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術館藝術商店上新 超讚文創「膠捲日曆」吸睛熱賣

2020-12-07 網易新聞

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北京今日美術館藝術商店上架了眾多新品,各種具有美學的設計商品,讓藝術更好地走入大眾生活日常,並成為觀眾和美術館更直接而有趣的連結紐帶。

其中一款獨特的文創產品「膠捲日曆」受到大眾關注,不同於往常日曆翻頁或撕毀的形式,膠捲日曆採用全新轉動結構,消費者需要通過一把配套的小扳手來變更月份,體驗十分有趣!同時一目了然的月曆視圖和標註齊全的大小節假日,更是讓這款產品兼顧了實用性,隨手擺放桌面就可輕鬆陪伴全年,尤為適合文青、白領、學生等群體。據介紹,膠捲日曆有櫸木及黑胡桃木兩種木色選擇,售價88~138元不等,此外還支持不同需求的定製。

膠捲日曆上架今日美術館

據了解,膠捲日曆最早誕生於2018年,原名熱點月曆,它的結構靈感來自於膠片相機,類似膠捲安裝的操作讓產品儀式感滿滿,使用時能親手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其方便構思創意的內頁設計和書寫流暢的紙質,讓用戶可以合理規劃時間,使得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新媒體及營銷從業者的認可和熱捧,成為圈內爆款,好評不斷,並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今年更名換代的膠捲日曆正式走入大眾視野,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升級,改進了轉動體驗,增加了常用的農曆標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曆雖然是2021年款,但內頁也包含了今年年末的2個月,讓用戶入手就能用,可見該產品團隊的設計巧思和對用戶體驗的注重。據悉該系列推出至今,銷量已達3萬餘件。

膠捲日曆

在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的今天,日曆本身的功能性已經淡化,但仍然有眾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願意在歲末年初購買日曆自用或作為禮物送人,日曆品類的熱賣,與國內文創興起及設計創意進步密切相關,作為大眾化的產品,目前市面在售的就有單向歷、故宮日曆、豆瓣日曆、十點讀書日曆等數十款熱門產品,可謂一片市場小紅海,日曆已然成為眾多品牌的重點業務,加上社媒推動,消費者在各類渠道不斷地被種草,「新」日曆正在構建起一種生活方式和社交文化。

市面上豐富的日曆

膠捲日曆能夠在如此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當屬別具一格的外觀。與傳統日曆截然不同的設計和形式,以及木質的高級感,讓審美苛刻的羅永浩和眾多知名設計師也表示非常喜歡和推薦。膠捲日曆產品負責人高蕾接受採訪時表示:入駐今日美術館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好消息,這代表著業內和買家的認可,小艇造物正在蓄力,以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奇趣的文創好物,就如同今日美術館秉承的藝術教育與美術館文化傳播使命一般,我們也希望通過有新意的產品傳播實用的生活美學。

記者了解到,今日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公益性當代美術館,2002年成立的今日即將迎來18歲的成人禮,「成年」的今日將更加積極地探索文化傳播方式。今日美術館旗下的藝術商店成立於2006年,店內主營國內外知名設計師的文創作品,眾多設計品牌也在此入駐。其開業至今持續向大眾推廣藝術生活,品類豐富的藝術商品讓大眾可以通過簡單購買加入藝術的旅程。同時,藝術商店還策劃舉辦了多元的高品質藝術活動,服務來自各地的觀眾,讓藝術帶得走,也讓觀展體驗更具特色。

今日美術館

關於一顆賽艇(ExcitingPR)

一顆賽艇(北京)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簡稱Exciting,微信公眾號:excitingpr)成立於2016年,團隊核心成員分別來自騰訊、藍色光標、錘子科技等行業明星企業,平均有著10年以上的媒體、公關公司和創新企業工作經驗,熟知整個傳播鏈條上的所有環節,有著強大的策劃能力及豐富的傳播經驗。而且熱愛創造高品質的產品,每年出品的膠捲日曆備受同行和用戶稱讚。

關於今日美術館

今日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非企業公益性美術館,自2002年由張寶全先生創建並首任館長。其後歷任館長為張子康先生、謝素珍女士與高鵬先生。2020年3月,由張然女士擔任館長。今日美術館一直致力於積極參與並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前進和發展,以其現代性視野、國際化平臺、規範化運營,力求探索一條適合中國民營美術館的生存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歲末將至,高顏值文創日曆吸睛熱賣
    「看到這麼精緻的日曆,已經開始期待新的一年了!」近日,記者的微信朋友圈被各種創意日曆「刷屏」,《故宮日曆》《企鵝日曆》《物種日曆》《織繡日曆》《科普日曆》《鐫刻日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日曆花樣多、大眾參與度也高。
  • 文創日曆為何能「圈粉」無數
    單向歷被稱為「新青年的老黃曆」,它保留了傳統日曆上宜忌事項的形式,內容則與時俱進涵蓋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和社交話題,並匹配相應的書摘短句,宜忌的趣味性讓人對於時間有更豐富的理解。  「我們的單向歷自2020年9月上市以來,銷售量已超過12萬冊。」
  • 文創日曆還能火多久?
    前不久,「北京最後一家掛曆店」登上熱搜,承載了很多人兒時新年記憶的年畫、掛曆,隨著新技術、信息流包裹的「無紙化」生活,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近幾年火爆的文創日曆,被賦予知識、情感等多種意義後,從一元一本的老黃曆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文化產品乃至網紅爆款。
  • 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生活要有儀式感,每年一本精美的日曆是我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對於許多人而言,一本嶄新的日曆意味著新年伊始。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
  • 美術館跨界的生意經怎麼念才好?
    從種種舉措看來,藝倉美術館似有意成為專注於推介時尚與流行文化的美術館,積極探索藝術與時尚設計跨界聯名的模式——這不僅能從其策劃的展覽,也可從其用心的美術館商店、藝術品周邊以及一樓下沉式空間的咖啡、麵包等餐飲跨界等合作中感受到些許軌跡。
  • 文創丨江蘇省美術館文創產品精彩亮相首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
    江蘇省美術館遴選的具有濃鬱江蘇文化特色和底蘊的文創精品,與來自包括大英圖書館、愛丁堡藝術學院、中國中央美院等70多家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書房、傳統民藝、非遺文化、美術設計院校等知名文化藝術院所同臺展示,獲得國內外各界受眾的一致好評和讚譽。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在現場進行專題採訪。
  • 文創日曆受年輕人追捧文化+科技讓日曆更有活力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薛文靜 記者 王嘉)隨著手機的普及,查看日子變得「觸手可及」,傳統日曆越來越淡出人們的生活。2021年即將到來,今年的日曆市場銷售幾何?12月21日,記者走訪多家批發和零售店鋪發現,傳統日曆遇冷,但線上文創日曆卻頗受年輕人追捧。
  • 美術館跨界的生意經怎麼念才好
    從種種舉措看來,藝倉美術館似有意成為專注於推介時尚與流行文化的美術館,積極探索藝術與時尚設計跨界聯名的模式——這不僅能從其策劃的展覽,也可從其用心的美術館商店、藝術品周邊以及一樓下沉式空間的咖啡、麵包等餐飲跨界等合作中感受到些許軌跡。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根據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 「雙十二」期間,日曆在文具類別中的銷量前五。央視財經在微博上進行的一項題為「你會購買紙質日曆嗎?」小調查顯示,「會買,生活需要儀式感」的人數要明顯多於「不會購買,手機已經很方便了」的人數。可見,人們日常已經習慣使用手機翻閱日曆,但對紙質日曆依然有著一種特殊情感。
  • 新年日曆熱銷中……有顏值、有內涵的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新年日曆熱銷文創日曆成新潮12月24日,記者來到南屏街新華書店,映入眼帘的掛曆、年畫、對聯都烘託出新年的氣氛。貨架上各種新年日曆琳琅滿目,多為我們日常所見的檯曆款式,價格在18~28元之間。
  • 俄羅斯文創: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上世紀90年代,英國的博物館專家首次把文創產品的概念帶到這片土地上。其實在寫這篇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文創產品」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只是把它作為旅遊紀念品的升級版。如果簡單點,可以用這個公式解釋:文創產品=文化+創新+產品。也就是說,文創產品就是一個點子通過賦予其價值使之產品化。
  • 臺中出現"巨人國" 7米高冰淇淋5萬倍大飲料罐吸睛
    這是臺中勤美術館打造的「綠圈圈夏日藝術季」,19個超大型的吸睛藝術裝置,上百場藝文活動、臨時藝廊、藝術駐村等方式,堆棧臺中當地文化厚度。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總監何承育推薦,民眾若有機會來到臺中,不妨為自己規劃一趟兩天一夜的藝術旅行,感受臺中打造出的文創藝術魅力。
  • 藝術閱讀在上海③|展覽落幕了,生活與情感在延展
    而外灘美術館在「外灘源」的十年,也見證了城市更新、並在「外灘源」樹立了藝術的地標。如今的「外灘源」地區除了鱗次櫛比的餐飲場所外,還集結了佳士得拍賣行、貝浩登、裡森畫廊等多重藝術業態。同時,因為美術館正在整修,「外灘美術館商店」暫時從虎丘路20號的亞洲文會大樓搬遷到了圓明園路185號蘭心大樓一樓,並以「RAM空間站」為名,試圖成為閉館期間與公眾保持聯繫的新基地。
  • HOWStore 外灘新店|藝術商店新零售時代的風向標
    藝術零售的殿堂HOWStore BFC外灘店是繼上海昊美術館店、溫州昊美術館店與北京王府中環店之後第四家實體店,同時也是在魔都脫離美術館母體落地商業中心的大膽突破。作為引領著藝術衍生品行業發展的標杆,HOWStore BFC外灘店在堅持以當代藝術為核心的品牌價值的同時,兼顧潮流與時尚,深耕青年文化,形成了年輕而活力十足的品牌形象,從內而外散發個性。在450平方米的空間內,HOWStore BFC外灘店模糊了商店與美術館的界限。
  • 「無界」美術館一周年:當「新媒體藝術」遇見上海
    teamLab茶屋中的花茶2001年,東京大學工程學出身的豬子壽之成立了藝術團體teamLab,他們運用數位技術進行創作,通過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摸索人與世界、人與自然的新關係,「無界」美術館由此誕生。在豬子壽之看來,這是一座「沒有地圖的美術館」,希望到訪者能夠沉浸在無邊界的藝術空間中,在廣闊的世界裡彷徨,用有意識的身體去探索,共同去發現和創造全新的世界。
  • 十一種不同風格的文創日曆
    請您欣賞新青年的老黃曆,深信「人生即詞語」受眾偏向:文字愛好者單向空間的當家一哥,創意日曆界的絕對鼻祖,底氣夠硬的紅點獎得主,氣質乾淨穩重。文創日曆界的梁朝偉本偉。喜歡詩歌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是這十本日曆裡,唯一的詩歌日曆,自然有它的底氣。飛地,在「詩」這件事上,絕對不在怕的。
  • 爆款迭出,城市文創和城市文化共生長
    作為城市文創集聚地,以南京設計廊、南圖文創藝術中心、好一朵茉莉花、城市遊禮文旅商店等為代表的多個文創空間,遍布在城市各個角落,匯聚了成千上萬件文創產品,在傳統非遺、南京元素中糅入時代的新元素,不斷推陳出新,講述了文博精品的故事,傳遞了「我們的節日」的喜悅,綿延城市文化的積澱,定格了城市印記。最近,南京設計廊在老門東的全新門店「6潮生活館」就要開張了,又多了一處「把南京帶回家」的文創空間。
  • 今日美術館「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將延期舉辦
    受疫情影響,原計劃6月25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展的「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主辦方發表公告宣布將推遲開幕時間,待具體開幕日期確認後會及時向大眾公布。據悉,此次展覽是迄今為止鮑勃·迪倫的視覺藝術創作在全球範圍內最詳盡、最具深度的展覽,也是在北京的首次亮相。今日美術館館方宣布,早鳥票將根據開展時間相應延期,已經購買的朋友可以待開展後繼續使用。此前為了迎接「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的亮相,國內眾多音樂人紛紛以翻唱鮑勃·迪倫經典歌曲的方式向其致敬。
  • 「文創」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又有哪些新變化?
    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舉行。從不同角度展現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珍貴文物藏品,其中有三套不同朝代的「耕織圖」,分別是康熙朝的「曹素功制耕織圖墨」,雍正朝的「胤禛耕織圖冊」和乾隆朝的「御製耕織圖瓷板畫冊」,從文物歷史上反映出歷朝歷代自上而下對農事的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