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小智微信: zhipaochen
加入跑步技巧群,與8年跑步教練學習跑步知識
(備註:僅限跑步1年及以上的跑友)
跑步完後出現頭痛是近期來許多跑友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跑友只是在跑完步後出現短暫性頭痛,過段時間會緩解;但有些跑友卻出現了持續性頭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些平時沒有養成鍛鍊習慣的人士乍一運動,強度增加過快,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的還伴有臉色蒼白、噁心、嘔吐或肌肉抽筋等反應。這些表現都與機體無法適應現有運動強度有關。
高強度運動時,機體對能量和氧氣的需求急劇增加,導致全身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大腦的血液供應,腦血管開始擴張,血壓也在升高。腦血管的舒張再伴以供血不足就會導致頭痛症狀的產生。
這種類型有些類似於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區的人突然來到高海拔地區時出現的頭痛反應。
有時病後過早參加激烈運動、疲勞後參加運動或睡眠不足情況下參加運動或比賽,都可引起頭昏、頭暈、頭痛等一系列症狀。呼吸節律不好,使體內出現氧不足,也會發生頭暈。
原先在鍛鍊時不出現頭昏、無力等症狀的人,現在出現這些症狀,並伴有食慾減退、睡眠不佳、氣短、多汗、血壓增高和運動成績下降等現象時,就應該引起警惕。
在跑步接近結束或跑步後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出現頭昏、頭暈等症狀時,其原因可能與體內熱量不足,血糖含量降低有關。這種頭痛往往在運動者飢餓狀態,或運動環境過冷過熱時出現。
眾所周知,運動時機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其源頭主要來自於對血液中葡萄糖的分解。如果能量供應不足,導致血糖降低,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導致頭痛、頭暈、無力以及出虛汗等症狀。
跑步會使身體發熱,導致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一旦停止下來,這種快速的血液流動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壓力,從而對腦部的神經產生一定的壓迫引起頭痛。
激烈運動時,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如果突然停下來,此時血液主要在腰以下部位的血管內,因而導致血壓下降,嚴重者會令心臟血液太少而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研究顯示:血壓下降時體內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最高時會增加10倍,而腎上腺素會令血管收縮,從而使血壓上升。對有些人來說,腎上腺素分泌量太多還會使心臟中毒而引起心臟病。
因此,跑步結束後,不要立刻停下來,例如坐下或者躺下。跑步後可以慢慢的走一會,讓身體平緩下來之後再好好休息。
患慢性鼻炎、鼻竇炎、內耳疾病、貧血、高血壓的人,在運動時會出現頭昏、頭暈或頭痛的現象。
青少年,尤其是女性青少年,當運動時出現頭暈、臉色蒼白、心慌等症狀時,常常與血色素較低有關。
對這類原因引起的頭昏、頭暈等症狀,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病因。
此外,與運動有關的頭痛還包括用力後頭痛(Exertional headache),顱內壓力升高,造成靜脈竇的擴張可能是其誘發因素,運動時過度換氣導致的低碳酸血症是頭痛的直接原因。這種頭痛常見於長跑、越野滑雪及高山速降運動員。我國著名長跑選手王軍霞就曾患有這種疾病。普通人中,這種症狀雖不常見,但如果不時發作,仍需警惕疾病的存在。
絕大部分情況下,運動誘發性頭疼都是不嚴重的,通常在6個小時內就會得到平息。
不過,有一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那就是幾秒鐘之內突然感到劇痛,疼痛難忍,頭就像要炸開了一樣,這很可能是動脈瘤破裂所致。動脈瘤破裂之後,會引起血漏,導致劇烈的頭疼。同時伴隨的症狀還可能包括嘔吐、失去意識、頸部僵硬,以及重影等神經性症狀。如果跑者頻繁的在跑步時感覺頭疼,即使不是最嚴重的那種,也應該去找醫生做詳細檢查,看看體內是否有動脈瘤或者腫塊。
許多例子說明,不少人出現頭暈等症狀常與體弱、全面身體鍛鍊不足有關,所以加強身體的全面鍛鍊,是預防的重要因素。
準備活動做得充分,可避免激烈運動帶來的頭暈、頭痛等現象。跑者運動前要充分熱身,堅持健康的睡眠習慣,跑步後要及時做整理運動,避免因突然停止而發生的這種症狀。
在進行長時間運動或比賽前,一定要吃一些食物,保證體內水分和糖分充足,避免因熱量不足引起的頭昏、頭暈等症狀。
若上述注意事項仍然無法避免跑步後頭痛,跑者們切勿掉以輕心,應當及時到醫院檢查,仔細排查病因、進行預防,根據醫生囑託進行運動,防止對身體產生損害。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若侵刪