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
在工作和生活中,由於我們的無心或者不小心,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比如,因為我們的疏忽,給上級的報告打錯了字,被老闆怪罪。出門倒垃圾,忘了帶鑰匙,結果自己被鎖在了門外,害得讓老公專程開車跑回來為你開門。由於決策錯誤,一個項目無法進行下去,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
這些錯誤,有的影響很小,無關大雅;有的卻是致命的,無法彌補;有的則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面對這些錯誤,我們該怎麼辦?
01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誤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與錯誤共生,是人類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犯錯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錯誤。
有的人能夠正視錯誤,分析出錯的原因,並積極加以改正。他們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也從中得到了不斷進步。
有的人百般抵賴,想盡一切辦法把錯誤推給了別人,認為發生錯誤都是別人的錯,與自己無關。
有的人總是迴避錯誤,對錯誤不斷加以掩飾,當所犯錯誤一旦被指出,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事實上,錯誤出現了,誰的心裡都不好受,但不能因為怕承擔後果就推脫責任,就百般抵賴。我們不應迴避錯誤,在是要積極地去面對。
02
1985年,海爾集團發生了一起砸冰箱事件,一名海爾員工揮舞大錘砸向了冰箱。
原來,有消費者到海爾的工廠購買冰箱,結果挑了很多臺裝箱都有毛病,最後勉強拉走一臺。
張瑞敏知道這件事後,感到非常震驚。他立即組織人員突擊檢查了倉庫,發現庫存中不合格的冰箱還有76臺。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不合格產品呢?
有人建議可以將這些冰箱作為福利,處理給本廠有貢獻的員工。也有人建議可以將這些冰箱處理給經常來工廠檢查工作的政府部門人員,讓他們在關鍵時刻能夠為企業提供一些便利。
張瑞敏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全部砸掉這些冰箱。
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是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而且那時候工廠還開不出工資。
即使在企業處境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張瑞敏還是掄起大錘親手砸下了第一錘!
有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便宜處理給你們,就等於告訴大家可以生產這種帶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臺,明天就可以是760臺、7600臺……」事後,張瑞敏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一個砸冰箱事件,讓質量意識深深地刻印在了所有海爾人的腦海中,最終打造了一個「家電王國」。
事實證明,勇敢地承認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更是一種擔當,根本不存在丟面子的問題。
03
在錯誤面前,面子一文不值。當你無意中犯下錯誤而又能及時承認,大多數人是不會苛責你的;如果你只知道迴避、掩飾錯誤,那你絕對會受到別人的譴責。
有人認為,錯誤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就如同疾病對於身體一樣,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企業在「疾病」來襲時,束手無策,隱瞞「病情」,最終病入膏肓,無藥可治。
有的企業卻能直面錯誤,找出原因,迅速糾錯,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增強了免疫力,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好。
做人做事,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些錯誤不是一堆垃圾,而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當犯錯之後,不為自己所犯的錯誤做任何辯解,而是勇敢地承認錯誤,積極對待,認真分析,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及時「醫治」,並最終實現康復。
學會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才能不斷成長,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