級講師、寧波市奉化區教科所負責人吳偉強的作品《基於問題的視角: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新書首發暨紅樹林讀書會活動在奉化區實驗小學報告廳舉行。《基於問題的視角: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由寧波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面向一線普通教師普及教育研究方法的專著。
  • 文獻綜述的主要特點以及內容要求
    本文中,我們一起來看下文獻綜述的主要特點以及針對文獻綜述的內容有哪些要求。一、什麼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
  • 做課題,我們來「真」的!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2020年課題立項工作...
    課題立項修改至凌晨又是一年開題季,每天召開課題研討視頻會,查閱知網文獻,研磨課題立項至深夜……為了完成2020年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課題申報工作,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各位老師精心做好課題立項申報的每一個環節。
  • 談談撰寫文獻綜述的步驟
    概括地講,文獻綜述是對文獻資料的綜合評述,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有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與評價,整理概括而成的專題性學術論文。以醫刊彙編譯的工作體會來看,文獻綜述的撰寫,遵循著「定向選題、搜集文獻、分析文獻、撰寫綜述」的生成路徑。
  • 不知道怎麼寫醫學文獻綜述的看這裡!
    寫醫學文獻綜述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供發表,為同行提供經歸納提煉的相關課題的大量醫學信息。它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掌握相關研究課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爭論焦點、已解決與尚未解決的問題、前景展望等,是選擇研究方向,尋找科研課題的重要線索。
  • 一線教師的10個選題「雷區」,您踩中了嗎?
    近期,對部分學校一線教師的課題選題情況進行了了解,我們發現廣大一線教師的選題能力都有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大多數教師能夠立足課堂、能夠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工作進行選題,這是令人欣喜的良好現象。但與此同時,我們發現部分一線教師的選題工作比較盲目和茫然,並存在著一些具體問題,這將會直接影響了選題工作的開展。
  • 成功申報課題應避免走入這些誤區
    另一個事實是:針對這些問題,各層面管理者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夠從有效管理的角度進行全面梳理與研究,也就不可能針對問題提出規範的應對策略來指導或服務於教學課題研究的實際工作。因此,廣大教師尤其是涉足課題研究領域不深、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在教研課題研究過程中「捉襟見肘」或者困難重重。那麼,高校青年教師在教研課題立項申報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如何走出其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