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本是沒有情感的,但總有汽車製造商執著地去賦予機械另一維空間的表達能力。縱觀歷史悠久的汽車奢華品牌,它們的誕生總有著創始者的靈魂與精神,今天就帶各位了解下全球八大汽車奢侈品牌的創始故事。超勵志,不騙你!
保時捷
創始人:費利·保時捷
如果你想只用一條線,勾勒出某著名車廠的產品特徵和設計靈魂,或許只有保時捷才是最靠譜的備選項。
保時捷創始人:費利·保時捷
「當我環顧四周,卻始終無法找到我的夢想之車時,我決心親手打造一輛。」費利·保時捷(Ferry Porsche)曾這樣說。
談起保時捷這個品牌,首先要說的是由費迪南德·保時捷於1931年創立的保時捷設計事務所。1934年,希特勒下令讓費迪南德·保時捷設計一款德國民眾普遍消費得起的普及車型,於是在1938年誕生了風靡全球的傳奇車型——大眾甲殼蟲。而在1948年9月,保時捷設計事務所由費迪南德·保時捷的兒子菲力·保時捷(暱稱:Ferry)擴展成汽車製造商,作為保時捷家族的富二代,九歲時,他已經學會了開車,父親送給他十歲的生日禮物,就是一部氣冷式雙汽缸後輪驅動汽車。
第一部保時捷356-001
二戰的時候,Ferry是在法國度過的,戰後百廢待興,買跑車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Ferry卻依然雄心勃勃,終於在1948年6月8日,在奧地利GMUND誕生了第一部印有PORSCHE標誌的跑車(車輛識別號碼為356-001),並且獲得了官方許可。該車採用大眾的部件,重585kg,極速達到了135km/h。1949年,Ferry回到斯圖加特,在車庫裡改良356車型,並且從代理那裡預支了訂單的收入,籌足了資金後,保時捷車廠就此誕生了。
第一代保時捷911車型(代號901)
而後,Ferry的兒子費迪南多·亞歷山大·保時捷(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於1964年9月設計的保時捷911則成為了356的繼承者,成為保時捷型號中壽命最長的車型。後來,在該車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每一款車型都引起轟動。特別是在1983年的法國勒芒汽車24小時耐力賽中,除第9名外,l至10名全被波爾舍跑車包攬,保時捷汽車由此獲得了「跑車之王」的美譽,費迪南多·亞歷山大·保時捷也被稱為保時捷911之父。
保時捷logo設計內涵:
舉世熟知的保時捷盾徽,也是由費利·保時捷博士所構思,他委託極富藝術天賦的設計工程師Franz XaverReimspieβ設計幾個標誌:躍動的黑馬象徵porsche驚人的爆發力,正中央stuttgart字樣,代表保時捷公司的所在地;四周廠徽取自巴登佛登堡州州徽,並鑲以德國國旗黑、紅、黃三色,共同構成一面令人熱血沸騰的盾徽。
法拉利
創始人:恩佐·法拉利
(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
恩佐·法拉利,作為法拉利的創始人,於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義大利的摩德納的一個小鈑金工廠主的家中。他曾經是菲亞特(FIAT)的一名賽車手,他在FIAT的鼓勵下於1929年在摩德納的Viale Trento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公司,幫助他的合作夥伴參加賽車活動。
815敞篷賽車
該公司使用阿爾法·羅密歐賽車參加比賽,直到1938年,恩佐·法拉利加入阿爾法·羅密歐公司,成為Corse部門的賽車經理。1939年9月,他離開了阿爾法·羅密歐公司,並在Scuderia Ferrari公司原址上成立了Auto Avio Costruzioni Ferrari公司。儘管同意遵守在四年以內不以自己的名義製造汽車的不競爭條款,但是法拉利很快就開始研製一款8缸1500 cc賽車的兩個樣本,這就是為人所知的815敞篷賽車,它參加了1940年的Mille Miglia比賽。
125 Sport
二戰結束後,他們就開始設計和製造第一輛法拉利賽車125 Sport,賽車手Franco Cortese於1947年5月11日駕駛它參加了在皮亞琴察賽道進行的比賽,並在兩周後贏得了羅馬大獎賽的勝利。從那時起,法拉利賽車在全世界的賽道和公路比賽中先後贏得了5000多次勝利,創造了法拉利今天的傳奇。
Ferrari 125 S
1947年,法拉利創建了自己的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車後他以自己的名字進行命名——法拉利Tipol25。在以後的3年時間裡,法拉利又相繼生產了Tipo166、Tipo195、Tipo212、Tipo225等型賽車,先後奪得過多項桂冠。
1997年,菲亞特將瑪莎拉蒂(Maserati)公司50%的股份給予了法拉利, 1999年,法拉利完全接收了瑪莎拉蒂公司。
法拉利logo設計內涵:
法拉利賽車轉戰各地的「躍馬」車徽,有一個故事:在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有一位表現出色的飛行員,他的飛機上就有一匹會給他帶來好運的躍馬。在法拉利最初的比賽獲勝後,飛行員的父母親,一對伯爵夫婦建議:法拉利也應在車上印上這匹帶來好運氣的躍馬。後來飛行員死了,馬就變成了黑顏色,而標誌底色為公司所在地摩德納的金絲雀的顏色。
賓利
創始人:沃爾特·歐文·賓利
用「前世今生」這個詞來形容賓利再適合不過,它經歷了上世紀二十年代5次勒芒冠軍的輝煌,在暗淡時期被被老對手勞斯萊斯納入旗下近70年,又於1998年在大眾手中重生。作為一個英國豪華車品牌,賓利創造了風靡時代的「Speed Six」、8Litre等經典車型。
(賓利創始人:沃爾特·歐文·賓利)
賓利汽車的創始人Walter Owen Bentley一直被眾人尊稱為W.O.先生。他於1888年9月16日出生在倫敦,是家中最小的孩子。W.O.從小就對所有的機械著迷,也許這種對機械裝置的好奇心是所有偉大設計師和工程師所具備的特質,因此也成就了W.O.以及他創建的賓利公司日後在汽車工業領域中無與倫比的翹楚地位。
W.0.Bentley在鐵路上當過學徒,不久即轉向汽車業。對W.O.而言,發動機內燃的聲音顯然要比蒸汽火車的聲音動聽得多。1912年,賓利家族籌集資金引進法國的DFP跑車,並在倫敦的Hanover廣場成立了Bentley&Bentley公司。一次大戰期間,W.O.設計的鋁合金活塞很快被飛機引擎廣泛採用,這也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製造經驗並掌握了足夠的工程技術。於是戰後他躊躇滿志,閃電般地開始設計並製造屬於自己的汽車。1919年初,新車設計完成。而這時,公司也籌集到了資金,成立了後來赫赫有名的賓利汽車有限公司。
W.O.的設計理念是"創造卓越、極速之車中極品"。這一理念貫穿到了賓利公司生產的所有汽車中,其價值也一次次在賽車運動中得到證實。當極為創新的3升車面市時,"性能車"這一概念第一次走進人類生活。
賓利3升車型
1919年W.O.賓利重操舊業,仍幹起DFP轎車的銷售工作,並推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賓利3.0汽車。這輛3升發動機,輸出馬力85匹,提供80mph以上速度的賽車,在一系列賽事中所向披靡,創造了1924、1927、1928、1929、1930年法國勒芒賽道五屆冠軍的輝煌紀錄,賓利公司也走上了專業設計高檔跑車、賽車的歷程。後來,其衍生車型一舉奪下1924年、1927年、1928年、1929年和1930年5年勒亡24小時耐力賽冠軍,賓利從此名揚天下。
賓利logo設計內涵:
賓轎車標誌是以公司名的第一個字母「B」為主體,生出一對翅膀,似凌空翱翔的雄鷹,此標誌一直沿用至今,過去曾用過一個展翅飛翔的「B」標誌。插圖師葛登.克魯斯比為此設計了一個車頭標誌,中間為一個B字,兩本是展開的翅膀,莊嚴又不失霸氣,奪目又不事張揚,從此它成為賓利轎車的重要標記,也成為豪華汽車中的代表性標誌。
勞斯萊斯
創始人:亨利·萊斯、查理·勞斯
一百年風雨,沒有人比他更高貴。勞斯萊斯(Rolls-Royce)是世界頂級豪華轎車廠商,1906年成立於英國,公司創始人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萊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勞斯)。
(勞斯萊斯創始人之一:亨利·萊斯)
1904年的一天中午,在曼徹斯特Midland酒店的一張餐桌旁,一位41歲的中年人和一個26歲的小夥子握手,他們就是Frederick Henry Royce(萊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勞斯)。勞斯回家時在曼徹斯特-倫敦的火車上情不自禁地說出了自己的野心:「擁有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從此名垂千史,就好像說到鋼琴就會想起斯坦威、提到保險就會想起喬伯一樣。」回到家後,勞斯躺在床上依然無法抑制內心的興奮,對他的助手Claude Johnson說他遇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汽車工程師」。
正是這兩個人創造了勞斯萊斯品牌,並且一走就是一百年!1904年聖誕,勞斯和萊斯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生產可以推向市場的汽車,汽車將由Royce有限公司負責製造,品牌名稱是勞斯萊斯(Rolls-Royce)。合作開始後,他們很快生產了19輛10馬力和1輛15馬力勞斯萊斯轎車,這20輛車的進氣格柵上都有他們的籤名,因此那批勞斯萊斯留存到今天都是無價之寶。在這一年巴黎車展上,勞斯萊斯展出3輛轎車和1臺新型30馬力發動機。
好事多磨,勞斯和萊斯公司的合併直到1906年才完成,在該年的倫敦車展上,他們展出了勞斯萊斯歷史上第一部巨作-40/50馬力6汽缸勞斯萊斯Silver Ghost(銀色幽靈),直到這款車停產之後,勞斯萊斯才最終將它終命名為Sliver Ghost。憑藉著Sliver Ghost的出色表現,勞斯萊斯品牌成功躋身世界頂級汽車品牌行列。之後,勞斯萊斯其他量產車逐漸停產,公司集中精力研發為富豪準備的高端車型,從此一步步走向輝煌。
勞斯萊斯logo設計內涵:
這個車標是由英國畫家兼雕刻家查爾斯·賽克斯(Charles Sykes)設計的。20世紀初,已婚的蒙塔古瘋狂地愛著他的女秘書桑頓,懇請賽克斯以桑頓為原型設計車標。所以,賽克斯的最初設計中,雕像是一尊披著長袍的女人將手指放在嘴唇上,象徵著蒙塔古與桑頓之間不能說的秘密情史。這個戀愛故事歷經重重磨難,桑頓身份地位曾是脫衣舞女郎,所以兩人根本無法在一起生活,在得到家庭與蒙塔古妻子的諒解後,兩人最終可以走到一起,不幸的是,一戰期間,蒙塔古被派往印度考察機動化部隊,他與桑頓於1915年12月13日登船,後來船被德軍魚雷擊中,蒙塔古生還,而桑頓卻隨輪船葬身海底。後來,他們這段美好的愛情又略帶悽慘故事就保留在了這個車標上,勞斯和萊斯二人也是蒙塔古的好友,他們得知這件事之後非常感動。後來,他們邀請賽克斯又把它改為雙手如羽翼般向後伸展的形象,也就是今天的「飛天女神」。1911年,它正式成為勞斯萊斯車的車標,更是美麗的愛情象徵了。
阿爾法·羅密歐
創始人:尼古拉·羅密歐
義大利評論家伍波託·依可曾這樣評論:「如果其他國家創造了設計理論,那麼義大利就創造了設計的哲學,或者說是創造了一種觀念。」在這個「設計的國度」中,汽車不再僅僅是代步工具,而成為夢想的象徵物、超越平凡世界的入口——阿爾法羅密歐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阿爾法·羅密歐創始人:尼古拉·羅密歐
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是義大利著名的轎車和跑車製造商,創建於1910年,總部設在米蘭。1916年,出身那不勒斯斯的尼古拉·羅密歐(Nicola Romeo)入主該車廠,並將自己的家族姓氏融入到車廠名稱中,從而成為今日的阿爾法·羅密歐。1986年公司被菲亞特集團收購。
世界上第一款DOHC引擎
在192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開始設計和生產運動性賽車。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雙架空凸輪軸(DOHC)的引入,從1929年至今,所有的阿爾法·羅密歐車型都配有這種優越的頂閥作業系統。
隨著義大利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爾法·羅密歐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困難,工廠幾近停產。1945年,公司的困境得到緩解,汽車生產也恢復了以前的狀態,當中算6C 2500和不鏽鋼的158型號最為出名。戰爭過去後,令阿爾法·羅密歐可以更好地專注於汽車的生產。一大堆2500的特別版本一時間令Alfa Romeo聲名大噪,賓尼法尼納和Touring設計的車身也為阿爾法·羅密歐掙來不少分數。在跑車和賽車上的出色表現,令阿爾法·羅密歐已經成為汽車界傳奇的代名詞之一。
阿爾法·羅密歐logo設計內涵:
1910年,當阿爾法·羅密歐創立的時候,創立者綜合兩種米蘭市的標識而創造了一個徽標:紅色的十字是米蘭城盾形徽章的一部分,用來紀念古代東徵的十字軍騎士,吃人的龍形蛇圖案則來自當地一個古老貴族家族(visconti家族)的家徽,象徵著中世紀米蘭領主維斯康泰公爵的祖先擊退使城市人民遭受苦難的「龍蛇」的傳說。兩個代表米蘭傳統並且在意義上沒有關聯的標識組合成為一體,成為了汽車界最著名的標誌之一。1971年,龍形蛇變得簡潔抽象,阿爾法與羅密歐之間的連字符被取消,最重要的是,「MILAND」字樣不見了,這也標誌這更加開放的心態。
布加迪
創始人:埃託裡·布加迪
汽車中的奢侈品——布加迪(Bugatti)無疑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一員。早期的布加迪品牌將藝術與技術相融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漸漸衰落並幾經轉手,1998年大眾集團收購併復興了布加迪品牌,將其確立為一個獨立運營的法國汽車品牌。布加迪在全世界範圍已經成為各界財富新貴的首選。
布加迪創始人:埃託裡·布加迪
布加迪創辦人埃託裡·布加迪(Ettore Bugatti)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的一個藝術家庭,他的父親卡爾羅.布加迪是畫家,也是著名的家具設計師。埃託裡·布加迪自幼學習美術並拜訪過諸多立體派藝術家。這個以他的姓氏為名的布加迪車廠在1909年創立並座落在莫爾塞姆。
由於出身藝術家庭,布加迪創辦人埃託裡·布加迪把藝術投入到汽車設計中。早期布加迪的車子就像是藝術品一般,車輛引擎全是由手工製造和調校,其精細程度甚至達到可以讓引擎缸體上的某些部件不需要橡膠密封,所有可以輕量化的零件都不放過,並且呈現出的線條必須優雅,布加迪注重車輛的細節與平衡。他形容自己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賓利是「全球最快貨車」,因為賓利當時只注重耐久和性能而忽略輕量化,而在布加迪的造車哲學中,重量是最大的敵人。
在1914年研製出裝用馬蹄形散熱器護柵為特徵的、鋼絲輻輪式車輪的T17型車後,這種形狀的散熱格柵隨後成為了布加迪的風格。布加迪汽車高雅、獨特、不受拘束的個性在車標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由60個小圓點、創始人艾託裡•布加迪姓名開頭字母「E」的異體字和線條鮮明的公司名稱布加迪(Bugatti)組成,從1909年開始,每輛布加迪汽車都使用了這個車標。可以說,布加迪傳奇的歷史故事其實就是汽車製造業最初發展階段的一個縮影。
布加迪logo設計內涵:
布加迪的徽標是以布加迪汽車的創始人埃託裡·布加迪姓名的第一個字母「EB」 組成。1998年時,VAG這個來自德國的汽車巨子買下了BUGATTI的商標權,正式將BUGATTI納入VAG集團之下,歸劃由VW本身來管轄,在日內瓦車展中所公開的EB16-4 Veyron量產上市前之原型車,可以說是自從EB110之後,真正第一款掛上BUGATTI橢圓形紅色廠徽的量產車。
捷豹
創始人:威廉•裡昂斯
1922年,英格蘭北海巖市鎮黑澤,一個年僅21歲、熱愛機車的英國小夥子,創造出一個傳奇的英倫汽車品牌,將英倫血脈延傳不止。他,就是捷豹創始人威廉•裡昂斯爵士。
(豹創始人:威廉•裡昂斯)
捷豹第一款跑車——SS100
不久,捷豹第一款跑車——SS100面世,其3.5升的發動機和160公裡的時速也成為二戰前跑車的一個縮影。
捷豹E-TYPE、F-TYPE
捷豹XJ、XF
既非賽車手、也非機械師或工程師的裡昂斯,對設計汽車無師自通。他將自己與生俱來對完美的不懈追求,融入到捷豹的設計靈魂中。從經典的SS跑車、史上最美汽車E-TYPE,到現在的F-TYPE、XJ和XF等,捷豹將這條英倫血脈一貫相承。
(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捷豹婚車)
1959年,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特意親自趕往考文垂,為裡昂斯冊封爵士。從此捷豹與英國王室結緣,成為王室成員的御用座駕,並在各類王室活動中效力。這對於捷豹,一個英倫汽車品牌來說,是無上榮耀。
捷豹logo設計內涵:
捷豹(JAGUAR)是英國轎車的一種名牌產品,商標為一隻正在跳躍前撲的"美洲豹"雕塑,矯健勇猛,形神兼備,具有時代感與視覺衝擊力,它既代表了公司的名稱,又表現出向前奔馳的力量與速度,象徵該車如美洲豹一樣馳騁於世界各地。
瑪莎拉蒂
創始人:阿爾菲裡·瑪莎拉蒂
「瑪莎拉蒂」這個名字來源於義大利王國時期的鐵路工人魯道夫·瑪莎拉蒂和他的七個孩子。從根源上說,瑪莎拉蒂是個比法拉利更值得尊敬的品牌。它的創始人Alfieri Maserati先生和賓利汽車創始人Walter Owen Bentley先生有著驚人的相似度,而法拉利的創始人Enzo Ferrari先生當時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青年。
成年的瑪莎拉蒂兄弟有6個,5個都參與了瑪莎拉蒂汽車的創建。在瑪莎拉蒂家族中,長子卡羅率先介入機械設計領域。17歲時,他設計了自己的第一臺單汽缸發動機,並裝在自行車上,因此贏得了1900年的拉力賽。在都靈,他利用業餘時間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單汽缸發動機,裝在木製的汽車底盤上。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視為第一輛瑪莎拉蒂的誕生。1907年他轉到Bianchi車隊,駕駛車隊的賽車參與了聲望頗高的Kaiserpreis德國站賽事,獲得第九名的名次。1908年卡羅當上了「米蘭少年」汽車公司的總經理。
(瑪莎拉蒂主要創始人:阿爾菲裡·瑪莎拉蒂)
作為Maserati創始的核心人物,1914年,Alfieri Maserati與Bindo Maserati和Ernesto Maserati共同創立了Officini Alfieri Maserati公司,新公司以汽車改裝為主營業務。在瑪莎拉蒂兄弟的努力下,公司的業務不斷擴大,公司於1925年更名為Societa Anonima Officine Alfieri Maserati公司,同時公司開始使用三叉戟作為公司標識。
(瑪莎拉蒂第一輛賽車:Tipo 26)
Alfieri Maserati在1926年製造出了Tipo 26,這是第一輛純粹的瑪莎拉蒂車,也是第一輛帶有三叉戟標誌的賽車。Tipo 26在同年的4月25日首次登場,參加了Targa Florio耐力賽。Alfieri Maserati駕駛著Tipo26參加了Targa Florio比賽並獲得同級別賽車的第一名。隨後Tipo26又在其他賽事中取得了多場勝利,自此瑪莎拉蒂開始考慮生產賽車,此後瑪莎拉蒂便開始生產搭載四缸、六缸、八缸甚至十六缸發動機的賽車。
隨著城市化進程,汽車不再僅僅是對比賽速度的追求,而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瑪莎拉蒂順應時代需求,將其在賽車研發成就應用於公路跑車的開發中,當奢華與狂放不羈的運動天性完美融合,舒適與富有激情的駕駛樂趣並重,一代代車型凝結著其獨特的品牌精髓與內涵。
瑪莎拉蒂logo設計內涵:
Alfieri Maserati在1926年製造出的Tipo 26,是第一輛帶有三叉戟標誌的跑車,車標是由Mario Maserati這位兄弟畫家完成的,其設計靈感來源於博洛尼亞三叉戟廣場的海神尼普頓雕像。早在1920年,瑪莎拉蒂幾兄弟的好友,侯爵Diego de Sterlich便建議他們的汽車公司採用博洛尼亞廣場上海神噴泉雕塑手中的三叉戟作為品牌標識,此後畫家馬裡奧採納了好友建議,通過簡單藝術加工將神話中海神手裡的武器演化成了瑪莎拉蒂的三叉戟標識,這個代表著力量與活力的品牌標識跟隨瑪莎拉蒂走過了近百年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