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SushiSwap聯合創始人0xMaki提到SushiSwap計劃在波卡上推出,並提到用戶將會收到moonSushi。
消息一出,評論區內反響熱烈。在此之前還沒有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在波卡鏈上推出,SushiSwap很可能將成為兼容以太坊和波卡的DEX先行者。
除了SushiSwap,波卡和以太坊鏈上陸續出現跨鏈DeFi項目。這些項目的出現,不斷拓展DeFi的市場邊界。
跨鏈DeFi形式不斷演化
DeFi項目跨鏈形式層出不窮,本文將介紹以下5種表現形式。
1.合成資產
今年5月27日,Ren正式發布其主網RenVM SubZero。主網發布後,用戶可以在任何DeFi應用程式中使用比特幣、比特幣現金或Zcash,這些代幣在以太坊上分別顯示為renBTC、renBCH和renZEC。在Ren之前只有使用第三方託管才可能實現這件事。
合成資產的出現,方便用戶直接在以太坊網絡當中持有比特幣、BCH等外鏈加密貨幣,也為以太坊網絡提供外鏈的價值。
除了renBTC,WBTC、oBTC等錨定比特幣的ERC20代幣在以太坊上不斷湧現。其中WBTC的鎖倉量最高,達到26.6億美元,在DeFi項目TVL排名中僅次於Maker。
2.提供Staking資產流動性
波卡生態中的跨鏈項目Bifrost和StaFi同樣能夠生成合成資產,為Staking提供流動性。
Bifrost的邏輯是:通過Bifrost Staking的資產將會產生對應的vToken,vToken具有生息屬性,能夠捕獲到Staking收益,同時可交易、可流通。
Bifrost內置AMM型去中心化交易所 vTokenSwap,為vToken提供便捷的兌換服務,也能直接捕獲到交易帶來的手續費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ETH2.0主網上線之前,Bifrost啟動vETH Mint Drop,在不到18小時當中就有超過1萬枚ETH參與vETH鑄造。
除了Bifrost,StaFi也提出了ETH2.0 Staking流動性解決方案rETH。用戶可以通過StaFi部署在ETH上的質押合約參與ETH 2.0Staking,質押的金額將不受32ETH的約束。
類似於Bifrost的vToken,StaFi通過rToken讓多條公鏈的價值相互貫通。
12月16日,StaFi正式發布rToken白皮書。在白皮書中提到,StaFi將研發跨鏈橋服務,實現以太坊、波卡和Cosmos生態上rToken相關流轉,比如以太坊生態的rToken可以參與到波卡DEX交易或借貸。
而就在白皮書發布前,StaFi宣布啟動rBridge,用戶可以完成FIS和ERC20代幣的轉換,rToken轉帳同步實現。rETH和rFIS可以通過rBridge進入以太坊鏈上DeFi,rETH和rFIS即將面世。
白皮書中還提到,按照優先級,StaFi將優先實現rETH、rFIS、rDOT等三個rToken,並且逐漸建立rToken對應的協議標準。
3.在波卡上啟動以太坊DeFi項目
Acala日前宣布計劃於明年上半年在項目中推出Ampleforth。
Acala COO Bette Chen在文章中指出:Ampleforth將把Rebase和彈性代幣機制帶到Acala和波卡當中,AMPL也將成為首個多鏈獨立代幣,為更廣泛的跨鏈加密和DeFi社區服務。
Acala啟動Ampleforth後,AMPL將通過Acala在波卡鏈上流通,用戶在轉移AMPL時可以直接支付AMPL作為交易費,Ampleforth智能合約將部署在Acala的以太坊虛擬機上。
4.以太坊鏈上的比特幣產品生產者
在所有跨鏈DeFi項目中,Badger DAO比較特殊。嚴格意義上它是去中心化自治社區,並不能算是跨鏈項目。但這個項目的主旨是在以太坊網絡中生產比特幣產品,間接將比特幣的價值引入以太坊鏈上。
最近Badger DAO宣布將推出具有Rebase屬性的比特幣產品DIGG,該項目可被視為比特幣和Ampleforth的結合體。
Badger DAO開發團隊指出目前已經完成協議搭建並開始對項目進行審計。該項目推出將有助於保持Badger DAO的上升勢頭,並進一步提升項目的鎖倉量。
5.去中心化交易所跨鏈
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在做跨鏈交易的嘗試,除了開頭提到的SushiSwap,日前全鏈式去中心化交易所項目Sifchain宣布完成3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Sifchain構建在Cosmos鏈上,將支持ETH和ERC20代幣的跨鏈傳輸,並將與包括比特幣、幣安鏈、波卡和EOS在內的20-25條主流區塊鏈實現跨鏈交易。
DeFi跨鏈勢在必行
從上述跨鏈項目中不難發現,波卡生態項目佔了很大比重,波卡和以太坊的互通對於DeFi而言將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波卡很可能成為DeFi的下一個爆發點。
首先,波卡將加快DeFi項目開發的步伐。開發者只需基於Substrate框架就能輕鬆打造DeFi應用,而通過波卡上的跨鏈橋,將以太坊鏈上價值引入波卡項目當中,同時也可以將波卡項目的價值引入以太坊當中。
另外基于波卡異構平行鏈的設計,波卡處理速度將遠超以太坊,用戶使用DeFi應用的費用將大幅降低。而以太坊鏈上搭載過多的DeFi應用,TPS低和Gas費高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以太坊上的DeFi應用已經看到了發展的「天花板」,單鏈的價值制約DeFi市值增長。
曹寅在9月參加活動時表示:「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以太坊DeFi項目遷移至波卡網絡。大規模的以太坊DeFi協議遷至波卡是板上釘釘的事。」對此有人擔心以太坊的DeFi流量優勢將會喪失。
從DeFi長遠發展來看,不能將以太坊和波卡對立起來,兩者並不是競爭的關係,而是相互借鑑、相互促進的關係。DeFi協議跨鏈遷移是為DeFi項目良性發展找好平臺,讓DeFi繼續擴大市場規模,提高DeFi發展的「天花板」。
不過目前跨鏈DeFi仍存在互操作性上的問題,對此Nervos架構師謝晗劍在上海萬向區塊鏈峰會上提出互操作2.0的概念。
互操作2.0就是讓用戶能夠從任何入口進入區塊鏈世界,操作數字世界的任意一個資產,而非發明一個新標準。利用互操作2.0,所有鏈之間的聯繫將被打通,以太坊用戶可以使用自己的錢包和帳戶,使用比特幣、波卡、EOS等公鏈生態中的應用。
MakerDAO創始人Rune Christensen曾表示:「DeFi協議最終想做到的是通過區塊鏈和DeFi將現實世界的資產連接起來,不斷擴大市場。」
但從目前來看,讓DeFi走出加密貨幣圈層,擁抱更大的傳統金融市場依然任重道遠。DeFi跨鏈項目著眼點主要還是在公鏈資產跨鏈方面,在各條公鏈之間搭建橋梁,使之成為網際網路,促進加密貨幣圈層內的資金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