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1日電 產業因城市而興,城市依託產業而強,引進什麼樣的產業,決定著這個城市及區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2008年,杭州未來科技城的前身掛牌成立,1年後,阿里巴巴淘寶城在該區域的一片農田中開建,這在當時看似不那麼重要的事件,卻成為杭州未來科技城發展過程的重要裡程碑。
阿里的入駐,給杭州未來科技城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此之後,網際網路公司、高新企業紛至沓來,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僅僅數年,杭州未來科技城就有了「中國矽谷」的美譽。
如今,成都南部正在崛起另一座新城——成都科學城,其目標是「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阿里巴巴之於杭州未來科技城的成功經驗表明,新城的崛起離不開強勁產業和龍頭企業的雙加持,而助力成都科學城騰飛的「頭雁」,也已恰逢其時地出現在了天府大道旁。紫光·天府芯城所引領的產業將不斷裂變,並產生創新乘數效應,賦能西部地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頭雁」效應
杭州未來科技城所在的餘杭區,十幾年前還是城鄉結合部,農田密布。當地政府決定在這片區域開發一座新城,餘杭組團創新基地管委會便於2008年掛牌成立。
新城開發引來的「頭雁」是阿里巴巴。2008年,馬雲宣布斥資13.6億元人民幣在該區域建設「淘寶城」項目,1年後,項目開工建設。這就是日後的阿里巴巴西溪園區。
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的建設,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將阿里落戶未來科技城,視為這座產業新城崛起的標誌性事件。它的入駐,不僅僅是幾萬員工到此辦公、增加了未來科技城的人氣,更重要的是如同燈塔指引船隻靠岸一樣,發出了產業向新城聚集的信號,使得杭州未來科技城成了杭州網際網路產業的高地。
資料顯示,在阿里遷入後的幾年間,杭州未來科技城湧現出上萬家創新企業,如今更是扎堆聚集了眾多網際網路公司、高新企業及知名研究機構,湧入了大批海歸人才、科創精英。這些活躍因素,讓杭州未來科技城迅速從信息經濟邁向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成為在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城,被外界譽為「中國矽谷」。
因為阿里巴巴等企業的存在,電子信息產業一直佔據著未來科技城主導產業中最突出的位置,也因為未來科技城的存在,餘杭區成為杭州網際網路產業版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餘杭區規模以上數字經濟單位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剔除重複)約1942億元,總量列杭州各區縣第一位。
一家龍頭企業帶來一個產業集群,進而帶動所在區域甚至整個城市發展,「頭雁效應」因為阿里巴巴和杭州未來科技城的成功得以完美發揮。十二年後,在成都科學城內,芯雲產業領先企業紫光集團進駐、「人城產融合」智慧大盤紫光·天府芯城即將面市,「頭雁效應」將再一次在這裡形成。
產業引領
2014年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的四川天府新區,是一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產業新城,被四川省視為「百年大計、省之大事」。今年6月初發布的《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要構建「一核四區」為主的空間功能布局,其中的「一核」即是位於天府新區的成都科學城。
成都科學城鳥瞰圖
根據功能劃分,成都科學城將持續提升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能級,主要聚焦人工智慧、集成電路、5G通信、軟體開發、信息安全和網絡視聽等6大重點領域。
從杭州未來科技城的成功建設可以看出,建設科學城不是一句空口號。要有真刀真槍地引入有實力的企業、有分量的產業,才能讓未來的科學城名副其實,真正成為城市新一輪經濟騰飛的強大引擎。
成都是中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擁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科技創新產業基因強大,如果在成都科學城的建設中能夠引入像「阿里巴巴」這樣具有超強產業集群吸引力的龍頭企業,實現「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的目標將事半功倍。
但成都科學城的產業定位不只是網際網路,它的發展也不是簡單地複製杭州未來科技城的經驗,它需要的是在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數字經濟上具有引領性的產業巨頭。
成都科學城的產業發展定位與超前規劃,吸引了國內領先的智慧產城運營商紫光海闊的進駐,其建設運營的總用地面積約2000畝、投資額約500億元的紫光·天府芯城項目,已順利落戶科學城。
項目依託紫光集團「三院兩雲」進行戰略布局,規劃有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暨紫光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紫光大數據研究院、紫光智慧城市研究院、紫光天府工業雲研發應用中心、紫光工業雲四川基地。項目建成後,將對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產業從研發源頭上形成強勢引領。
芯、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一輪信息技術的革命,是助推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倍增器。《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一欄的第一條就聚焦了「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要「著力提升集成電路設計水平,不斷豐富智慧財產權(IP)核和設計工具,突破關係國家信息與網絡安全及電子整機產業發展的核心通用晶片,提升國產晶片的應用適配能力。」在工業雲領域,該戰略規劃也提到「要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工業雲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
紫光·天府芯城產業導入效果顯著。2019年,項目相繼與20餘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籤訂意向協議,初步形成了高科技產業集聚優勢。2020年1月,紫光雲成都公司、紫光· 天府芯城聯合辦公中心正式啟用。
「人城產」融合新樣本
城市的發展,關鍵在於產業,產業的發展,關鍵在於人才,引育高科技創新人才,是天府新區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
據不完全預測,紫光·天府芯城建成後,從事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產業工作的員工將超過10萬人,加上其他入駐企業、配套商業等,活躍人口可能達到30萬以上。
高標準建設的紫光·天府芯城力圖引導城市從單一功能導向轉向人、城、產融合發展,既把高端產業吸納進來,也讓就業人群安心留下。說到底,這一模式就是把「以人為本」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圍繞人的多元化需求去完善功能區內的生態、生活與生產等各項功能,塑造優美的生態基底,打造便捷舒適的生活功能設施,提高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並以此「築巢引鳳」,吸引高素質人才就業、定居。
紫光·天府芯城有著完整的生活配套,項目內分布著科技研發辦公集群、商業集群、K12全齡教育、康養醫療、星級酒店、文化創意空間、室內外運動場館、人才孵化基地、科技金融中心、配套住宅等十大業態,置身其中,工作、居住、教育、休閒、購物、健身、社交等,可以一站式完成,觸手可達的全業態配套讓幸福感瞬間爆棚。
完美的生態基底,又讓這裡的工作與居住環境無出其右。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的四川天府新區,開發建設理念已經從「城中建園」到「園中建城」進行轉變,即便是作為重點建設區域的成都科學城,生態空間佔比也達42%。紫光·天府芯城內的網紅地標性建築智慧之環,是項目詮釋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的生動案例。
紫光·天府芯城項目規劃的網紅建築——智慧之環全景圖
智慧之環被設計成一個依勢起伏的環狀形態,中心環繞一個綠意盎然的公園,亮麗的紅色與周圍綠色植被形成鮮明對比,極具視覺衝擊力。項目的畫龍點睛之筆在於由15200片鋁板形成優雅的曲面造型,它將項目的展覽和接待中心兩個建築功能有效串聯在一起,並最終形成了一個可步行的曲面屋頂,人們可以從地上一路走到屋頂,沿著這個曲面屋頂跑道,從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欣賞這座城市最美麗的風景。
紫光·天府芯城
如今,今年這一備受期待的項目即將開放參觀,並向全球火熱招商。在外界看來,以高端產業吸引人、以品質生活留住人的芯城,將打造出一個「人-城-產」融合的新樣本,必將助力天府新區實現「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宏偉夢想。(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