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二頭肌肌腱炎

2021-02-12 康復醫學書籍

是否有經驗,用力搬重物品後,感覺手臂用力拉扯一下,然後就產生手無力與手肘彎曲困難的經驗呢?

此時您很有可能傷了上臂最主要的承載肌肉,二頭肌,也可能造成末端的二頭肌腱發炎撕裂。

肱二頭肌有分成長短頭

長頭位置:

起端從肩胛骨的盂上結節到終端附著於橈骨粗隆,動作是彎曲手肘前抬上臂,也是有力的旋後肌群。


短頭位置:

起端從肩胛骨喙突到終端的橈骨粗隆,動作功能是彎曲前臂協助前臂旋後動作。(如上圖所示)

二頭肌肌腱裡面,又以長頭肌腱最容易產生傷害,此肌腱的力臂較長用力時曲度相對較短頭肌腱大,較容易產生受力無法一致的扭曲性傷害,傷害後容易影響整個上臂肩膀的功能。

二頭肌長頭肌腱:位於手臂前方,在於肱股前的二頭肌肌溝裡,它是一條強壯有力,卻容易受傷的組織,因為它是一條雙關節的組織(力臂長),在生物力學和機械力學上都較為複雜,在簡單收縮( 彎曲手肘) 對於二頭肌肌腱來說都是一種複合式的動作(此時肱二頭肌長頭要提供橈骨上提的安定與肱骨的後旋的穩定),因此功能複雜+用力時曲度大就成為容易受傷的組織,我們來一一詳細介紹吧!

一般來說肱二頭肌肌腱炎的好發族群大多是反覆使用肩關節的人,或肩膀經常大角度活動者,搬重物的人也是好發族群!

一般來說以下幾種職業比較容易得到肱二頭肌肌腱炎:

1. 家庭主婦:反覆的事情多,永遠有做不完的事,一直使用的手臂容易造成疲勞性的傷害(肌肉沒力時,會使用代償取代正常動作),有時也要搬重物但肌力不足,動作一快,就容易受傷了!

2. 搬貨工人:因為常常需要搬重物,有時物品重量過重且重覆性太高易超過手臂能承受的範圍, 就容易拉傷!(也容易在肌力比較不足情況,使用錯誤肌肉用力導致傷害)

3. 運動員:很多運動的姿勢都常有較大的手臂旋轉(棒球投手 遊泳者)這也容易使肱骨頭擠壓二頭肌肌腱而造成傷害!(尤其是上臂外展90 度後要有正確的旋轉( 掌面向上) ,若缺乏就容易產生夾擠性傷害)如圖:


4. 餐廳工作人員:餐廳工作通常都非常忙碌,有時動作太快也容易忽視身體的反應而造成二頭肌肌腱拉傷!

5. 跌倒:跌倒所造成的二頭肌肌腱炎通常都是複雜的,也很容易合併肩關節周圍肌群發炎與拉傷,因為通常我們跌倒大都會有一般的下意識用手去撐,因為突然過大的負荷加上重力速度肌見就容易受傷!!

1、二頭肌腱受傷後會因為無法提供肱骨做有效的後拉(retraction)而容易造成圓肩姿勢(run shoulder),此姿勢容易引發前側的胸肌纖維用力縮短而造成肱骨向前向內的扭轉,進而產生非外傷性的關節微小半脫位症狀(ant. subluxation)這樣的些微向前扭轉產生的脫位並無法透過任何的影像醫學檢查的出來,但是身體的動作將會產生代償性失衡以及反覆受傷的風險。

2、橈骨位置改變,較嚴重的二頭肌腱炎患者,也會伴隨前臂的近端疼痛,有時還容易被診斷成高爾夫球肘(golf elbow),因為肱二頭肌肉的長頭會協助前臂做有效的旋後動作,在受傷時肌肉表面容易產生鈣離子失衡現象,讓受傷的肌肉反覆用力收縮,進而對橈骨做出相對於掌面的前脫位症狀,這樣的脫位症狀,可能會導致前臂與手肘用力失衡之情形。


二頭肌肌腱受傷分成下列四級:

第一級:肌腱輕微拉傷,合併周圍組織疼痛(表現為肩關節前緣些微疼痛或,動作還未受限,但極限角度時會感覺不適)。

第二級:肌腱炎重拉傷,伴隨組織劇烈疼痛(表現為肩關節周圍明顯疼痛,合併用力產生疼痛與無法持續用力,此時角度用力有可能能完成,但姿勢將出現異常或者聳肩姿勢)。

第三級:肌肉有結構性的受傷( 嚴重的撕裂傷) ,伴隨強烈疼痛與動作障礙。

第四級:肌腱斷裂: 不痛,但沒有相關動作功能(動作喪失)治療建議手術修補,再配合復健。

一般來說二頭肌肌腱只要在兩級以前的傷害,大多都會在4-6 周復原到八成左右,當然在修復時如果越不能休息,復原就會更慢,且復原的狀況也會比較不理想,一般來說二頭肌肌腱炎的患者有三個需要避免的事情:1. 提重物。2. 手臂重複使用。3. 睡覺時避免患側壓迫。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我已經二頭肌肌腱半年或10 個月了,都有在復健怎麼還沒好? 復健沒好的原因當然很多( 不當使用與姿勢錯誤最常造成復原不良) 臨床上最常見的復原不良是因為組織發炎過久而造成的軟組織沾黏, 或者組織癒合不全所造成的非恢復感覺!

二頭肌肌腱炎在受傷時,最佳治療期限是兩周內,若能在兩周內得到專業完整的治療,則復原的機會就會非常大,但是大多數的復健都是給予熱敷,電療。儀器的治療目的是止痛與改善循環,對於沾黏與損傷的組織還是要給與力學上的修復及改善受損其狀態。

⊙編輯: elsa

⊙文章轉載請授權

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鵝足肌腱炎
    鵝足肌腱炎是一種膝關節長期反覆活動、勞損、創傷等因素引起的臨床常見的慢性勞損性疾病,以中老年病人常見。目前,鵝足肌腱炎的發病趨勢愈來愈年輕化,尤其在球類運動員中的發病率較高。2.臨床表現鵝足肌腱炎主要表現為鵝足走形區域壓痛明顯,部分病人可觸及增粗肌腱組織。上下樓梯痛,半蹲位疼痛,呈針刺樣痛、酸痛。運動加重疼痛,休息後緩解。一般無外傷史,反覆發作。
  • 肌腱炎是什麼?如何預防?
    肌腱炎的多發人群見於青年人或中年人。主要因患者長期重複同一動作引起肌腱過度疲勞,從而引起後發的炎症反應,患者多出現疼痛、僵硬之類的症狀,偶爾可見患者關節輕微腫脹。患有肌腱炎的患普遍會出現受累關節運動的受限。
  • 肩鈣化性肌腱炎
    MRI影像學所見:三個位置的脂肪抑制T2W顯示左側岡下肌腱內塊狀低信號影,約18×11mm,其周圍見廣泛高信號水腫改變。診斷:左肩鈣化性肌腱炎(位於岡上肌腱和岡下肌腱內)小結:鈣化性肌腱炎為羥基磷灰石晶體在外周關節的異常沉積。該病的發病部位特定,幾乎只見於肩關節和髖關節,主要累及關節周圍的肌腱(稱鈣化性肌腱炎)和滑囊(稱鈣化性滑囊炎)。
  • 患上肌腱炎,提醒:合理治療便是關鍵,4種療法讓你遠離肌腱炎
    肌腱炎一般是由於運動時肌肉過度牽拉,長期強烈牽拉積累,從而引起肌腱纖維受損過度,一般多為肌腱本身出現症狀,嚴重時可能會累及腱鞘。這一病症多是由於運動動作不規範、運動期間急性損傷累積所致。從源頭預防來說,糾正動作相對比較簡單。
  • 膝關節內側痛與鵝足肌腱炎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鵝足肌腱炎呢?除了膝內側痛,鵝足肌腱炎還有哪些表現?鵝足肌腱炎的主要疼痛部位是鵝足肌腱和纖維軟骨板,運動時加重,休息時緩解,壓痛最明顯的點位於膝關節間隙下方2-4cm的鵝足腱區域。鵝足肌腱炎應該如何治療呢?鵝足肌腱炎的治療方法很多,主要採取保守治療。
  • 肌腱炎如何處理?
    過度使用上肢時,肘部和腕部的屈肌和伸肌肌腱均可發生肌腱炎,兩種最常見的損傷是外上髁炎和內上髁炎。管理 保守管理通常如下: 避免加重症狀的活動或者運動 物理治療(包括冰敷或者熱敷) 口服消炎藥 可的松注射 在肌腱炎的情況下
  • 二頭肌只練不長? 二頭肌停止生長的5個原因!
    不過,大家彎舉時總是太貪心,舉起過重的重量,因此運動時除了活動肘簡節,更用上肩關節,將重量舉起。無錯,看來你能舉起較重的重量,不過一部份的重量落在肩部的前三角肌上,變相分擔了重量對二頭肌的刺激。  因此,放下無謂的自尊心吧,重量適可而止,彎舉時確保肘部貼著身體,以及前臂和地面成90度角,這才能對二頭肌帶來最大的刺激。  2. 前臂活動幅度過少
  • 隱藏的足部殺手——脛骨後肌肌腱炎
    說起肌腱炎,喜歡運動的小夥伴們大概不陌生。畢竟,肌腱炎家族中大名鼎鼎的髕腱炎別名可是「跳躍者膝」,不知多少小夥伴曾被迫與它過招;而另一知名肌腱炎的代言人是我國知名運動員劉翔,他用自己的運動生涯為大家帶來了一堂跟腱炎的科普課。
  • 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的臨床特點及處理方法
    以下是容易有鵝足肌腱炎/滑囊炎的族群:膝部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有超過70%的人合併有鵝足肌腱炎/滑囊炎。原因可能和內側半月軟骨或關節軟骨退化性損傷,局部發炎刺激造成半腱肌攣縮有關。體重過重者,特別是中年以上的「肥胖」婦女。
  • 漲知識:什麼是阿基裡斯肌腱炎
    三天後,也真的比較好就正常上班,所以假日照常去打網球,打完當天晚上即足跟疼痛紅腫,趕緊找醫師求救,經診斷為「阿基裡斯肌腱炎」。仔細看發病部位,也是可以看出其跟足底筋膜炎病灶位置是有所區別的。阿基裡斯肌腱炎顧名思義就是跟腱肌腱處的發炎反應,是造成小腿後側近足跟處疼痛的常見原因。反覆、重複的阿基裡斯腱的傷害,會造成阿基裡斯腱的退化與弱化,嚴重可能在某一事件中就突然斷裂。(最常見是突然起步向前跑,下樓梯踩空…)廣告
  • TOP7魔鬼二頭肌訓練!
    TOP7魔鬼二頭肌訓練! 兩隻啞鈴不只要並在一起 彼此還要用力擠壓 就像要把它們擠碎 這樣可以給二頭肌製造極大的壓力
  • 二頭肌訓練4個小竅門
    二頭肌訓練4個小竅門  除了近幾年崛起的人魚線、腹肌,在過去時代裡當大家談及肌肉的時候首先衡量的標準就是看二頭肌,想想大家是不是都曾經把手舉起然後將袖子拉起來秀過二頭肌呢?  二頭肌一直都是大家最愛炫耀最愛鍛鍊的肌肉  今天我們針對二頭肌的鍛鍊給大家提幾個意見,看看應該注意哪些細節,避免訓練時心有餘而力不足!
  • 肩膀疼≠肩周炎,岡上肌肌腱炎了解一下
    肩關節活動受限,活動受限以肩關節外展至60°~120°時,可引起明顯疼痛為主要特徵,當大於或小於這一範圍及肩關節其他活動不受限制,亦無疼痛,這與肱二頭肌肌腱炎和肩周炎明顯不同,壓痛,在岡上肌抵止部的大結節處常有壓痛,並隨肱骨頭的旋轉而移動。局部封閉可使疼痛立刻消失,藉此有助於診斷。
  • 正確認識膝蓋損傷(四)——鵝足肌腱炎專題
    鵝足肌腱炎的症狀1、膝關節前內側疼痛,晨輕夜重,運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重的時候靜息時也疼痛;2、膝關節活動受限,可有不同程度跛行,屈伸時、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疼痛加重;3、膝關節被動外翻、外旋時疼痛加劇;4、疼痛部位位於脛骨髁內下鵝足部,局部會有明顯壓痛、腫脹,疼痛呈刺痛、酸痛;5、鵝足肌腱持續受到損傷
  • 乾貨|最好的24個二頭肌訓練 上篇
    這就是MH為什麼列出了25種很棒的鍛鍊二頭肌方法。有些是經典動作,有些是全新動作;有些是很有趣的動作,有些只是無聊的彎舉;有些專注於長頭,有些專注於短頭。從中挑選出你喜歡的並適合自己的動作,將它們加入到你的日常訓練計劃中——然後將你的袖子撐炸。你的手背會充滿泵感,並會感謝我們給你介紹這些二頭肌訓練。
  • 什麼伏地挺身也能練到二頭肌?
    對男生來說,二頭肌,在手臂的視覺效果當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對女生來說,二頭肌也要堅持鍛鍊,才能讓手臂緊緻保持肌肉彈性。
  • 乾貨|最好的24個二頭肌訓練 下篇
    與啞鈴錘式彎舉一樣,這個二頭肌動作直接瞄準你的肱肌,使你的手臂增加厚度。但與啞鈴版本不同的是,Y字繩訓練使得二頭肌保持更穩定、負荷時間更長,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增長。如何做:將Y字繩固定在繩索器的低位滑輪上。
  •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
    當上肢在外展位屈肘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容易磨損,長期的摩擦或過度活動可引起腱鞘充血、水腫、增厚,造成腱鞘滑膜層急性水腫或慢性損傷性炎症,從而導致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在腱鞘內的滑動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出現臨床症狀,稱為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或腱鞘炎。主要表現為肩痛,夜間更明顯,肩部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疼痛主要局限在肱二頭肌腱附近,亦可牽涉至上臂前側。
  • 練不出二頭肌的7個原因
    小囚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常見的7點練不出二頭肌的原因,大家快來比對一下,自己犯了哪個錯!原因1:動作不確實 說到肌肉長不大,這點絕對是最大的原因。許多人在做舉重訓練時,動作根本沒有到位。例如,做啞鈴的訓練時,放下的動作還沒確實放到最底、到手臂完全打直的地步,就馬上再次舉起。如此一來,肌肉就沒辦法有效訓練到。
  • 想練二頭肌,先正確認識它,捨棄不必要的努力!
    (二頭肌解剖圖)   二頭肌的主要功能:肘屈,也就是二頭肌收縮會使手肘彎曲。同時,由於二頭還連接著肩關節,二頭肌也有大臂上抬(肩屈)的功能。   當然,也不存在任何關於針對二頭肌「肌峰」(收縮後的高度)和長度的訓練,只是想當然的罷了。二頭肌長度問題:   首先說一下二頭肌的長度,很多人曲臂二頭肌一收縮,肘關節前面就「缺」了一塊似的,有的就直接練至肘部。很多人會認為「缺一塊的」是練「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