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應激反應,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0-12-16 騰訊網

誰來拯救我的情緒?

A君:「在家這麼久,對學習越來越提不起勁...我越是不想學,越是焦慮。想去看會書吧,根本就集中不了注意力。」

B君:「我爸最近一直挑我刺,煩死了,垃圾不小心弄到地上了非說一大堆,撿起來還說個不停,煩死他了,我不想跟他說話,生氣!」

C君:「我是一名高三君,每天都很焦慮自己的學習情況,很擔憂自己的未來,也對自己沒什麼信心了...」

如何應對孩子的應激反應?

1

正確認識處於「疫情」應激下的我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

最近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

當前大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體驗到的最強烈情緒是擔憂恐懼

對於成長中的同學們來說

你們出現一些消極的心理反應是在所難免

這就是通常說的「應激」反應,這包括:

1.可能出現認知歪曲

消極解讀各種信息、誇大嚴重後果

低估自己的應對能力

2.可能產生不良情緒

如莫名的焦慮、擔憂、驚慌和恐懼

由於社交、群體娛樂活動減少感到無聊、煩悶等

3.可能出現消極行為

比如逃避或迴避應當去做的事

變得消極慵懶、過分依賴家人

行為不積極等

4.可能導致身體不適

如食慾減退,腸胃不適

易疲勞、坐立不安、睡眠變差等

5.可能造成親子衝突

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

容易與父母就學習、生活上的

安排產生衝突

當出現以上情況

不必恐慌

甚至覺得「自己有問題」

其實,這些變化是我們面對危險時

容易出現的心理反應

戰勝這些

我們的心理素質就能得以提高

2

快速自檢:「應激反應」的幾個常見表現

快速自檢:「應激反應」的幾個常見表現

以下這幾種表現(改編自CMHS,2004),可以幫助你進行自我判斷:我是不是已經陷入過度的「應激反應」了?

行為層面

活動力增加或減少

很難交流,無法聽進疫情之外的話題

情緒激動,易怒,經常和人爭吵

沒辦法休息或放鬆,持續關注疫情相關信息

無法正常工作,每過一會就得看看疫情進展

經常哭泣,與醫患、無助者陷入「極度共情」狀態

高度警惕、過度擔憂,看到任何相關消息,都要轉發給周圍的人

迴避引起(創傷性)回憶的地點

心思都在疫情上,做事的時候,容易發生事故

身體層面

腸胃問題

頭痛,其他酸痛

視覺障礙

體重減輕或增加

出汗或發冷

震顫或肌肉抽搐

容易被嚇到

慢性疲勞或睡眠障礙

免疫系統疾病

心理/情緒層面

感到英勇、欣快或無敵感

否認現實

焦慮或恐懼

抑鬱

愧疚

冷漠

悲傷

思維層面

記憶問題

失去方向感、時常困惑

思維過程緩慢;注意力不集中

無法決定事件的優先級、無法做決定

失去客觀性

社交層面

自我隔離

責備自己,感覺自己尤其渺小,什麼忙也幫不上

難以給予他人、或難以接受幫助

無法享受快樂或樂趣,無法忍受任何娛樂性活動

這些症狀,都是我們面對創傷事件的正常反應,一般來說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緩解。

但請你注意,如果這些症狀中有幾項持續超一個月,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你就有患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可能,請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3

孩子出現應激反應,家人應該怎麼做

1.耐心陪伴孩子

調整好心態

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心態

做孩子的榜樣

在孩子感到害怕時

告訴孩子你會一直陪伴他

給孩子安全感

2.維持正常生活作息

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飲食

可以通過親子遊戲

引導孩子參與家務活動等

創造美好的體驗

3.合理解釋疫情信息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

可藉助繪本或採用比喻的方式來講解

對於年齡稍長的孩子

引導他們關注權威信息

不輕信未經核實的信息

在談論疫情相關信息時

傳遞積極心態

引導孩子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

4.讓孩子保持與外界的聯繫

讓孩子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

與同學朋友保持聯繫

鼓勵孩子在線上學習

做到停課不停學

讓孩子感受到生活、學習也沒有

受到多大幹擾

減少應激反應

5.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無論什麼時候

傾聽孩子的表達都是重要的支持方式

也通過遊戲、繪畫等

幫助孩子識別和表達情緒

引導他們掌握調適不良情緒的技巧

如果孩子的情緒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時

務必尋求專業心理機構的幫助

4

專業心理求助方式

本篇內容參考自

《福建省中小學心理防疫自助手冊》

簡單心理:面對疫情的「應激反應」,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心理幫助

來源:廈門一中氧氣心理工作室

相關焦點

  • 貓咪出現應激反應應該怎麼處理?
    貓是一種敏感性的生物,而且很容易受到驚嚇,再受到驚嚇之後,經常會產生應激反應。對於貓來說,是一種很嚴重的傷害。那麼,如果家裡的貓出現了應激反應,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呢?對此,作者採訪了幾位朋友,來看看他們怎麼說的吧。
  • 市民常見心理應激反應有哪些?
    一、何為應激反應? 各種緊張性刺激物(應激源)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 面對應激事件,人們會產生應激反應,主要包括情緒反應、認知反應、自我防禦反應和生理反應。
  • 貓咪為什麼出現應激反應?該怎麼辦?
    防止貓咪出現應激反應也是我們在日常飼養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貓咪天性膽小,見到陌生人往往會掉頭跑掉,一般都喜歡在遠處注視這人類,所謂應激反應就是貓意外地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刺激,進入過度的自我防禦狀態,對外界的人或物過度反應比如對主人拳打腳踢,低高音吠叫長嚎,變成管教惡貓裡的典型瘋貓。
  • 貓傳腹的罪魁禍首之一應激反應
    貓咪患傳腹病的家長,大多都知道貓傳腹是由冠狀病毒變異而引起的,冠狀病毒由於結構不穩定,很容易發生變異,那麼它在什麼情況下會變異呢?除了貓咪本身免疫力弱之外,另一種情形就是應激反應。由於貓咪本身就是一種膽子小、警惕性和敏感性都很高的動物,當外界環境發生意外刺激性變化時,便容易產生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是指各種緊張性刺激物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兩大類。
  • 貓咪受驚出現應激反應,我們該怎麼辦?
    當貓咪受到各種因素的刺激時,會出現應激反應,受到驚嚇的貓咪會情緒大變,甚至會導致行為失控。處於本能反應,因受到驚嚇到出現應激反應的貓咪會出現攻擊行為,同時免疫力驟降,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血液黏連,促進血栓的形成。有的貓咪會出現心率增快、心肌缺血的狀況。嚴重一點的應激反應會讓一些貓咪拒絕進食,造成肝功能的損壞。
  • 深井效應: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逆,產生應激反應系統
    他們的童年就像疾病的根源一樣,而如今的疾病是童年的外化表現,就比如說有100個人喝了一口井的井水,有98個人都上吐下瀉,我們應該是治療他們的腹瀉,還是要去探尋一下井水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人體中的應急反應系統在幫助我們逃離危險。雖然應激反應系統能夠幫助我們逃離危險,但是他並不是百利無一害的,我們偶爾一次心跳加速,刺激應激反應系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天之內要反覆啟動設計次呢?
  • 養寵乾貨分享-搬家時如何應對貓咪應激反應
    貓咪應激的範圍其實是非常廣泛的。本期我們只來說一下,在搬家當中應該如何避免貓咪應激反應。以下這些方式同樣適用於帶貓咪離開家,去醫院,去寵物店,去新家等更換環境的情況。應激的第一來源來自於聽覺,貓的耳朵由32塊肌肉控制,而人類只有6塊肌肉,所以貓咪的耳朵的聽力比人類靈敏很多,有研究表明至少是人的3倍,它們甚至可以聽見人類完全聽不見的超聲波。
  • 孩子「順手」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為什麼喜歡「順手」拿別人的東西?有的家長在家裡發現了多餘的玩具、零食等,總會找孩子問清楚。如果確定孩子是拿的別人的,就會生氣,甚至打罵孩子,往往忽視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同時,孩子對於沒玩過的東西都有一種好奇心,碰上自己喜歡的,也許就「順手」拿走了。面對孩子「順手」拿別人東西,我們應該怎麼做?
  • 你了解貓咪的「應激反應」嗎?
    很多養貓或者不養貓的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應激反應」,顧名思義,就是貓咪在遇到一些他們不常見或者突發事情的時候,出現的應對緊急情況的激烈反應。應激反應是機體對有害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綜合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兩方面。
  • 貓咪的應激反應有多嚴重?網友:「遛貓半小時後,貓被嚇死了」
    其實貓咪的應激反應在生活中還是很常見的,比如貓咪第一次出去外面,第一次洗澡等等,只不過貓咪給出的反應沒有那麼大,只是對人不怎麼友好,想攻擊人,還不至於會猝死。等到貓咪慢慢適應以後,就不會有這麼過激的反應了。當貓咪出現應激反應時,會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 孩子不肯認錯,家長應該怎麼做?|微言夜讀 · 親子
    (委屈巴巴)孩子剛聽到這段對話時,以為就是家長教育孩子承認錯誤,孩子不願意。可是聽到後面,卻被孩子那句「你總向著別人,不向著我」扎了心。孩子為什麼不肯認錯?遇到孩子不肯認錯的情況,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家長找「藉口」,讓孩子有樣學樣學習理論認為,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家長學來的。因此,想讓孩子知錯能改,勇於承擔,家長首先不要主動替孩子找藉口,也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為自己找藉口。
  • 關於貓咪應激反應的知多少
    養寵物的主子們都知道應激反應這個詞吧。尤其有一些小動物膽子特別小,大家都知道膽小如鼠,其實貓咪的膽子也特別的小。我們在戶外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流浪貓,這些貓咪可不會主動去跟人打招呼,甚至你想走近和它們互動一下下,看到你有接近它們的舉動,會立馬跑掉。
  • 寶寶鼻出血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寶寶鼻出血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寶寶鼻出血了,家長應該怎麼辦?(00:56) 寶寶鼻出血了,該怎麼辦?
  • 天天說的應激反應,你知道多少?
    養貓的朋友可能聽到過「應激反應」這個詞,比如貓換了新環境生病了,醫院的醫生可能會說是應激反應。那麼什麼是應激反應?皮質醇,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應激行為信號 圖自:improve international 寵醫客由於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導致心機缺血。更嚴重的應激反應會讓一些貓拒食,造成肝功損害;也會可能會導致貓咪患上貓傳腹。
  • 貓咪出現應激反應後猝死,該怎麼避免?養貓人必看
    養貓兩年,不止一次在圈子裡看到有貓因為應激反應猝死,整理這些避免因應激反應對貓咪造成損傷的措施,希望可以幫到你。為了自家的貓主子,建議收藏牢記。貓咪出現應激反應的情況能引起貓咪應激反應的因素如何防控應激反應
  • 孩子跌傷、擦傷,家長應該怎麼做?
    沒有哪位爸爸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受傷,但「傷口的處理」確是家長的一門必修課。如果孩子跌傷、擦傷,家長應該怎麼做呢?1.按壓幾乎所有活動性出血都有可能通過使用一塊乾淨的紗布或衣物直接按壓受傷部位5~10分鐘而得以止血。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應激反應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應激反應指引 2020-03-21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貓咪的應激反應到底有多可怕
    若是讓其獨處一段時間,那麼應激反應比較小,也容易消除,不至於危害貓的生命。貓的應激反應有多少鏟屎官不當回事?嚴重甚至可以導致貓死亡! 首先我們大致了解貓的「應激反應」是什麼?應激反應是「各種緊張性刺激物(應激源)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
  • 兔子的應激反應有哪些
    兔子十分膽小,當兔子出現應激時,會出現緊張不安、食慾減退、縮成一團、耳朵向後靠攏腦部、流產、母兔拒絕餵食幼兔,甚至咬死幼兔的行為,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突然受驚嚇死亡的情況。兔子會對突然的聲響、陌生人或者陌生動物的突然出現,反映出驚慌失措的表現,所以在日常飼養中,不要讓兔子突然接觸到陌生事物。兔子在疼痛時會出現大聲磨牙,鬍鬚緊繃的狀態;當兔子患病時,可能會出現蹬腿、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反應,均屬於應激反應。當出現響動時兔子會立即選擇逃跑,或是撞籠來逃避傷害。
  • 節前必讀丨別讓應激反應害了你的貓!
    在醫學上,應激是一種非特性的全身反應,從貓的機體來講,出現應激反應通常表現為:●導致情緒、行為的改變;●腹腔內臟血管的持續收縮可導致內臟器官缺血;●外周小血管的長期收縮可導致血壓升高;在與貓咪相處時要注意不要突然驚嚇它,當遭遇突然打雷、放鞭炮、汽車噪音等讓貓咪不安的情況時,要及時予以安撫,並觀察貓咪是否出現應激反應徵兆。避免陌生環境引發應激陌生的環境不僅僅對貓的心理有所影響,在身體上往往也具有挑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