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防疫」的兩姐妹|戰疫日記

2020-12-23 毫米

【導語】: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抗擊新型肺炎專題人物欄目#戰疫日記#中,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

原創作者:廣場有鳥,中學校長。百家號「毫米」受權發布。筆記時間:2020年1月31日農曆:庚子年正月初七,人日星期:五,晴筆記地點:通城縣醫院外科樓

01

今天繼續晴朗,陽光明媚。

站在窗前,看醫院外面的秀水大道,剛灑過水,潔淨明亮,道旁樹亭亭玉立,枝葉輕輕搖晃;偶爾有宣傳疫情防控的車輛駛過,好久不見一個行人。

父親早餐吃的稀飯饃饃鹹菜,茶葉蛋留給了我。

我把自己的稀飯留給父親中午晚上吃,自己吃昨天剩下的一個雞蛋和一個饃饃,用開水吞咽下去。

父親吃好後,坐在躺椅上輸液,身上包著被絮看電視,不久就睡著了。

半個小時後父親醒來,要我扶他上廁所。

不久,聽到父親在衛生間裡嘔吐,連忙進去給他擦臉、嘴巴、手和衣服。

父親從廁所出來後精神狀態頗不好,躺到了床上。

父親午飯沒有胃口,不能按時吃,我便少要了一份飯菜。

12點半,護士來查房,得知父親的新狀況,批評我要及時告訴醫生。

有永州的朋友說,還是希望在我的日記裡看到我吃的什麼。

我中午吃的一碗飯一碗菜(辣椒炒肉+魚塊白菜白菇)一玩湯(玉米精肉湯),晚上吃的也是一碗飯一碗菜(辣椒炒肉+白菜土豆平菇幹豆角)一碗湯(玉米排骨湯),另外還有早上留下來的茶葉蛋,還有一兩藥酒。

配餐間一位熱菜的娭毑說,這個夥食夠好了!以前在內科樓自己去買,菜飯要11塊,湯又要幾塊,一般人吃不起啊;有人還要挑三揀四,不地道,國家也不容易啊。

02

上午繼續看《千家峒祭》。

喜歡第十三回裡板慄、小嫂子和四毛三人黃黃的對歌,也喜歡瑤民們用鼎罐、砂鍋煮臘野豬肉、臘魚、竹筍和幹黃花菜,用竹酒盅喝酒。

作家楊棄有豐富的地域經驗,有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敏銳洞察力,有對情節鋪設的結構力,有對人物細節的把握力,讓小說漸漸地吸引了我。

圖片攝於《千家峒祭》

在父親睡著的時候,我把電視調了臺,看了會兒電影《紅高粱》。

正是「我爺爺」抱著「我奶奶」在高粱地奔跑的情景,一陣撕扯衝撞後,響起了歌聲: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啊。

記起朋友「風雨同行」在我昨日記」後留言中提到莫言的話:「文學是沒有用的東西,正因為他的沒有用才更有用。」

是啊,小說也好,電影也好,都是無用之用,比如在我日復一日只能從病房平移到走廊到配餐間的隔離期間,它們消遣著我的時間,也影響著我的精神。

03

今天有朋友委託我詢問隔離區的醫護人員是否需要手套,她想買些送來。

又有朋友詢問醫院是否缺少口罩,想快遞些送來。

有老同事李兄從雲溪學校打來電話,說知道我隔離了,想和我說說話。

交談中,得知他讀研究生的女兒和準女婿年前從廣州回來了,他的弟弟一家年前也回來了,因為疫情防控所需,全部留在學校出不來。

他說學校大門也不出,主要靠打麻將消遣。我問他忍得住,過年你喜歡玩大點的?他說要命的時候,忍不住也要忍啊,再說道上街也看不到人。

哈哈哈,兩人幾乎同時笑了起來。

04

今天下午,有個讀了我文章的大四學生加我,談及她的兩個表姐。

一個叫彭旭暉,是監利縣人民醫院一名醫生,25歲,三十除夕才從監利回通城來,本來準備正月初四結婚的,後來因為疫情,婚事被迫取消。因監利縣疫情形勢嚴峻,正月初三被單位派車來接了去「支援一線」。

另一個叫彭春暉,通城縣中醫院的護士,30歲,孩子兩歲,在鄉下過年,「因醫療工作需要」,初二就被單位通知上崗。

彭春暉平生第一次打110,是舉報不聽勸阻出去打牌的公婆,被通城人贊為「硬核防疫」。

彭春暉和彭旭暉是彭家嶺上一戶普通人家的兩姐妹。

她們的父親彭為濤在朋友圈裡說:「兩個女兒相繼奔赴一線,雖十分擔心,但疫區是她們的戰場,盼早日凱旋,加油!」

小女兒回覆:「爸,你們不要太擔心我們,現在正是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能夠出一份力,我自己也覺得無比自豪,你們在家好好的,不要讓我擔心。」

圖片選自微信,拼圖

本篇文章由「廣場有鳥」真實記錄,百家號「毫米」受權發布

相關焦點

  • 【戰疫日記六十一】願歲月如初,你我安好!
    【戰疫日記六十一】願歲月如初,你我安好!今天是來到浦東國際機場的第22天,雖然在機場很辛苦,但是收穫滿滿,是難得難忘的一次歷練,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平安歸來。願歲月如初,你我安好!
  • 【戰疫日記十六】謝謝你們心貼心的守護
    【戰疫日記十六】謝謝你們心貼心的守護 2020-05-28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收到了來自藁城區的「戰疫日記」……
    我們收到了來自藁城區的「戰疫日記」…… 2021-01-16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享醫護人員援助湖北心路歷程「90後」近萬字戰疫日記入藏檔案館
    編者按:為更加全面記錄和保存淄博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面動員、聯防聯控、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歷程和生動場景,3月4日,淄博市檔案館面向社會各界徵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檔案資料,截至6月4日,已收到支援湖北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戰疫心得體會、「請戰書」等檔案資料
  • 【直通莫斯科】誠通國際總經理周立群的戰疫日記
    【直通莫斯科】誠通國際總經理周立群的戰疫日記 2020-05-02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愁,Women一起戰疫!製作你的專屬戰疫海報,登上《莫愁》雜誌封面
    莫愁,Women一起戰疫!快來分享你的抗疫故事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或點擊下方圖片進入h5點擊「點我製作」上傳「戰疫圖片」填寫「戰疫關鍵詞」+「姓名」選擇你所在的城市即可生成你的專屬戰疫海報
  • 戰疫日記丨「哆啦A夢」的守護
    戰疫日記丨「哆啦A夢」的守護■方國林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武漢火神山醫院感染二科二病區護士方國林日常。
  • 「戰疫日記③」在孝感老家,一家老小回歸劈柴做飯的日子也很溫馨
    這段時間,我們推出「戰疫日記」,用文字和影像記錄大家在疫情期間的真實經歷和感受,為大家展示一個個普通人、普通家庭在疫情下的真實狀態。讓我們一起,堅定信念,眾志成城,共同抗疫!戰疫日記 ③在孝感農村老家,一家老小回歸劈柴做飯的日子也很溫馨作者說點啥
  • 林德氣體(廈門)有限公司押運員許雄彬主動作為|戰疫日記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抗擊新型肺炎專題人物欄目#戰疫日記#中,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
  • 首部醫生戰疫日記出版,其中最短的一篇是《累到無力說話》
    查瓊芳作為其中上海交大醫學院系統唯一的女醫生,在武漢戰疫68天。在抗疫前線,查醫生曾上過15個小時的夜班。隨著日記被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也是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查瓊芳說:「這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親歷這段歷史的我們都是平凡的,可是我們都有勇氣!有勇氣逆行,有勇氣去戰疫。感謝這些飽受創傷卻依然滿懷信心的武漢人民,希望他們以後的日子一帆風順!」
  • 有一種日記叫「戰疫體」,有一種俠義叫自貢
    在「疫」線,他(她)們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只有最簡單直白的筆觸,寫下了一篇篇令人動容、催人淚下的戰「疫」日記——1、戰疫日記:「冷吃兔讓我們感覺親切,身後是家鄉人民重託,加油!」2、戰疫日記:一句「四川醫生真好!」
  • 【戰疫日記】「我想吃荔枝肉!」馳援湖北的福建醫護人員,可愛得讓...
    N海都記者 夏雨晴 通訊員 寧宇 童穎辰戰疫前線,捷報頻傳越來越多的患者恢復健康這一切離不開始終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截止2月20日「方艙內與患者共同運動他的日記裡,記錄了幾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點讚大姐」的。她是我們所經管的46單元的小組長,這身份大約相當於「抗魔戰爭」的「臥底小組」吧。和她的第一次見面,卻要從我第一次上班的「驚嚇」開始。
  • 大爺架大刀「硬核防疫」!這張照片原來出自咱泰安人之手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7日訊 這幾天,這張大爺「架大刀」杜絕外來人員的照片在網絡上火了,各媒體平臺紛紛轉載, 被網友們稱讚「硬核防疫」。但你知道嗎,這張照片原來出自咱們泰安的一位攝影愛好者之手!
  • 京東618網際網路醫生分享戰疫日記:一切堅守,因為熱愛
    來源標題:京東618網際網路醫生分享戰疫日記:一切堅守,因為熱愛 2020年,健康註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的健康從業者全部行動起來。
  • 抗疫日記:會飛的「病毒殺手」!無人機出道成最硬核防疫裝備
    硬核防疫,無人機出道成「網紅」在這段時間的防疫工作中,最先讓無人機技術走進大家視野的還要源於上個月底的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一位沒戴口罩的老奶奶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在天上飛的」怪物「,誰成想這玩意兒居然開口」說話「:」老奶奶別看了,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記得趕緊回家!
  • 「戰疫日記②」這段日子,還好有小花生帶給我們快樂與希望
    這段時間,我們推出「戰疫日記」,用文字和影像記錄大家在疫情期間的真實經歷和感受,為大家展示一個個普通人、普通家庭在疫情下的真實狀態。讓我們一起,堅定信念,眾志成城,共同抗疫!戰疫日記 ②這段日子,還好有小花生帶給我們快樂與希望作者說點啥疫情發生誰也不想
  • 【活動】第三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啟動
    1月10日,第三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啟動儀式在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體育彩票中心冠名支持,廣東省文化學會、中共廣州市天河區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主辦。 未來,天河區將與省文化學會一起打造紅色日記紀念館,將紅色文化教育與紅色旅遊相結合,將紅色記憶留存下來。 廣東體彩連續三年作為大賽冠名機構,全力支持紅色文化的傳播,讓紅色基因、紅色精神在新時代得到新的傳承,同時也通過「牽手」紅色文化,擦亮體育彩票的公益品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
  • 最美抗疫老村醫:守護村民健康,是我一生的責任|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
  • 童眼看戰「疫」 成都8歲萌娃手繪《新型冠狀病毒的日記》
    近日,成都市茶店子小學三年級5班劉晏均同學以繪本的形式,用畫筆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日記》,記錄了自己眼中的這場「戰疫」。  這本《新型冠狀病毒的日記》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描繪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屬性、傳播方式以及防護措施等,也記錄了疫情發展的過程。據了解,抗擊疫情期間,均均不僅自覺在家,還很關注實時新聞動態。
  • 戰疫見證物火熱徵集中,華西醫生捐出「限量版」防護服
    手繪防護服王小瑾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一封一線護士的火線入黨的申請書,一件畫滿卡通貓的「限量版」防護服,還有戰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日記……這些戰疫見證物,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值得人民銘記為了更好地保存珍貴的歷史記憶,在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物局指導下,四川日報報業集團與四川博物院將聯合主辦「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