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醫生戰疫日記出版,其中最短的一篇是《累到無力說話》

2020-12-14 瀟湘晨報

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今天出院了。馳援武漢20多天來,我們第一次感受到患者出院的喜悅:當看到病人舉起大拇指,欣喜若狂的我們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查醫生援鄂日記》

近日

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

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開始發行

該書是由仁濟醫院主編

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

仁濟醫院呼吸科

查瓊芳醫生撰寫

援鄂68天

查醫生日記共67篇

日記一字一句記錄下

她在武漢親身經歷的人和事

最短的一篇只有七行字

名叫《累到無力說話》

寫日記初衷是為讓後方放心

(圖為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仁濟醫院呼吸科查瓊芳醫生 仁濟醫院供圖)

1月24日是除夕,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啟程,奔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抗疫一線。查瓊芳作為其中上海交大醫學院系統唯一的女醫生,在武漢戰疫68天。

在抗疫前線,查醫生曾上過15個小時的夜班。

(圖為查瓊芳醫生(右二)和同事在武漢金銀潭醫院 本人供圖)

她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最初,在緊張繁忙的援助工作之餘,每天下班後再忙再累,都會口述或記錄一些自己的心裡話,通過微信一股腦兒扔給後方同事,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免得後方同事朋友擔心。

後方同事將查瓊芳的微信文字、語音留言直接連綴成篇,每天發表在網際網路上。隨著日記被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也是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

查瓊芳說:「這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親歷這段歷史的我們都是平凡的,可是我們都有勇氣!有勇氣逆行,有勇氣去戰疫。感謝這些飽受創傷卻依然滿懷信心的武漢人民,希望他們以後的日子一帆風順!」

最短的一篇只有七行字

(圖為查醫生在救治現場 仁濟醫院供圖)

「讀一篇日記可能只有感情,而讀完67篇,除了感動之外,一定會有理性的思考,每個人都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出更多。」本書的責任編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副編審吳雪梅對長江日報記者說。

出版過程中,也有不少小插曲。比如查醫生2月18日的日記,缺了。和查醫生熟絡之後,吳雪梅得知,那天她的心情很糟糕。

她在日記裡寫道:「各種美好的願望與現實之間要達成平衡太難了,今天是我來武漢以來感覺最累的一天,不想動,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吳雪梅勸說:「工作中難免會遇到阻力,這篇日記雖然簡短,但很真實,也更能體現出堅持寫下這67篇日記的不易。」

於是,在其他日記篇幅都在千字左右的情況下,這篇只有七行文字的《累到無力說話》也被收入書中。

此外,書中還收錄了一段查醫生的原聲,根據查醫生在出徵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的錄音整理而來。

查醫生說:「現在武漢這座城市生病了,作為共飲長江水的上海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們。雖然是除夕出發,但是對於醫務人員來說,我們的工作是不分平時和除夕的,只要有需要,我們隨時都可以出發。」

外文版將為世界提供中國經驗

(圖為查醫生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救治病人 仁濟醫院供圖)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為查醫生日記的出版撰寫了《序》。

陳院士說:查瓊芳醫生的日記,從除夕夜出徵武漢寫到3月31日落地上海,一日不曾落下。在她的筆下,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貨車司機、公交司機、志願者司機、快遞員等普通人的日常,一點一滴拼出了中國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線圖。

仁濟醫院方面透露,《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多語種、多媒體呈現。這些日記不僅僅受到中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吸引了外國出版社的目光。

目前,本書的越南語的版權已經啟動翻譯工作,將於近期出版,泰語版等其他語種版權亦在洽談中。《日記》外文版的迅速翻譯出版,將為世界各國共同抗擊疫情提供中國經驗。

查瓊芳醫生說:希望這次疫情結束後,我們會看到更多社區志願者日記、外賣小哥、康復患者的日記,那將是對武漢保衛戰這一抗疫史詩更豐富、更全面的記錄。

(圖為查醫生在上海援漢醫療隊送別儀式上)

日記摘錄

——他原來在公司上班,後來金銀潭醫院招募志願者,他就報名了,一個月前來到醫院。他做的事情主要是收醫療垃圾,打掃衛生。我問,「你進隔離病房嗎?」他說,「要進去收垃圾和醫療廢物。」問他害怕嗎?他很靦腆地說,「第一天進去的時候怕,後來就不怕了。」問他,「還回家嗎?」他笑了,不能回去,住酒店,吃盒飯,每天來工作就是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感謝武漢的這些志願者,在金銀潭醫院缺乏工勤人員的時候挺身而出,不畏風險,他們都是無名英雄。

——下午的酒店大堂,一位陸軍女隊員在鋼琴前彈起了《致愛麗絲》。雖然沒有多少觀眾和聽眾,但是明朗歡樂的旋律讓人感受到了愛和遠方。是啊,雖然有時繁忙緊張,有時沮喪和心痛,但是在抗疫前線的我們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重症病房有一對夫妻,15 床和6 床,同時感染了新冠肺炎,住進了隔離病房……今天是情人節,兩人坐在一起,雖然沒有鮮花,但是一人手捧一個蘋果,無比虔誠地請我們的護士幫他們拍了一張合影。我想,等他們出院了,他們會永遠記得今天這個特殊的情人節。

——一級級排查下來,找來的電話號碼還是同一個,仍舊聯繫不上家屬。我們只能給她冠個無名氏的名字,先用藥,等病人情況進一步好轉,問清楚姓名和身份證,才找到了她的家屬,等問清楚病史,用上她正確的名字時,已經是兩天後了。

——為了挽救這位病人的生命,今天醫護人員要對他進行俯臥位通氣。病人體重大約200 斤,穿著厚實防護服的我們感覺力不從心,整整5名醫護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小心翼翼地完成病人的翻身。周教授又調整了他的呼吸機參數,希望他能夠挺過這關。

——擔心病人再有情況發生,我曾戴著口罩,穿著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辦公室的椅子上。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體驗戴著口罩睡覺:在安靜的環境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我的心跳很快,呼吸有點累,因為每一次喘氣都需要費力。

——這是我收到的金銀潭醫院的又一件禮物:「榮譽證書」。證書上寫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不怕犧牲、甘於奉獻,充分展現醫務工作者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為感念您的特殊貢獻,特授予您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榮譽職工』稱號。」落款是:中共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委員會。用感恩的心收下這份沉甸甸的禮物,感覺自己成為真正的武漢人了……

《查醫生援鄂日記》一書目錄>>>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日本正式發行,由百年老牌巖波書店出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日本正式出版發行 交大出版社 供圖近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書名:武漢支援日記)由日本巖波書店正式出版發行。12月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這一消息。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在這難忘的68天時間裡,我看到的是每位醫護人員無私無畏、永不放棄,用醫術仁心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哪怕再累再苦,也沒有一聲怨言,一次退縮……」——《查醫生援鄂日記》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而來,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最危難的時候,是無數白衣戰士奔赴前線,與病毒抗爭,挽救百姓生命。
  • 銷售火爆二次加印《查醫生援鄂日記》將被翻譯成多語種出版
    今天上午,記者從《查醫生援鄂日記》的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了解到,自4月26日上架後,這本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在各大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的銷售火爆,昨天開始第二次加印,進行第三次印刷。《查醫生援鄂日記》還將被翻譯成多語種出版。
  • 【戰疫日記十六】謝謝你們心貼心的守護
    【戰疫日記十六】謝謝你們心貼心的守護 2020-05-28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收到了來自藁城區的「戰疫日記」……
    我們收到了來自藁城區的「戰疫日記」…… 2021-01-16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查醫生援鄂日記》在...
    近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書名:武漢支援日記)由日本巖波書店正式出版發行。此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已通過視頻方式,與巖波書店「遠程」籤署版權輸出協議,正式授權對方出版《查醫生援鄂日記》的日文版。據悉,這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出版機構——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也意味著將使該書日文版進入日本出版業的主流發行渠道,將抗疫的中國經驗和中國的抗疫精神帶給更多的日本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中國一線醫生抗擊新冠肺炎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
    原標題:中國一線醫生抗擊新冠肺炎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  多語種版完成版權輸出  中新網上海7月2日電 (記者 陳靜)由中國一線醫生撰寫的抗擊新冠肺炎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讓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
  • 京東618網際網路醫生分享戰疫日記:一切堅守,因為熱愛
    來源標題:京東618網際網路醫生分享戰疫日記:一切堅守,因為熱愛 2020年,健康註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的健康從業者全部行動起來。
  • 方方日記在海外出版有什麼問題?
    2月底,針對輿論漩渦中的方方封城日記,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析它為何會被推上風口浪尖。 文章中寫道:「圍繞方方的日記形成了一個兩極對立的輿論場,她自己也陷在漩渦裡面難以脫身,被推上『神壇』的同時承受著不應承受的責難。」
  • 武漢戰疫醫生短視頻日記:有歡笑和淚水 但更多是希望
    「1月20日之後,就沒見過父母和孩子,但這是『戰爭』時期,沒時間矯情,儘快結束戰鬥最要緊。」梁群是武漢第七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從21日醫院被徵用,22日作為全市首家發熱的定點醫院開始正式運行,梁群和同事們一直堅守在前線崗位,「從未想過退縮。」2月8日,梁群開通了快手帳號,每天更新一條視頻。
  • 「硬核防疫」的兩姐妹|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父親從廁所出來後精神狀態頗不好,躺到了床上。父親午飯沒有胃口,不能按時吃,我便少要了一份飯菜。12點半,護士來查房,得知父親的新狀況,批評我要及時告訴醫生。有永州的朋友說,還是希望在我的日記裡看到我吃的什麼。
  • 【戰疫日記】「我想吃荔枝肉!」馳援湖北的福建醫護人員,可愛得讓...
    算上今天,到武漢已經18天了。眼前與新冠肺炎的戰鬥正如火若荼地進行著,但大家依舊是熱血沸騰、鬥志昂揚。抗疫一線的工作緊張而忙碌,全副武裝入艙,一呆就是八九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護目鏡裡全是水汽,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霧氣。
  • 日記從冬天寫到春天,我們從中讀到的卻是:春天,其實一直都在武漢!
    以下文章來源於夜光杯 ,作者袁蕙芸 夜光杯《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創刊於1946年5月1日,是目前中國報紙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副刊。今天,《查醫生援鄂日記》正式上架。三個多月來,我無意中成了這些日記的見證者與編撰者。
  • 「白雪公主」莉莉首部回憶錄出版
    最近,莉莉·柯林斯首部回憶錄《真實的莉莉》國內出版。2009年,莉莉拍攝了她的首部電影《弱點》,影片獲奧斯卡獎提名;2016年,莉莉憑藉《打破陳規》提名第74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同時,莉莉在書中首次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最深的秘密。書中內容時而詼諧,時而傷感,飽含回憶的細節和動人的情緒,莉莉用真誠的聲音鼓勵大家勇敢做自己,並勇於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態度,過上沒有濾鏡修飾的真實生活,展現真實的自己。哪個女孩沒經歷過挫折?
  • 夫妻倆奮戰抗疫一線,新洲「日記哥」每天一篇日記向妻子報平安
    他把心裡的內疚寫在日記裡。自掏腰包,購買了一批消毒用品,心疼但卻驕傲。他把這份驕傲也寫在日記裡。參加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每天寫日記記錄工作生活點滴,已經成為杜量的習慣。一個多月前,他和妻子把2個小孩暫時託付給了父母,自己戰鬥在新洲區分級就診保障專班,妻子堅守在新洲區人民醫院隔離病房。
  • 一餐飯、一篇日記、一個小發明……滬鄂兩地青少年這樣度過「戰疫...
    「醫二代」誦出心曲上海市洛川學校的劉子清同學是一個「醫二代」,通過致敬白衣天使——在線小主播展示活動,講述了一家人的「戰疫生活」。他的的父母都是醫生,當護士的二姨也報名馳援武漢,外婆當志願者守護小區安全,家人都投身「抗疫」。
  • 愛奇藝《中國醫生》戰疫版5月13日全網獨播 VIP會員每周三中午12點...
    《中國醫生》戰疫版是愛奇藝在《中國醫生》後再次推出的醫療類紀錄片,真實記錄了從新冠疫情爆發到四月初醫療隊凱旋期間在武漢的醫護群體的戰疫故事。本片將跟拍醫院及醫療隊作為中國抗擊疫情的縮影,全景式呈現中國特色的超級醫療救治體系在抗擊疫情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傳遞社會核心正能量與凝聚力。
  • SUNNY短視頻運營日記:小白式快速入門短視頻,每天要做的三件事
    今日正式開始寫日記了,如果沒看SUNNY上一篇文章的朋友,可能會不清楚,這是像小說一樣連載的短視頻運營日記,主要是SUNNY用來記錄自己在短視頻和直播這兩個現在大熱的風口中,一些個人的學習心得和實踐經驗。現在某音,某手,某寶都已經開通了直播帶貨的業務,而擁有五億用戶體量的Dou音,直播帶貨還是剛處在起步階段。
  • 有一種日記叫「戰疫體」,有一種俠義叫自貢
    A、政府發布多個權威《通告》,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其中規定:「近14天有湖北省疫情高發區旅居史、近7天從其他地區到(返)市的人員,須在1小時內主動向居住地村(社區)報告。如不主動申報、拒絕接受體溫檢測、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將依法追究責任。」
  • 援漢湖南醫生戰疫日記:回程路上,幾個戰友靠著椅背熟睡過去
    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孫爽,在江夏方艙醫院寫下出徵日記,紀念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2月24日:我已出艙,感覺良好5:50天蒙蒙亮,醒了,約好6:30在大廳集合領早餐的幾個戰友不約而同都提早到了。在胃口還沒開的時間點,大家相互鼓勵著多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