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不僅是在線上,文創日曆在線下店也十分暢銷。據不少商家表示,文創日曆的銷售早在九月份就開始了。近年來,文創日曆,特別是文創IP日曆特別受市場歡迎,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豆瓣電影日曆、國家地理中文日曆、故宮日曆等,這些IP文創日曆始終都有大批粉絲每年追隨。
-
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生活要有儀式感,每年一本精美的日曆是我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對於許多人而言,一本嶄新的日曆意味著新年伊始。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
-
新年日曆熱銷中……有顏值、有內涵的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訪談間,旁邊一名顧客正在打量一本厚厚的日曆,經了解,該店除了普通日曆外,還有兩款精裝文創日曆,售價為98元。該顧客武女士告訴記者:「我覺得這種日曆對我而言比普通檯曆更實用,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例如我手上這本茶日曆就會有很多茶知識,加之在辦公室寫一些工作記事也很方便。」
-
文創日曆還能火多久?
不過,近幾年火爆的文創日曆,被賦予知識、情感等多種意義後,從一元一本的老黃曆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文化產品乃至網紅爆款。這些熱賣的日曆大多印製精美、風格鮮明、內容豐富,雖然價格不菲,但深受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是很多年輕人新年禮物的首選。
-
文創日曆為何能「圈粉」無數
單向歷被稱為「新青年的老黃曆」,它保留了傳統日曆上宜忌事項的形式,內容則與時俱進涵蓋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和社交話題,並匹配相應的書摘短句,宜忌的趣味性讓人對於時間有更豐富的理解。 「我們的單向歷自2020年9月上市以來,銷售量已超過12萬冊。」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2017,日曆也瘋狂
如果說豆瓣出品的《電影生活日曆》更符合年輕人胃口的話,那麼,除了「經典款」《故宮日曆》的「百搭」以外,《啟功書畫日曆》《修心日曆》《北京風情日曆》《親子日曆》《正義之美日曆》《金剛經修福日曆》等多種主題基本涵蓋了不同年齡、行業、地域、情趣和愛好等類別需求。而更多的消費者不僅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同時也意味著通過尋找共性,勾連一些歷史記憶和生活方式。
-
十一種不同風格的文創日曆
請您欣賞新青年的老黃曆,深信「人生即詞語」受眾偏向:文字愛好者單向空間的當家一哥,創意日曆界的絕對鼻祖,底氣夠硬的紅點獎得主,氣質乾淨穩重。文創日曆界的梁朝偉本偉。一個閱讀詩歌的人,比不讀詩的人更難打敗受眾偏向:詩歌愛好者這款日曆是飛地家的當家花旦,12個生活主題,3道彩虹漸變,1本移動的詩歌圖書館。帶你感受,366天的雋永的浪漫。
-
今日美術館藝術商店上新 超讚文創「膠捲日曆」吸睛熱賣
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北京今日美術館藝術商店上架了眾多新品,各種具有美學的設計商品,讓藝術更好地走入大眾生活日常,並成為觀眾和美術館更直接而有趣的連結紐帶。其中一款獨特的文創產品「膠捲日曆」受到大眾關注,不同於往常日曆翻頁或撕毀的形式,膠捲日曆採用全新轉動結構,消費者需要通過一把配套的小扳手來變更月份,體驗十分有趣!
-
商湯AI黑科技助力故宮文創 2021年親子日曆展現「多彩故宮」
《故宮日曆(親子版)》就像一部有關古代藝術寶藏的小百科,甄選了72件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跟自然和學習相關的牛年「福氣」文物,並配上了專為青少年設計的文字介紹;它還是一本藝術創作集,讓愛玩愛畫的孩子,在天馬行空的創作中,學習科普知識,鍛鍊動手能力,享受傳統藝術的薰陶與文化的浸潤。
-
故宮文創再推新,2021年親子日曆中隱藏商湯AI黑科技
不僅如此,這本故宮親子歷中還蘊藏著人工智慧(AI)和增強現實(AR)等高科技的嘗試,讓小朋友可以領略古代文化與創新科技的碰撞,而玄機就在日曆的封面之中。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通過挖掘故宮親子日曆的內涵,將AI+AR技術與日曆封面相結合,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後用手機對準日曆封面掃一掃,「故宮日曆親子版」七個字便會神奇般地躍然空中,還有兩位栩栩如生的守護神向你發出一起體驗日曆的邀請。
-
公園書店博物館出文創日曆 拼完顏值拼「內涵」
有文化的日曆:是計時器更是「學習機」每年年底都會給自己準備一本來年的日曆,是博主小彬一直堅持做的事。為了幫助粉絲挑選適合自己的文創日曆,小彬今年購買了十來冊日曆拍了一期分享視頻。小彬說:「現在的文創日曆可不是『繡花枕頭』,您看看這本知乎推出的《有問題的日曆》,每一天都有一個小問題,還會配上了一位知乎用戶的高贊回答,就挺有趣。」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博物院紀委書記朱鴻文,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宮廷製作技藝研究所所長,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以及故宮出版社合作夥伴北京中信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博庫網絡傳媒集團北京分公司、北京時尚迅達書刊發行有限公司、北京白石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啟航東方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天津圖文方嘉印刷有限公司等領導出席,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劉輝主持發布會
-
2021年《故宮日曆》青少版推出 打造可以聽的博物百科日曆
《故宮日曆》由故宮出版社出版,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為承載、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主旨,是故宮博物院介紹院藏文物珍品、播揚故宮文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發布會上,由新東方與故宮出版社聯合打造的2021年《故宮日曆》青少版正式亮相,博物百科與傳統文化的CP檔繼續為全國青少年奉上有趣有料的文化大餐。
-
歲末將至,高顏值文創日曆吸睛熱賣
每一頁、每一天都有驚喜。」「看到這麼精緻的日曆,已經開始期待新的一年了!」近日,記者的微信朋友圈被各種創意日曆「刷屏」,《故宮日曆》《企鵝日曆》《物種日曆》《織繡日曆》《科普日曆》《鐫刻日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日曆花樣多、大眾參與度也高。
-
87歲老日曆被年輕人追捧,一年賣70萬冊,故宮「小紅磚」火了
要數故宮最成功的周邊,那還得是有 87 年歷史的《故宮日曆》。1933 年,《故宮日曆》剛一面世就成了民國政界、學界人士追捧的收藏品。1937 年,為了躲避戰亂,整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南移,《故宮日曆》從此沉寂了 72 年。
-
「文創」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又有哪些新變化?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故宮有著豐富的藏品資源,《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展示院藏文物的重要出版物,是故宮博物院開拓出版品類、發展文創事業的成功案例,也是喚醒藏品資源、播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典型。2021年《故宮日曆》家族系列 故宮供圖2021年《故宮日曆》在設計上有著獨特創新:印有故宮日曆字樣的塑封和絲帶既美觀又兼具了防偽功能。除傳統的《故宮日曆》外,還推出漢英對照版、限量典藏版、黃金版、青少版、福壽版、《故宮龍泉日曆》《故宮月曆·2021》等版本,延續了《故宮日曆》家族的出版規模。
-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曆,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時間
《故宮日曆》有故宮博物館這個最強的文創 IP 作為支持,館藏豐富文創資源取之不竭,近來審美貼近年輕人的《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電視節目,也會把故宮文創產品推得更加火。在「鑑賞收藏」分類中,也只有其他日曆產品的銷量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
強敵頻現,2021年的文創日曆比拼依然激烈
強敵頻現北京公園也推文創日曆近年來,不僅有佔據文創日曆市場大份額的故宮日曆、物種日曆、豆瓣日曆等頭部選手推陳出新,更有公園、書店紛紛「跟單」,加入年末文創日曆的大戰之中。頤和園今年推出了《頤和園日曆·2021(長廊彩畫)》,332個長廊彩畫匯集成冊,頤和園中的蘇式彩畫躍然紙上,其中還穿插了垂蓮柱、平金鬥拱等知識。
-
買來日曆又不用,年輕人你圖啥呢?
一時間,故宮成為年輕群體追捧的網紅景點,文創產品隨之走紅。其中,「美意延祥年」主題的《故宮日曆》創下日銷5萬的戰績,買家秀席捲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據統計,這年《故宮日曆》總銷量高達22萬冊,超過了前面幾年的總和。近兩年,頤和園、國博等博物館等知名景點也紛紛試水,但成績相差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