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便飯】兒子喜歡的麻婆豆腐 & more

2021-02-17 秋爽齋


兒子今年聖誕回家時間相對較長,每天做幾個他喜歡的家常菜,竟也攢了不少照片。最近孩子的爺爺生病住院了,我們準備回國探親,只得又停刊兩周。所以今天就不寫新的方子了,曬曬這些已經寫過方子的菜,新朋友可以從後面的【往期連結】裡找到具體做法。

記得兒子去上大學前教了他三個菜:西紅柿炒雞蛋,芥蘭花炒蝦還有麻婆豆腐~~~這是他去年寄給我的麻婆豆腐:

是不是還有點像模像樣的~~~雖然鍋看上去有點嚇人,實際上鐵鍋是沒辦法一直保持高顏值的:)

他還沒到家我就把肉末炒好了,第二天就用嫩豆腐煮了一碗~~~嫩豆腐的缺點就是容易碎。下鍋後少用鍋鏟翻動,時常拎起鍋來晃晃就不會糊底了:

有廚友問我是否用了麻婆豆腐料包?其實家常做的話根本用不著~~~我就是起油鍋,先下豆瓣醬(也沒按正宗方子剁醬:)小火煸炒起沙。然後下已經炒好的肉末(後面有不結塊的做法:),加點水煮開下豆腐(若是老豆腐最好先用鹽水煮幾分鐘再撈出來)。蓋蓋子轉大火煮兩三分鐘,再用醬油鹽糖等調下味道。最後下一勺老乾媽香辣醬或自己做的油辣椒,勾芡熄火,滴幾滴花椒油或撒點花椒麵蔥花香菜之類出鍋:

這碗就是老豆腐煮的了:

這個撒的花椒麵比較多,還有老爺種的蒜苗:)

下面的菜就隨意上啦~~~感興趣想看做法的請到最後面的【往期連結】裡尋找。

我們家人都愛吃麵,兒子一到家就來了一大碗放了番茄油的麵條~~~肉末先放在碗底啦:)

媽媽的味道總是好的:)

佛手瓜炒雞丁:

青椒素雞杏鮑菇炒回鍋肉:

空氣炸鍋烤小羊排,一面三分鐘,連鍋都不用洗。口感非常嫩!兒子第一次吃,連連說好:)

龍崗雞湯下蕎麥麵條:

雞胸整塊留出來(後面有雞湯做法),涼後改刀,澆點麻辣汁,就是一道下酒涼菜:)

再給他爺兒倆炸盤花生米下酒~~~感覺需要用油泡著炸的菜式,空氣炸鍋的效果還是不如傳統油炸的香:

但是用空氣炸鍋處理排骨則非常方便,口感也好:

兒子是夜貓子,中午才起來,所以只吃過一次早飯~~~饅頭包子都是買的:)

炒泡菜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這一碗是香乾炒泡豇豆,麻辣的:)

杏鮑菇炒蝦球:

微波爐版燒茄子也是兒子喜歡的:)

杏鮑菇炒韭菜~~~這樣的搭配居然很和諧:)

扣肉當然是少不了的,還做了一個大碗帶到準親家那兒過節,兩個小碗給兒子帶回加州慢慢吃。人家蠻有興趣地觀看了整個製作過程,還做了筆記:)

杏鮑菇炒胡蘿蔔絲~~~也是很和諧的搭配:)

糖醋包菜也是兒子最愛的菜之一,每次回來必做:)

豆腐杏鮑菇燒魚片~~~家常豆腐和煎魚片的結合:)

清炒莧菜~~~老爺最喜歡的蔬菜:)

麻辣香鍋~~~這次是買的調料包。肉除了回鍋肉(做扣肉剩下的邊角料:),還有吃剩的滷牛肉。這麼兩大盤只剩下一點點:)

剁椒韭黃炒肉片~~~本來切了些肉絲肉片,凍過就看不出哪是哪啦,用肉絲顏值會高一些:)

結果韭黃吃完,肉都剩下了~~~下頓配了杏鮑菇,全掃光:)

小炒肉~~~肉是空氣炸鍋處理過的,口感Q彈,而且事先醃過,去除了肉腥味:)

青椒雞蛋炒泡菜~~~非常下飯的菜!

度假回來在亞特蘭大買菜,沒找到三黃雞,買了只烏骨雞燉湯~~~感覺還是不如龍崗雞燉的香:

薺菜餛飩:

雞湯燒的蘿蔔也有點發黑:)

茼蒿菜做的炒飯,兒子說好吃炒了兩次~~~煮飯時放了些薑黃粉(Turmeric powder):

又烤了兩次火雞~~~這是帶到亞特蘭大朋友家,我們去買菜,他們看著烤的:)

這個是回來以後烤的,大半打包給兒子帶走了(他也全程觀看並做了筆記:)

準媳婦和親家一家都喜歡這款年糕~~~偷懶沒放豆沙夾層:)

在亞特蘭大小店裡吃午飯,看兒子喜歡他們做的涼粉,回來就給他做了一大盆:)

大白菜季節,用外面幾層老葉子做了北方酸菜:

小Tip:菜心這麼立著放一天,等外面的水分幹了再收進冰箱,可以保存久一些

最家常的白菜炒雞蛋:)

春節將至,希望下面這些菜式給你家的節日餐桌添加一些不同的味道和色彩:)

相關焦點

  • 【家常便飯】'水煮'肉末 + 簡易麻婆豆腐
    有這麼一碗在手,做麻婆豆腐就容易啦~~~這是材料:蒜的旁邊是辣豆瓣醬:這樣可以保持豆腐形狀的完整。再來炒盤芹菜:東方店買的中國細芹菜,因為蠻貴,所以連葉子一起切碎。
  • 麻婆豆腐的家常做法,麻婆豆腐怎麼做,這才是麻婆豆腐正宗的做法
    麻婆豆腐正宗的做法麻婆豆腐是一道非常有名的中國菜,在川菜中排名也非常高,麻婆豆腐怎麼做正宗呢,那麼我們就先要說說麻婆豆腐的起源。麻婆豆腐創始者是一位同治年間陳氏婦女,飯店在成都北郊的方福橋,飯店原名陳興盛飯鋪,陳氏做的豆腐麻、辣、香、酥、嫩、燙、形整,食客嘗過往往讚不絕口,因陳氏臉上有生麻痕,所以稱陳氏做的豆腐叫做陳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這道菜因此而生。
  •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起源於四川,如今走出中國,風靡了全球。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中國推銷日本大米時說。「中國的麻婆豆腐,配上日本的大米,多少碗都能吃得下去!」為什麼麻婆豆腐如此受大家的追捧呢?原來讓人慾罷不能的麻婆豆腐中囊括著這八字箴言——麻、辣、鮮、香、燙、嫩、酥、涃。
  • 日本人最喜歡吃的中華料理 麻婆豆腐居首
    NO1.麻婆豆腐貌似不僅是日本人,但凡老外都喜歡吃麻婆豆腐。問了一圈身邊的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麻婆豆腐,除了回答「好吃」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價格便宜又比較下飯相信是麻婆豆腐在日本橫行最主要的原因。在日本,一份麻婆豆腐大概700-900日元(約50-65人民幣之間)。如果是在超市買現成的麻婆豆腐醬包和豆腐自己回家速成的話(只要把醬包和豆腐都倒入鍋,煮熟即可,真的很速成哦),成本在400日元以內(約30元人民幣)。
  • 大叔教你麻婆豆腐,香辣味美,開胃下飯,家人喜歡!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首發,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川菜中的麻婆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因其做法簡單,色澤紅豔,以及麻辣酥香、細膩滑嫩的口感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在潮溼悶熱的夏至時節,一盤香辣好吃的麻婆豆腐是美味又下飯,哪怕看上一眼,也能瞬間食慾大開,讓孩子多吃一碗大米飯。正宗的麻婆豆腐的做法非常的考究,需要的香調料也非常的多,可是大叔家實在愛吃這道菜,便在多次的嘗試中,改良出了一款更加簡單易做的簡版麻婆豆腐的做法,雖然縮減了過程和調味料。不過,麻辣鮮香的味道依然不打折。麻婆豆腐,被譽為川菜界的「大眾情人"。
  • 中國的麻婆豆腐,日本的麻婆豆腐,光是顏色就不一樣了
    麻婆豆腐在中國,是一道家常菜。起源於四川的這道菜,因發明的人滿臉麻子而取名為麻婆豆腐。但是這道四川名菜,也秉承了四川人愛吃辣的習慣。麻婆豆腐又麻又辣,又融合了鹹鮮的特點。麻婆豆腐的食材便宜又易得,做法簡單。而豆腐、肉末和醬汁混合在一起,十分下飯。
  • 做麻婆豆腐時,豆腐直接下鍋就廢了,教你麻婆豆腐正確做法,鮮嫩入味不易碎!
    做麻婆豆腐時,豆腐直接下鍋就廢了,教你麻婆豆腐正確做法,鮮嫩入味不易碎!
  • 舌尖上的美食記憶 | 麻婆豆腐
    我每次去四川探親,都會吃到麻婆豆腐,有時是嶽母親自下廚,有時是我們下館子覓食。我從小生活在湖南,比較喜歡吃煎豆腐;妻子吃慣了川菜,喜歡吃麻婆豆腐。我開始遇到麻婆豆腐,只試試味,等我慢慢熟悉了豆瓣醬和花椒的味道,也喜歡上了麻婆豆腐。
  • 做麻婆豆腐,豆腐直接下鍋就廢了,大廚教你做麻婆豆腐訣竅,豆腐鮮嫩入味不易碎!
    做麻婆豆腐,豆腐直接下鍋就廢了,大廚教你做麻婆豆腐訣竅,豆腐鮮嫩入味不易碎!
  • 麻婆豆腐的詳細製作過程
    正宗麻婆豆腐的製作根據1981年出版的《中國菜譜》所記錄,麻婆豆腐做法如下:
  • 豆腐與肉的絕妙合奏——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超級下飯的高蛋白美食!低熱量的麻婆豆腐,怎麼做?夏天一到,不少人都沒了胃口,很多朋友每天靠著各種冰棍雪糕、冰凍飲料度日,本以為不吃肉了還能瘦幾斤,殊不知體重不減反漲,而且越來越覺得身體發沉,渾身犯懶……天真的少年們吶,你們真的以為不吃肉就能減肥嗎?!事實上,飲料水果這種高糖飲食,不僅不會讓你瘦,還會讓你吃得更多,越來越懶!
  • 做麻婆豆腐時,豆腐直接下鍋就廢了,大廚教你做麻婆豆腐技巧,豆腐鮮嫩入味不易碎!
    今天小編用豆腐做的是一道傳統的川菜:麻婆豆腐。麻婆豆腐不止在川菜館能吃到,因為它極高的人氣,無以倫比的下飯口感,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餐桌中,畢竟能把豆腐做到比肉還下飯的程度值得我們代代相傳。麻婆豆腐做法頗為講究,要具有「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個特點。才可以稱之為正宗麻婆豆腐。今天小編毛毛就教大家麻婆豆腐的做法,下面一起看下具體做法。
  • 【香廚房】麻婆豆腐
    有中國人的地方,一定有中國餐館,而任何一家中國餐館裡,就必然有這道麻婆豆腐。麻婆豆腐起源於清代,據說是一位陳姓小飯店老闆的老婆所創,因為她的臉上有麻點,所以叫陳麻婆,這豆腐也就叫做「陳麻婆豆腐」了。麻婆豆腐的特點是麻,辣,燙,酥四個字,用花椒粉,豆瓣醬調味,最關鍵是出鍋要立刻上桌,讓人一邊吹一邊吃,含在嘴裡還要不停的呵氣,卻忍不住連聲叫「好」,而那個酥字,則是考究的對牛肉末的掌控,要粒粒清晰,色澤金黃,入口就酥,沾牙即化才是最好。麻婆豆腐和許許多多其他川菜小炒一樣,最是下飯。而其最合適的吃法,就是拌飯來吃。
  • 四川美食——麻婆豆腐
    說起美食,最先映入我眼帘的不是令人魂牽夢繞的家鄉菜,而是一道四川美食——麻婆豆腐。初次聽到麻婆豆腐這道菜時,腦海中馬上冒出的是一個叫麻婆的老奶奶做的豆腐,想想就覺得味道不怎麼樣。當真正見到這道菜時,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多麼荒唐。
  • 下飯最是麻婆豆腐,娶妻當如陳麻婆婆
    日子一長,老闆娘所烹豆腐鮮香麻辣,味道「巴適」得很,「麻婆豆腐」的名便傳開了。《錦城竹枝詞》有記載: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陳麻婆的故事動人,但麻婆豆腐更是美味誘人。
  • 【肉菜】石式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僅是風靡全球的川菜,做起來也是很講究。豆腐鮮香軟嫩,肉末酥香Q彈,伴著麻辣、醇香、厚重的湯汁衝擊著味蕾,光聽著就很下飯。今天的這個做法是我改良後適合在家裡自己做的版本,但依舊滿足麻婆豆腐八字真言(開啟四川話模式):「麻、辣、鮮、香、酥、嫩、燙、整。」
  • 食蔬蕨而甘之 | 麻婆豆腐
    其實男朋友指名的大餐,不過就是麻婆豆腐和韭菜炒雞蛋,配上他的御用玉米飯。在他心裡我有兩道菜做得比外面的餐廳好,一個是紅油抄手,另一個就是麻婆豆腐。紅油抄手是從中國城買來的豬肉鮮蝦雲吞。小碗裡擱一勺蒜泥、一勺生抽、一勺寶鼎康樂醋、一勺花椒油、兩勺冒著紅油的川南油辣子。把雲吞下進兌了水的雞肉高湯裡和紫菜蝦米一起煮十分鐘後,用篩子撈出來和碗裡的醬料拌勻。
  • 麻婆豆腐+黃魚,好吃到沒朋友!
    真的,真的,真的是麻婆豆腐燒黃魚!「饞宗」臻臻小廚娘是在哪裡發現這道菜的?雲姐靈機一動把麻婆豆腐和黃魚放在一起烹飪。沒成想等這道菜出鍋時,鮮豔的色澤及鮮辣滑爽的口感獲得了滿堂喝彩。於是雲姐立即與總廚溝通,把這道菜餚改良後呈現在豐收日的餐桌上。
  • 日本明星在節目中製作麻婆豆腐!原汁原味的中國調料
    在日本說起中華料理「麻婆豆腐茗荷是日本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蔬菜在中國也叫「陽荷」用茗荷和芹菜處理好之後放到玻璃罐中簡單的砂糖和壽司醋調味就可以了不喜歡吃芹菜的朋友調味料也是real豐富了鹽、胡椒、花椒、大蒜粉還有烏魚子粉三勺鹽、半勺胡椒粉、半勺花椒粉、一勺烏魚子粉還有大蒜粉喜歡大蒜味道的話就可以多放點
  • 日本論壇推中國美食排行榜 麻婆豆腐居首位
    最受日本人喜愛的中華料理是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披露的消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中國美食中,排名前十的依次是:第一、麻婆豆腐。有日本網友評論說:「就知道麻婆豆腐會是第一位。」麻婆豆腐辣中帶甜,很刺激味蕾。而且很多中華料理店的麻婆豆腐都經過改良,少辣偏甜,晶瑩剔透,十分誘人。第二、炒飯。在日本,炒飯沒有揚州炒飯和福建炒飯這樣的細緻分類,統稱為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