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素來以嚴謹、認真著稱,嚴謹到刻板的地步,甚至有時候表現得有點兒「愚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上海生活的朋友可能知道,上海的地鐵1號線是德國人設計的,2號線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設計2號線的時候,就發現德國有點兒「傻」,他們在1號線的每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進地鐵口要先踏上這三級臺階,然後再往下走。中國人就覺得這三級臺階設計得太蠢了,添了很多麻煩。
另外,德國人根據地形地勢,在每個地鐵出口設計了一個轉彎,不直接連通室外。中國的設計師認為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這東西是可以節約的。等到地鐵2號線投入使用的時候,大家就發現細節之處果然藏著魔鬼,德國人設計的細節自有道理。
上海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一點點,夏天一下大雨,容易發生雨水倒灌。德國設計師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在地鐵站每個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雨水基本上沒有辦法倒灌到地鐵裡面,所以1號線的防汛設施基本上沒用過。2號線就因為缺了這三級臺階,經常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地鐵2號線用電量特別大。人們這才明白1號線的轉彎有奧秘,這個轉彎大大減少了地鐵站臺和外部的熱量交換,減輕了中央空調的壓力,所以1號線的耗電量遠遠少於2號線。這些細節一經比較,就反映出德國人嚴謹、細緻的精神,也讓「德國製造」成為品質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