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滋陰潤燥,從會煲養生滋補湯開始

2020-12-13 白雪公主蘭蘭

其實,想要預防感冒還是一定要從根本解決,那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了,只要免疫力提升上去了,那麼自然也就不會因為天氣變化而輕易的感冒了,老話說的好;一年四季輪迴交替,唯有秋季最宜養生滋補,秋風颯爽、景色宜人的季節裡,我們更應該注重養生滋補,補充夏季耗損的能量,何況,秋季的自然特性能本身就讓養生滋補達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呢!

既然秋季是天氣乾燥的季節,如何才能水潤一秋,緩解秋燥帶來的不適呢?日常中除了加強水和水果的補充外,也要為自己煲上一份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湯,俗話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在燥熱的秋季,經常品味湯品,可以幫助我們補水生津、滋陰潤燥、改善肌膚哦。 下面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煲出來的湯更是翻倍的營養哦。

一、三七粉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其根莖可入藥,具有輔助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棵植物的花,性甘味涼,可作茶飲也可煲湯,可清熱解毒、保肝護肝,強身健體。三七又稱金不換,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不僅可以輔助降三高,而且可以美容祛斑,調經養顏。三七粉是植物三七的根莖製品,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別名三七粉。

二、銀耳

銀耳又叫白木耳,也叫平民燕窩,是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胺基酸等營養成分的食材,素有菌中之冠的讚譽,它帶有晶瑩剔透,飽滿鮮活的色澤,用來煲湯,可以幫助改善氣血,美顏肌膚,讓我們的腸胃能動起來哦。

三、香菇

香菇的口感嫩滑細膩,人們所說的「山珍」就是說的香菇了,它所富含的鉀成分比香蕉還要高,鉀就是對於預防肌肉萎縮、降低血壓起到一定的作用。

雲三七三七超細粉每一株春三七都得天獨厚,守時採摘,豐碩飽滿營養佳。非接觸式低溫氣流成粉,嚴控實時溫度,取其營養保活性成分,粉質細膩。品質有保障。加上採用的是嚴實又實惠的罐裝設計,更加適合與家人共同分享哦。

秋季溼度小,人易出現咽幹、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而是可以選擇多吃一些酸性食物,補氣血的食物哦。

相關焦點

  • 六道秋季養陰、滋陰、滋補湯,告訴你秋季養生的秘決!!!
    秋季天氣乾燥,秋季養生要注意養陰滋陰。秋天養陰,第一,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
  • 【養生】秋季燥熱吃什麼 滋陰潤燥食物最佳
    養生之道:秋季燥熱吃什麼?秋季乾燥的氣候會導致人體出現燥熱的症狀,秋季燥熱,可以通過飲食調理,可不要急著吃藥。那麼秋季燥熱吃什麼呢?平潤的食物最好。秋季燥熱吃什麼?中醫解釋,秋燥最容易傷害到肺系統,包括口、鼻、肺臟及皮膚毛細孔等;另外,由於肺和消化系統互為表裡,所以有些人也會出現便秘症狀。秋季燥熱吃什麼?中醫的答案是:平潤的食物最好。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參、石斛、荸薺、枸杞等,可以潤心肺、養胃陰。而帶有膠質或是質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潤」的效用,例如銀耳、海帶、山藥、蓮藕、秋葵、菇類、海參、海蜇皮等。1、梨。
  • 【養生有方】6款滋陰潤燥湯譜
  • 秋季|酸味食物,滋陰潤燥
    秋季氣候乾燥,所以人的身體極易出現倦怠乏力等情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也需要因時而補,但只有順應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了解秋季進補的最佳食物,才能補有所益,並為冬季的養生打好基礎。
  • 疏風散寒,滋陰潤燥,秋季養生講究多
    此時養生的總原則是「秋冬養陰」。只有順應秋季的節氣特點,才能保證旺盛的精力與活力。秋季飲食宜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梨、藕、菠菜、烏骨雞、豆漿、鴨蛋、蜂蜜等。秋季養生要「少辛增酸」,因此可多吃些酸味食物,如蘋果、石榴、葡萄、柚子、檸檬、山楂等,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以補肝氣、收斂肺氣。
  • 養陰潤燥從這些滋補湯水開始……
    【精神養生】保持內心寧靜,情緒樂觀,舒暢胸懷,拋開一切煩惱,避免悲傷情緒,是秋季養肺的一個好方法。【房事】秋季應注意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運動養生】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如爬山、打太極拳、遊泳等,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藥物養生】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應以滋潤為主,忌耗散。
  • 秋天,銀耳和它是絕配,煲湯特鮮美,潤燥又營養,大人小孩都愛喝
    入秋後,氣候開始漸漸變涼的同時,也開始轉為涼而燥,迎來了秋燥天。身體經過了一整個夏天的「消耗」,炎熱的氣候,讓身體大量排汗,再加上秋燥的影響,身體很容易會出現一些喉嚨幹癢、咳嗽、皮膚乾燥、眼睛幹涉等情況出現,這種都是「秋燥症」的表現。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多喝水,同時還需要吃一些具有養陰生津潤燥的食物,這樣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 秋季養生別跑偏了,補陰比「貼膘」更重要!這3碗湯,滋陰潤燥又養肺!
    一入秋季,很多人就習慣性的打著「貼秋膘」的名號大吃大喝。飯店商超也紛紛打出各種「貼秋膘」的營銷口號來招攬客人。我們的身體真的那麼缺這些大魚大肉嗎?到底秋季怎樣進補才是重點?接下來告訴你秋季如何正確進補才是明智之選。
  • 秋季養生食療方:4款秋季燉湯食譜滋陰養顏
    導語:夏去秋來,秋天天氣比較乾燥,人體也會變得比較乾燥。到了秋季,女性應喝一些養生美湯,營養健康,並且易於消化吸收。
  • 疏風散寒,滋陰潤燥,秋季養陰有四法
    此時養生的總原則是「秋冬養陰」。只有順應秋季的節氣特點,才能保證旺盛的精力與活力。飲食養生秋季飲食宜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梨、藕、菠菜、烏骨雞、豆漿、鴨蛋、蜂蜜等。★最佳肉類——鴨肉秋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更重要的是,鴨子本是涼性食品,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於滋陰養津以防秋燥。中醫稱鴨為滋補上品,是因為鴨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比雞肉高,比豬肉低。喝鴨湯進補,最好結合自己的體質狀況,配合中藥或者食物進行。
  • 滋陰潤燥、養生調理有好計
    天氣將從涼爽向寒冷過渡,降水會明顯減少,天氣會變得更加乾燥。此時很多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喉痛等症狀。那麼,市民該如何緩解秋天乾燥帶來的影響以及更好地在此時節養生調理?   應對此類情況,佛山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陳俊曦副主任中醫師認為,從養生的角度來分析,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少吃辛辣食物。在飲食方面,市民每天應飲用足夠的水。
  • 秋冬季節養生靚湯——沙參玉竹麥冬蜜棗煲老鴨
    進入秋季,天氣漸涼,氣候乾燥,燥邪當令,人體容易出現口乾咽幹、嘴唇乾、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皮膚幹癢、大便乾結等等一系列津傷失潤的秋燥不適症狀,這時
  • 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大全,秋季養生湯你會煲了嗎?
    特別是在秋季這個季節,更是要多煲湯,那麼秋季養生有哪些小妙招呢?下面為大家介紹秋季的養生之道,給自己滋陰潤燥!今天給大家帶來秋季養生湯食譜,要學會時令養生哦!,改為小火煲1.5個小時;4.調入適量鹽和少許油即可;西洋菜豬骨湯是用西洋菜、豬骨製作的一道廣東省傳統的名湯,具有清熱、祛肝火、滋陰的效果。
  • 秋季養生重在「養陰潤燥」
    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這個季節天晴少雨,氣候乾燥,容易傷及津液,由此呈現一派「燥象」:口乾、唇乾、鼻幹、咽幹、咽痛、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乾燥甚至皸裂等,中醫稱之為「秋燥」。專家建議,秋燥來襲,養生重在「養陰潤燥」,飲食上「少辛增酸」,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當季的果蔬,必要時選用藥膳食療來幫忙。
  • 滋陰吃什麼好?推薦給女人6款滋陰潤燥湯!
    轉眼就到立秋之時,節氣交替之際養生方法也應該隨之調整,而秋天氣候乾燥,女性應該注重滋陰潤燥,那麼,滋陰潤燥的食物有哪些?
  • 寒露丨藥膳養生重在滋陰潤燥,潤肺益胃,這幾款湯方最適合!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寒露之後,天氣開始真正地變涼。中醫的秋季養生根據天地陽氣漸降,萬物收斂的特點,提倡隨萬物收斂之勢行「 養收之道 」。此時,寒露節氣飲食應滋陰潤燥、保養陰精,宜多注重預防呼吸道疾病,保持心情愉悅。【適宜人群】適用於諸虛勞損,病後體虛,肺疹咳血等患者。
  •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秋季養生原則重在滋陰潤燥養肺,日常活動應由開放漸漸收斂。概括為秋季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增酸。潤燥:首選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 秋季滋陰潤燥的5大食物 助你越吃越健康
    在這樣的時節裡,飲食重點應傾向於滋陰潤燥。以下介紹5種養生食物,滋潤身心。梨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緩解「秋燥」。生梨性涼,老人不宜一次吃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做成冰糖燉梨水食用。
  • 秋涼近,好養生,主任醫師教您煲靚湯~
    對於很多熱衷於養生滋補的朋友們來說,雖然現在還只是夏暮秋初,但是秋季滋補卻已經被提上了日程。除了最基本的保溫杯裡泡枸杞之外,各種秋季養生滋補湯絕對是他們每天必備的佳品。何為「養生」呢?生,即生命,生存,生長;養,即保養,調養,補養。顧名思義,養生即保養生命。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養生應順應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 進入秋季,常給寶媽吃這5種粥,滋陰潤燥還下奶!
    明代醫家李時珍,也十分推崇用粥來養生。粥裡既有穀物又可以加入各種肉類和蔬菜,味道鮮美,絕對是給滋補養身、催乳下奶的最好選擇。在秋季,可以多取一些白色食材,如蓮藕、山藥、百合等,或者有補血、調氣血作用的食材來熬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